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既白:中国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起于大动荡战乱时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那么我们中华文化是怎么发展成今天这样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的呢?就不得不提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繁荣,其影响之深远一直到今天!第一次文化繁荣并不是发生于和平时期,而是一个到处充满血腥暴力,礼乐崩坏,战乱不休,动荡不止的年代。这个年代就是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东方之既白:中国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起于大动荡战乱时期

话说当年周幽王废了申王后和太子,立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为太子,惹得申王后的父亲申候大怒,引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拥立申王后的儿子姬宜臼为王,号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阳。周平王元年,东周建立,这一年就是春秋的开始。周平王迁都后,周王室衰微,所辖不过六百余里。且因为杀父不孝,君王带头违背周礼,导致诸侯人心思变,天下不安,无人信服。周王室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东方之既白:中国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起于大动荡战乱时期

对于后世学者来说,提起春秋战国文化,激动非常,因为百家争鸣,学派林立。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真是人间炼狱。到处充斥着血污和战乱。这一时期,只死于大臣谋反的君王就多达43位。当时的人都讨厌这个年代,统治者不能让天下归一。孔子讨厌天下礼乐崩坏,百姓最惨,人不如牲畜。

东方之既白:中国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起于大动荡战乱时期

但正是这样,反倒大大促进了人们对世界人生的思考。统治者思考一套制度来稳定天下。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希望自己的学说能治世。天下纷扰,人人渴求太平。正如此,否极泰来,人们不再信神问卜,学术下移,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

东方之既白:中国第一次文化大繁荣,起于大动荡战乱时期

​其中主要思想有:

儒家:孔子,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

墨家:墨子,主要思想:“兼爱”“非攻”。

道家: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管子、子产。“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名家:邓析。“去尊(人与人之间平等),偃兵(反对暴力统一天下)”

兵家:管子、孙子(孙武)。“上兵伐谋知己知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