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變法:歷史名詞,讀音是biàn fǎ,

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變革。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變法事件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鄒忌的改革、韓國的申不害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張居正改革、清末的戊戌變法等。但是最負盛名的也就是商鞅、王安石、張居正所主持的變法了。但是三人之中,卻只有商鞅一人成功,變法徹底,使得秦國最終吞併山東六國,一統天下。而王安石和張居正的改革都未能貫徹始終,故而也沒能挽救宋明王朝。

今天我們主要就來聊聊他們三個,當然我們也要聊別人。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法學之鉅子,政治家之雄也”——商鞅

商鞅這個人大家都比較熟的,初中歷史課本上在講到秦國變法的時候,在開頭的小故事裡講的就是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已經熟的不能再熟,我就不多說了。而商鞅此行的的目的,也是想在秦國民眾中建立威望,挽回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為變法打下群眾基礎。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徙木立信

商鞅本是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自幼喜好“刑名之學”,受李悝、吳起影響頗大。後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舉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 。但魏惠王以為商鞅只是一個小小中庶子,能有何能耐?於是公叔痤又向魏惠王說:“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但魏惠王並未放在心上,最終商鞅入秦,成了魏國的心腹大患。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電視劇《大秦帝國》劇照

戰國是個英傑輩出的時代。戰國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如李悝吳起商鞅的變法圖強;而在兼併戰爭過程中,如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闔,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春申君、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而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戰國時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社會的雛形。而在這一時段,由於鐵器開始使用以及牛耕的推廣,使得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因而出現了大量的私田。與之相伴的是出現的封建生產關係與剝削方式,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土崩瓦解。由於經濟基礎發生變化,導致上層建築也開始改變。各國為適應經濟的發展故而先後進行了變法,確立土地私有,建立封建制度。而商鞅變法,深受李悝與吳起二人的影響。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李悝的變法主要有三項:

一、盡地力之教:即充分發揮土地潛力,以提高糧食產量,增加收入。而且為了防止谷價大起大落,他還推行“平糴法”,設常平倉,以平抑糧價,盡力避免損害百姓利益。

二、食有勞而祿有功:即把爵位賜給有功於國家的人,於國無功則奪去爵位,此法目的在於打壓舊貴族,維護新興土地階級的政治與經濟利益。

三、制定《法經》:做《法經》六篇,盜、賊、囚、捕、雜、具。目的在於確立法制,維護並鞏固封建政權。

而此時吳起尚在魏國,他負責魏國部隊的訓練,創出“魏武卒”方陣,政治加軍事上的強悍使得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第一個霸主。魏文侯死後,吳起被排擠而去往楚國,主持變法,他的變法內容與李悝類似,但是比李悝要激進的多,以至於得罪了許多楚國貴族,楚悼王死後,吳起立刻被殺,新法也盡被廢除。

而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正是得到秦孝公的鼎力支持才得以最終成功。據傳商鞅入秦後,曾三次面見秦孝公,第一次向孝公推薦帝道治國,即效法堯舜,孝公無甚興趣。第二次向孝公推薦王道治國,王道禮制,的確曾經使天下康寧一片興盛,而且儒家道家至今還在不遺餘力的為這種王道張目禮讚。春秋戰國以來,王道禮制雖然已經大為衰落,但許多國君為了表示自己仁義,仍然堅持說自己奉行王道。但孝公仍然沒興趣。第三次商鞅向孝公推薦霸道治國,並拋出治秦《九論》。霸道,就是以法家為核心,對內嚴刑峻法,對外軍國主義。

這次孝公接納了他的意見,於是秦國變法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商鞅變法前秦國是個什麼情形呢?窮、弱、私鬥成風。被魏國打敗,被迫割地求和。但秦孝公是個雄才大略的主君,他決心要改變秦國的現狀。

一、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度;將爵位賜予有功之人,調動士兵戰鬥積極性,同時也打壓貴族。

二、廢井田,開阡陌;按照土地佔有數量徵稅,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買賣。

三、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懶惰者甚至要沒入官府為奴。

四、推行縣制,行連坐之法;將全國劃縣,縣的長官由中央政府任命,並把農民編戶,建立什五制度。而連坐更是十分嚴峻的一條法令,鼓勵鄰里相互揭發,加強中央統治。

五、遷都咸陽;適應國家的發展。

六、統一度量衡;促進經濟發展。

七、制定《秦律》;以李悝的《法經》為藍本,通行全國。

八、焚詩書,禁遊學,行愚民政策。

其實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商鞅的變法就是以李悝變法為藍本,在其基礎之上進行的補充調整,憑藉著這些法令,加上秦孝公的鼎力支持,秦國從一個被山東六國視為蠻夷的貧弱之國,二十年時間發展成了稱霸一方,與魏國爭雄的強國,並奪回河西之地,一雪國恥。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在戰國的變法中,無論是魏國、韓國、齊國、楚國、趙國、都遠遠不如秦國變法來的徹底。加之秦國地段與西戎接壤,民風彪悍,尤其是騎兵更是強勁,山東六國資源雖富,然而民風卻遠遠不能與秦國相比,雖然趙武靈王

“胡服騎射”,大力發展騎兵,但戰馬的質量卻與秦國相差甚遠。雖然商鞅變法得罪了眾多秦國老氏族,但二十多年改革,深入人心,雖然商鞅被嬴駟“車裂而死”,但“商君雖死,秦法猶在”!秦國最終一統天下。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祖宗不足法”——王安石

王安石其實我們也比較熟,只是不是以改革家的身份,而是以文學家的身份。王安石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最熟知的就是那句“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但是咱們今天就不扯文學了,我也不懂,就說說變法吧。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王安石

王安石變法前,北宋是個什麼情況呢?土地兼併嚴重;

且由於宋初重文抑武思想及其他各項政策,使得北宋朝廷出現了嚴重的冗官、冗兵、冗費,而且每年還要給予遼和西夏大量歲幣,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賦稅苛重,北宋沿襲晚唐兩稅法。唐初沿用租庸調製,即百姓的賦稅、兵役、租調分開徵收,兩稅法是將其合併起來一起收,不再分類。但晚唐時往往在兩稅之外還加徵其他,到了北宋也一直如此;而對外戰爭的失利,更使得北宋王朝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

在王安石變法前,范仲淹曾主持過“慶曆新政”,但由於觸犯官僚及大地主利益,遭遇保守派強烈反對,最終范仲淹被迫離職,新政廢除。神宗即位後,便開始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改革以“富國強兵”為目標,

富國政策包括:

一、青苗法:政府貸糧食或錢給農民,讓其進行農業生產,收取少量利息。此法旨在抑制高利貸盤剝,也能增加政府收入。

二、農田水利法:規定各地興修水利,當地居民按戶等攤派費用。(北宋實行五等版籍制度,一二等為上戶,三等為中戶,四五等為下戶)水利設施對於農業生產起到了很大幫助。

三、募役法:北宋初期政策是按戶等輪流差役,募役法將其改為按戶等出錢,由政府僱人去,這樣可以保證農民有足夠的時間從事農業生產。

四、市易法、均輸法:其實說白了就是像現在的政府宏觀調控一樣,政府穩定物價,防止大商人投機倒把,政府也想從中獲利。

五、方田均稅法:丈量土地讓後核定土地肥瘠,然後定稅。

以上五項皆與錢有關,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簡單粗暴,也很有針對性。

強兵政策包括:

一、置將法:北宋初年崇文抑武,武將沒什麼地位,採取的“更戍法”說白了就是把將領調來調去,使得將領跟士兵無法熟悉,將領也不能擁兵自重。但這樣也使得北宋軍隊的凝聚力不強,因此戰鬥力極差。置將法的目的就是在於扭轉這弊端,以求得對外戰爭的勝利。

二、保甲法: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地方行政組織,就是這一群人抱團,然後在裡面選出小領導,平時地裡沒活兒就帶他們練武功,然後輪流執勤。這個方法的目的其實是想建立全民兵制,因為當時北宋有100多萬軍隊,但是卻有戰鬥力很差,然而又要給提供軍餉,這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保甲法想用民兵代替募兵,有強兵意圖,也有富國意圖。

三、保馬法:其實這是個挺坑爹的政策,因為西夏和遼的騎兵都很強,對付他們肯定也要有騎兵,但是要組建優質騎兵就要有好馬,然而中國兩個產馬的好地方,一個在西夏的手裡,一個在遼國手裡。然後老爺子就想出個辦法,讓老百姓養馬,但是中原地區根本不適合養馬,而且馬要成群養才好,一匹一匹算什麼?而且養一匹馬要用的地拿來種糧食可以養活二十五個人,更重要的是,這馬要是你給養死了,照價賠償!

其實王安石的變法是十分有針對性的,在深度和廣度上也都夠,但是最終還是失敗收場,其原因在於一是由於神宗去世,保守派反撲,這其中就有砸缸的司馬光;二是變法派內部有矛盾而削弱了自身力量,且王安石兩度辭相對於法令的延續性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三是並沒有獲得百姓的大力支持,新法看似都合理,但真正在執行過程中,官府的不作為等種種問題,使得老百姓並未真正受惠,而且王安石還打擊政見不同者,因此樹敵頗多,僅僅依靠皇帝的權勢,皇帝一去,變法便隨之失敗。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王安石像

“世間已無張居正”

張居正可是少年英才,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隆慶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1572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因為李太后與司禮監太監馮保的支持,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十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張居正改革前明朝的社會情況是:內閣傾軋、宦官專權、軍備廢弛、吏治糜爛、財政危機嚴重。而且因為土地兼併,產生了大量流民,並發展為農民起義,危及政權。

萬曆皇帝年幼,因而張居正得以掌權,以推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整頓吏治的考成法:其實就是給各級官員下死命令,什麼事情要在多少天內完成,然後根據這個來確定升降。這是改變明朝吏治糜爛的方法,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

二、整飭邊防:安撫俺答汗為順義王,設立茶馬互市與蒙古做生意,並任用戚繼光與李成梁等名將。

三、興修水利,整頓漕運;

四、丈量土地:據說量完之後比弘治年間增加了300多萬頃,其實這個數字是有點扯淡的,據說是有很大水分在裡面。這個政策自然是為了抑制逃稅漏稅。

五、一條鞭法: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稅收政策了,這個政策很複雜,去年我考試的時候,就苦於背不完整,但其實如果用大白話講還是能說清楚的:把田稅和力役(給國家無償打工,按人頭算的)都摺合成銀子徵收,然後再把部分的力役攤到田地裡,田稅多收點,力役那部分就少收點,而其他的各項雜稅也一併折成銀子收了,簡化操作過程,其實就是要銀子,不要糧食了!這個政策在抑制豪強漏稅,減輕農民負擔,促進生產及商品經濟都有幫助。但是,這方法歷時不久就亂了,也就難以正常推行了。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張居正像

其實總的來說張居正改革沒有王安石變法的深度與廣度,但也是實實在在打到明王朝的痛點上的,雖然他死後就被抄家,雖然也有人說他是權臣,但他為明王朝所做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中國歷史上,作為改革家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有人說商鞅是個心口不一的偽君子,說王安石是個奸相,說張居正是個權臣,我們姑且不論他們的人品如何,我也一直很反感用其他方面的汙點來否認一個人另一方面的功績。就如同物理界巨人牛頓,儘管他藉著地位打壓別人,但不能否定他在物理學上的傑出貢獻。

其實作為改革家,無論是商鞅、王安石、張居正,還是如吳起、王莽、戊戌變法,歷來的改革家下場都不是很好。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是那個時代傑出的具有遠大見識的人,並且敢於身體力行,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以推動社會發展,但就這份見識與膽識,就值得我們欽佩。

最後,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的一些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