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題記:

哲學家弗洛姆曾說過: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冠以愛的名義,操縱著孩子的興趣、愛好、學習和生活等方方面面。孩子就如同一個木偶,被父母肆意地“擺放”在任何一個他們認為最值得擺放的地方,全然不顧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在父母眼裡,孩子從來都是少不更事、心智不全的代名詞,為此他們便憑藉著自己的閱歷和認知,越俎代庖地對孩子的一切大包特攬,替代性的為孩子做出一個自認為的“最好安排”。所以,有句話說,越是親近的人,越會以愛之名操縱我們。這句話聽起來不免讓人心痛,為什麼父母的愛在孩子眼裡卻變成了“操縱和綁架”?

其實,孩子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和思想的個體,本不應該活成父母的“復刻品”。一如,藝術天才紀伯倫在名為《孩子》的那首詩裡寫道: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的靈魂......”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是很殘酷的。

關於成長,很多名人大家都作過經典論述。宮崎駿老師說:“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和未經人世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就像《狗十三》電影海報上的那句話——“每一場成長都是兇殺案。”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狗十三》這部影片以家庭教育為抓手,以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為原型,透過主人公李玩的故事,向觀眾展現了當下“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縮影。

電影裡,李玩的青春非但不是灑滿朝陽,甚至充滿陰鬱的色彩。導演曹保平用樸素和真切的語言向我們訴說著成長之痛,李玩青春道路上的種種反抗和妥協被點綴上了我們自身的成長紋理。很多網友看過之後,紛紛表示在李玩身上找到了最最真實的自己,也看到了太多和自己類似的成長疊影。

當成長被“偽愛”所裹挾,當青春被“操縱”所禁錮,這場對青春的聚焦之作反倒顯得如此獨特而又真實。每每看來,總能觸動觀眾的內心世界。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殘酷青春,裡面有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親切感和孤獨感。還有,那句“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聲聲嘆息!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地都經歷過如下這些場景:

  • 不忍拒絕的“隔代親”。李玩從小就討厭喝牛奶,但是爺爺奶奶卻視而不見,他們只知道牛奶是個好東西,所以硬是勸著李玩喝下去。即使每次喝完,李玩都難受到吐,爺爺奶奶也不為所動;
  • 不能反抗的“為你好”。李玩喜歡物理,最愛看的書籍是《時間簡史》。但是她爸爸卻認為這是嚴重偏科,不利於以後的高考。於是,便以“為你好”的名義,強迫李玩改報了英語小組。
  • 不被理解的“無所謂”。那隻名叫愛恩斯坦的狗狗總能在不經意間緩解李玩的迷惘和焦慮,是她減壓和放鬆的唯一途徑,丟失了以後她傷心不已。爸爸卻說“不就是一隻狗嗎,再給你買一隻就是了”,在他看來李玩太矯情、太不懂事。直至最後,當李玩端起酒杯,大口地吃著狗肉,並還以這個世界“懂事了的微笑”時,此情此景不知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本該自由且甜蜜的年少青春,被成長的枷鎖禁錮著,孩子內心的悸動和無聲的妥協隱喻出中國式親子教育的陣痛。比如,“聽話,我這都是為你好”的壓迫式關愛;又如,“學習好,便一切都好”的世俗偏見,無不折射出當下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像李玩這樣的少年少女們用無數次妥協,從任性到懂事,從倔強到沉穩,低著頭完成了自己從孩子到大人的成長過程。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我這麼做,還不都是為你好”幾乎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我逼著你讀書,還不是為你好”、“我不讓你玩遊戲,還不是為你好”、“我讓你說話辦事多個心眼,還不是為你好”......,在幾乎所有的家庭教育類熱播劇中這句話出現的頻率也是最高的。《小歡喜》中陶虹對喬英子說過,《小別離》中童文潔對方朵朵說過,《少年派》中閆妮對林妙妙也說過。從出生到成家立業,父母按照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給孩子打造了一個生活的“舒適圈”,規定各種條條框框,在孩子一旦試圖跳脫的時候,就在一旁發出警告。

還記得,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氣,是以尚未捂得歷史定位為前提的;一旦捂得,英氣便消失了一大半。”這句對少年時代那種朝氣和銳氣的描寫,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無知者無畏”。然而,可悲的是,孩子們知道的太多,懂事的太早,一個個都活成了少年老成的樣子。這究竟是好是壞?大家心裡自有評斷。

有人說,中國正在經歷一個“無青年社會”。這句話或許有點誇張,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少年老成的臉,我又不免憂心忡忡。他們的臉上少了些微笑,性格里少了些倔強,骨子裡少了些銳氣,這難道真的是我們想看到的樣子嗎?那些本該有的銳氣和闖勁,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著。致使大多數孩子被迫朝著一種約定俗成的方向前行,長成了家長和社會認可的那個樣子。

父母長輩,這些所謂的過來人,用自身的經歷一遍遍地告誡孩子應該怎麼做,企圖安排孩子走上他們認為的正確道路。一些人一路被操縱著長大,從培養何種興趣,念哪所學校,考哪所大學,讀哪類專業,甚至和哪種人結婚。子女不但成為了父母血脈的延續,也不幸成為了父母人生的“復刻品”。

就算孩子想要反抗,也會被扣上不忠不孝的帽子,一句句“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不聽老人言,終有一天會吃大虧,栽大跟頭”......讓人無力反駁。那些善意的提醒和建議,也因為一貫的野蠻和強硬而變得適得其反。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毫無誇張地說,“為你好”就像是成長中的潘多拉魔盒,又像是悟空頭上戴著的“緊箍咒”。每每我們想走出父母為自己設定的“舒適圈”,到別處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唐三藏式”的父母就會念起“為你好”的咒語,讓我們欲罷不能。甚至會拿起道德的戒尺,去矮化我們的品行。

或許,在成人的世界裡,從來都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人格的存在。他們只是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復刻品”,並以愛的名義,以“為你好”的名義,操縱著孩子的人生,左右著孩子的思想。

那句“我都是為你好”的話語分量實在太重,太多像李玩一樣的孩子終於可以在遭受委屈後迅速地收拾好情緒向前看,終於可以對一切內心無比厭惡的人和事,也報以難辨真假的微笑。他們把那個已經“死去”的自我獻祭給成見,給規則,給那句“為你好”的厚愛,用眾目睽睽下的認輸來換取成人世界的門票。

由此可見,“為你好”可謂是一針見血地戳中了“中國式教育”的痛點。而在這痛點的背後,我們依稀地看到了缺乏共情力的教育是多麼失敗。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教育的過程是家長逐漸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而缺乏共情力的教育恰恰是最失敗的

共情力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力更是被譽為高情商的表現,它不僅在人際交往中會讓我們左右逢源,在子女教育中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前兩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缺乏共情力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在所有的回答中,有一個高讚的回答激起了大家的共鳴,網友七憂認為:孩子所謂的“聽話”是要以愛為基礎的,脫離“愛與接納”這個根基來談“聽話”,都是耍流氓。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不可否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為什麼很多父母的愛都讓孩子感覺到窒息呢?甚至有些孩子因為承受不了父母如此“厚重”的愛,而身心變的扭曲,甚至產生自閉、抑鬱等心理問題。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天然地把自己置於高高在上的一方,一味地俯視孩子所做的一切。一旦孩子犯了錯誤,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指責,就是化身為愛講道理的“唐三藏”。

可是,當我們給孩子講道理時,只是單方面的從大人的角度對其輸送信息。而且,你的指責、說教和大講特講的那些道理,不僅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割裂了與孩子的情感交流,還會讓他們心生反感,甚至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所以說,單方面的信息輸送是情感堵塞的根源

盧梭說:

“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要知道,孩子們考慮問題的角度常常是和大人不一樣的,他們的世界很簡單,內心也很單純。大人的世界摻雜了過多的理性,而孩子的世界卻主要由感性構成,他們更願意通過最直接的感官接觸來認識世界。好多道理他們只有親身經歷了才能領悟的更加徹底,而有些東西更加強迫不得,比如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脾氣秉性等等。這就是為何大人三番五次地跟孩子講道理卻總是無用的關鍵所在,比起聽一堆蒼白的道理,孩子更願意自己去體驗。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缺乏共情力的教育是很危險的,這不僅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會將孩子漸漸地推離自己,乃至推入深淵。在我看來,缺乏共情力的教育會帶來以下幾點問題:

  • 一是,造成性格缺陷。我們知道,共情的前提是關愛,是接受,是認可。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是大動干戈的責怪,就是使用冷暴力,亦或是一味地上價值、擺道理,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冰冷。沒有愛的滋養,孩子會越來越感覺到孤獨,甚至產生自閉、抑鬱等心理問題。比如,《狗十三》中的李玩,為什麼只把那隻叫“愛恩斯坦”的狗狗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依靠;比如,《小歡喜》中的英子,哪怕是成績稍微下降了一點,都會遭到陶虹媽媽的不停指責和抱怨,最終徹底崩潰了,患上了輕度抑鬱,甚至想到用跳樓來解脫。

可見,缺乏關愛和認可的共情式教育會讓孩子的心裡因為見不到愛的陽光而產生陰影,滋生“細菌”,很多家庭教育的悲劇足以給我們以警醒。

  • 二是,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是靠情緒驅動的高級動物,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主要是靠情緒推動的,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道理。如果家長只是靠著講道理去強迫孩子做他們不感興趣的事,孩子便不可能體驗到做事的樂趣。相反的,會更容易陷入機械和麻木之中。一旦強迫多了,不良情緒就會逐漸累積起來,形成強烈的內心衝突,甚至撕裂。

這就像彈簧,下壓的越緊,反彈的勢能就越強。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你讓他往西,他偏偏往東,事事都與你對著幹。或者乾脆是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

  • 三是,缺乏共情心理。社會學家研究指出,伴隨著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很多家庭和個體開始趨於原子化。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繫逐漸減弱,父母不自覺地以功利的標準衡量孩子的表現,
    孩子既無法在家庭內部得到足夠的情緒支持,也鮮少有機會在外與同齡人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在成年後,這些個體展現出的人際疏離和利己主義,恰恰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現。

而且,缺乏共情力的人更容易產生焦慮。一個人在焦慮的狀態下,會更加關注於自己的視角,陷入過度的自我保護旋渦,很難理性地從多維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從而不利於矛盾和問題的解決,也有礙於個人的成長。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有句話說,聰明的家長,手裡把玩的不是道理,而是情緒。

然而,李玩的爸爸恰恰是從來都不去關注她到底想要什麼,甚至從未走進過她的內心世界。李玩的世界是孤獨的,溫暖的父愛很遙遠,她甚至覺得自己被父親遺棄,家對於她來說或許只是一個軀殼的收容所。沒有人會認真地去傾聽她的內心,即使吶喊也無動於衷。

似乎每個孩子都經歷過那樣一段無人理解,卻還要被迫接受大人規定的條條框框的日子。他們對自由和理想,對愛和希望的嚮往都會因成長而統統被歲月打磨成粗糲的沙。

《狗十三》中,李玩的妥協和較量、希望和失望折射出的恰恰是缺乏共情力的教育,即使披上“為你好”的光鮮外衣,也終究掩蓋不住粗糲的內在。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聰明的家長善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陪跑者”,而不是“操控者”

朱炫曾經說過:

“真給孩子選一次機會,出生在哪個家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什麼競爭力……不要覺得生了孩子,是給孩子一個大恩德。”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為之一振,而後思緒萬千。是啊,我們做家長的總以為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就能換回孩子的一句謝謝,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帶有操控式愛和“唐僧式”的說教,常常把孩子壓得透不過氣。

每一個糾結又擰巴,缺乏獨立意識和共情意思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不肯放手的父母。在孩子的人生規劃上,過分地加重父母的砝碼,只會讓孩子永遠無法“斷奶”。更何況,很多父母都是藉著愛之名來操控孩子的人生。畢竟,孩子不是我們手中任意揉捏的橡皮泥,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獨立個體。

有句話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父母在等孩子說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說一句對不起。可惜,雙方或許永遠都等不到那一天。”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細細想來,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卻也折射出當前我們的教育該有多失敗。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拉進與孩子的距離,讓孩子既接受到了教育,又凝聚了彼此之間的情感呢?唯有共情式教育!

  • 一是,學會傾聽。有人說,傾聽是第一等智慧。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傾聽是第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家長是天生的暴脾氣,每當孩子犯了錯誤,上來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通訓斥;每當孩子學習成績出現了下滑,不是心急如焚地幫孩子報輔導班請家教,就是板起臉使用起了冷暴力。這樣非但孩子不能很好地認識到錯誤,有時候也會讓他們陷入自責,甚至自暴自棄。

心理學上有個“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實際上孩子就是那隻弱小的“貓”,當父母把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傳遞給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孩子時,他們便成為了最終的受害者。

如果,在孩子犯了錯誤或是成績下降時,我們不是採取俯視的姿態,而是蹲下來,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個體,用心地傾聽孩子到底哪兒遇到了問題,然後客觀理性地和孩子一起找出犯錯誤的原因。並通過分析後,讓孩子知道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如何去做。這遠比你大聲的責罵,可怕的“冷暴力”更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而且你的傾聽會增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殊不知,自我認同和自信心是一個人最大的無形才富。

  • 二是,學會陪伴。有句話說,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中不動聲色的擺渡人。我們時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卻不知道“別人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別人家的父母”。有人把父母分為了6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僅付出金錢、僅付出時間、思考教育目的、關注問題及原因、提升自我並言傳身教、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普通的父母或許只能做到下面三層,至多四層,而優秀的父母卻可以做到在擺渡孩子的同時,也不斷地擺渡自己。他們通過自我提升、自我約束也給孩子做榜樣,他們通過陪伴來促使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比如,在孩子學習時,你也能自覺地放下手機、關掉電視,拿起一本想看卻一直沒時間看的書,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一個月、二個月......,孩子一定會養成愛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這肯定比你逼著孩子學習好上十倍百倍,而且自覺學習的效率更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有句話說,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深以為然!

我們都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其實,陪伴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方式。

  • 三是,學會理解。現在的人最害怕被別人貼標籤,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客觀地說,我們當前的教育是缺乏“容錯機制”的。當孩子犯錯時,千萬不要立馬下結論去責怪他,更不能動不動就給孩子貼上“你真蠢”、“沒腦子”、“真沒用”的標籤。當然,也不要一上來就語重心長地灌輸一堆道理。家長們一定要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家長,在孩子犯錯誤時,特喜歡翻舊賬。在我看來這類家長是最恐怖的,孩子肯定也最害怕這樣的父母。因為,他的眼睛裡只盯著你的缺點,看不到你的進步,只要你犯了一丁點的錯誤,他們就會拿過去的事奚落你。

長期以往,孩子便有可能陷入“習得性無助”。他們會認為,無論自己多麼努力,都不會得到父母的認同。既然無法改變現狀,那不如放棄努力,反正結果都一樣。所以,在孩子犯了錯誤時,我們要多理解,人無完人,更何況還是個孩子。

絕不能把負面情緒過度強調和延伸,要做到不翻舊賬,就事論事。

在我們迅速地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以後,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幫助孩子把錯誤的原因理一理,把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孩子一起找一找。當孩子從內心感覺到自己被關愛時,當孩子認識到“犯錯並不可怕”時,才會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敢於探索的鬥志,才能有心理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戰,才能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明白那些真正的道理。

在眾多的中國家庭裡,衡量一個孩子是否成長的標準,大抵也就是“懂事”二字。對父母言聽計從,按照父母劃定的人生軌道“正確”成長,這樣便能成為家長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反之,則是叛逆,則是不懂事。

《狗十三》:教育中少一點“唐僧式”的說教,多一點共情力會更好

但是,《狗十三》這部影片,如同一劑直面家庭教育的良藥。導演並沒有呆板的說教,也沒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極富生活氣息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李玩的各種反抗和妥協,刻畫出青春期的孩子在“懂事”的過程中面臨的不知所措和種種陣痛。

透過這部影片,我們應該反思的是:如何讓孩子成長中的陣痛減輕一點,如何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再近一點,如何讓孩子的童年既不感到貧瘠,又不因父母沉重的愛而窒息。很多、很多......

或許,唯有“共情式教育”會給出一份答案。就如同盧梭所言:

“你既然不能防止一個孩子在外邊學別人的樣子,那就必須集中精力把那些樣子按適合於孩子的形象印在他的心中。”

在我看來,“適合孩子的形象”就是:

少一點說教,多一點體驗;

少一點操控,多一點放手;

少一點指責,多一點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