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作死”的名將?

瀚海說史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說到國民黨的王牌精銳部隊、抗日鐵軍74軍,不得不提副軍長李天霞,與老上級王耀武是同窗,都是黃埔三期生。所謂成也74軍、敗也74軍(整編74師),李天霞一生的興衰榮辱都與74軍息息相關。李天霞可以說是一位抗日名將,抗戰期間參加過不少大小型正面作戰,其戰績完全不亞於後來的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

自從李天霞投入到王耀武的起家部隊補充一旅,也就是後來改編成的51師,便開始了輝煌的抗日生涯。首戰淞滬會戰擔任第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而此時的張靈甫正是李天霞手下的一名團長,李天霞率部與日軍激戰數日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隨後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李天霞親自上陣與日寇血戰,部隊損失慘重,最終寡不敵眾而被迫撤出了戰鬥。

李天霞的成名戰是在江西上高會戰,當時已晉升為74軍第51師師長,率部在雞公嶺與日軍進行殘酷的肉搏戰,殲敵千餘人並牢牢守住了陣地,為保證上高大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戰後李天霞51師榮獲第一號陸海空武功狀,而74軍榮獲最高團體榮譽飛虎旗,也獲得了“抗日鐵軍”的美譽,不久後,李天霞升任74軍副軍長,負責在貴州為軍部訓練新兵。

老上級王耀武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後,按理說李天霞無論是在戰功和資歷上,都有資格勝任74軍軍長的職務。王耀武是一個非常能幹和務實之人,曾徵集74軍三位師長的意見,但關鍵人物並不贊成李天霞擔任軍長職務,主要是看不慣李天霞生活上的“特殊化”,這個人就是58師師長張靈甫,曾是李天霞的直屬下級,而老軍長王耀武非常在乎張靈甫的感受。

因為張靈甫不僅能打而且不像李天霞有點桀驁不馴,王耀武在權衡利弊下,決定犧牲李天霞,調其任轄下的100軍軍長,74軍軍長的位置則由曾擔任57師師長的施中誠擔任。李天霞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間被調出了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74軍體系,心中難免會有所怨恨,與張靈甫從此結下了恩怨,也為日後張靈甫兵敗於孟良崮埋下了禍根。

抗日戰爭之最後一次大會戰之湘西雪峰山會戰,李天霞指揮的第100軍再次立下了赫赫戰功,率部在芙蓉山全殲了日軍第109聯隊,而整個抗戰期間,國軍部隊很少有全殲過日軍一個完整聯隊的記錄。戰後,李天霞再度榮獲陸海空武功狀及各種勳章,唯一缺的就是國民黨軍中的最高榮譽勳章,即青天白日勳章。李天霞從淞滬會戰至抗日最後一次大型會戰,參加過不少大小戰役,戰功卓著,稱為抗日名將不為過。

抗戰勝利不久後,國民黨進行了部隊精編,李天霞第100軍整編為第83師,而張靈甫74軍被整編為了74師,被譽為蔣委員長的“御林軍”,李天霞和張靈甫的地位相比,已經高下立判了。在內戰期間,李天霞可謂出氣不出力,開始打滑頭仗了。魯南會戰期間,張靈甫的整編74師曾劃給李天霞指揮,但是張靈甫自命清高根本不聽從指揮,甚至向兵團司令打小包括,還要求脫離李天霞的管轄,最終湯恩伯硬是將張靈甫劃給了黃百韜指揮,李天霞也因此對張靈甫咬牙切齒。

於是,李天霞開始踏上了“作死”之路,在張靈甫被圍於孟良崮前,擔任整編74師右翼安全任務的李天霞,為了搶功在不支會兵團司令湯恩伯的情況下,擅自向蒙陰進犯,一度令蔣介石十分惱火;當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輕而易舉地切斷了張靈甫與李天霞和黃百韜間的聯繫後,整編74師三萬餘人已經被華野如同鐵通一般團團圍在了孟良崮上。

此時的張靈甫已經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寧願向遠在百里開外的同窗老鄉胡璉求救,也不肯向近在眼前的李天霞低頭。眼看著“御林軍”已經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蔣委員長才下了死令要求全力營救張靈甫,否則軍法處置。走在“作死”路上的李天霞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便將手裡可用的部隊全部投入到解圍的戰鬥之中。但為時已晚,當李天霞率部趕到孟良崮腳下時,張靈甫三萬餘人大軍已經涼涼了。戰後,李天霞因翫忽職守、救援不力被送上了軍事法庭,離閻王殿只差一步之遙。

黃百韜並不是黃埔嫡系出身,但在解放戰爭中非常賣力,多次進攻和救援都非常積極。張靈甫在孟良崮被包圍後,他救援最積極,最近時距離張靈甫的整編七十四師只有五公里。豫東戰役他被包圍,差點就被殲滅,但是他死守待援,胡璉趕到後給他解了圍,華野外線兵團撤退。這是解放戰爭少有的幾次被解放軍包圍後還能帶著半條命逃出來的戰例。

淮海戰役前,國軍五個兵團沿隴海路一字排開,擺出了長蛇陣,杜聿明原計劃是要以這五個兵團向北反攻,收復濟南。但沒多久形勢變化,杜聿明被臨時調任東北,這五個兵團擺著沒人管,劉峙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一直到1948年11月4日,顧祝同挾命到徐州剿總宣佈,放棄海州,國軍全線退守徐州,準備依託徐州堅固城防工事,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

當時的黃百韜兵團下轄25軍、63軍、64軍、100軍,共計四個軍。原本駐守海州的44軍原來歸李延年指揮,決定放棄海州後,臨時配屬給黃百韜指揮。這樣,七兵團下轄五個軍,共計12萬人。該兵團原駐新安鎮,任務是阻止已經進到魯南地區的解放軍南下兩淮。國軍決心退守徐州時,原計劃七兵團5日即開始向西撤退到徐州東南,但黃百韜5日下午才回到新安鎮,6日召開會議宣佈撤退部署,實際上到7日才開始撤退。

當時七兵團兵團部與63軍一起行動,撤退時由63軍掩護,64軍先行撤退至碾莊圩佔領陣地,25軍則掩護100軍和44軍撤退。44軍原本是一個以做生意著稱的軍隊,其實是劉峙的錢袋子,撤退的命令兵團總部還不知道,44軍已經全軍都知道了,並要求黃百韜兵團優先安排和照顧。所以,原本應當於5日就開始撤退的黃百韜,一直等到7日才開始撤退,耽誤了兩天時間。就是這兩天,讓解放軍追上了騎兵團,幷包圍殲滅了其中一部分。

64軍得到撤退命令後,7日凌晨三點半就已經開始撤退,到8日黎明已經全部通過運河,佔領運河西岸及隴海路並向南警戒,行動比較快。兵團部8日拂曉時渡過運河,44軍在優先照顧之下,也在8日上午渡過運河,只留下25軍和100軍尚未渡河。其中25軍是黃百韜起家的老部隊,是七兵團戰鬥力最強的一個軍。

解放軍行動也很快,七兵團正在撤退時,8日上午六點左右時,解放軍一部已經佔領鐵路南十里一個靠近運河的村莊。七兵團正在撤退的時候,解放軍追上了最後渡河的25軍和100軍,這兩個軍邊打邊撤,從下午兩點一直到黃昏時分才渡過運河,損失比較大。其中,25軍一個軍被殲,100軍的44師大部被殲,只剩下2000多人。

最作死的是63軍。63軍原定任務是掩護兵團部撤退,兵團部撤退後應當馬上渡過運河撤退,但63軍軍長陳章對情況嚴重性估計不足,到7日上午十一點才開始撤退,路線是從新安鎮向窯灣鎮撤退,剛走了四十里就被解放軍追上,發生戰鬥,只能邊打邊撤,8才到達窯灣鎮,馬上被解放軍包圍,與七兵團友鄰部隊失去聯繫。解放軍隨即開始攻擊,到11日,全軍被殲,軍長陳章自殺,這是七兵團第一個被全殲的軍。

不管怎麼樣,到8日黃昏,除了被解放軍追上包圍的63軍,其它各部還是按照原定計劃撤退到了碾莊圩。但這時候情況又有變化。8日,張克俠、何基灃在魯南賈汪、臺兒莊率部起義,徐州東大門敞開,劉峙不得不緊急將原本在徐州東面不老河南岸掩護七兵團撤退的11兵團李彌部緊急調往徐州,這樣,解放軍就暢通無阻的通過碾莊圩北面的運河和不老河,追上了七兵團。

黃百韜特意趕到李彌駐地曹八集,本來還想拉住李彌,讓李彌不要著急撤回徐州,幫他掩護一下側翼,但李彌表示,他接到了劉峙的命令,不能不撤。而且,李彌還話中有話的表示,以前邱清泉和黃百韜兩個兵團仗著人多勢眾,看不起他,現在就看邱清泉的了。黃百韜只能苦笑一下說,邱清泉是靠不住的。但李彌毫不耽誤,就趕緊撤回徐州去了。不過黃百韜並未死心,被包圍之後聽說邱清泉和李彌正在救援,還說,要是李彌有邱清泉的兵力,興許還有點希望。他到死還是把希望寄託在李彌身上。

雖然已經遭到重大損失,但黃百韜仍然按照原計劃撤退到了碾莊圩,兵團絕大部分部隊也還是到了碾莊圩,於是在被包圍之後,商量下一步怎麼辦。正當他在就地死守待援和突圍兩個選擇之間猶豫不決的時候,常公的催命符來了。常公表示,現在要和解放軍決戰,黃百韜就在現地死守待援,他已經命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增援,黃維兵團也正在東進救援的路上。

其實這時候杜聿明還在東北,並未回到徐州,黃維則在到蒙城之後就受到中野頑強阻擊,未能前進,而且逐步掉入中野的袋形陣地,逐步陷入被包圍的態勢,自顧不暇,哪有能力來解救黃百韜。黃百韜的唯一希望就在於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邱李兩兵團一直到十三日才從徐州出發,雖然也不能說是不賣力,但有心無力,在解放軍的頑強阻擊下,他們始終未能突破解放軍防線,只能眼看著黃百韜兵團被殲滅。

不過,黃百韜兵團的戰鬥力仍然是比較頑強的,從8日被包圍,一直死守待援。到20日,看援軍已經指望不上了,黃百韜終於下決心分散突圍。但剛開始突圍,二十五軍一出陣地,就被解放軍全殲,只有軍長陳士章化妝逃走了。黃百韜又讓六十四軍突圍,六十四軍軍長劉鎮湘起初不肯,後來試圖假投降逃走,被解放軍發現,最後被全殲。黃百韜也被迫自殺。

黃百韜雖然不是嫡系,但是是顧祝同的心腹,在國軍將領中算是比較忠誠的。但在關鍵時刻,他的幾個錯誤比較明顯。明知道44軍是靠不住的,卻留下二十五軍和一百軍來掩護44軍撤退,導致二十五軍受到嚴重損失。六十三軍和兵團部在一起,他卻在兵團部撤退後未馬上命令六十三軍儘快撤退,讓六十三軍被分割包圍殲滅了。而最嚴重的失誤則是在撤退前準備不足,沒有提前在運河上架設浮橋,整個兵團十二萬人都只能從一座運河鐵橋渡河,耽誤了時間。

1950年朝鮮戰場上的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確實可謂“二戰名將”,作為歐洲戰場上巴頓將軍的心腹愛將,他曾經率領第三集團軍的第20軍率先突破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殺入納粹德國腹地,盟軍放棄攻取柏林後所部轉向東南,再渡過多瑙河橫掃奧地利,戰功赫赫並以兇猛強悍出名。

(沃爾頓•沃克中將)

巴頓將軍經常誇讚其為“我那個最棒的雜種小子”,沃克由此在歐洲戰場曾獲得了“攻勢權威”的專家稱號,並被冠以“虎頭狗”的美譽,美軍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了M-41輕型坦克:“沃克虎頭狗”。就是這樣一位名揚歐陸的美軍戰術家,卻在清川江戰役中遭到志願軍漂亮的側襲而全軍潰敗。

其實沃克雖然脾氣暴躁,但用兵頗為謹慎。當時美軍在朝鮮主要有兩支部隊,即西線的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和東線的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少將)。“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要求兩軍齊頭並進展開“勇猛的追擊”,然而沃克始終擔心志願軍會突然出現,主張小心翼翼的穩步推進,遭到麥克阿瑟的痛斥,後者認為那“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

(沃克)

無奈之下的沃克只好督師加速前進,他不知道的是,隱蔽集結的志願軍正準備將第二次戰役的第一記鐵榔頭砸在第八集團軍的腦袋上。1950年11月25日上午10時30分,美軍先頭部隊第二師第9步兵團的貝克連突然遭到猛烈攻擊,幾個小時後便徹底潰敗,全連129人僅僅撤下來34人,其中一半還是傷員。

在整條戰線上,志願軍第39軍、第40軍同時發起攻勢,第38軍則穿插迂迴三所裡,到11月28日沃克已經意識到,徘徊在清川江北岸的美第二師、第二十四師和第二十五師正全部陷入包圍之中。

(麥克阿瑟在前線)

麥克阿瑟卻在這一天命令沃克和阿爾蒙德飛往東京開會,前線危在旦夕,部隊身處絕境,司令官們還要去上千公里外的麥克阿瑟司令部“東京第一大廈”開會,沃克極度鬱悶和不解,而長達四個小時的會議也沒有討論出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的方案只有倆字:撤退。匆匆趕回戰場的沃克立即下令所有部隊向清川江南岸全速撤退,他的計劃是放棄平壤後在北緯38度線重新建立防線。

沃克中將本人也乘坐吉普車混雜在向南撤退的美軍隊伍中,這位三星中將有個習慣,喜歡戴著鋼盔,乘坐吉普車或L5輕型飛機穿梭在戰場上,為了防止軋上地雷,他還特地在吉普車內鋪上了沙袋。他還有個更“作死”的習慣,乘車時總是急不可待的命令趕路,很有巴頓在歐洲戰場的風範,如果路上有什麼東西妨礙了這位將軍的座車速度,他往往歷聲大吼“繞過它前進”!

(沃克在前線)

沃克另有個綽號叫“鬥牛犬”,體態壯實,大腹便便,倒是很符合形象。他總是馬不停蹄地奔走在戰場各個角落,像巴頓一樣突然出現在某處,用最簡潔的語言整理要點後下達作戰指示,然後又像風一樣消失。但這個時段,冒進造成的潰敗和組織混亂的撤退,已經使僅有的公路擁擠不堪,他應該老老實實地呆在司令部裡才對。

1950年12月23日,沃克的吉普車在公路上被一長串南朝鮮軍車迎面堵塞在路上,沃克的司機根據將軍的命令試圖“繞過它前進”,不料一輛軍車突然“開出了車隊,向沃克的座車迎面駛來”,吉普車來不及剎車瞬間被撞入路旁溝中,沃克的頭部受了重傷,當手下七手八腳把他裝進汽車送到戰地醫院時,這位三星中將已經死亡。

(李奇微中將)

根據美軍的官方記載,沃克當時正準備前往第二十師的司令部,嘉獎這支部隊同時把一枚銀星勳章授予一名叫薩姆•沃克的上尉,他是沃克中將的兒子,來自德克薩斯州的一名步兵連長。至於情況是真是假,那只有天知道了,而朝鮮戰場上美軍地面部隊最高職務和軍銜的將軍意外陣亡,立即震驚了東京和華盛頓,無奈之下,陸軍副參謀長李奇微中將披掛上陣,接替第八集團軍司令官一職,真正的對手來了。

早在五年前的1945年12月,沃克的老上級巴頓將軍就因為離奇的車禍而身亡,而這位中將非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用生命詮釋了巴頓集團軍的“開快車”傳統,終於“像風一般出現後又像風一般消失”。在他死前,杜魯門已經向國會提名授予他四星上將軍銜,1951年1月2日沃克終於晉升上將,只不過得稱為“追晉”了。

歷史上作死的名將年羹堯算得上一個。

年羹堯進士出身,擔任過四川巡撫、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不僅政績好,還頗具軍事才能。

他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為大清立下過赫赫戰功。更重要的是他一直是雍正心腹,在雍正爭奪皇位時,年羹堯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因為如此,雍正對年羹堯寵幸之極。唐朝時玄宗為了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而雍正對年羹堯之寵幸,不亞於玄宗對楊貴妃。雍正賜給年羹堯荔枝,為了保鮮,八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僅用6天時間就送到西安。

雍正還曾對年羹堯說過:“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可能歷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位皇帝,會對臣子說出這種肉麻的話了。

有人甚至認為年羹堯之死,除了自己作死外,更多死於雍正的捧殺。

有了雍正特殊的榮寵,年羹堯變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不守臣道。年羹堯不僅在川陝大權獨攬,後來還直接干預朝廷官員任免。

開始雍正估計是拿他當兄弟,一般會聽取他的意見。但後來為了安插親信或為了銀子,竟肆意打擊、汙衊朝廷重臣,這引起了雍正不滿。

更讓雍正不爽的是,年羹堯不守臣道。年羹堯自持恩寵,譜特別大,他要求同級官員見了他,都必須行跪拜之禮。甚至他入宮見駕也很隨意,這讓雍正很不滿。

為此雍正還專門下旨警告過年羹堯,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年羹堯的趾高氣揚,引起了眾多同僚的不滿,彈劾他的密件如雪片般飛入宮中。這不得不引起雍正的警惕。

於是他以“陣前歷練”為名,派了御前侍衛前去西北監視年羹堯,不料年大將軍竟把皇上的特使當牽馬的奴才來用。

最終讓雍正動了殺心的是:雍正兩次傳旨到西寧,年羹堯竟不按朝廷規制接旨。這是不臣之舉,何況年羹堯當時手握重兵,這在哪個朝代都是謀逆的大罪。

為了防止年羹堯作亂,雍正先調任了其川陝的親信官員。然後讓年交出大將軍印,出任杭州將軍。

但年羹堯至此還不明白雍正的意圖,還幻想著能東山再起,可見年羹堯非常缺乏政治智慧,這可能也是他驕橫無度的原因。

年羹堯不懂其中的道理,但朝廷裡的官僚們大多都能揣摩雍正的心思,於是紛紛落井下石,網羅年羹堯的罪行。

後來在群臣的共同“努力”下,年羹堯九十二罪狀出爐,其中就有三十多條夠得上斬立決。不過雍正為了落個“仁君”的美名,賜了年羹堯獄中自裁。

最終,兩朝元老、位極人臣的年大將軍,為自己的恃功驕橫、不守臣道買了單。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國民黨名將邱清泉,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可謂是不作不死,最終把自己活活作死了。

邱清泉是黃埔軍校二期的畢業生,作戰以不要命聞名,人稱“邱瘋子”。邱清泉在崑崙關戰役和滇西戰役時表現頗佳,獲得過寶鼎勳章,還獲得過美國總統自由獎章。

邱清泉在抗日戰爭時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了到了解放戰爭中,他就不行了。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被解放軍圍困,國民黨統帥部命令邱清泉與李彌兩人率部沿隴海路兩側向東攻擊前進,救援黃百韜。

邱清泉接到命令後,他的參謀長李漢萍告訴邱清泉,救援黃百韜有兩條路,一是迂迴潘塘鎮,成功概率較大,但有一定風險,容易被解放軍分割包圍;二是正面進攻,相對安全,沒什麼風險。但成功概率較較低。

邱清泉選擇了第二條,而且把自己戰鬥力最強的第五軍留下,只派了戰鬥力一般的七十軍和七十二軍兩個軍救援黃百韜,被解放軍擊潰。最終黃百韜兵團被解放軍全殲。

救援黃百韜不成,國軍統帥部下令杜聿明率領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三個兵團從徐州撤退。杜聿明讓邱清泉的主力-第五軍45師殿後,掩護大部隊撤退。

第5軍45師遭到華野的猛烈攻擊,損失慘重,邱清泉接報後非常著急,找到杜聿明要求大部隊暫停前進,等他救出了45師再走。杜聿明表示同意,等邱清泉救出了近乎殘廢的45師,白白浪費了近兩天的時間。

等到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孫元良兵團一起,被包圍在陳官莊、青龍集一帶,統帥部又要求杜聿明率三個兵團改變前進方向,向東南方向攻擊前進,去救援黃維兵團。邱清泉又是讓七十軍和七十二軍、七十四軍三個軍作為前面的攻擊部隊,輪番攻擊,甚至連他本來不信任的十二軍,他都已經派出去參加攻擊了,但第五軍仍然留著不動,不肯投入使用。

黃維兵團被解放軍殲滅後,杜聿明率部龜縮到河南永城附近的陳官莊地區。隨後解放軍發動陳官莊戰役,大獲全勝,此役殲滅國民黨軍3個兵團部;10個軍;25個師、1個騎兵旅,共26萬餘人,其中斃傷6萬餘人,俘虜17.7萬人,投誠2.4萬人。

在陳官莊戰役中,杜聿明本人被俘,邱清泉被擊斃,第五軍被全殲。


袁衛宇


笑答:

政客作死名人

第一作死人物……薩達姆!

第二作死人物……卡扎菲!

第三作死人物……肯尼迪!

第四作死人物……赫魯曉夫!

第五作死人物……尼赫魯!

……………

軍事作死名人

第一三國鄧艾

第二麥克阿瑟

第三山本五十六

第四拿破崙三世

……………

作死的帝王

第一路易十六

第二尼古拉二世

第三王莽

………………

因果報應,人在做天在看,出來混欠債了遲早要還!


心勇4


國民黨中將軍長郭景雲,作為傅作義集團的“王牌軍”軍長,在平津戰役中,先突出解放軍包圍,又打退沿途的阻擊部隊,卻大意休整隊伍被包圍,後又在救援接應部隊近在咫尺的情況下,因為自己的意氣用事,而錯失逃生機會,最後所部被全殲,本人自殺,“大義凜然”的把自己給“作死”了。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發起不久,高瞻遠矚的毛澤東又發出命令,令華北軍區楊得志2兵團、楊成武3兵團向張家口一帶集結,配合東北野戰軍準備發起平津戰役。

11月29日,楊成武3兵團對張家口外圍發起攻擊,平津戰役打響。張家口國民黨守軍孫蘭峰部立即向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求援。此時,傅作義正在關注著各地的戰況,得知攻打張家口的只有楊成武部隊,略鬆了口氣,他所擔心的是林彪的東北野戰軍是否入關作戰,以現在東北野戰軍的實力,他是很難應付的。



張家口是傅作義部隊的西退之路,必須要保住,所以他立即命令自己的“王牌軍”35軍,馬上馳援張家口。35軍是傅作義的起家部隊,他曾長期兼任軍長,現任軍長是郭景雲,綽號“郭大麻子”,中將軍銜,郭景雲能爭善戰,勇猛忠心,是傅作義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將,但驕傲狂妄,任性自大。

郭景雲接到命令後,立即率35軍約1.6萬人,分乘400餘輛美式汽車,很快抵達張家口外圍。楊成武見機行事也順勢將他一起圍住。但因為楊成武兵團只有三個縱隊,雖然圍住了敵人,但戰線過長,力量略顯薄弱。



張家口兩軍相持之時,東北野戰軍的先頭部隊程子華部打下了密雲,全殲守敵6千餘人。傅作義得知後驚出一身冷汗,林彪終於還是入關了,為安全起見,隨即電令郭景雲火速回歸北平,留下孫蘭峰死守張家口。

郭景雲這邊剛剛把部隊安頓好,馬上又組織迴歸。利用機械化的速度,衝出楊成武部隊的包圍圈倒是沒費多大勁兒。郭景雲率領著汽車隊伍浩浩蕩蕩的踏上北平的歸途。


走到新保安時,遭到了強大的阻擊,原來是楊得志2兵團的一個先頭旅,於前一天佔領了新保安,面對來敵展開頑強阻擊。但雙方力量過於懸殊,郭景雲還從北平調來飛機助陣,最後,解放軍只能撤出新保安。

郭景雲在傍晚時分趾高氣揚的進入了新保安城,並不顧部下要他連夜趕路的勸說,堅持在城內休整一夜,並狂言“這是咱家門口的路,難道還怕鬧鬼嗎?”

但一夜過後形勢卻大大出乎郭景雲的意料,楊得志的後續部隊接連趕到新保安外圍,35軍一夜之間已被團團圍住,想走出去,難了!在突圍了一整天后,寸步難移,只好又退回城內。

傅作義得知自己的王牌軍陷入重圍,心急如焚,馬上派出兩個軍前去增援接應35軍。可是當援軍前來接應時,郭景雲因與援軍的軍長不和,拒絕與援軍配合。當援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到離35軍近在咫尺時,郭景雲卻向另一個方向突圍,想憑自己之力脫身。

結果可想而知,面對著又陸續趕到的東北野戰軍部隊,增援接應的兩個軍也顧不上郭景雲了,想跑卻沒有跑掉,均被殲滅,郭景雲也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只能做最後的掙扎,郭景雲妄想堅決固守。但解放軍的力量早已今非昔比,在上百門大炮的強力打擊下,35軍很快失去抵抗能力,陣地被一塊一塊佔領。郭景雲最後被解放軍圍在指揮部,眼見大勢已去,他讓部下和自己一起點燃汽油桶“為國盡忠”,但卻沒人願意和他一起死,汽油桶也被部下踢到了遠處。郭景雲絕望之際,撥槍自盡。“王牌軍”全軍覆沒。

楊得志得知郭景雲自殺後,讓人買了口棺材,把他安葬了。

郭景雲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本來有著數次逃生機會,卻因為自己的狂妄自負而丟了性命,硬是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

我是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歷史微點


很高興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明朝時期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藍玉案,主角藍玉就是極其“作死”的名將。

藍玉是明朝開國將領,他率領十五萬大軍,追擊北元軍隊到捕魚兒海,一舉摧毀北元的領導層,徹底終結了北元勢力。



藍玉的姐夫是明朝開平王常遇春,藍玉早年在常遇春手底下為將。常遇春是一個漢人,但對騎兵的認知卻遠超蒙古人,是朱元璋軍隊中地位僅次於徐達的二號人物。藍玉和常遇春很像,像的不僅僅是他對騎兵的理解,還有常遇春那個暴脾氣。

常遇春脾氣很臭,尤其喜歡殺降,朱元璋警告多次都沒有用,而藍玉和常遇春一樣驕躁、狂妄,這樣的性格伴隨了他的一生,為他的死埋下了伏筆。在藍玉征服北元南歸時,在喜峰關因守將開關時間太慢了而直接下令攻打,雖然當時朱元璋因為藍玉的功勞而沒有追究,但這也讓朱元璋非常不滿,對他有了芥蒂。



之後藍玉還調戲被俘虜的元朝妃子,朱元璋這次直接就把把藍玉的梁國公改名涼國公來警告他,但卻沒被藍玉重視。之後藍玉的狂妄愈演愈烈,在一次侍奉皇帝的酒宴上,藍玉直接就說軍中的將領升遷全由他決定,朱元璋封他太子太傅,他還說他難道不能當太師麼?

其實朱元璋早就對藍玉徹底失望了,一直沒有殺他的原因是以藍玉為首的武將集團是太子黨的一員。太子朱標是朱元璋最心疼的兒子,朱元璋也有意培養屬於朱標的勢力,殺了藍玉會大大削弱太子勢力。但很不幸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痛不欲生,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藍玉的武將集團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此時朱元璋便不再容忍他的胡作非為了,把之前的賬都翻了出來。洪武二十六年(1393),藍玉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藍玉案當時牽扯了一萬五千餘人。藍玉到死才知道,自己能飛揚跋扈這麼久不是因為他的勢力有多大,只是朱元璋不想動他而已。


御馬下南山


抗日戰爭中日寇號稱“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就是作死的典範。

阿部規秀出生於日本軍國主義最活躍的時代,他長大後也不例外,為了效忠天皇,他參了軍,並在部隊表現優異,屢立大功,被日本軍界稱為“名將之花”。

1939年10月2日,阿部規秀晉升為陸軍中將,並參與了對抗日根據地的掃蕩。結果在他的指揮下,一個大隊被我軍採用靈活的戰術吃掉,惱羞成怒的阿部規秀決定“親征”。



經日軍偵查發現,黃土嶺疑似有八路軍主力,於是狂妄的阿部規秀準備孤軍深入,妄圖虎口拔牙,一舉消滅我軍主力。1939年11月6日,他孤軍深入到黃土嶺,遂和我軍展開戰鬥。看到敵人已經進入口袋,又豈能不打之理?於是我軍也對其發動了猛攻。

正值敵我交戰之際,阿部規秀仗著裝備精良,想著八路軍沒有重武器,於是站在高地觀察我軍情況,被我軍楊成武部發現,在陳正湘團長的指揮下,迫擊炮炮手李二喜對目標開了四炮,均命中目標。阿部規秀被炮彈擊中以後傷重不治,他帶領的旅團也被打殘。

11月23日,日本媒體各大頭條都刊登了來自中國戰場的消息《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阿部規秀作為擅長運用新戰術和山地戰的專家,這種孤軍深入,打亂本軍部署的低級錯誤本不該犯,可是他太狂妄自大,自信過度,最終身亡,簡直是作死。


望風瑟瑟


說到國民黨的王牌精銳部隊、抗日鐵軍74軍,不得不提副軍長李天霞,與老上級王耀武是同窗,都是黃埔三期生。所謂成也74軍、敗也74軍(整編74師),李天霞一生的興衰榮辱都與74軍息息相關。李天霞可以說是一位抗日名將,抗戰期間參加過不少大小型正面作戰,其戰績完全不亞於後來的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

自從李天霞投入到王耀武的起家部隊補充一旅,也就是後來改編成的51師,便開始了輝煌的抗日生涯。首戰淞滬會戰擔任第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而此時的張靈甫正是李天霞手下的一名團長,李天霞率部與日軍激戰數日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隨後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李天霞親自上陣與日寇血戰,部隊損失慘重,最終寡不敵眾而被迫撤出了戰鬥。

李天霞的成名戰是在江西上高會戰,當時已晉升為74軍第51師師長,率部在雞公嶺與日軍進行殘酷的肉搏戰,殲敵千餘人並牢牢守住了陣地,為保證上高大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戰後李天霞51師榮獲第一號陸海空武功狀,而74軍榮獲最高團體榮譽飛虎旗,也獲得了“抗日鐵軍”的美譽,不久後,李天霞升任74軍副軍長,負責在貴州為軍部訓練新兵。


老上級王耀武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後,按理說李天霞無論是在戰功和資歷上,都有資格勝任74軍軍長的職務。王耀武是一個非常能幹和務實之人,曾徵集74軍三位師長的意見,但關鍵人物並不贊成李天霞擔任軍長職務,主要是看不慣李天霞生活上的“特殊化”,這個人就是58師師長張靈甫,曾是李天霞的直屬下級,而老軍長王耀武非常在乎張靈甫的感受。

因為張靈甫不僅能打而且不像李天霞有點桀驁不馴,王耀武在權衡利弊下,決定犧牲李天霞,調其任轄下的100軍軍長,74軍軍長的位置則由曾擔任57師師長的施中誠擔任。李天霞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間被調出了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74軍體系,心中難免會有所怨恨,與張靈甫從此結下了恩怨,也為日後張靈甫兵敗於孟良崮埋下了禍根。

抗日戰爭之最後一次大會戰之湘西雪峰山會戰,李天霞指揮的第100軍再次立下了赫赫戰功,率部在芙蓉山全殲了日軍第109聯隊,而整個抗戰期間,國軍部隊很少有全殲過日軍一個完整聯隊的記錄。戰後,李天霞再度榮獲陸海空武功狀及各種勳章,唯一缺的就是國民黨軍中的最高榮譽勳章,即青天白日勳章。李天霞從淞滬會戰至抗日最後一次大型會戰,參加過不少大小戰役,戰功卓著,稱為抗日名將不為過。

抗戰勝利不久後,國民黨進行了部隊精編,李天霞第100軍整編為第83師,而張靈甫74軍被整編為了74師,被譽為蔣委員長的“御林軍”,李天霞和張靈甫的地位相比,已經高下立判了。在內戰期間,李天霞可謂出氣不出力,開始打滑頭仗了。魯南會戰期間,張靈甫的整編74師曾劃給李天霞指揮,但是張靈甫自命清高根本不聽從指揮,甚至向兵團司令打小包括,還要求脫離李天霞的管轄,最終湯恩伯硬是將張靈甫劃給了黃百韜指揮,李天霞也因此對張靈甫咬牙切齒。

於是,李天霞開始踏上了“作死”之路,在張靈甫被圍於孟良崮前,擔任整編74師右翼安全任務的李天霞,為了搶功在不支會兵團司令湯恩伯的情況下,擅自向蒙陰進犯,一度令蔣介石十分惱火;當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輕而易舉地切斷了張靈甫與李天霞和黃百韜間的聯繫後,整編74師三萬餘人已經被華野如同鐵通一般團團圍在了孟良崮上。

此時的張靈甫已經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寧願向遠在百里開外的同窗老鄉胡璉求救,也不肯向近在眼前的李天霞低頭。眼看著“御林軍”已經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蔣委員長才下了死令要求全力營救張靈甫,否則軍法處置。走在“作死”路上的李天霞被嚇出了一身冷汗,便將手裡可用的部隊全部投入到解圍的戰鬥之中。但為時已晚,當李天霞率部趕到孟良崮腳下時,張靈甫三萬餘人大軍已經涼涼了。戰後,李天霞因翫忽職守、救援不力被送上了軍事法庭,離閻王殿只差一步之遙。


賽門之略


  • 要問起作死的又被稱為名將之人,毋庸置疑當屬大明軍事鬼才——朱文正,一個迷一樣的男人


  • 朱文正,元朝至正二年生人,其父是朱元璋短命的哥哥,正兒八經太祖的大侄,正因為哥哥命苦死的早,朱元璋尤其看重這個不多的親戚,當做自己的兒子培養。


  • 至正十六年,朱文正隨軍攻克渡江克太平,剿滅陳埜先,佔據建康,作戰勇猛,老朱很是開心,在此後不久也就是1356年十月便提升朱文正為樞密院同僉。過了不到五年又做了大都督,成為全軍最高統帥。而這卻不是他的巔峰,而他真正被後人載入史冊的是他那場堪稱奇蹟的洪都保衛戰

  • 1363年四月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猛攻洪都,而鎮守洪都的朱文正僅有七萬餘人,卻死守了85天堅持到了援軍的到來,完成戰略上的絕勝,為朱元璋主力回調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可謂這場戰役第一功臣。
但他又如何一步一步作死的呢?
《明太祖實錄》卷十六:使守江西,遂驕淫暴橫,奪民婦女,所用床榻僭以龍鳳為飾。又怒上不先封己,前所對上者皆詭辭。上遣人責之,文正漸懼,謀叛張士誠,江西按察使李飲冰奏之
  • 人無完人,不難看出軍事鬼才朱文正在生活作風上有很大的問題,但僅僅是次要的,而他一直想不通的是為什麼自己赫赫戰功卻分文未賞,他越來越氣就越發放縱自己,毒打朱元璋派下來的按察使,姦淫擄掠無惡不作,這樣做最直接的後果就出現上面的那篇奏摺。結果顯而易見。
  • 1365年,朱文正在桐城牢中去世,結束其爭議的一生年僅29歲。

花溪客



1937年,淞滬會戰打到九月下旬,國軍已經完全處於頹勢了,日軍後續部隊源源不斷的增援上來,又完全控制了制空權,加上固有的火力優勢,國軍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態勢,而且是隻能被動挨打,沒有能力反攻。這和戰爭開始之初國軍統帥部的設想完全相反。

國軍當然也是在不斷的抽調各個地方的部隊到淞滬戰場來參戰,中央軍消耗得差不多了,地方部隊就開始大量往裡面填,包括廣東,川軍,粵軍的主力部隊都已經在淞滬戰場上亮過相了,但是絲毫沒有挽回國軍在淞滬戰場上的頹勢,仍然是全面被動挨打。

這時候國軍統帥部其實已經不想打了,想放棄淞滬戰場羅店,蘊藻浜這一線的陣地,退過蘇州河,收縮戰線,集中兵力,再繼續固守。這時候素有國軍中的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卻表示不同意,他認為還有機會挽回頹勢,而且可以反攻日軍。


白崇禧的底氣說在哪裡呢?當然是在他嫡系的桂系部隊。廣西原本只有第七軍一個軍,抗戰開始後,桂系部隊馬上開始大肆擴編,編成了四個軍,分為三個集團軍。而廣西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就是因為廣西從1931年開始實行徵兵制,是全國最早實行徵兵制的。

按照這個規定,所有廣西省內的成年男性都要在軍隊服役一年,接受訓練,到抗戰爆發時,桂系部隊已經有了幾年的積累,形成了一定的預備役部隊,因此在戰爭爆發後,能夠迅速通過徵召預備役部隊,擴充實力,擴編軍隊規模。而且,廣西在李黃白的治理下,成為模範省,也有錢,所以裝備在地方部隊中也是不錯的,還有空軍。

白崇禧認為,經過國軍前期與日軍的消耗,國內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比較強,裝備比較好的部隊了,所以桂系部隊完全可以上來露個臉,在國際友人面前展示桂系實力,提高桂系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和地位。所以,白崇禧認為桂系這時候作為生力軍上來,投入戰鬥後就可以反攻日軍,扭轉戰爭走勢。


在桂系部隊上來之前,國軍的作戰方法是按照德國顧問的指導,後面上來的部隊不直接投入一線戰鬥,而是不斷補充到第一線的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等幾個主力部隊中去,這樣可以把第一線部隊用血汗換來的戰鬥經驗最大化,避免後續部隊重新熟悉敵人戰法帶來的無謂損失。

白崇禧不信這個邪,上來就要求第一線部隊把陣地交給桂系部隊,直接成建制進入第一線戰鬥。負責指揮的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廖磊也是桂系名將,但是在投入戰鬥之前,卻沒有做好相應的戰場形勢分析準備,也沒有讓基層幹部到前面的部隊中去了解敵人的戰法,就兩眼一抹黑直接進入了第一線。

桂系部隊六個師還沒有開始投入戰鬥,早上正在集結準備開始發動攻擊,就被日軍偵察飛機發現了,立刻指引炮兵進行急襲,同時飛機也分批次進行輪番俯衝掃射,馬上就造成了嚴重損失,有的團直接傷亡過半,不得不退出戰場。這一下,白崇禧白髮現,不是中央軍和其他地方部隊不行,而是日軍確實很厲害。


其餘桂系部隊仍然按照原計劃,進入第一線陣地後不久,就開始發動攻擊,並且向敵人陣地不斷出擊,但是因為缺乏炮火支持,火力無力壓制對手,又是一馬平川的地方,水網縱橫,缺乏地形掩護,很快就造成了更大規模的損失,最終被日軍趕下來了。而且日軍一路追擊,國軍原來的陣地也有些地方被突破了。

幸虧胡宗南的部隊和七十四軍等部隊還在第二線警戒,看到這種情況,馬上衝上去擊退追擊的日軍,穩住戰線,同時馬上將潰退下來的桂系部隊收容起來。當然國軍部隊絕大多數是沒有頭盔的,而桂系部隊卻有頭盔,被收容之後,大片桂系部隊潰兵站在一起,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特別顯眼,讓白崇禧覺得臉上特別無光。

白崇禧本來想著要在國際輿論面前露個臉,展示桂系部隊的實力,沒想到最後卻像《潛伏》中吳站長說的一樣,露出了屁股。所以,白崇禧聽到桂軍慘敗的消息後氣的吐血。也是因此,到了徐州會戰時,桂系第七軍就只能縮編後擔任防禦任務,而無力擔任更重要的打擊兵團的任務。


蕭武


作死的名將很多,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

🌺🌺🌺🌺🌺

我們知道,在一九四八年,國共雙方爆發了決定兩黨勝負的淮海大戰,此時的白崇禧是國民黨重要將領,身居華中軍政長官,手握幾十萬大軍,卻不向淮海戰場派一兵一卒,導致國民黨敗於淮海戰役,完全敗於共產黨。

🌺🌺🌺🌺🌺

淮海戰役才是真正決定國共兩黨勝負的戰役,白崇禧的這一舉動,無疑幫了共產黨的大忙,是共產黨的大功臣。

鳥巢將傾,豈有完卵,整個國民黨都敗了,他白崇禧會勝嗎?他會將終日做著中國王的夢想實現嗎?這一道理,小諸葛是不懂的,但三歲小孩是懂的,可以說,白崇禧不是小諸葛,而是真正的小豬頭!

🌺🌺🌺🌺🌺

國民黨的失敗,正如蔣介石所說,是自己的人打敗了自己,還有如張漢卿,衛立煌,傅作義等人,都在國共大決戰中幫了共產黨的大忙,沒有這些人的幫助,解放戰爭要延遲不知多少年,解放軍的傷亡代價也要大得多。

🌺🌺🌺🌺🌺

白崇禧是個堅定的內戰分子,雙手沾滿中國人民的鮮血,死在他手裡的中國軍民,不下幾十萬,死後迎接他的只是地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