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想致富,你認為是多打糧食好,還是外出打工更好呢?為什麼?

膠捲2


農民致富,無非就是口袋有更多錢,讓生活過得更好。按照常規思維,從收入來說,當然是外出打工的收入比在家種糧食好得多。

就目前來說,在我國絕大多數地方,農民種糧的收入都比不上外出打工。但凡事無絕對,只要考慮規模化、保險扶持、政策補貼等幾個因素,種糧收入也可能比打工高。

我們算一下,一般的工地打工一天能掙300元,一個月9000元,一年10萬元左右,但是刨除生活開銷,再加上遇到天氣停工或者項目完工就沒有收入,一年差不多7萬元左右純收入。

如果種糧食一年要達到7萬元純收入,刨除種地成本、流轉土地、化肥、農藥費,需要賣出差不多20萬斤的稻穀才能達到。

按照水稻1畝產1200斤,1斤1元算,需要種167畝水稻才實現,這對於傳統的小農戶來說確實不可能,但是在現代農場主的規模經營中就很簡單。

就目前來說,農村撂荒地普遍較多,很多農民的土地都可以通過流轉集中起來,如果再經過標準化改造,還可以實現田間機械作業,種植成本可以進一步壓低。

此外,如果種水稻有幾百畝的話,還有種糧大戶補貼等項目支持,整體收入是遠遠大於打工的。

但是不是種糧就沒有風險了?也不是。糧食產量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碰上特殊天氣影響,糧食產量可能急劇下降。但這也可以通過購買種糧保險的方式減輕風險。

總的來說,如果還是傳統的耕種方法、種植傳統的糧食品種,而且只種幾畝地,那打工收入肯定更高。但如果能實現規模化種植糧食,那效益可能就比打工要高得多了。

更多農村農業問題解答,請繼續關注“桂農通”,謝謝支持!


桂農通


這個問題要看個人的造化了。常言說大富在天小富在幹。不怕吃苦不怕出力不管幹哪一行都能過上好日子。

徐勝強在農村小青年中是個命最苦又能幹的孩子。高中剛畢業那年父親去世了,第二年媽媽又患癱瘓臥床三年。三年之內為給媽媽治病又花光了父親原先蓋房積蓄的錢。到媽媽去世那年家裡當時是一無所有。當年左右鄰居都議論說:勝強這孩子命真苦,沒了爹孃將來找個媳婦也成問題。

議論歸議論但還得靠自己奮鬥!徐勝強那時才剛好20歲。20歲的孩子如果爹孃健在那還不是正享爹孃的福嗎?可是徐勝強沒這福份。平常不會做飯自己學做,不會種地自己學種。頭幾年他覺得光靠種地也難發財。於事第二年他一傢伙種了四畝春紅薯。那時候他們的村莊是個方圓出了名的薯粉加工基地。紅薯產量高、儲粉率高。當年徐勝強四畝紅薯加工130多杆粉條。加上當年賣薯查錢總計收入8600元。種紅薯發財了,徐勝強在農產品加工行業越來越成熟,第二年他又建了一個年產30噸的薯粉加工廠,產品主要有薯條,薯片,薯幹,薯糖等。產品出廠後只在兩個月內經當地多個部門對食品簽訂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同時準與生產掛牌為”勝強薯品有限公司”從這一點說明,做人得有理想,有骨氣。有智吃智沒智吃力,不管幹啥都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農村土秀才


農民想致富,是在老家種地好,還是外出打工好?核桃認為如今的農民做什麼都很難,城市發展一天一個樣,農村幾十年沒什麼變化。種地吧,糧食價格一年比一年低,打工吧,雖然能掙幾個錢,家中老少在老家沒人管,一有事就往家跑,錢都花在路上了。


我老家在山西晉東南,這邊主要種植玉米和穀子,前幾年還好點,這幾年糧食價格一直下跌,種子化肥卻一直上漲,種地越來越不掙錢。而且黃土高原十年九旱,農民們都是靠天吃飯,比如去年旱災特別厲害,玉米減產20%左右,穀子減產更厲害,有的地能減產一半。

外出打工的,留下妻兒老小,一個人在他鄉拼搏,病了都沒人照顧。老家妻子也很辛苦,沒男人在身邊,家裡地裡都得靠她一個女人撐著。當今社會,農民不改變思路和種植模式,想致富,簡直比登天還難。



核桃樹下話三農


從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己不是分田到戶前的農民。社會己付於農民擇業自由的權力,因此農民己參與到整個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單一種田己早不是農民的選擇,包括進城也並不完全是打工。四十年來,農民己出現了大的分化。毫不誇張的說,我國各個行業都有大量農民參與其中。

致於現在農村的農民,是多打糧食,還是出外打工。我認為還是要因人制宜,應根據各人的興趣,專長特色,人際關係,現存的資本資源。掌握好擇業自由的主動權。在農村適應的,可以用好這波土地三權分離的政策,流轉農業用地,可以成為種田大戶,可以多打糧食,可以根據各地情況搞好生態農業,旅遊農業,特色農業。可以種養結合,發展各有特色的養殖業。當然有興趣進城打工的,目前我國人工工資是不斷上漲的,可以根據各人的特長,進行選擇性的打工,也是不錯的選擇。應該說有資源,有條件的農民同樣有機會進入社會的各種行業,應還有成為老闆的機率。我的回答就是現在的農民,還是要把握好自己,不僅能多打糧食或進城打工,還是有改革開放後進入各種行業的機會。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一定準確,還是請農民朋友們,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吃透好當前黨的政策,繼續向致富路上拼博,前進吧!謝謝大家!


黃浩榮279


農民種地致富!一個字:難!

為什麼!因為我國的國土面積雖然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限制了以糧食發展經濟的步伐。

農民讓人均只有的幾畝地能打出上萬斤的糧食來,實屬是天方夜譚。如果說,按照原有的生產計劃和模式經營土地,農民只能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何談可以致富!按照現有的體制,農民想要多打糧,就必須從他人手中花高價流轉土地,在自己的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承包個幾十畝土地經營著,如果在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還能免強每年掙上幾萬塊錢兒!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靠天吃飯的農民們就是土地佬不認圓霄——白玩兒!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農民手中有了點兒餘錢,這就讓那些凡是與糧食有連帶關係的商家們犯了眼紅的病給盯上了!首先是種子,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等等都爭先恐後的大漲價,都想在農民的鍋裡分得一杯羹喝!農民對這些霸王商家們惹不起,傷不起!頭年種地掙點兒辛苦錢兒,過了年種完地又回到了一無所有的境地。就這樣,農民成了這些商家的義務納稅人,不是農民種地不掙錢,而是他們不情願的養活了一些不該養活的人!

前些天有人在網上說,糧食漲到5元一斤,農民能不能致富,我敢說,在現有的供需體制不該的情況下,就是國家把糧價提高到10元一斤,種子就得漲到100元一斤,化肥就得漲到500元一袋兒!農藥就能漲到200元一組等等不可預期的各種漲價都會如約而至!最終白玩兒的還是咱們的農民老大哥啊!

再讓我說說農民外出打工能不能致富吧!我說一句武斷的話,那是更不可能的事!

大家不仿想一想,現在外出打工的大軍中,佔主流的多半是70,80後,在現實生活中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艱苦階段,甭說一個人出去打工,就是夫妻都去打工,也恐怕難以維持生活。如果夫妻倆出去打工,家裡的土地由於老人不能種了,就得包出去,這樣全家人的口糧必須得靠夫妻打工來保障,孩子上學,老人有病吃藥和平常的人情理往這也都是不小的開支!再加上每年一次的大遷徙,往返於家和工地間捐獻給鐵道部的路費就花去不少,過年了還要給家裡人買點東西和年貨等物品,最後一算,這一年打工掙的錢幾乎也沒剩啥!又怎能談到何年何月能富起來啊!

總之農民難,想真正富起來更難!


原野山石


當前形勢看,農民致富的機會很渺茫,要是居家過日子出外打工的風險更小些,收入也算穩定。

多打糧已經不是農民增產增收的關鍵,以後農產品的積壓滯銷會越來越普遍,如果還是一門心思盯著高產穩產,農民的收入很難有保障。

農業僅有的發展機會可能加工銷售環節要好些,建立起穩固的銷售人群和渠道,再走讓別人掐著喉嚨的老路子成效不大。

如果有實力建議脫離農業,畢竟農業已經不是大趨勢,幻想像歐美農場主一樣賺錢,與本國國情不符,至少一二百年看不到希望,為了你和家人的未來,有機會能進城是最好的選擇。





沐浴朝陽666


其實,這個在地域上有很大的差異性。糧食要多打,又不是想要打多就打多的,與地理條件,種植面積,種植技術,自然災害等都有一定的關係。象我們這邊是山區地,一畝地小麥最好的年份可以打六百斤,地膜玉米最好可以打一千二百斤。小麥價格能賣一元一角,玉米價現在是九角左右。一戶六口人的家庭二十多畝地,就是最好的年份就收入有一萬多,要是遇上乾旱或者災年,收入就更慘了。出去打工一天按一百元計算,一年收入三萬元左右。從我們這裡山區的收成來看,外出打工肯定比在家務農打糧食強。

再拿一些平原,地域條件好的地方來說。比如新疆一些地方,有的農戶不動輒就承包幾百畝土地,人家不是靠天吃飯,澆灌有水。耕地,種植,打農藥,收穫,脫粒全是機械化,一年下來收入十幾萬,甚至於幾十萬。人家沒有打工,靠種糧食還是致富了。

所以說,農民想致富,在選擇外出打工還是多打糧食上要因地而宜,因人而宜。


秦安人家123


在現行條件下,當然是打工比較划算。一個人出外打工,就算日平均掙一百塊,一年也有三萬多。

若種地,按現在的糧價,種常規的農作物如小麥、玉米等,想掙個三四萬,需要種七八十畝地,在前期先投入三四萬,二三個人和二三種機械參與勞動,在無天災的正常年份才有可能達到。

其實,這麼多年,農民的生活達到現在這水準,主要是靠打工得來的。種田反倒是一種業餘副業,每家那點地只收回點口糧。若土地政策再不改變,農民想靠種田過好日孑,恐怕是很難達到的。


古道浪人ZWR


農民想致富,你認為是多打糧食好,還是外出打工更好呢?為什麼?

當前農民收入的結構來看,外出打工收入已經佔據了你家庭收入的半壁江山,所以才出現一些農民關於是打工好、還是種地好的疑惑,下面結合當前的形勢,談一些個人看法,供您參考。



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大家知道,種地需要技術,需要經驗,打工有時也需要有較好的個人素質才能賺更多的錢,比如說會木工、瓦工、電焊等技術,就比普通打工賺點多。所以是打工還是多種點地,就要看你擅長什麼,如果種地種的好,也完全可以在家多種點地。如果種不好地,就乾脆流轉出去,外出打工,我家有個親戚,家有70畝河套“五荒地”水田,種了多年不賺錢,還拉出了20餘萬元外債,沒辦法兩口子把地轉包出去,到北京、河北等地打工,三年後外債全部還清了。



二、要根據當地的資源情況來確定。一些農戶是在家種地技術也好,外出務工也行,這種情況下就要看當地土地資源怎麼樣,如果流轉土地的較多,我感覺多種點地要比打工強,我認識一個朋友,以前也打過工,一年賺個4、5萬,可是近幾年不出去了,在家轉包了50多墒地,每年都能賺十幾萬元,比打工強很多。



三、要根據家庭情況來確定。一個是家裡有年邁老人需要照顧的,如果在家種地也能維持生活,我想盡量不要出去了,一邊照顧一下老人和孩子,同時種地之餘再打打零工,也能維持生活。還有就是新結婚的兩口子如果要打工,儘量一起出去打工,要不就都在家種地,以免因為一個人外出打工分居時間長,發生婚變。



總的來看,在家種地也好,外出打工也好,都要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來綜合考慮,不能一概而論,要區別對待。同時提醒大家:打工時一定要找錢準成的,最好有用工合同,錢不靠譜的寧可不幹。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說實話,無論是多打糧食,還是外出打工,都不可能讓農民致富:

從古至今,人們追求財富,追求美好生活願望一直就沒停過。然而,想致富是一回事,能致富是另一回事。古語有,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現在也有人說錢難掙,掙錢難,有本事、有能力;有資源,有人脈之人掙錢都難。

而普通農民想致富,除非人緣特好,或者財氣特旺,十來塊錢買彩票,中大獎。然後守著那些資金,規規矩矩過日子,就差不多。

老農之語:

我們這裡不是糧食主產區,稻穀市場價格(比國家收購價略高)每斤一塊三左右,按每畝1000斤(一般達不到),滿打滿算,每畝毛收入一千三百元。

再說支出,犁田,每畝二百元,插秧,每畝二百元,收割,進得了機械,每畝一百伍拾元(政府對農機手有補貼),進不了機械,每人每天一百元,還有種子、農藥、化肥等等。

這樣算下來,我們這兒種田打糧食,基本上收支平衡,連勞力錢都不夠。

碰到年成好,勞累不說,還能顆粒歸倉;年成不好,勞累一番,也只能看光光了。

打工之家:

外出打工,普通工人,一般是每月四千左右;工廠流水線上,每天十至十二小時,計件工資,如果是熟手,每月可以拿到六千左右工資,如果計出勤,也就是三千五左右。

這些錢,如果工作單位提供住宿,自己節約些,每年可以餘個兩萬元。如果要自己租房住,只怕只能剩萬把元。

這點錢,先別說其他事情,就是過年回趟家,路費加應酬,就差不多空了。

也就是說,打工辛苦一年,剛剛夠自己勉強開支。

平平安安,從從容容是最真:

每天忙忙碌碌,從天亮到天黑,沒有一會空閒,只為養家餬口。大部分時間,就在這種瑣碎事務中消耗掉了。

自己父母是這樣,自己這輩也是這樣,兒孫輩若無大氣運,也是這樣。

農家子弟,除非出類拔萃,能夠進入更高層次,否則真不要想太多。

一家人聚在一起,彼此關心,互相照顧,也不錯。

以上是我個人之觀點,希望能對朋友有所幫助。若有疑問,歡迎到我作品主頁(海峰鄉村題材原創作品)評論處留言、探討。

朋友:看完了,順手關注;是積善之舉,必有福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