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慧:顺势而为,可处于不败之势

鬼谷子曰:“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鬼谷子智慧:顺势而为,可处于不败之势

也就是说,三皇五帝时的政治,有了裂痕可以弥补、挽救(那时的政治制度是禅让制,所以有了弥补、堵塞之法);夏商周之时的政治,有了裂痕就在裂痕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这时的政治制度是继承制,所以夏朝有了裂痕,就被商朝取代,商朝有了裂痕,就被周朝取代)。诸侯之间的裂痕,不可胜数,在当今时代(指五霸之时),也是取用“三王”式的抵戏术为上。

2

这段话,隐藏的含义是,裂痕出现时,采用弥补、挽救还是另起炉灶之法应对,关键是由时势来决定的。

鬼谷子智慧:顺势而为,可处于不败之势

任何事情的成功达成,都是三个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天时、地利、人和。人们谋划此事,付诸实行,可称为人和;推动此事发展或产生消极作用的机遇、天意,就是天时;此事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就是地利。

时势,主要指的就是天时和地利。这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力量,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即使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千古一帝唐太宗、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也没有能力与时势相抗衡,正相反,是时势造就了这些盖世英雄,与此同时,这些英雄又以超卓的资质创造和影响了决定历史和时代命运的时势。历史就是这样被恒久不断的时势一直推动着向前发展。

3

春秋末,晋国六卿强大,架空了国君。六卿之一的赵简子非常贤明,致力于扩大赵氏土地和权力,提高政治地位。

有个叫姑布子卿的人,善于看相。赵简子将众多出身好的儿子召来,请姑布子卿验相。姑布子卿看过所有人后说:“没有一个有统御兵将的资质。”

赵简子忧心道:“难道赵氏将会灭亡吗?”

姑布子卿没作答,只说:“我在路上看到过一个少年,大概也是君之子。”

于是赵简子找来那位少年,姑布子卿见到那少年后,即起身贺道:“此真统兵御将之良才!”

赵简子质疑道:“此儿名毋恤,乃一贱婢所生,何足言贵?”

姑布子卿道:“此子天命所授,虽贱必贵!”

鬼谷子智慧:顺势而为,可处于不败之势

从此之后,赵简子将毋恤和其他儿子同样看待,时时考察诸子,每次都发现毋恤是最贤能的。但是,此时赵简子已经立了长子伯鲁为太子,不能轻易置换。

后来,为了最后确定哪个儿子最贤能,最有能力将赵氏基业发扬光大,赵简子决定对儿子们做最后一次测验。

一天,赵简子对儿子们说:“我在常山上藏了宝符,先觅得者赏!”

于是,诸子争先恐后策马直奔常山之上。当其他兄弟都在山石草木里寻找时,毋恤却半途而弃,独自跑到山顶欣赏风景去了。

欣赏够风景,毋恤才下山回家,彼时,其诸多兄弟都已经回去,人人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赵简子问毋恤可找到宝符,毋恤说找到了,赵简子就让毋恤出示。

毋恤道:“从常山上,可俯瞰代地,代地可取也。宝符即是代地。”

赵简子大悦,知道毋恤果然最为贤能,于是废伯鲁,而立毋恤为太子。

鬼谷子智慧:顺势而为,可处于不败之势

4

毋恤为什么能找到宝符,并且以出身卑贱的庶子身份成为太子?关键之处就是毋恤看清了时势——晋室已衰,公卿已大,若不图存,就被灭亡。所以,毋恤登上常山后,就顺着这个时势找到了真正的宝符。所以,赵简子认定毋恤一定能够继承他的志向,光大赵氏。

赵简子去世后,毋恤即位,是为赵襄子。赵襄子刚即位,就图谋将“宝符”拿到手。因为赵襄子的姐姐是代王夫人,所以赵襄子刚刚将父亲赵简子下葬后,丧服还没来得及脱,就请代王会饮。代王欣然而来,宴席上,还没等代王喝醉,赵襄子就下令厨师们出其不意地将代王和代王随从全部杀死。紧接着,赵襄子发兵攻取了代国。赵襄子的姐姐知道后,悲愤自杀。

攻取代国后,赵襄子便将长兄伯鲁的儿子封到了那里。赵氏由此日益强大,即使在后来,智伯率领韩、魏,合三家之兵攻打赵襄子三年,最终都被赵襄子打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