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書》把心帶回家•修心,「第十五集」


《西藏生死書》把心帶回家•修心,「第十五集」

[第十五集]

作者/索甲仁波切

譯者/鄭振煌

把心帶回家•修心

把心帶回家

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許多世以來一直在追求真理的人,來到北印度一個安靜的地方,坐在菩提樹下。他發誓如果不發現真理就不起來。傳說,到了傍晚,他征服了愚痴的力量;第二天清晨,在金星劃破天空時,他長久以來的堅忍、修行和圓滿禪定,終於成就了人類存在的最終目標——覺醒。在那神聖的時刻,大地振動,好象“樂得醉醺醺”;經典上說:“任何地方都沒有人動怒、生病或憂傷;沒有人做壞事,沒有人傲慢,世界變得十分寧靜,猶如已達到圓滿的境界。”這個人被尊稱為佛陀。

以下是越南籍一行禪師對佛陀覺醒的美麗描述:喬達摩覺得拘禁他百世千生的監獄已經打破了,愚痴一直是監獄的看守人。由於愚痴,他的心被矇蔽了,就好象月亮星辰被烏雲遮住一般。心受到無盡的妄想波浪矇蔽,錯將現實世界分為:主和客、自和他、存在和不存在、生和死;這些分別並進一步產生邪見——感覺、貪慾、執取和生存變化的牢獄。生老病死的苦,只是加厚牢獄的牆壁而已。唯一的工作就是把獄卒抓來,看清他的真面目。獄卒就是愚痴……獄卒一旦走了,監獄將會消失,再也不會重建。

佛陀所看到的是我們對於真性的愚痴,是一切輪迴苦的根源;愚痴本身的根源則是心易於散亂的習氣。結束了心的散亂,將可結束輪迴;他體悟到其中關鍵就是透過禪修,把心帶回家,帶回它的真實本性。

佛陀安詳而莊嚴的禪坐著,天空就在他的四周上方,好象在告訴我們:坐禪時,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開放,卻穩固在大地。天空就是我們絕對的本性,沒有藩籬,無邊無際;大地則是我們相對的現實,我們的相對心和凡夫心。我們坐禪時的姿勢,象徵我們正在連接絕對與相對、天空與大地、天堂與人間,就像鳥的雙翼,融合了我們如天空般的無死心性,和虛幻有限的凡夫心地。

學習禪坐,是你這輩子所能給自己最大的禮物。唯有透過禪修,你才能踏上發掘真性的旅程,因而找到你想活得好、死得安詳所必須的定力和信心。禪修是通往覺悟之路。

《西藏生死書》把心帶回家•修心,「第十五集」


修心

說明禪修的方法有很多,我也講過上千次了,但每次都不同,每次都是直接而清新的。

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有許多人認識禪修的時代裡。禪修越來越被認為是超越文化、宗教藩籬的法門,可以讓禪修者直接觸及他們的生命真理,可以當下就超越宗教教條,更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大體來說,我們都遠離了真正的自我,在無歇止的活動中浪費生命;而禪坐可以帶我們回到真我,超越我們的習氣,讓我們真正體悟和品嚐我們的整體生命。我們的生命都消耗在緊張焦慮的奮鬥上,消耗在講求速度和打拼的漩渦中,消耗在競爭、執取、擁有和成就上,永遠以身外的活動和先入為主的偏見讓自己喘不過氣來。禪坐剛好相反,它完全改變我們“正常的”運作模式,因為禪坐就是無牽無掛的境界,沒有競爭,沒有想要去擁有或執取的慾望,沒有緊張焦慮的奮鬥,沒有成就的渴望:這是一種沒有野心的境界,既不接受也不拒絕,既不希望也不害怕;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慢慢紓解束縛的氣氛,把一切情緒和觀念,化為自然素樸的虛空。

佛教禪師知道心是多麼的有彈性和可塑的。如果我們訓練它,什麼事都辦得到。事實上,我們早已經訓練有素;由於輪迴,我們被訓練去嫉妒、執取、焦慮、憂傷、絕望和貪婪,被訓練得一旦面對刺激,就暴跳如雷。其實,我們已經被訓練到非常嚴重的地步,我們不必努力去激發,這些負面的情緒就會自動生起。因此,一切都是訓練和習氣的問題。如果我們坦白,我們很清楚,把心投入混淆的狀況中,我們很容易就成為混淆陰鬱的專家,耽於沉溺,容易養成奴性。在禪坐中,把心致力於解脫愚痴,我們將發現,時間一久,只要有耐心、紀律和正確的訓練,我們的心將開始解開它自己的結,並認識它自己本有的喜悅和清明。

“訓練”心絕不是強迫把心壓制下來或加以洗腦。首先要直接而具體地看清楚心的運作方式,你可以從靈脩的教法或個人的禪修經驗裡得到這種知識。然後你可以開始馴服你的心,並嫻熟地磨練它,讓它變得越來越柔軟;如此一來,你就可以成為你自心的主人,把心發揮到最圓滿、最有利的地步。

第八世紀的佛教上師寂天(Shantideva)說:如果心這頭大象被正念的繩子從各方面綁住,那麼一切恐懼就會消失,完全的快樂就會來臨,一切敵人:我們情緒的虎、獅、象、熊、蛇,以及地獄的守護者;魔鬼和恐怖,全部都會因為你控制了心和馴服了心,而被綁住,而被降服,因為一切恐懼和無數的煩惱都來自心。

就好象作家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辛苦鑽研,才能下筆如行雲流水;也好象舞者必須花費相當大的心血和耐心苦練,才能翩翩起舞,因此,一旦你開始瞭解禪坐的效果,你將盡全力去學習,這需要你最大的毅力、熱忱、智慧和訓練。

《西藏生死書》把心帶回家•修心,「第十五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