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使人明智:關於靖難之役

1399年,朱棣打著“靖難”的旗號揮師南下,歷時四年時間獲得戰爭勝利,成為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反叛成功的藩王。

讀史使人明智:關於靖難之役

很多人都認為靖難之役中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朱允炆用了李景隆這個“草包”將軍,才導致了在明軍實力遠強朱棣的情況下反而被大的節節敗退。筆者一開始也認同這個說法,但是這幾天又重新閱讀了一遍有關“靖難之役”的有關資料,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其實朱允炆的失敗和他任用誰為將的關係並不大,而是在於他的一道密旨, 這道密旨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次拯救了朱棣的性命,不然朱棣早就死了,更何談打敗朱允炆呢?

誠然,朱棣在剛剛反叛之時一路上順風順水,打了很多勝仗,但即便如此,朱允炆的軍隊數量依舊是碾壓朱棣的。

讀史使人明智:關於靖難之役

1400年,朱棣再度南下奪取滄州等地,十月二十五日,從通州折轉向南行進,日夜兼程,十月二十七日到達滄州,然後僅用兩天時間就將其攻下。這一戰讓燕軍士氣大振,也不容將士們休息,繼續往山東進發,抵達東昌(今山東聊城)。

當時抵抗朱棣的南軍主將叫做盛庸,盛庸是一個很有才幹的將領,他看出了燕軍疲於奔命的狀態,於是就在東昌設立戰陣,擺上大量火槍和毒弩與燕軍進行決戰。

取得了多次勝利的朱棣信心爆棚,他親自上陣對著東昌城發起進攻。朱棣首先衝擊的是南軍左翼,盛庸故意打開一個缺口引誘朱棣進入,然後立刻讓中堅部隊完成合圍,將朱棣團團圍住。燕軍大將張玉、朱高熾見到朱棣被困,立刻引兵來救。對此盛庸早有預防,率領右翼部隊拼死抵抗燕軍救援部隊的衝擊。

讀史使人明智:關於靖難之役

“擒賊先擒王”是戰爭中的硬道理,只要殺死朱棣燕軍自然就不是威脅。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朱棣雖然被包圍,但是他在裡面左衝右殺神勇如戰神降臨,南軍拿他絲毫沒有辦法,最終導致他衝出包圍圈與來援部隊會合,最終逃之夭夭。《明通鑑》卷十二記載:

王獨以一騎殿後,追者數百人不敢逼。適高煦領指揮華聚等至,擊退庸兵,獲部將數人而去。

朱棣真的就如此神勇嗎?以一人之力震懾數百將領不敢上前?答案當然不是,因為造成這個結果的就是因為朱允炆的一道密旨: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朱允炆是心慈手軟的,他不想殺了他的叔叔!

刀槍無眼,若他們真的打上去絕對輕易就能將朱棣殺死,然而有皇帝下達的指令,誰敢抗旨?只能放他離開,白白的錯失了殺死朱棣的大好機會。

這麼一次教訓之後,朱允炆還不長記性,依舊要求手下將士遵守他的這個命令。之後好幾次都有殺死朱棣的機會卻因為將士們不敢動手而讓朱棣逃脫。就比如有一次朱棣率領十餘人勘查地形,正巧被南軍的軍隊包圍,可朱棣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逃走了,整個戰鬥過程中南軍不敢放一箭。

讀史使人明智:關於靖難之役

《明鑑綱目》卷二:

棣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倉卒相顧,愕眙不敢發一矢。

在後來朱棣的軍隊被南軍偷襲而死傷慘重,但是朱棣卻毫髮無傷。

戊戌,遇燕師於藳城。傑等列方陣於西南,發大弩射王,矢集王所建旗,勢如蝟毛,燕師中火器及弩,死傷甚眾,竟不及王。

以上三件戰事,若沒有朱允炆的禁殺令,絕對能夠將朱棣殺死,可朱允炆始終不肯廢棄這道愚蠢至極的命令,最終導致失敗。燕軍攻入皇宮,朱允炆也不知所蹤。

朱棣的勝利實屬僥倖,後來他也看到了自己這個侄子下達的密令:“ 毋使朕有殺叔父名。”一時間朱棣百感交集,放聲大哭了起來。《明通鑑》 :王視其旨,隨悲慟。

在皇權的爭奪中,朱允炆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就是不夠狠。這才是他失敗的最終原因,朱棣的勝利實屬僥倖,倘若不是這道密旨,朱棣在東昌之戰中就要身死了。與老謀深算的朱棣相比,朱允炆還是太嫩了,由此可見閱歷的重要性。

讀史使人明智:關於靖難之役

我們沒有經歷去一一體驗各種事情,但是歷史上總會有與之相似的事情,我們可以從歷史上找到相似之事,然後作為自己的閱歷。自古以來,開國皇帝或多或少的都會誅殺功臣,他們為何如此狠心?還不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權穩固?很多時候該狠心就得狠心,歷史上的人物都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各種事件不同處理方式所造成的不同後果。總之, “讀史使人明智”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