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書》往內看·證悟的諾言,「第十四集」


《西藏生死書》往內看·證悟的諾言,「第十四集」

[第十四集]

作者/索甲仁波切

譯者/鄭振煌

往內看·證悟的諾言

往內看

且讓我們完全轉換另一個角度,不要只是從單一方向來看。現代文明教我們花費生命去追逐我們的思想和投射,即使在討論“心”的時候,所談的也只是思想和情緒而已;學者們在探討他們所想象的“心”時,看到的也只是到心的投影。心是所有投影生起的地方,卻沒有人曾經真正到心裡面去,這就產生了悲劇的後果。蓮花生大士說得好:即使大家所謂的“心”普受尊敬和討論,但它還是不曾被瞭解過,或是被誤解,或是一知半解。

因為心不曾被正確瞭解,如同它自己不瞭解自己一般,所以產生了不可勝數的哲學觀念和主張。更有甚者,因為一般人不瞭解、不認識他們的自性,所以就繼續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經驗痛苦。

因此,不瞭解自己的心是嚴重的錯失。

現在我們該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很簡單。我們的心有二個立場:往外看和往內看。

現在讓我們往內看,改變看的方向雖然只是一椿小事,結果卻截然不同,甚至還有可能避免這個世界的種種災禍威脅。當更多人瞭解他們的心性時,他們將會珍惜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多麼美好,並樂意為保存這個世界而奮鬥。很有趣的,西藏文的“佛教徒”念成nangpa,意譯為“內省的人”――從心性而非從外面找真理的人。佛教的一切教法和訓練,都只針對一個目標:往內看心性,因而擺脫死亡的恐懼,幫助我們體悟生命的真相。

往內看需要我們極大的敏銳和勇氣,等於全盤改變我們對於生命和心的態度。由於我們一向耽於往外求取,以致於無法接觸到我們的內心生命。我們不敢往內看,因為我們的文化不曾告訴我們,這樣做會發現什麼,我們甚至還相信,往內看會有發瘋的危險。這是我執的最後一種,也是最有力的陰謀,阻止我們發現自己的本性。


《西藏生死書》往內看·證悟的諾言,「第十四集」


因此,我們把生命變得如此刺激熱鬧,以免自己冒險地往內看,甚至連禪修的觀念,都會把人們嚇壞;當他們聽到“無我”或“空性”等名詞時,便以為經驗那些境界就好象被丟出太空船,永遠在黑暗、淒冷的虛無中飄浮一樣。這可以說是最荒謬絕倫的誤解。但在一個追求散亂的世界裡,默然和寂靜卻會嚇壞我們;我們以吵雜和瘋狂的忙碌讓自己不要安靜下來。檢視我們的心性,已經成為我們最不敢去做的一件事了。

有時候,我想我們不敢坦誠質問“我們是誰”這個問題,是因為害怕發現另有真相。這種發現將如何解釋我們的生活方式呢?我們的朋友、同事,將如何看待這些新發現?有了這些知識,我們該怎麼做呢?有了這些知識,接著而來的就是責任。這好象牢房的門被衝開了,囚犯還是寧願選擇不要逃走!

《西藏生死書》往內看·證悟的諾言,「第十四集」


證悟的諾言

在現代世界中,只有極少數人具有了悟心性的品質。因此,即使要我們想象覺悟到底是怎麼回事,或覺悟者到底是怎麼樣的人,都是難事;如果要我們開始想象我們自己也可以覺悟,那就更難。


我們的社會,雖然極力強調生命和自由的價值,事實上卻認定我們只應追求權力、性或金錢,時時刻刻都需要逃避與死亡或真實生命的接觸,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或我們認為自己可能有潛力時,我們自己都不能相信;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有精神轉化這一回事了,我們都會認為只有過去的大聖人和上師才辦得到。


Guru喇嘛經常提到,在現代世界中,許多人都缺少自愛和自尊,我們整個展望,都建立在自己的能力有限的錯誤信念上。這就否定了我們有可能覺醒的一切展望;更可悲的是,違反了佛法的中心思想:我們本來是圓滿具足的。

即使我們要開始想自己有覺悟的可能性,如果沒有人開示心性法門,或告訴我們絕對有可能體悟心性,只要一看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心思完全是憤怒、貪婪、嫉妒、怨恨、殘酷、慾望、恐懼、焦慮和紛亂,就會永遠掃除覺悟的任何希望。

然而,覺悟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地球上還有覺悟的大師活著。當你面對面見到一位大師時,你將會打從內心深處受到震撼和感動,你將會了解過去你認為只是觀念性的字眼如“光明”、“智慧”,其實是真的。今日世界雖然危機重重,卻也很令人鼓舞。現代的心靈慢慢接觸到各種實相。像Guru喇嘛和德蕾莎修女這些大師級人物,都可以在電視上看到;許多東方大師都來到西方訪問和教授;來自所有神秘傳統的書籍,正贏得越來越多的廣大讀者群。地球的悲慘情況,正在逐漸喚醒人們,進行全球性的改造。

誠如我前面所說的,覺悟是真實的事;不管我們是誰,每個人都可以在適當的環境及如法的訓練下,體悟到心性,因而瞭解我們本身就有不死和永遠清淨的本性。這是世界所有神秘傳統的諾言,而有無數的人實現了這種心性,過去如此,現在如此。


這個諾言的妙處是:心性不是身外物,不是怪物,不是精英才有,而是一切人類都有;大師告訴我們,當我們體悟心性時,它是出乎意料的平常。精神方面的真理,並不是刻意經營的,也並不神秘,完全是一種常識。當你體悟心性時,迷惑被一層一層剝掉了。你並非真的“成”佛,只是逐漸不再迷惑而已。成佛並非變成全能的精神超人,而是終於成為真正的人。

有一支最偉大的佛教傳統,稱心性為“平常的智慧”。我不能更充分表達它:我們的真性和一切眾生的自性,並沒有什麼不尋常。諷刺的是,我們所謂的平常世界才真正的是不平常,因為我們對輪迴世界的迷惑景象,產生了瘋狂的、刻意營造的幻覺。就是這種“不尋常的”景象,讓我們看不見“平常的”、自然的、人人本具的心性。設想諸佛現在就看著我們:對於我們無可救藥的混亂情況,諸佛會感到多麼訝異而傷心啊!

因為我們庸人自擾地把事情攪得這麼複雜,有時候當上師傳示心性法門時,我們都嫌它簡單到不足以相信。我們的凡夫心告訴我們,這不可能是心性,心性應該不止於此。它應該是比較“榮耀的”,燦麗的光芒在我們四周的虛空閃爍著,金髮飄逸的天使翩然而下迎接我們,然後是深沉的巫師聲:“現在你已經聽到了心性法門。”事實上,這種劇情絕對是子虛烏有的。

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我們過分強調智力,所以我們就想象覺悟需要高度的聰明才智。事實上,許多聰明才智反而是障礙。有一句西藏諺語說:“如果你太聰明瞭,就會完全抓不到重點。”貝珠仁波切說:“邏輯的心似乎有趣,卻是迷惑的種子。”人們也許沉醉於他們的理論,卻可能失掉每一件事的重點。我們西藏人說:“理論就像衣服上的補釘一樣,有一天會掉的。”

讓我告訴你一個令人鼓舞的故事:十九世紀的一位上師,他有一位笨頭笨腦的徒弟。上師一再地教他,對他開示心性,這位徒弟還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上師有點火,就對徒弟說:“看,我要你把這一大袋的大麥背到山頂,一路上你不可以停下來休息,你必須一口氣走到山頂。”這位徒弟是個頭腦簡單的人,但他對上師卻有不可動搖的恭敬心和信心,就完全依照上師的話去做。袋子很重,他背起袋子,開始爬上山坡,不敢停下來。他只是不停地走路,袋子卻變得越來越重,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到山頂。放下袋子,整個人頹然倒地,雖然精疲力竭,卻十分舒暢。他感受到清新的山風拂面而來。一切障礙就此瓦解了,而他的凡夫心也跟著瓦解。一切萬物似乎都停下來。就在那一剎那,他突然體悟到他的心性。心想:“啊!這正是上師一直在告訴我的。”於是跑回山下,不顧任何禁忌,就衝進上師的房間。

“我已經明白了……我確實明白了!”

他的上師若有所指地對他說:“這麼說來,你有一趟有趣的登山之旅!”

你也可以有那位徒弟在山頂上的經驗,就是那種經驗,將帶給你與生死討價還價的大無畏。但什麼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呢?第一步是練習禪坐。禪修可以淨化凡夫心,揭穿它的假面具,除盡習氣和迷惑,讓我們能夠在因緣成熟時認清我們的真面目。

《西藏生死書》往內看·證悟的諾言,「第十四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