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导读:

春秋时期的晋国突然从历史之中消失并瓦解为赵,韩,魏三个国家是古代中国战国时代的开端。

中原传统大国晋国的瓦解可以说是衔接春秋与战国的开端,在这段缤彩纷呈的历史之中尤其以三家分晋最为精彩,而三家之中以赵无恤为首前赵国势力由盛转衰,在三晋之中丧失霸主地位的这段时间一直被认为是赵无恤战略规划的失败。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三家分晋图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资治通鉴》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赵国,韩国,魏国围绕以往晋国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起先是以赵国为首拥有天然的优势霸权,但是却在赵襄子后期一系列昏庸决策之下使得赵国丢失霸权,而魏国也在这个时候启用李悝变法,将赵国丢失的霸权通过变法稳稳的拿在了自己手里长达百年之久,而赵韩二个国家只能以魏国附庸的身份拼命追赶,其中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想象的。

一、赵国霸权的天然获得与人为丢失。

赵国的霸权并不是赵无恤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从先祖赵衰追随晋文公重耳开始数代人的努力。从赵衰被封为大夫到赵无恤共二百年的时间里面,赵国的天然优势已经形成,具体的优势从政治和地理之上来分析为:政治方面的斗争均势和地理方面的积累优势。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晋文公五贤士图

从政治方面来看:赵氏的起家是从赵衰开始的,他的眼光十分卓越,跟对了人,在和公子重耳流亡的过程之中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君臣关系。被后世奉为五贤士之一。重耳回国以后任命赵衰为上卿,封地为原地。后面赵衰之子赵盾又担任正卿,后继之人赵武从下宫之难复兴赵氏以后再次荣登正卿,三代以后赵鞅由次卿担任正卿。可以说从晋文公即位以来到赵襄子无恤近一百五十年来,晋国的正卿先后由赵氏五位能人担任,这种政治上面的优势是魏韩两家所不能比拟的。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赵国地理位置图

从地理位置上面来看:晋国后期的领土经过赵,韩,魏三家灭晋之后,领土范围已经大致确定。赵国的土地位于原晋国北部,从北边的代地到南边的邯郸,西边与秦国接壤,东边与齐国,燕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比魏国和韩国加起来还要宽广,这是赵国的天壤优势,在那个时代叫做王霸之资,可是失去了天敌的赵襄子在战胜智伯之后变得懈怠了,因为传位不当使得赵国内部纠纷四起,把原来长达百年积累下来的政治和地理优势都消磨殆尽。

“于是赵北有代,南并知氏,疆于韩魏”《史记.赵世家》

赵无恤即位以后的赵国是三家之中最为强大的存在,但是他却没有抓住这次机会,他以为自己的一生之敌智伯被消灭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他不知道的是更为凶残的战国时代即将来临,那是一个不讲规则,不遵天子的时代,这个时代里面,谁的拳头硬,谁就是霸主。在尚军功制度面前,最值得炫耀的是人头。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赵韩魏三家灭知图

人都有老的时候,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赵无恤在即将死亡的时候,他没有向以往一样聪慧。这一次的他犯糊涂了。在家天下的时代里面,他没有把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侄儿子(在当时就是自己哥哥赵伯鲁长子的儿子)。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毕竟不传子而传他人这不是当时能够出现的,而是尧舜时代的。赵无恤的儿子赵恒子没有成功即位,却是由代成君赵嘉的儿子赵浣即位,在这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年卒,浣立,是为献侯。

赵浣时代的君位之争和霸权衰落情况。

赵浣是一个君王,但是他没有一个好的出身,怪只怪他是赵伯鲁之后,而不是赵无恤之后,这才使得赵恒子有可趁之机,在那个时期,没有一个赵氏子弟愿意看见祖先一手创立起来的国家被毁坏,但是苦于不能做到万全。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赵襄子传位交代图

赵浣即位之后,赵国其实是进入了一个治世,但是这个治世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在赵恒子的觊觎之下,赵浣其实是没有防备的,当时在赵国爆发了内斗,赵恒子成功的驱逐了赵浣,在代地自立为诸侯,也许是老天爷不愿意保佑他,仅仅一年的时间,他的生命就在一片骂声之中结束了。但是他带给赵国的乱局却远远没有结束。

献侯少即位,治。襄子弟恒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史记.赵世家》

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赵献侯是一个杰出的君王,虽然说年少,但是他统治下的赵国却可以说的上是治世,要知道司马迁这个人可以说是十分吝啬用词的,汉武帝还被他称为穷兵黩武了,至于战国之初的赵献侯那定然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但是他的勤政爱民却没有躲过野心家的算计。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赵国内斗之后士兵构成

赵恒子的身份是一个谜,《史记》之中赵世家记载他是赵襄子的弟弟,但是《世本》之中又记载他是赵襄子的儿子,在这里,身份并不重要,只能说赵献侯的即位一定是引起了赵氏其他宗族子弟的不满,这种不满不仅是来自赵襄子之子,更有赵襄子其他兄弟的。

第一:内部力量争斗所产生的消耗

赵国的内斗是从赵浣即位不久以后开始的,首先是赵恒子起兵并成功驱逐了赵献侯。虽然历史之中没有记载具体爆发了多少级别人数的战斗,但是还是能从都城的迁移情况来分析出来。赵襄子时代的都城是晋阳,赵浣即位也是这样,并没有做出改变,但是后面赵恒子驱逐赵浣之后却没有定都晋阳,而是住在代地,放弃晋阳而都代地,只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晋阳作为历经无数大战的坚城没有被赵恒子攻下来,而赵国从代地以南都不服从赵恒子,所以赵恒子就只能在代地自己称诸侯,自己跟自己玩。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古代城池内部房屋

第二种情况就是晋阳人心不归属赵恒子,就算他成功取下晋阳,也是惨胜。无法在晋阳立足,所以只能回到代地遥控赵国,在位一年后死去,连自己的儿子都被国人杀死,原因是因为赵恒子的篡位不符合赵襄子的原意。但是这二种情况无论是那一种都会使得赵国兵力大损。据后世专家考证:城池遗址东西宽4750米,南北长3750米,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这种大城在战国时代不知道需要多少人才能攻下来,但是从一千多年以后的北宋赵光义来看:当时是花费了二十万人花费几次才攻打下来的。所以说战国时代那种落后生产力不说有二十万也得有十几万吧!这一次内斗的损失使得未来十多年赵国无法参与战国争霸。

“旧太原都城左汾右晋,潜邱在中,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二千一百二十二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唐会要》

第二:外部力量侵蚀所带来的损害。

魏国的崛起是以赵国的衰落为代价的,赵襄子死后君位问题成为了赵国最大的问题,内部有资格继承君位的赵公子都参与内部斗争,而没有闲暇参加外界的霸权之争,这个时候魏文侯魏国斯作为一代雄主开始崛起。

赵国继位风波:“三家分晋”之中的赵襄子是如何错失霸主地位的

魏文侯图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魏文侯任用当世名才李恪进行变法,变法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个变法空挡就是在赵国内斗期间进行的。李悝通过对农业方面实施改革极大的促进了魏国农业的发展,他在魏国丰收之年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大量的粮食,在灾荒之年再免费或者无息发放种子。使得魏国基本解除了来自天灾的威胁,再加上后期遇到名将吴起,改革魏国军队,建立魏武卒,这种

相当于职业化的军队打败了列国包括赵国的服役军队,魏国大强,得胜于诸侯。

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国袭邯郸。《史记.赵世家》

结语

三晋分家之后,赵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就是因为赵襄子的传位风波使得赵国衰弱,为什么同为赢姓之后的赵氏没能够抓住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霸权和衰落过程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赵,韩,魏三家关于晋国霸权的继承问题始终是以赵国为首的,但是赵国的自甘堕落使得魏国从和韩国一样的小国成为了称霸百年的强大国家,而赵魏之间关于霸权的争夺始终是三晋之间的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总是有一些天才君主让人叹息,为什么流星般的精彩人生却总是安排不了自己的身后之事。赵国霸权的错失使得三晋国后期陷入一种微妙平衡,三晋之间再也没有一种力量使得他们统一为春秋时期晋国哪样的超级大国,从而失去了合并天下的资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