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人煙漸少的文書巷,已經不再像過去對這些小吃店津津樂道。清晨起床的居民,步履悠閒的商販,一如既往的生活背後,暴露出兩年前的暗流湧動。


從民眾樂園旁邊拐進,厚實的水泥牆封堵住沿街兩側的門店,顯眼的拆字和紅色條幅隨處可見,踩過凹凸不平的水凼,和早起買菜的嫂子擦肩而過。


跨進統一街,電線杆頂端的喇叭裡傳來拆遷徵收的廣播以及肯尼·基的經典薩克斯——《回家》。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文書巷——清芬路,包括統一街大部分區域以及延伸的積慶裡、人民巷、小火巷、土壋巷……於2017年9月劃為漢口老城拆遷改造區。


一年半的時間,機器轟鳴下,這裡徹底改頭換面,甚至不少淪為廢墟


2800戶原住民簽約搬走,人流漸少,街道安靜,水泥牆圍住的155年老街,進入消失倒計時。據說拆遷後,這裡將推出集商業、休閒、娛樂、住宅的大型綜合體。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北起民生路,中間穿插諸多蛇形小街,蜿蜒約千米,南至大興路相匯。


搜索漢口地圖,統一街要比想象的長很多。沿線兩邊密集分佈有旅館、麵館、超市、理髮店、菜市場、房產中介、五金批發城。視線放大些,還能發現周圍包裹反差強烈的寫字樓、商場、高檔小區。


對很多人而言,老街的印象僅限於民生路至民權路地段,熱鬧氛圍和濃郁的煙火氣是這裡被人喜愛的氣質。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2016年3月,我和朋友走進統一街,朦朧夜色潛入街巷角落,伴隨昏暗的路燈和旖旎迷幻的招牌,勾勒出初春的生機。


作為一位老武漢人,她將這裡形容是“漢口最貴的貧民窟”——民房密集,住戶龐大,環境惡劣,地價昂貴,風雨裡岌岌可危,搖搖欲墜。


儘管拆遷的消息很早就不脛而走,但一直以來也沒有哪個開發商敢輕易接手。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站在民生路口,朝向統一街望去,視線由豁朗漸漸變得逼仄。


黑壓壓的電線犬牙交錯,盤桓在灰色的天空向四周發散。擁擠的車道沒有秩序可言,晴天塵土飛揚雨天積水難行。醒目的手寫牌匾投射出滄桑歷史感,灰牆紅瓦的建築斑駁古老,歷經歲月洗練。一群白鴿從房頂撲稜而起,像有一個無形的籠子禁錮,來回盤旋。


深入其中,更能感受這裡的生活。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大部分住房狹小不堪,有的甚至只有十來平米。沿著發黴樓梯往上走,黑暗和無法預知的恐懼突襲,或許是幾聲兇猛的狗吠,或許生火做飯的煤爐味道。


房屋間的道路狹窄不平,凌亂的晾衣繩在頭頂肆意牽拉。整個區域沒有汙水排放系統,幾個公廁是清晨和晚上人流最密集的地方。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儘管如此,這裡依然成為幾代武漢人緊密相連的生活原鄉。老、中、青、少,構成統一街多數家庭的單元,人們平和滿足也快樂純真。


晴朗天氣常能見到拄著柺棍拉家常的銀髮爹爹和麻將館裡眯眼抓牌的奶奶,年輕人用五花八門的早點慰藉清晨的腸胃,騎上電動車衝進中山大道,在繁華和平淡的生活裡切換自如。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攝影師玩攝堂拍過不少花樓街和統一街的照片,兩條街近在咫尺,平行延伸,通過打銅街相連,感覺卻有些不同。


他說,拍攝兩條街的菜攤就能察覺得出。花樓街的商販對鏡頭抗拒,有些甚至抱起菜籃子飛跑;統一街要順利很多,生意人還會給蔬菜灑些水,幫忙配合找最好的拍攝角度。


這樣的感受差別,或許跟兩條街的歷史有些淵源,前者曾是漢口繁華片區,三教九流,富商雲集,精明機警。後者代表漢口圖書市場,文人墨客,豁達坦然,談笑有鴻儒。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很少有人知道,統一街的地盤最早是明朝時期袁公堤的堤尾。每逢雨季,外圍的土墩與湖水連成一片,上抵黃孝河,下通長江,可達漢水,時常能見到帆檣如雲的商船浩浩蕩蕩奔去漢口鬧市。


1864年,清朝同治時期,漢口修築城堡,袁公堤就地開壕。河床逐漸乾涸,形成幾條狹長彎曲的居民區和街市,分別命名土壋街、半邊街、港邊街。走進現在的統一街,細數巷子裡的門牌,這些名字儘管歷經百年依然還能發現些許印記。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上世紀20年代,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幾段街道索性合併命名“統一街”。彼時,全國範圍內還能找到幾條與它同名的老街,比如,江蘇徐州的統一街,河南信陽的統一街。


武漢統一街的聞名,則在於其後快速形成的刊刻、出版業務,書鋪林立,遍地開花。抗戰前夕,這裡的書局品牌已經涵蓋市場主流,例如廣益書局漢口分局、同文堂書局、廣文書局、恆昌永畫片店……若是翻開幾十年前的老讀本,封面多數會有這幾家的名字。


圖書市場趨向繁榮,也衍生出不同的派系,形成“本幫”和“洋幫”。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前者走親民路線,自產自銷戲劇唱本和國文書籍。後者印製精美,量多而質好。輪番PK,幾次較量,誰也沒打敗誰,倒讓統一街的文化氣息愈發濃厚,斷斷續續,甚至傳承至今。


藏匿在文書巷的洪山區楚劇團,或許是漢口僅存的民間劇團。每到下午,一群爹爹婆婆濃妝豔抹,靠著堅持和熱愛,在簡陋的戲臺上舞動長袖,咿咿呀呀聲中,向這座城市講起曾經這裡的往事。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逶迤蛇行的巷弄裡遠不止被人稱道的美食。


老建築的荒蕪和歷史塵埃是顯而易見的視覺衝擊。


航拍下的統一街,呈現一溜紅色屋頂的樓房,和周圍的高樓林立形成極大反差。穿插其中的巷子裡分,逼仄彎曲,一眼望不到頭。如同乾涸後的河床,不易察覺卻又格外真實。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漫步其間,彷彿身處迷宮。


巷子兩邊的房屋,雜蕪開裂,頹勢盡顯,雙層磚混結構的坡頂瓦樓、火柴盒般大小的筒子房,有面朝巷子開門,也有藏匿深處聞聲知人煙的隱蔽,匾額店招,茶樓酒肆遺留下的昨日黃花,在水泥牆外,樹葉縫隙裡顯露出來,伴隨光影跳動。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積慶裡,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統一街,但同樣經歷了搬遷改造。1300平米,60多棟三層矮樓密集縱橫。1938年,這裡是日軍在武漢最大規模的慰安所,至今還保留有舊時厚重斑駁的木門,老式百葉窗……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老復盛”,湖北菜老字號,物美價廉,曾以一道“肥腸灌糯米”聞名江城,現今已經搬到三鎮的各大商場,曾經的老店也只剩下孤單的招牌。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268-274號,不太明確曾經作何用途,但據網友挖掘,它比民眾樂園、南洋大樓還要年長几歲。如今樓下是熱鬧的蔡林記熱乾麵館,很少有人意識到它的存在。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生活在武漢,要漸漸習慣老城區的拆遷改造。


三年時間裡我見證過這座城市不低於10處的改造,從司門口鬥級營到得勝橋,從長堤街到西大街,從楚寶社區到前進二路……背後往往都是類似的情景。


有人戀戀不捨,一直住到拆遷截止日;有人盼望很久,一夜暴富;也有人抱怨從內環搬到三環邊,“城裡人”變身“鄉下人”。更多則是坦然地接受,告別多年經營的家庭,去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剛認識雞架子老萬的時候,他就和我聊過統一街拆遷後的打算,大概率就此歇業開始養老,畢竟自己已經年過60,身體大不如前。


三年後,他還是決定在距離老店50米的地方開門營業,繼續見證這裡的一朝一夕。不過多數統一街居民都已陸續搬走,曾經熱鬧的街巷明顯降低了分貝。根據計劃,常青路、盤龍城、江漢人家,是三個主要安置點,當然,也還有路程更遠的地方。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時間的厲害之處,往往是不用多久卻造就巨大的變化。


2016—2019,對於統一街,我這樣的感受尤為強烈。


傍晚時分,從老街溜出,穿過民生路,到達對面熙熙攘攘的廣場。回頭,統一街的路口越來越小,越來越暗。


不知再過幾年,跳進眼簾的事物會是什麼?在此生活過的原住民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去看待,或匆匆,或無心,或奔波,或路過?


統一街,漢口最貴的“貧民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