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关于靖难之役

1399年,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挥师南下,历时四年时间获得战争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反叛成功的藩王。

读史使人明智:关于靖难之役

很多人都认为靖难之役中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朱允炆用了李景隆这个“草包”将军,才导致了在明军实力远强朱棣的情况下反而被大的节节败退。笔者一开始也认同这个说法,但是这几天又重新阅读了一遍有关“靖难之役”的有关资料,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其实朱允炆的失败和他任用谁为将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在于他的一道密旨, 这道密旨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次拯救了朱棣的性命,不然朱棣早就死了,更何谈打败朱允炆呢?

诚然,朱棣在刚刚反叛之时一路上顺风顺水,打了很多胜仗,但即便如此,朱允炆的军队数量依旧是碾压朱棣的。

读史使人明智:关于靖难之役

1400年,朱棣再度南下夺取沧州等地,十月二十五日,从通州折转向南行进,日夜兼程,十月二十七日到达沧州,然后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其攻下。这一战让燕军士气大振,也不容将士们休息,继续往山东进发,抵达东昌(今山东聊城)。

当时抵抗朱棣的南军主将叫做盛庸,盛庸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将领,他看出了燕军疲于奔命的状态,于是就在东昌设立战阵,摆上大量火枪和毒弩与燕军进行决战。

取得了多次胜利的朱棣信心爆棚,他亲自上阵对着东昌城发起进攻。朱棣首先冲击的是南军左翼,盛庸故意打开一个缺口引诱朱棣进入,然后立刻让中坚部队完成合围,将朱棣团团围住。燕军大将张玉、朱高炽见到朱棣被困,立刻引兵来救。对此盛庸早有预防,率领右翼部队拼死抵抗燕军救援部队的冲击。

读史使人明智:关于靖难之役

“擒贼先擒王”是战争中的硬道理,只要杀死朱棣燕军自然就不是威胁。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朱棣虽然被包围,但是他在里面左冲右杀神勇如战神降临,南军拿他丝毫没有办法,最终导致他冲出包围圈与来援部队会合,最终逃之夭夭。《明通鉴》卷十二记载:

王独以一骑殿后,追者数百人不敢逼。适高煦领指挥华聚等至,击退庸兵,获部将数人而去。

朱棣真的就如此神勇吗?以一人之力震慑数百将领不敢上前?答案当然不是,因为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是因为朱允炆的一道密旨: “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朱允炆是心慈手软的,他不想杀了他的叔叔!

刀枪无眼,若他们真的打上去绝对轻易就能将朱棣杀死,然而有皇帝下达的指令,谁敢抗旨?只能放他离开,白白的错失了杀死朱棣的大好机会。

这么一次教训之后,朱允炆还不长记性,依旧要求手下将士遵守他的这个命令。之后好几次都有杀死朱棣的机会却因为将士们不敢动手而让朱棣逃脱。就比如有一次朱棣率领十余人勘查地形,正巧被南军的军队包围,可朱棣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逃走了,整个战斗过程中南军不敢放一箭。

读史使人明智:关于靖难之役

《明鉴纲目》卷二:

棣以十馀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仓卒相顾,愕眙不敢发一矢。

在后来朱棣的军队被南军偷袭而死伤惨重,但是朱棣却毫发无伤。

戊戌,遇燕师于藳城。杰等列方阵于西南,发大弩射王,矢集王所建旗,势如猬毛,燕师中火器及弩,死伤甚众,竟不及王。

以上三件战事,若没有朱允炆的禁杀令,绝对能够将朱棣杀死,可朱允炆始终不肯废弃这道愚蠢至极的命令,最终导致失败。燕军攻入皇宫,朱允炆也不知所踪。

朱棣的胜利实属侥幸,后来他也看到了自己这个侄子下达的密令:“ 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一时间朱棣百感交集,放声大哭了起来。《明通鉴》 :王视其旨,随悲恸。

在皇权的争夺中,朱允炆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就是不够狠。这才是他失败的最终原因,朱棣的胜利实属侥幸,倘若不是这道密旨,朱棣在东昌之战中就要身死了。与老谋深算的朱棣相比,朱允炆还是太嫩了,由此可见阅历的重要性。

读史使人明智:关于靖难之役

我们没有经历去一一体验各种事情,但是历史上总会有与之相似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相似之事,然后作为自己的阅历。自古以来,开国皇帝或多或少的都会诛杀功臣,他们为何如此狠心?还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皇权稳固?很多时候该狠心就得狠心,历史上的人物都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各种事件不同处理方式所造成的不同后果。总之,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