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一叶知秋28456


首先我们来杜牧的《题乌江亭》的观点。

题乌江亭(唐代: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胜败乃兵家常事,懂得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才是真男儿。因此认为: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江东有才的子弟很多,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杜牧的《题乌江亭》对项羽的观点: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不懂得忍辱负重,因一次兵败就自刎,不是真男儿。


接着我们来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观点。

夏日绝句(宋代: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开篇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示了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李清照接着追思项羽这位楚霸枭雄,赞颂项羽的精神和气节,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对项羽的观点: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和气节。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更主要通过对项羽的赞颂,隐喻表达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最后,我们多读一首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看看他对项羽的观点。

叠题乌江亭(宋代: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这首诗,从政治家的冷静分析入手,以楚汉战争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依据,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进行理性判断,显示了政治家的果敢和睿智。这首诗议论精警,独具只眼。

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对项羽的观点: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有女如玉书中寻


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后人有感作诗,一般都是借历史典故,抒发自身胸中块垒。所以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事情。因为身份不同,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诗言志,诗抒情。言的是诗人的志,抒的是诗人的情。历史上的典故和角色都只是在赋比兴中起一个“兴”的作用而已。

曾经有朋友问过,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什么不叫作《项羽颂》呢?明明是在歌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志气啊。

因为李清照写诗的目的并非仅仅限于歌颂项羽,而是通过项羽的宁死不辱的气节来批判当朝为政者只懂得逃跑和投降的态度,抒发的是自己对家国破败、流离失所的仓皇悲痛以及对当权者的失望。

诗人对古人和旧事的观察角度都是从自身需要切入,这才是“有我”的作品。为什么我们今天很多朋友的诗词看上去美轮美奂,对景色的描写到达极致,对事物的歌颂也意味满满,可就是不出挑呢?因为我们跟随着大众的视角,自然流俗。当然如果大众的视角是合乎创作者心意的,那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文艺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角度要新颖。

如何让自己的诗作不同凡响?找准合适自己但是不流俗的角度,抒发自己的感情,论证自己所选角度的正确,让读者跟随自己——我以前也说过,其实所有文体,归根究底都是议论文——最终的目的都是得到读者的认同和称赞。

那么,项羽自刎乌江,不肯回江东这个事情在后人的文艺创作中有且仅有两个选择:赞扬或者贬低。而李清照和杜牧都是根据所处的时代、个人的经历加上内心的感受选择了正反两个角度去说这个事情,在诗词创作中对项羽这个人的看法走在完全相反的两条路上。

而这两条思路各有拥趸。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的尤其多。为什么?气势上高人一等,并且让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色彩发挥到极致。有悲剧色彩,就有戏剧冲突,就有让所有人迷恋的英雄情结推波助澜,让人以为自己都会在那种情况下做出那样悲壮的决定,从而让人以为自己都是大英雄。

这是情感上的讨好,所以,喜欢这种思路的人非常多。诗歌、词牌、戏曲、小说、电影从这里衍生的内容不计其数。

为什么?因为好看。

而杜牧选的这条思路,是逻辑性的、生活化的、反英雄的。和他持相同观点的也不乏大诗人,大文豪,但是在生活、政治、治文方面都是持客观态度、理性色彩的文人。

这种过于理性的思辨本来就不适合大众娱乐。而有些形象一旦被大众接受且固定下来,就有着不容人改变的暴力,所谓不同的看法一定有问题的思维并非今天才有,而是咱们这个人情社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具体看下两首诗。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有过详细赏析,也为大众所熟悉,就不再啰嗦复述。易安居士通过对项羽的抬无非就是表达对国乱中各种卑劣行为官员的鄙视,甚至有可能也有对老公赵明诚“缒城夜逃”的怒其不争。反过来这首诗将项羽乌江自刎的典故剥离自身的失败,只赞颂了他在失败的情况下决不投降和以身赴死的慷慨,让他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英雄人物。

其实咱们都知道嘛,“不可沽名学霸王”,伟人的教导才是现实的、正确的、实用而有远见的。项羽能称霸王,实际上和“英雄”的定义还是有些距离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刘邵《人物志·英雄篇》

而杜牧的《题乌江亭》正是说明这一点: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的这首诗也很简单,了了四句,也没什么难懂之处,纯粹就是表达了自己和李清照完全相反的态度。项羽若是忍下一时之辱,回到江东,重新集结江东子弟,未必不可以卷土重来。项羽从江东发迹也不过就是带了八千子弟兵。我们不要看先秦的各种记载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士兵的大战,其实除了后勤力量,每次中原鏖战的精锐力量数字都有夸大。

这很正常,日本的小村械斗还称之为“国战”呢。

具体就不讨论了,至少在这首诗里面,杜牧认为项羽如果能屈能伸,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用不着自刎乌江,这也正是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区别。

刘邦是真英雄,却总是被丑化成无赖。项羽是个自负的武力超群大将,却因为悲剧色彩被万世称颂。历史成就强者,而老百姓向来就同情弱者。

很显然,项羽比刘邦弱在哪里?头脑和脸皮。

言归正传。为什么杜牧会有这种看法呢?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啊,杜牧是中晚唐人,而李清照是北宋、南宋人。也就是说或杜牧的看法是在先的。

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呢?这是防杠精的。因为有些人一看我说杜牧的看法和李清照相反,就会抓住年代这一点来抬杠。在唐朝,肯定也有对项羽大加赞颂的人在。

杜牧出身优渥,学问很高,曾经作注《孙子兵法》,是个军事才子,扬州地方锻炼十年,“十年一觉扬州梦”给他的政治履历镀了金,但同时也消磨了他的意志。当他返京时,经过甘露寺之变后,政治形势已经非常差,一心报国的有志青年小杜对形式逐渐认清,自请外放。为了收入和安定,自动放弃了政治上的进步,这是当时很多官员共同的选择。

所以杜牧是一个真正能反映中唐政治历史脉络和诗歌流变特征的诗人。

他被称为“小杜”,和杜甫的差距就在那股忧国忧民的愤青思想境界上。

而《题乌江亭》就创作于外放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之时。他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政治理想,为了生活选择了地方官职,这在文人高傲的心中,未必不是一种耻辱。但人是要生活的,所以他看项羽的角度,自然就包括了他自身的人生态度。

说得不好听一点,杜牧要项羽忍辱负重,无非是对自己放弃理想,选择更好的生活待遇的一种解释,或者说是一种开脱。至于“卷土重来未可知”?基本上是不行的。杜牧这首诗悲叹的是项羽吗?

他悲伤的是自己。悲伤的是那个曾经年轻、精通兵法的自己。

关于诗歌中项羽的态度问题,后来宋诗第一人王安石也曾经写过。作为政治人物,王安石则更加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江东再起绝无可能,他的自杀就是他的完全失败所造成,与英雄义气之类的没什么关系。《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但是这种现实是老百姓不喜欢的。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还是虞姬自刎,霸王自刎,乌骓自杀这种充满了戏剧色彩、悲剧色彩的故事。

反正自杀又轮不到自己。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里,都涉及到一个人——项羽,而且都在说同一件事——乌江自刎。这种以咏叹历史人物和事件为主的诗歌,我们可以称之为咏史诗。

咏史诗的特点

咏史诗大都是借他人之事,浇自己心中块垒。咏史往往只是表面现象,诗人们的最终目的都是着眼于当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由此就形成了咏史诗惯用的手法——借古讽今,让诗歌情感显得含蓄委婉,曲折有致。

解读咏史诗,我们首先要知道它咏叹的是什么事或什么人,以及这事这人在诗人眼中的特点。再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人生经历,就大概可以了解诗人咏史的意图了。

杜牧《题乌江亭》赏析

杜牧是晚唐诗人,国势已见倾颓,正如当年项羽所处之局面。项羽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拒绝渡江,在乌江自刎,结束了一代枭雄的一生。

然而杜牧虽生于倾颓之世,却有一股挽狂澜于既倒的气势。他的如椽大笔,一挥就是“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大丈夫能屈能伸:既胜,则一往无前;既败,则卧薪尝胆。如果只能享受胜利的快感,无法忍受失败的屈辱,怎能算是英雄男儿?

在这里杜牧对项羽提出了批评,表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性,他更希望唐王朝的统治者具有这种品性。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一联看似在假设历史,为项羽出谋划策,其实这是对自己的劝慰,更是对唐王朝统治者的劝慰。

唐王朝曾经辉煌,如今虽然黯淡无光,国势倾颓,但只要君臣一心,卧薪尝胆,依然可以重回顶峰。当时杜牧从宣州回长安任职,他是带着这样的抱负回去的。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朝廷南逃之时,展现了一代女词人的非凡见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对项羽的高度赞誉。活着是人中俊杰,死后也是鬼中英雄。

项羽为何能赢来女词人如此高的评价呢?答案在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

“不肯过江东”,这是项羽作为英雄最突出的一点。“不肯过江东”这是一种坚持抗争的姿态,这是一种宁死不屈的姿态,这是一种铁骨铮铮的姿态,这是一种不畏强暴的姿态,这当中展现的是男儿的顽强血性。

而这些恰恰是南宋朝廷所缺乏的,他们只会逃窜,缺乏与敌人较量的胆气。这连女词人李清照都看不下去了,真是窝囊透顶。这正是李清照写这首诗的用意,表达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批评朝廷的投降逃亡政策。

总结

项羽到底该渡乌江,还是不该渡乌江?不管后人如何评说,项羽当时就已经做出了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后人讨论渡与不渡,都是在借项羽说自己的心事。渡也罢,不渡也罢,全看诗人当时需要。

因此作为后人之后人,我们不必计较渡与不渡的问题,专心去体会诗中传达出的情思就好了。


小锅煮书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二首,杜牧远不及才女,他不过意想项羽能像勾践一样东山再起。从年龄来看项羽比刘邦小24岁,人们对他难免惋惜,这也人之常情。这首只是世俗的普遍观念,诗歌创作主旨也是传情,但格调不同。

才女的这首,首先她为女性,处在南宋那样憋屈的时代,对项羽的认知就不一样了,他为什不咏韩信咏项羽呢。因为胜负成败乃一般人都懂的道理,她一女子更看重是人的品质,可她更看出了项羽高贵的灵魂:不能苟且。不能苟且特别在战争时期尤为宝贵。曹公那首淮阴怀古,咏韩信的:一饭之恩死也知,同样是咏韩信灵魂和品质。

诗言志,从这点来看高低可见一斑。杜牧这首偏于讲理了。当然古人也不是每首都好,杜牧的绝句格律也常不守规矩,且成名篇。


覚岸


项羽之死

项羽一世之雄,然德不足力有余,终有东城之禍。项羽功罪,自有历家断定。其死凄侧,骚人为之咏怀。

杜牧惜其死,题诗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交才俊,卷土从来未可期。”羽力拔山兮之势,七十余战,未尝败北。盖姓刚强,不忍屈一时,求成於乱世。垓下决雌雄,羽失人心为甚,其败故然。杜主羽借

江东一隅,卷土从来,此议不敢苟同。失天时地利人和,焉可图复?羽凛然不屈,反其道行之,可谓壮哉!

李易安悲其壮,吟诗直抒胸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羽叱咤风云五载,有复秦之功,鸿门不杀高祖,有人君之度。奈世事叵测,垓下一役,霸业竞成旧梦。八千子弟今何在?惟有乌江空自流。李不以成败论人,评羽自刎拒渡,人杰之举。窃谓穷途末路亦英雄。呜呼!羽死,绝唱千古;李诗,千古绝唱。岂不类哉!

杜李同咏项羽,立论分明。余爱李诗,尝读,浮想联翩,情不能禁。大丈夫当效项羽:生作人杰,死为鬼雄。


坐看云起时周


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答:诗中用辛辣的反问和批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两首诗意思是批评“某人”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使人、用人。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里面的“人杰”:人中的豪杰。出于汉高祖刘邦,他曾称赞开国功臣韩信、张良、萧何为“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李清照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屈原的(国殇)和《题乌江亭》《夏日绝句》有着同样的意思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首诗歌颂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全诗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

感谢您观看!您好我是文化领域海外传承。


海外传承


问题:如何看待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二首诗描写项羽的不同观点?

前言

项羽的这一段故事出自《史记》: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史记项羽本记》

项羽完全有时间和机会渡江,但是项羽竟然拒绝了他的好意,认为自己无脸回到江东: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记》

古人的咏史诗,常常会见到同一个历史故事却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咏项羽的诗歌中,杜牧和李清照也是最有特点的两首诗。另有胡曾、孟迟、王安石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李清照化用了胡曾的立意

唐朝胡曾的《乌江》曾经写到: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胡曾说项羽不是没有机会逃走,而是因为有羞耻之心,所以不肯渡江。

这种观点,被李清照所认可,化用成了一首五言绝句。《夏日绝句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呢?李清照解释说: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这也就是胡曾诗中的”耻向”东吴再起兵的意思。但是李清照的感情更加激烈,所以用了十个字来赞扬项羽: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在胡曾和李清照的诗中,项羽是一个高傲的人,宁肯玉碎不肯瓦全。

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其南渡逃亡的时期,徽钦二帝被胁迫北上,赵构刚刚继位。金兵听闻以后再次南下,追的赵构上天入海。李清照的丈夫此时也因病而亡,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带着十几车古籍文物宝器,追随赵构的足迹东奔西跑。

李清照写下这首夏日绝句借古讽今,有国难思良将的感慨。

二、杜牧认为项羽太脆弱

项羽羞于见江东父老而选择自刎乌江,成了胡曾和李清照赞誉项羽的原因。

但是杜牧不以为然,他认为项羽这个人太脆弱,受不了失败的打击 :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胜败乃兵家常事,成大事者就应该 包羞忍耻、能屈能伸。假如你过江也许还能够东山再起呢?

当年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刘邦被追得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你项羽怎么就不能学学刘邦呢?

项羽是因为脸皮太薄吗?王安石可不这样认为。

三、王安石认为 项羽没有机会卷土重来

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可是当年和项羽叔侄起兵的三千江东子弟还剩下几个呢?

而江东最重量级的代表人物下场都很悲惨,谋士范增与项羽决裂后死了,楚人拥戴的后楚怀王熊心竟然被项羽杀了。

而项羽本人并不是江东人, 《史记项羽本纪》开篇说:”项籍者,下相人也。“下相是今天的江苏宿迁, 项羽当年跟随叔叔项梁才来到江东(吴中)。

王安石说 :就算项羽回到了江东,江东子弟还愿意和他一起卷土重来吗?不是项羽”耻向东吴再起兵“,估计项羽还担心江东子弟绑了自己献给刘邦吧?因此王安石说: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结束语

项羽的处境,李清照和杜牧未必不知,只不过诗人作诗,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表达而已。王安石未必是翻案,只是说了句实话,揭破了皇帝的新衣。

比杜牧略微年长的诗人孟迟其实早就说过:

中分岂是无遗策,百战空劳不逝骓。大业固非人事及,乌江亭长又何知。《乌江》

孟迟认为项羽早就把这利害关系看透了,乌江亭长所说的项羽又何尝不知呢?唐人作诗比较委婉,王安石不管这些,把孟迟的观点一下子捅破了。

你项羽回到江东,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自杀,的确是最好的结果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两首诗从不同角度抒发作者各自的情感。尽管观点截然相反,但并不矛盾。

杜牧诗《题乌江亭》,全诗原文如下: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白话文释义: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意思是说,项羽不应该自杀,应该卷土重来,说不定能取得胜利。是一种虚写的方法,借批评项羽的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听不得他人意见,胜则一泻千里,秋风扫落叶,败则树倒猢狲散的作风来讽刺当时社会的腐朽的统治制度。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实则是借历史上项羽自刎于江西边,来呼唤宁死不屈不投降的英雄主义,批评当时的逃跑主义。

但实际上项羽当时是走投无路,即使过了江东也是死路一条。卷土重来诗人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李词也是一样,项羽之死,是他英雄形象的标志,如果他逃回江东,那么他就不是英雄了。就成了失败的狗熊,死无葬身之地。


碧玉波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件事也是一样,李清照和杜牧对于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迥异。在这里我就简单分析一下两位诗人的观点。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虽为一女子,但其豪情壮志不输世间的很多须眉男儿,这在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李清照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对项羽进行了歌颂,认为他生是人中豪杰,死后也是鬼中英雄。这对项羽是一种极大的称赞,就像杜子美所言“诸葛大名垂宇宙”一样,在他们心中,项羽也好、诸葛亮也罢,都是英雄式的人物,不论他们最终的胜负,都是让人敬佩的。

而后两句则是对项羽的惋惜之情。当初项羽被困乌江,本可乘船逃走,江东还有子弟兵可以让他东山再起,但男儿的尊严让他放弃逃跑。当初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抗秦,现在无一人生还。他不忍心回见江东父老,选择背水一战。这一战,让他送了性命,但是他无悔。

李清照对于项羽是一种敬佩和惋惜的态度,因为敬佩,不管他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她去歌颂的。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似乎对项羽的态度一直不太友好,当初一篇《阿房宫赋》,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让项羽背了几千年的黑锅,不知道的人以为阿房宫真的是项羽烧的。

这首诗杜牧对项羽也是进行了一个大批判。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真正的男儿应该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像韩信一样,忍得了胯下之辱。项羽不应该因为兵败就去寻短见,要知道江东人杰地灵,如果项羽懂得进退,将来鹿死谁手还不知道 。

杜牧对于项羽是一种怒其不争的态度,在他看来,项羽是不值得效仿和崇拜的。


两个人对项羽的态度一褒一贬,都是他们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看法。没有真正的对与错。



潮打的空城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自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题乌江亭》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项羽于乌江边自刎的,但却给出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观点。

杜牧认为,项羽心胸不够宽大,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虽然这次败了,却可以选择重新回到江东,起兵再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项羽的不认同。李清照的诗中,却充满了对项羽的赞赏,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为什么李清照和李牧对项羽的看法反差这么大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二人所生活的时代以及所处的环境差别太大。

李清照写《夏日绝句》是在公元1128年夏天,她和丈夫赵明诚迁往江西,行至乌江边时,李清照想起千年前的西楚霸王项羽正是在此地自刎。面对着眼前的滔滔江水,她脱口而出:“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听完李清照的这首诗,站在她身边的赵明诚不由得羞红了脸。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就在不久前,还是建康知府赵明诚在面对叛乱时,丢下了满城的百姓和李清照,自己半夜偷偷从城楼上逃跑了。

李清照的这首诗正是有感而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现了一种无畏生死的人生态度,无论生死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势,而不是在面对强敌时贪生怕死。所以,赵明诚才会觉得异常羞愧。

李清照所生活的宋代,重文轻武。连年战乱,统治者们昏昏庸庸,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她写这一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讽刺赵明诚贪生怕死。她其实更多的是在暗讽当时的统治者们,面对金兵时所采取的不抵抗的态度。她痛恨那些统治者们不顾百姓的死活,只顾着贪图享乐。所以她才会在乌江边,怀念起项羽不惧生死,顶天立地的精神。

而杜牧则不同,他生活于晚唐。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曾是当朝高官,他自己也满腹才华。《乌江亭记》是他在赴任湖州刺史时,路上所写。此时的他,正是信心满满,即将施展自己满腹才华之时。因此在他看来,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重头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