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想致富,你认为是多打粮食好,还是外出打工更好呢?为什么?

胶卷2


农民致富,无非就是口袋有更多钱,让生活过得更好。按照常规思维,从收入来说,当然是外出打工的收入比在家种粮食好得多。

就目前来说,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农民种粮的收入都比不上外出打工。但凡事无绝对,只要考虑规模化、保险扶持、政策补贴等几个因素,种粮收入也可能比打工高。

我们算一下,一般的工地打工一天能挣300元,一个月9000元,一年10万元左右,但是刨除生活开销,再加上遇到天气停工或者项目完工就没有收入,一年差不多7万元左右纯收入。

如果种粮食一年要达到7万元纯收入,刨除种地成本、流转土地、化肥、农药费,需要卖出差不多20万斤的稻谷才能达到。

按照水稻1亩产1200斤,1斤1元算,需要种167亩水稻才实现,这对于传统的小农户来说确实不可能,但是在现代农场主的规模经营中就很简单。

就目前来说,农村撂荒地普遍较多,很多农民的土地都可以通过流转集中起来,如果再经过标准化改造,还可以实现田间机械作业,种植成本可以进一步压低。

此外,如果种水稻有几百亩的话,还有种粮大户补贴等项目支持,整体收入是远远大于打工的。

但是不是种粮就没有风险了?也不是。粮食产量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碰上特殊天气影响,粮食产量可能急剧下降。但这也可以通过购买种粮保险的方式减轻风险。

总的来说,如果还是传统的耕种方法、种植传统的粮食品种,而且只种几亩地,那打工收入肯定更高。但如果能实现规模化种植粮食,那效益可能就比打工要高得多了。

更多农村农业问题解答,请继续关注“桂农通”,谢谢支持!


桂农通


这个问题要看个人的造化了。常言说大富在天小富在干。不怕吃苦不怕出力不管干哪一行都能过上好日子。

徐胜强在农村小青年中是个命最苦又能干的孩子。高中刚毕业那年父亲去世了,第二年妈妈又患瘫痪卧床三年。三年之内为给妈妈治病又花光了父亲原先盖房积蓄的钱。到妈妈去世那年家里当时是一无所有。当年左右邻居都议论说:胜强这孩子命真苦,没了爹娘将来找个媳妇也成问题。

议论归议论但还得靠自己奋斗!徐胜强那时才刚好20岁。20岁的孩子如果爹娘健在那还不是正享爹娘的福吗?可是徐胜强没这福份。平常不会做饭自己学做,不会种地自己学种。头几年他觉得光靠种地也难发财。于事第二年他一家伙种了四亩春红薯。那时候他们的村庄是个方圆出了名的薯粉加工基地。红薯产量高、储粉率高。当年徐胜强四亩红薯加工130多杆粉条。加上当年卖薯查钱总计收入8600元。种红薯发财了,徐胜强在农产品加工行业越来越成熟,第二年他又建了一个年产30吨的薯粉加工厂,产品主要有薯条,薯片,薯干,薯糖等。产品出厂后只在两个月内经当地多个部门对食品签订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准与生产挂牌为”胜强薯品有限公司”从这一点说明,做人得有理想,有骨气。有智吃智没智吃力,不管干啥都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农村土秀才


农民想致富,是在老家种地好,还是外出打工好?核桃认为如今的农民做什么都很难,城市发展一天一个样,农村几十年没什么变化。种地吧,粮食价格一年比一年低,打工吧,虽然能挣几个钱,家中老少在老家没人管,一有事就往家跑,钱都花在路上了。


我老家在山西晋东南,这边主要种植玉米和谷子,前几年还好点,这几年粮食价格一直下跌,种子化肥却一直上涨,种地越来越不挣钱。而且黄土高原十年九旱,农民们都是靠天吃饭,比如去年旱灾特别厉害,玉米减产20%左右,谷子减产更厉害,有的地能减产一半。

外出打工的,留下妻儿老小,一个人在他乡拼搏,病了都没人照顾。老家妻子也很辛苦,没男人在身边,家里地里都得靠她一个女人撑着。当今社会,农民不改变思路和种植模式,想致富,简直比登天还难。



核桃树下话三农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己不是分田到户前的农民。社会己付于农民择业自由的权力,因此农民己参与到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单一种田己早不是农民的选择,包括进城也并不完全是打工。四十年来,农民己出现了大的分化。毫不夸张的说,我国各个行业都有大量农民参与其中。

致于现在农村的农民,是多打粮食,还是出外打工。我认为还是要因人制宜,应根据各人的兴趣,专长特色,人际关系,现存的资本资源。掌握好择业自由的主动权。在农村适应的,可以用好这波土地三权分离的政策,流转农业用地,可以成为种田大户,可以多打粮食,可以根据各地情况搞好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特色农业。可以种养结合,发展各有特色的养殖业。当然有兴趣进城打工的,目前我国人工工资是不断上涨的,可以根据各人的特长,进行选择性的打工,也是不错的选择。应该说有资源,有条件的农民同样有机会进入社会的各种行业,应还有成为老板的机率。我的回答就是现在的农民,还是要把握好自己,不仅能多打粮食或进城打工,还是有改革开放后进入各种行业的机会。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一定准确,还是请农民朋友们,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吃透好当前党的政策,继续向致富路上拼博,前进吧!谢谢大家!


黄浩荣279


农民种地致富!一个字:难!

为什么!因为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限制了以粮食发展经济的步伐。

农民让人均只有的几亩地能打出上万斤的粮食来,实属是天方夜谭。如果说,按照原有的生产计划和模式经营土地,农民只能说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何谈可以致富!按照现有的体制,农民想要多打粮,就必须从他人手中花高价流转土地,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承包个几十亩土地经营着,如果在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还能免强每年挣上几万块钱儿!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就是土地佬不认圆霄——白玩儿!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农民手中有了点儿余钱,这就让那些凡是与粮食有连带关系的商家们犯了眼红的病给盯上了!首先是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等都争先恐后的大涨价,都想在农民的锅里分得一杯羹喝!农民对这些霸王商家们惹不起,伤不起!头年种地挣点儿辛苦钱儿,过了年种完地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就这样,农民成了这些商家的义务纳税人,不是农民种地不挣钱,而是他们不情愿的养活了一些不该养活的人!

前些天有人在网上说,粮食涨到5元一斤,农民能不能致富,我敢说,在现有的供需体制不该的情况下,就是国家把粮价提高到10元一斤,种子就得涨到100元一斤,化肥就得涨到500元一袋儿!农药就能涨到200元一组等等不可预期的各种涨价都会如约而至!最终白玩儿的还是咱们的农民老大哥啊!

再让我说说农民外出打工能不能致富吧!我说一句武断的话,那是更不可能的事!

大家不仿想一想,现在外出打工的大军中,占主流的多半是70,80后,在现实生活中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艰苦阶段,甭说一个人出去打工,就是夫妻都去打工,也恐怕难以维持生活。如果夫妻俩出去打工,家里的土地由于老人不能种了,就得包出去,这样全家人的口粮必须得靠夫妻打工来保障,孩子上学,老人有病吃药和平常的人情理往这也都是不小的开支!再加上每年一次的大迁徙,往返于家和工地间捐献给铁道部的路费就花去不少,过年了还要给家里人买点东西和年货等物品,最后一算,这一年打工挣的钱几乎也没剩啥!又怎能谈到何年何月能富起来啊!

总之农民难,想真正富起来更难!


原野山石


当前形势看,农民致富的机会很渺茫,要是居家过日子出外打工的风险更小些,收入也算稳定。

多打粮已经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以后农产品的积压滞销会越来越普遍,如果还是一门心思盯着高产稳产,农民的收入很难有保障。

农业仅有的发展机会可能加工销售环节要好些,建立起稳固的销售人群和渠道,再走让别人掐着喉咙的老路子成效不大。

如果有实力建议脱离农业,毕竟农业已经不是大趋势,幻想像欧美农场主一样赚钱,与本国国情不符,至少一二百年看不到希望,为了你和家人的未来,有机会能进城是最好的选择。





沐浴朝阳666


其实,这个在地域上有很大的差异性。粮食要多打,又不是想要打多就打多的,与地理条件,种植面积,种植技术,自然灾害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象我们这边是山区地,一亩地小麦最好的年份可以打六百斤,地膜玉米最好可以打一千二百斤。小麦价格能卖一元一角,玉米价现在是九角左右。一户六口人的家庭二十多亩地,就是最好的年份就收入有一万多,要是遇上干旱或者灾年,收入就更惨了。出去打工一天按一百元计算,一年收入三万元左右。从我们这里山区的收成来看,外出打工肯定比在家务农打粮食强。

再拿一些平原,地域条件好的地方来说。比如新疆一些地方,有的农户不动辄就承包几百亩土地,人家不是靠天吃饭,浇灌有水。耕地,种植,打农药,收获,脱粒全是机械化,一年下来收入十几万,甚至于几十万。人家没有打工,靠种粮食还是致富了。

所以说,农民想致富,在选择外出打工还是多打粮食上要因地而宜,因人而宜。


秦安人家123


在现行条件下,当然是打工比较划算。一个人出外打工,就算日平均挣一百块,一年也有三万多。

若种地,按现在的粮价,种常规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想挣个三四万,需要种七八十亩地,在前期先投入三四万,二三个人和二三种机械参与劳动,在无天灾的正常年份才有可能达到。

其实,这么多年,农民的生活达到现在这水准,主要是靠打工得来的。种田反倒是一种业余副业,每家那点地只收回点口粮。若土地政策再不改变,农民想靠种田过好日孑,恐怕是很难达到的。


古道浪人ZWR


农民想致富,你认为是多打粮食好,还是外出打工更好呢?为什么?

当前农民收入的结构来看,外出打工收入已经占据了你家庭收入的半壁江山,所以才出现一些农民关于是打工好、还是种地好的疑惑,下面结合当前的形势,谈一些个人看法,供您参考。



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大家知道,种地需要技术,需要经验,打工有时也需要有较好的个人素质才能赚更多的钱,比如说会木工、瓦工、电焊等技术,就比普通打工赚点多。所以是打工还是多种点地,就要看你擅长什么,如果种地种的好,也完全可以在家多种点地。如果种不好地,就干脆流转出去,外出打工,我家有个亲戚,家有70亩河套“五荒地”水田,种了多年不赚钱,还拉出了20余万元外债,没办法两口子把地转包出去,到北京、河北等地打工,三年后外债全部还清了。



二、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来确定。一些农户是在家种地技术也好,外出务工也行,这种情况下就要看当地土地资源怎么样,如果流转土地的较多,我感觉多种点地要比打工强,我认识一个朋友,以前也打过工,一年赚个4、5万,可是近几年不出去了,在家转包了50多墒地,每年都能赚十几万元,比打工强很多。



三、要根据家庭情况来确定。一个是家里有年迈老人需要照顾的,如果在家种地也能维持生活,我想尽量不要出去了,一边照顾一下老人和孩子,同时种地之余再打打零工,也能维持生活。还有就是新结婚的两口子如果要打工,尽量一起出去打工,要不就都在家种地,以免因为一个人外出打工分居时间长,发生婚变。



总的来看,在家种地也好,外出打工也好,都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同时提醒大家:打工时一定要找钱准成的,最好有用工合同,钱不靠谱的宁可不干。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说实话,无论是多打粮食,还是外出打工,都不可能让农民致富:

从古至今,人们追求财富,追求美好生活愿望一直就没停过。然而,想致富是一回事,能致富是另一回事。古语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现在也有人说钱难挣,挣钱难,有本事、有能力;有资源,有人脉之人挣钱都难。

而普通农民想致富,除非人缘特好,或者财气特旺,十来块钱买彩票,中大奖。然后守着那些资金,规规矩矩过日子,就差不多。

老农之语:

我们这里不是粮食主产区,稻谷市场价格(比国家收购价略高)每斤一块三左右,按每亩1000斤(一般达不到),满打满算,每亩毛收入一千三百元。

再说支出,犁田,每亩二百元,插秧,每亩二百元,收割,进得了机械,每亩一百伍拾元(政府对农机手有补贴),进不了机械,每人每天一百元,还有种子、农药、化肥等等。

这样算下来,我们这儿种田打粮食,基本上收支平衡,连劳力钱都不够。

碰到年成好,劳累不说,还能颗粒归仓;年成不好,劳累一番,也只能看光光了。

打工之家:

外出打工,普通工人,一般是每月四千左右;工厂流水线上,每天十至十二小时,计件工资,如果是熟手,每月可以拿到六千左右工资,如果计出勤,也就是三千五左右。

这些钱,如果工作单位提供住宿,自己节约些,每年可以余个两万元。如果要自己租房住,只怕只能剩万把元。

这点钱,先别说其他事情,就是过年回趟家,路费加应酬,就差不多空了。

也就是说,打工辛苦一年,刚刚够自己勉强开支。

平平安安,从从容容是最真:

每天忙忙碌碌,从天亮到天黑,没有一会空闲,只为养家糊口。大部分时间,就在这种琐碎事务中消耗掉了。

自己父母是这样,自己这辈也是这样,儿孙辈若无大气运,也是这样。

农家子弟,除非出类拔萃,能够进入更高层次,否则真不要想太多。

一家人聚在一起,彼此关心,互相照顾,也不错。

以上是我个人之观点,希望能对朋友有所帮助。若有疑问,欢迎到我作品主页(海峰乡村题材原创作品)评论处留言、探讨。

朋友:看完了,顺手关注;是积善之举,必有福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