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推薦下好看的歷史正劇嗎?

天寶唐鷹


我認為值得看的正劇有《東周列國之春秋&戰國》《大秦帝國》系列,《漢武大帝》《楚漢傳奇》《貞觀之治》《成吉思汗》《朱元璋》《大明王朝1566》《萬曆首輔張居正》《江山風雨情》《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

《東周列國之春秋&戰國》

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軍事,政治,文化,是比較全面,正面反應春秋戰國歷史的鉅作。

《大秦帝國》系列

這是根據孫皓輝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目前已經上映三部,集中反應了秦國如何從一個邊陲小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一步步統一全國的故事。非常值得看。

《漢武大帝》

該劇講述了漢武帝劉徹45年的統治歷史,漢武帝通過開強拓土,取得了中國歷史上對匈奴作戰的最徹底的勝利。

《楚漢傳奇》

該劇講述了項羽跟劉邦結束秦國統治,相互征伐,最終劉邦一統天下的故事。中間有項羽破釜沉舟,劉邦約法三章,韓信胯下之辱,劉邦鴻門宴,項羽四面楚歌,項羽烏江自刎等精彩故事。

《貞觀之治》

該劇講述了唐太宗李世民跟隨李淵起兵後,南征北戰,最終統一全國,而後經過玄武門之變,登上帝位,開創貞觀之治的故事。

《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

朱元璋

該劇由胡軍主演,講述朱元璋出生到統一天下的故事,內容包括朱元璋放牛,皇覺寺出家,投奔郭子興,28騎出走,建都南京,打敗陳友諒,懲治貪腐,廢除宰相等故事。

《大明王朝1566》

講述了嘉靖皇帝統治後期,嚴嵩父子把持朝政,官宦呂芳把持內庭,裕王極力維護朝政的故事,中間穿插講了戚繼光抗倭,海瑞辭官等故事。

《江山風雨情》

該劇講述了朱由檢如何嘔心瀝血維持大明王朝的統治,又是如何丟失帝位,自殺於煤山的故事。

《康熙王朝》

講述了千古一帝康熙,從出生到死亡68年的故事,福臨出家,少年康熙即位,扳倒鰲拜,平定三藩之亂,西征準噶爾,收復臺灣,早年諸皇子爭鬥的故事。

《雍正王朝》

講述雍正從拯救水患,江南籌糧,清理戶部虧空,即位,到懲治腐敗,打擊八阿哥黨的故事。

乾隆王朝

講述乾隆帝時期和珅的崛起,乾隆六下江南,乾隆的十大武功,由焦晃老爺子主演,非常的精彩。

以上是我看過的電視劇裡面,最精彩,最接近歷史的電視劇,歡迎大家點評。


考古論今


《我的團長我的團》

有人說,這不是一部歷史正劇,因為它沒有從戰略的角度展現滇緬抗戰的全貌,只不過是幾個人的演繹。不錯,這是事實。然而,美國HBO知名劇集《血戰太平洋》、《兄弟連》也是以小見大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宏大背景下,導演帶我們立足一個點,一個連,一個班,一個人,一場戰鬥,一把槍,一顆彈......要讓今天的人深刻理解半個世紀以前的先烈是如何為了保家衛國曆經槍林彈雨,血染疆場的真實經過,除了紀錄片,這無疑是最客觀,最真實,最具有人文關懷的歷史正劇。


《三國演義》

在經濟並不發達,影視科技並不先進的八九十年代,一群老藝術家憑藉著極高的文化修養和高尚的情懷,從文本考究到心理活動揣摩,到道具製作,給廣大電視觀眾精心打造出了一部節奏合理,場景真實,演技精湛的歷史劇。雖然《三國演義》本是演義,然而我們的感受,卻彷彿跟隨鏡頭回到了東漢末年……


《走向共和》

引起了巨大轟動,也帶來了不少爭議,很多人說,這部劇太前衛,太不講無產階級歷史觀——慈禧哪有那麼睿智?李鴻章哪有那麼英雄?孫中山又哪有那麼大炮?然而,在千篇一律的以刻板印象為劇本的歷史劇中,《走向共和》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在混亂歷史中尋找因果自洽的思路,讓我們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客觀領悟到一些全新的東西。


《大明王朝1566》

很多人看不懂,因為這是一部正真的中國版,豪華版,現實版的《權力的遊戲》,它的每一句對白,每一幀畫面都具有豐富的內涵。深刻刻畫了封建文化背景下中國官場的特點。


《雍正王朝》

改編自二月河歷史小說,不是一部完全按照史實敘述的歷史劇,然而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個非臉譜化的雍正。只有他的勤政,才有後來的盛世。


《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部電視劇,把中國近代史用一種恢弘浪漫的方式說了出來。


《戰長沙》

國內近些年來製作相當精良的抗日劇。


《孔子》

很多人在《雍正王朝》中通過八爺,見識了王繪春老師深厚的表演功底,然而要看過《孔子》,才知道什麼叫大師級的演技。


《東周列國·春秋篇 》

春秋的歷史,是精彩絕倫的,而這部1996年的老片子,用非常簡單直接,粗礦質樸的方式為我們重建了這段歷史,儘管在今天看來,當時的技術非常落後,導致製作十分粗糙,然而它帶給人的視覺衝擊,至今回憶起來依然有深刻印象。


《漢武大帝》

一個女導演,用細膩的手法,將中國歷史上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重新解析,搬上銀幕,帶我們一起馳騁於那個偉大的時代。


《少帥》

這部劇如果滿分是十分,那麼其中有八分都是李雪健老師貢獻的。與癌症抗衡的老戲骨用他精湛的演技為我們詮釋了一個真性情的大帥,很多人也是通過這部劇,瞭解了東北輝煌的過去以及東北人民在動盪歲月中的犧牲。


HannibalLecter


好了 ,就讓我這個專業看歷史劇二十一年的小夥子給你推薦一下吧

從我記事的時候開始,我就記得我的小同學們都再看喜羊羊大耳兔圖圖,但是我這個人太怪了,一點都不喜歡看動畫片,就喜歡看歷史劇

從最早的開始吧,《穿越時空的愛戀》,相信跟我年齡一般大的都應該看過吧,或者是女孩也應該看過,然後我還看過電視劇版的《神話》,這部電視劇真的推薦大家看一下,看過的在回憶一下,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前一年我還看過《羋月傳》也能學到點先秦的知識,其實還有我們的四大名著,推薦看的是《水滸傳》《三國》記得要看老版的,我還是覺得老版的演的有味道,新版的都沒有意思。抗戰片的話我推薦兩款《我的團長我的團》《長沙保衛戰》這兩款是比較真實的,不像現在的抗日神劇演的假的不行,還有亮劍大家應該都看過另外雪豹我相信但凡看電視劇多的都應該看過,最後,我隆重推薦一部,不知道現在往上還能不能搜索到,反正當時是在電視上看的《為了新中國前進》真的非常好,演的是董存瑞的事情。好了就到這裡了,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直接搜索“地理歷史揭秘”頭條號看更多的精彩文章


地理歷史揭秘


先說觀點:《貞觀長歌》、《大秦帝國三部曲》、《漢武大帝》都是垃圾劇。《雍正王朝》從電視劇角度來說很出色,但從歷史認識角度來說也不行。


下面我要推薦的幾部是真正的精品。


第一名,《走向共和》

中國歷史劇中的第一神劇,沒有之一。劇情從1894年甲午戰爭遷徙降到1917年張勳復辟,對中國近代化轉型初期波瀾壯闊的歷史有深入詳盡的描寫,兼及同時代的日本以及歐美列強。

這個劇的幾大優點:一、時代給力,是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二、史觀正常,所以比較深刻。三、演員形似,這個劇專門找了跟晚晴、民國人物長相相似的人來演(當時有照片流傳了),能讓大家更加入戲。四、劇情緊湊,情節跌宕起伏,就算不拿它當歷史片看,也是一部情節非常好看的電視劇。


第二名,《大明王朝1566》

這部戲是一部遺形取神的歷史劇,中間的事蹟很多是編劇原創的,但符合明朝中後期的時代精神。編劇跟《雍正王朝》是同一個——湖南才子劉和平。

這個片子前半部分是宮鬥劇的戲路,講的嚴嵩黨跟太子黨的對抗,矛盾比較尖銳,鬥爭比較激烈,但不是全劇的終點。等到嚴黨倒臺,主張仁政的太子黨主政,看起來百姓應該過上好日子了,然而並沒有,因為皇帝嘉靖的存在,不論是嚴黨還是太子黨,都沒法對百姓仁慈。

所以這部片子好在太子黨的塑造而非嚴嵩黨的塑造,通過抽絲剝繭,最後矛頭直指專制皇權,教育意義極大。該劇的演員也都是老戲骨、演藝精英,沒有一個掉鏈子的,非常好。

但該片後半部有點刻板,另外情節雖然符合歷史精神但畢竟是原創的,比《走向共和》要略遜一籌。


第三名,《貞觀之治》

這部戲是目前拍攝唐朝歷史最出色的電視劇,沒有之一,劇本由知名作家阿城執筆,劇中的佈景、服裝、禮儀制度都十分講究,幾乎完美的復原了唐代的原貌。

演員都是老戲骨,馬躍把李世民演活了,其餘李淵、裴寂、房玄齡、長孫無忌都很出色,只有演魏徵的金士傑太過誇張,對魏徵的理解有誤,有點扎眼。

另外,該劇劇情上有時候因為想把制度講明白,顯得拖沓無趣,作為電視劇的矛盾衝突和情節精彩度略遜於前兩部,所以排第三。


文史宴


我覺得近年來值得一看歷史正劇有(沒有排名)一、《走向共和》


該劇是難得的反映中國近代史前期相關的歷史正劇,背景以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開始,到民國初年袁世凱稱帝失敗約30年間的中國近代歷史,其中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如洋務運動、甲午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義和團運動)、庚子後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張勳復辟等史事都有著詳細的演繹。而其中的歷史人物並不像之前歷史劇中過於臉譜化,可以說將歷史人物更加客觀,充實地演繹。其中我們所熟知的慈禧太后,李鴻章等人不再只是反面人物出現,他們也會為國家的未來進行努力改革和抗爭,康有為等人也不是以正面人物出現,也會看到變法失敗後那種妥協退讓等等,所以通過該劇我們可以更加客觀地認識近代歷史中被我們所曲解的歷史人物。


二、《雍正王朝》

 該劇講述的是雍正皇帝的歷史,清康熙六十一年,皇帝駕崩,素有“冷麵王”之稱的四阿哥胤禛即位,在他即位之初就有很多反抗因素,甚至是自己的同母兄弟也單蘭花,可謂前路困難重重。雍正帝即位後殫精竭慮,為國為民,懲治貪官汙吏,推行新政,改革風氣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公元一七三五年,因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之後,在他的基礎上,其子乾隆皇帝時清朝達到了最強盛時期。通過本劇我們瞭解到了與野史記載中大為不同的雍正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不是殘暴統治,不是弒父奪權,殘害兄弟,更多的是勤政,無奈。
三、《江山風雨情》


《江山風雨情》描寫了明末清初的歷史。讓人們瞭解的我們所熟知的另一面。崇禎皇帝是一位勤政愛民,力求挽救王朝走向沒落的皇帝,他即位後殺掉魏忠賢,改革風氣,但最終仍以悲劇收場,無法改變歷史車輪。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後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但無法改變農民落後的政治面貌,最終功敗垂成。東北興起的滿洲人野心勃勃,一心想入主中原,取明代之,在皇太極的領導下實力逐漸強大起來,最終實現宏圖大志。對於大明,大順,大清的歷史有著客觀描述。劇中的演員大多是實力派,我最欣賞的是王剛老師飾演的王承恩,顛覆了以往在我心中和珅的大貪官的形象。

其他的優秀作品如《漢武大帝》、《貞觀之治》、《大秦帝國》系列,就不一一介紹了。希望我們能夠拍出更多更優秀的正劇作品,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


慕慕小女的小屋


大家都在說電視劇,其實影視不分家。我覺得咱們國家拍攝的最正,最經典,最厲害的歷史題材影視,是90年代拍攝的大決戰三部曲。

這三部曲,《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都是分上下兩部,每一部都有200分鐘以上,三部合起來接近700分鐘,有11個小時時長,按照一般電視劇每集40分鐘左右,《大決戰》三部曲可以當做是一部18集左右的長篇電視劇了。


《大決戰》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乃至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絕對的一流水準。甚至可以說空前絕後。

空前絕後。

借用這個系列電影DVD封套宣傳語,就是:規模空前,場面壯觀。

這個系列電影拍攝,體現的是國家意志。不僅僅是拍一部電影,其背後有著複雜的考量,這裡不多說。

據相關報道,拍攝《大決戰》三部曲,由中央直接下令,各大軍區軍隊全力配合拍攝,整個拍攝期間,有超過100萬人次的軍隊參與。

光是從這個數字,大家應該能感受到這個電影的分量。

我給大家貼幾張軍隊集體行軍的劇照。

這是淮海戰役中,國軍渡過運河行軍的一個場景。在廣闊的戰場上,無數的士兵排成整齊的隊列集結。

這才是氣勢如虹。這才是大決戰該有的大場面。

也只有《大決戰》這個電影才能請動軍隊拍攝這樣的場面。

否則,給你1萬個群眾演員,你也沒法讓他們走出這個架勢。

更何況,試想一下,如果是一部商業電影,光是請動這麼多群眾演員,要花多少錢?

所以,這個電影拍攝,真的是不惜成本,不考慮經濟利益,要的就是最大程度,還原歷史,在各個環節都做得盡善盡美,真正的一流水準。

這個電影值得說道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說很多很多。

很多細節都值得細細斟酌。

這是中國電影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經典,永恆的經典。再多的讚譽也無法描述這個電影的經典之處。

如果是想真正瞭解我們的國家是怎麼打贏解放戰爭,建立了共和國,就必須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看完這三部曲。

這才是真正的歷史正劇。

這個答案下面其它回答,和《大決戰》三部曲比起來,都不算什麼了。


梁鵬飛


我自認是比較資深的歷史劇愛好者,就按照時間(朝代)推薦一些我喜歡的歷史劇,既然說是“正劇”,那些“戲說”味道比較重的我就忽略了。推薦劇的時間從春秋戰國到晚清,民國、抗日、國共內戰的也不說了。如果把這些劇連一連,幾乎就是一部中國古代史了。

春秋:《東周列國傳》、《臥薪嚐膽》(吳越爭霸,陳道明胡軍版)

戰國:《大秦帝國之崛起》、《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裂變》

秦:《秦始皇》(張豐毅版)

漢:《楚漢傳奇》(陳道明版)、《淮陰侯韓信》(張豐毅版)、《漢武大帝》(陳寶國版,經典)

三國:《三國演義》(鮑國安唐國強版)、《三國》(陳建斌陸毅版)(注:三國劇不要太較真“歷史”,畢竟《三國演義》比《三國志》影響力更大)

兩晉南北朝:缺。沒有經典劇可以推薦

隋:缺。戲說劇很多,沒有好的正劇可以推薦。

唐:《貞觀之治》(馬躍金士傑版,極其經典)、《武則天》(劉曉慶版)、《大明宮詞》(戲說味略強了些,但奈何拍的太好)、《唐明皇》(劉威版)

五代十國:無。

宋:無。這點非常奇怪,宋朝有多少IP啊,宋遼金時代三國殺,王安石司馬光變法之爭,宋仁宗時代。

元:無。

明:《大明王朝1566》(陳寶國版,極其經典)、《江山風雨情》(崇禎時代,一部不被重視的好劇)

清:《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經典)、《乾隆王朝》、《走向共和》(極其經典)

如果一定要選幾部我最喜歡的,我會選以下五部:《漢武大帝》、《貞觀之治》、《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走向共和》


張明揚不說話



給你介紹幾部關於孟良崮戰役的吧。孟良崮戰役在抗戰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1.《南征北戰》:國產戰爭片里程碑,比較老

1952年由湯曉丹執導的《南征北戰》算是第一部涉及孟良崮戰役的電影。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中國戰爭電影的“老三戰”,即《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其中以《南征北戰》的場面最為宏大,堪稱中國戰爭電影的里程碑。不過《南征北戰》並非一部歷史紀實類電影,裡面也並未直接提及“孟良崮”地名,而是將1947年山東戰場上發生的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融合後再創作而成。

2.《紅日》:讓孟良崮家喻戶曉

電影中的最終戰十分精彩,漫山遍野的華東野戰軍,宏大的戰爭場面,大兵團作戰的激烈廝殺都通過鏡頭表現出來。張靈甫在陷入重重圍困之後,竟然沒有像以往戰爭片中的國民黨軍官那樣嚇得手足無措,而是始終鎮定指揮,並親手殺死了前來勸降的張小甫。這位張小甫也是《紅日》中塑造的角色,因為崇拜張靈甫,把自己名字改成張小甫,漣水戰役時被華野俘虜,受到感化後決定親自上孟良崮勸張靈甫投降,當沈振新擔心張靈甫不會聽其勸說時,張小甫自信地說:“會的,我救過他的命。在一次戰鬥裡,他的腿負了傷,是我把他背下來的。”結果這一去,就死在他所崇拜的師長手中。

3.《英雄孟良崮》:迴歸歷史的嘗試

《英雄孟良崮》是由石偉導演,用於紀念孟良崮戰役的一部六集電視連續劇。這部電視劇不出名,也不算特別出彩,但它卻是第一次雙方將領以真實姓名出場,講述孟良崮戰役的影視作品,尤其是華野的將領還專門找了特型演員。迄今為止,這麼多部講孟良崮戰役的影視作品中,想在鏡頭裡看到形象還原的陳毅和粟裕,大概只有這部《英雄孟良崮》了。這是一次跳出文學作品,迴歸歷史的嘗試。


國家人文歷史


強烈推薦《日出東方》

暴露年齡啦哈哈

本人上初中的時候,為紀念建黨八十週年在電視上播出的,當時正值暑假,本人一集不落的看完了,狂補黨史和歷史知識,在後來歷次大小歷史考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本人影響深遠。

這部電視劇只有二十集,沒有強大的明星陣容,沒有小鮮肉和網紅臉,沒有華麗的服裝和場景,沒有天價的投資和商業炒作,以紅日作比,講述的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到1928年井岡山會師,中國共產黨創建及初步成長的艱難而又光輝的歷程。劇情緊湊,人物形象飽滿,將歷史課本上的知識生動的演繹了出來。重大的歷史事件,比如五四運動,中共一大,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北伐戰爭,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等,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電視劇。這部劇的主題曲也很好,楊洪基老師唱的,詞壯麗,曲好聽。

我們聚在你的麾下

朝著心中的聖地進發

長夜遙望北斗 大浪淘盡泥沙

血和淚都曾經揮灑

鐮刀還在收穫

鐵錘還在鍛打

江山如此多嬌

風展紅旗如畫

我們跟著你的步伐

走進東方初升的朝霞

多少艱難困苦

腳步從未停下

身後的長路開遍鮮花

鐮刀還在收穫

鐵錘還在鍛打

江山如此多嬌

風展紅旗如畫


洛雲若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和喜好 我覺得好看的歷史正劇有:三國演義,武則天,雍正王朝,貞觀之治,漢武帝,走向共和 …………歷史題材電視劇走向共和,是離我們比較近的一段歷史,導演是張黎,張黎導演以拍攝歷史正史著稱,這部片子非常的客觀,從鴉片戰爭一直講到民國成立,很值得一看。雍正王朝也是我比較喜歡的,是胡玫導演導演的,它是由小說雍正王朝而改變的,作者是二月河,演員都是幾個老戲骨,唐國強焦晃杜雨露,杜志國等等,演繹了雍正皇帝的一生,本人看過好幾次, 到現在央視,重播了好幾次。以上幾部劇都是個人比較喜歡的,推薦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看一看,當然,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