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名士--王安石

他,是蘇洵鄙視的人,在《醒世恆言》中馮夢龍調侃他“蝨子亂爬”導致蘇洵不願挨著並坐;

他,是不愛洗澡,需朋友們連哄帶騙方得以淨身的人;

他,是吃菜只吃眼前菜的怪人;

他,是挑起了北宋轟轟烈烈改革的第一人;

他,是因為堅持改革與好友反目,也得罪眾人的人;

他,是被南宋主流階層咬牙罵了一百多年的北宋“妖人”;

他就是人稱拗相公的王安石。

“怪人”名士--王安石

宋神宗時期,社會出現了一種情況:官和兵跟牛羊一樣多,有無數多的經費需要支出。這就是著名的北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費。

出生於官宦世家的王安石發現了此情況,無奈他人微言輕。王安石從小就有著“矯世變俗”的志向,抱著這種大情懷大思想,目睹了更多的景象後他痛不欲生。

他在等待一次大展拳腳,救民於水火的機會!

什麼景象呢?

這邊廂官兵們混跡於各勾欄瓦肆之內通宵達旦,醉生夢死;那邊廂百姓無米下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似乎外藩也嗅到了這種表象繁榮下的腐朽氣息,他們頻頻來侵襲,而朝廷竟束手無策。首先經費這塊就嚴重不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正在宋神宗無計可施時,王安石出場了!宋神宗只聽了他的策略之一二就兩眼放光,他要找的就是這樣能給出實際解決方法的人。

“怪人”名士--王安石

真的執拗

雖然改革心切,但是王安石玩了一招——他學諸葛亮那套,讓宋神宗著人請了三回才走馬上任。

眾人包括宋神宗都異常期待他大刀闊斧改革來改變現狀拯救北宋,而對於王安石來說,他畢生心願也莫過於濟世救民,他要盡心盡力去完成大業。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百姓溫飽問題和國庫虧空問題,他的方式是借糧食給百姓當種子,等到老百姓有收成後如數奉還並額外給予一些利息。

這一方法是他在地方上任職時候實踐過的,行之有效。但推行到全國範圍內以後事情卻變了味,許多官吏藉著這個空子大行斂財。雖然很多百姓得到了好處,但是部分貪官汙吏的地方仍舊民不聊生。

本來就持反對意見的司馬光更加反對了,司馬光是守舊派,他認為祖宗的法治不可變動。再者,從百姓頭上賺這種錢是為不義。現在又有了貪官汙吏橫行,他就更加反對了。

王安石一心改革,他要一步步來,相信一切都會往好的方向走。

在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帶領下許多官員都站出來反對,王安石不管不顧,任你們再怎麼阻攔都沒有用。

他的變法還在轟轟烈烈進行,可喜的是逐漸有了成效:國庫開始漸漸充盈,許多地方的荒田變耕田,部分百姓也終於能填飽肚子。

隨著新法的不斷推行,朝廷反對的人越來越多,司馬光以辭官為要挾。其他官員只要是反對的,王安石都將他們貶官或者罷黜,蘇軾就因此被貶官蠻荒之地。

他以一己之力排除萬難迎難而上,大有一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變法他是堅決要執行到底的,所以“拗相公”的稱號漸漸傳開來。

雖然形式有抬頭之勢,但許多百姓因為各種貪官汙吏的影響仍舊苦不堪言。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場不期而遇的大旱,百姓紛紛流離失所。

朝堂幾乎一邊倒的反對王安石變法,此時,司馬光精心編纂的《資治通鑑》出爐了,他也力勸宋神宗停止改革,讓他看看歷代帝王們是如何治國的。

終於,王安石沒有挺住,準確來說是宋神宗沒有挺住,執拗的王安石被革職。

縱然此後幾興幾廢,王安石依舊不改初心。但是往昔的好友司馬光已經跟自己徹底決裂,他們反目成仇。

很多人也離他而去,為了變法他幾乎成為孤家寡人眾矢之的。

變法終究沒有再繼續下去,王安石黯然離去,因為宋神宗抵擋不了朝堂極其不均衡的勢力。

“怪人”名士--王安石

真的名士

真的名士就是內心有著火熱的理想,他們的努力不為金錢,不為權勢,不為享福。王安石一腔熱血最終也沒有達成所願。後世有人將北宋滅亡歸罪於王安石,說他太執拗且有所圖。

若非要說有所圖,那他就圖的是國富民安。你要相信真的名士有著泰山一樣高的氣度和風骨,他們並不在塵世裡蠅營狗苟,苟且偷生。

對於王安石來說,執拗是因為他是真的名士!

他是執拗,執拗到為了理想全身心投入。他已經忽略了外在,忘記了洗澡。因為經常不洗澡導致蝨子亂爬,友人叫他去澡堂泡泡洗洗,他不肯。友人實在看不下去用計騙了他才去。

他全心沉浸在為民為百姓的境界裡,從而在吃飯時只吃離自己最近的菜,因為他已經忘了幾釐米之外還有其他美味佳餚。

大概再沒有一個官像王安石一樣從來不乘轎攆,從來不納妾,就連死後都無半點遺產。

為了變法他一意孤行,得罪了很多人。蘇軾也是極力反對他變法的其中一人,然而,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要被殺頭時,王安石勇敢站出來反駁皇上:“聖明的天子哪有殺才俊的道理?”

及至暮年,王安石住在南京,有一次聽說蘇軾要來,他騎著小毛驢親自去接他。之後陪伴著蘇軾盡情欣賞了金陵風光,並且誠邀蘇軾來長居南京。

“怪人”名士--王安石

至此,以往結怨如仇人一般的兩人江湖一笑泯恩仇。就連王安石死後,他的勁敵,那個死生不共戴天的司馬光也連連嘆息王安石沒什麼不好,只是太執拗了!他上書建議皇上定要厚葬王安石。

“怪人”名士--王安石

這是真名士之間的惺惺相惜,雖政見不同,道義卻是一路的。若不是政治,二人還是知己一雙。蘇東坡也高度評價了王安石:“名高一時,學貫千秋,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

真的名士,可以讓宿敵拋棄前嫌從心底油然而生景仰之情。因為他們真正做到了對事不對人,他們沒有今人的浮躁和敷衍,不會有“關我屁事”、“何苦呢”、“差不多行了”等想法,也不會有強烈的功利心,比如“這麼做我能得到什麼”的盤算。他們身體力行告訴後世人什麼叫舍小我成就大家,是真正令人高山仰止的人。

這種胸懷大義,有大境界的真名士,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效仿的典範!

“怪人”名士--王安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