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三)

二. 千古君臣的千古佳話

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三)

宋神宗


不誇張的說,宋神宗與王安石乃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難得的一對君臣了,彼此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創富國強兵的大業,攜手奮鬥先後長達18年之久,直至宋神宗去世。

宋神宗,名趙頊,乃是宋英宗的長子。宋仁宗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出生,比王安石整整小了27歲。嘉佑八年被封為光國公,後又受封為淮陽郡王,治平元年進封為穎王,治平三年被冊立為皇太子,次年即皇帝位,時年宋神宗僅20歲。

說起這位宋神宗來,那可是北宋歷史上頗有作為的皇帝,比起他那位老爹來可要強一百倍。可憐的宋英宗只當了短短的幾年皇帝就掛掉了,估計腦子還曾進過水,總是不大好使,動不動就跟他的阿姨、宋仁宗的皇后鬧彆扭,至於政治作為嘛,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現在好了,宋神宗即位了,這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很想有所作為,正蓄勢待發,準備幹一番大事業,並且他的腦子還十分好使。據《宋史》記載,趙頊自幼“好學請問,至日晏忘食”。

真是孺子可教啊!想來含著金湯匙長大的皇室貴公子,竟也會如此好學,實在是難得。更關鍵的還在於,他在當皇太子的時候,就對國家的政治狀況十分擔憂,尤其是對北宋長期以來的積貧積弱十分不滿,想要有所改變。他對法家的富國強兵之術很感興趣,此外,他還讀過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對王安石的理財治國思想十分讚賞。總之一句話,這位年輕的皇帝是很有雄心壯志的。

其實想想也是,對於那西北邊陲小國西夏,北宋政府居然都拿它沒辦法,每年居然還給它“歲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過又沒辦法,打又打不過人家,想要和平,你就必須得拿銀子去招待它。

但現在不同了,宋神宗顯然沒有苟且求和的心理,他這時就是一熱血青年,想要通過變革來使國家富強起來,更要用武力來使西夏臣服。想當年,匈奴是那樣的強大,可漢武帝偏偏就不願意和親,偏偏就不願意把女子送去那塞北荒漠。後來漢武帝勵精圖治,國家強大之後,他便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終於用武力擊垮了強大的匈奴。如今歷史重演,難道我宋神宗就不能像漢武帝那樣北擊蠻夷?況且這邊陲小國西夏比起昔日的匈奴來,力量不知弱小了多少倍。宋神宗在心中吶喊著——我要使這個國家富強起來!

歷史給了宋神宗這樣的機會,因為上天賜給了他王安石;


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三)

王安石


歷史也給了王安石一個機會,因為他遇到了一心想要富國強兵的宋神宗。

宋神宗即位這一年,王安石剛剛47歲,正值年富力強的盛年。

其實,早在宋神宗尚未登基之前,王安石由於才幹出眾,朝廷曾多次召他進京為官,但都被王安石一一謝絕了。那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做京官不利於他才幹的發揮。

王安石乃千古人傑,年少即成名,想當年參加高考時,那可是個超級優等生,考了個全國第四名的好成績。其實他本是狀元的人選,只是由於機緣不巧被擠掉罷了。但這對於王安石來說,他似乎並不在意,因為他本不是個貪圖虛名的人物。說白了,他之所以參加科舉考試,只不過是為了進入仕途,只有進入仕途他才能夠為天下蒼生做點事情。王安石考科舉,完全不像一般的學子那樣是為了光宗耀祖、升官發財。

既然高考成績如此優秀,那朝廷自然也就很重視他了,並且他在地方為官時也是頗有政績的,於是,朝廷裡一批有識之士都紛紛舉薦王安石進京為官。應該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京官,對於一般的讀書人來說,那是何等的榮耀,只可惜王安石不是一般人,自然也就不稀罕。這樣,他開始絞盡腦汁地編織了各種藉口,不願進京為官,比如說家裡窮,京城之地由於物價高、房價高,他說怕開銷不起,再比如說老母親病重,不宜長途跋涉,等等藉口。

其實這些都不應成為理由,因為北宋的官俸那是出了名的高,即使不計算灰色收入,只靠薪水,應付京城的開銷那都是綽綽有餘的;至於老母親,那更是一種託詞了。

如此三番五次的不給皇帝面子,不給朝廷面子,這在北宋的歷史上恐怕也只有王安石一個人了。而事情的根本原因即在於王安石真不想進京為官,而願意呆在地方。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王安石為什麼具有這種莫名其妙的想法呢?

其實說白了,王安石之所以寧願呆在地方也不願在中央為官的目的即在於他想幹點實事,這也就是我們在前面所講的,他考科舉那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以及政治理想,說通俗一點,那就是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

當時的北宋,政府機構十分龐大,人員複雜,人浮於事,尤其是那些京官,實在是中看不中用。而王安石是有理想的,他不願意屍餐素位。但在地方上就不一樣了,尤其是當地方上的一把手,比如說縣令,只有這樣,王安石的政治才能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來。也就是說,在中央,他無所適從,在地方,他卻很給力。


一代千古人傑:王安石的傳奇故事(三)

宋仁宗


加上當時的宋仁宗施政保守,像王安石這樣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他是無法接受的,如此一來,王安石便想到基層去鍛鍊,更加地深入民間,以瞭解民間的疾苦。

而宋神宗就大不一樣了,他上臺伊始,便一心想謀求國治,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尤其想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取得絕對的勝利。於是他廣開言路,要求大臣們積極上書言事,就如何治理好國家、如何謀求國家的富強等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

而那些個文官們大多已習慣了北宋的政治狀況,各部主要官員也都一大把年紀了,哪裡還有什麼變革進取之心,上書他們倒是上書了,只不過說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廢話,諸如以德治民、以禮待人、遠小人親賢臣之類的。

這些當然都是廢話,作為一個英明的君主,關於這些他應該打小就知道了,還需要你們這些老匹夫再來講一遍?宋神宗所需要的是那些能夠真正使國家富強起來的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而不是這些空洞的大道理。

當時的文官們,比如說文彥博、曾公亮、司馬光等人,那可都是歷經幾朝的著名元老,都很年邁,也都很保守。他們認為宋神宗太年輕了,要使國家富強起來,不宜操之過急。但對於想有作為的宋神宗來說,他顯然已經等不及了,他要有所作為,他要勵精圖治,因此,他對這些文臣的上書感到十分失望。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向他推薦了王安石,宋神宗不由的眼睛一亮,想到了王安石的那份《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想到了那個不願意做京官的他。

當時的王安石正在江寧為母親大人守孝。宋神宗先是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後又立馬詔他為翰林學士。

對於這次任命,王安石二話不說,立馬奔赴京城。之所以現在的王安石跟以前不一樣,那是因為宋神宗即位了,他能預感到這位年輕的皇帝想要有所作為,想要幹一番大事業。

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來到京城,君臣二人一見如故,在幾次談話之間,王安石將自己使國家富強起來的具體改革方案說了出來,說得宋神宗是茅塞頓開,幾乎是廢寢忘食。想來三國時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的那一番暢話亦不過如此。

經過幾番暢談,宋神宗下定了決心,立志改革變法。

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主持變法。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大的變法總是會引來無數人的反對,總是會遭遇到無盡的阻力,商鞅變法是這樣,孝文帝改革也是如此,這次當然也不會例外。王安石的變法主張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且這些大臣都是赫赫有名的元老重臣,但王安石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宋神宗也沒有動搖,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支持王安石變法。

熙寧三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位,並大力提拔支持變法的新黨人物。在王安石變法最困難阻力最大的時候,宋神宗也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王安石,哪個敢反對的,就罷哪個人的官。這樣,蘇軾離開了朝廷,司馬光也離開了朝廷,而新黨人物如呂惠卿、曾布等人卻都得到了重用。總之,這時的宋神宗對王安石那是言聽計從,彼此之間十分信賴。

王安石的政治才能終於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因為他遇到了知己,這個人就是宋神宗;而宋神宗的全部夢想也都寄託在了王安石的身上,君臣連心,將這個歷史上著名的變法改革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在這期間,因為變法,因為某些糾紛,身為九五至尊的皇帝宋神宗居然還向王安石賠不是了,惹得後世的朱元璋以及乾隆爺那是大為惱火。要知道,中國封建時代的君主專制到了明清之際達到了鼎盛,皇帝永遠是那麼的高高在上,哪還有什麼道歉這回事?

應該說,北宋時期的君臣關係那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有時簡直就是親如兄弟,而像宋神宗與王安石這樣為了共同的信念而攜手改革的壯舉,更是將這種良好的君臣關係表現到了極致。

人生得遇一知己,足矣!

至此,北宋歷史上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在宋神宗與王安石的共同聯手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