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宗师界的一股泥石流

01

公元前四世纪的某一天,穷困潦倒的魏国人张仪正在担心衣食的着落问题,突然接到了老同学苏秦来自赵国的邀请。

这时的苏秦已经是六国的大红人,在赵国也身居高位。张仪接到邀请大喜过望,觉得这是个走上人生巅峰的好机会,打点好行装就去赵国投奔苏秦。

谁知,到了赵国,苏秦一连让他吃了几天的闭门羹,好不容易见到了,苏秦又让他立在堂前,和婢女奴仆一起吃饭,还出言羞辱了张仪一番。

张仪受不了这等屈辱,果断决定离开赵国前往秦国。在秦国,张仪的经历顺风顺水,宛如有贵人相助,很快见到了秦惠王,而且获得了重用。

多年以后,张仪才得知,苏秦一直认为张仪怀才不遇很可惜,而最适合他发展的舞台是在秦国,所以用激将法让他到秦国去,而且暗中派人时刻帮助张仪在秦国打点各种关系,这才成就了张仪的飞黄腾达。

张仪知道真相后,慨叹到,这样的权谋我们都和老师学习过,为何我却没有领会到呢。

就连帮助同窗这种事情,都如此千回百转、充满机锋,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奇学派呢。原来苏秦和张仪共同的老师,就是战国时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鬼谷子,这一期,我们就来说说鬼谷子和他的弟子们的那些事儿。

02

在历史上,鬼谷子是非常神秘的人物。除了在《史记》的苏秦张仪列传中短暂的亮了个相以外,在正史中鲜有记载。

首先,他的出生时间不详,有的说是战国时期,有的说是春秋时期,当然如果后者成立的话,苏秦和张仪是他学生这件事儿,也就变得不靠谱了。

其次,他的出生地也不详,除了最常见的河南颍川说,还有陕西韩城说、河南淇县说,甚至新疆哈密说。

最后,就连鬼谷子是否确有其人,历史上也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鬼谷子》的一书实际作者是苏秦,还有人认为这本书书根本就是伪书。

直到1973年《战国纵横家书》在马王堆出土,证明了鬼谷子和苏秦张仪的师徒关系,上述的一些争议才基本得以平息。

虽然个人的曝光率远远不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其他大家,如孔孟老庄等人,但说起弟子的影响力,鬼谷子老师和上述大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苏秦、张仪之外,据说著名军事家孙膑和魏国名将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弟子此外,商鞅、毛遂、乐毅、尉缭也都或直接或间接受过鬼谷子的教诲。有人说。鬼谷子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并非没有道理。

03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影响了如此多的战国风云人物乃至当时的时局变化呢。咱们要从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大宗师留下的唯一同名著作《鬼谷子》说起了。

《鬼谷子》的篇幅并不长,七千字上下,比大道至简的《道德经》也长不了多少。简单的说,这是一本外交游说和出谋划策的书。和同时代的各种著作相比,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实用性。试看其中几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是《捭阖》篇,其中“捭”是拨动的意思,“阖”是闭藏的意思,一开一合,引申的意思就是分化和拉拢。开宗明义,说的就是如何团结一批人,打击另一批人的策略和方法。

《内楗篇》讲的是如何向君主进献说辞的方法,结合君王的个人偏好,可以从道德、朋党、财货甚至文化娱乐角度出发,多管齐下,打造超级说服力。

《飞箝篇》介绍了如何交谈中给对方挖坑,比如,先诱使对方说话,然后再用褒奖对方的方式,箝住对方,让其无法收回。

《揣篇》主要是揣测人情的方法和意义,选择有利时机,通过观察、询问、试探的方法,探知对方的喜恶和欲求。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鬼谷子》算的上一本涵盖了公关、演说、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一本干货满满却也套路满满的实用类作品。但在昔日大多崇尚幽深高远思想的诸子百家宗师中,鬼谷子老师却是极度的另类人物,堪称大宗师界的一股泥石流。

04

教材流传至今,但鬼谷子老师授课的场景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我们只能从他的两名弟子苏秦、张仪的言行中,尝试体会鬼谷子思想理念的影响了。

苏秦和张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早年出身贫寒,受尽白眼。

苏秦因青年时因为一事无成,被哥哥嫂子嫌弃;张仪被人污蔑偷了楚相的东西遭到毒打,回到家里受到妻子的奚落。早年饱尝人生艰辛,让他们对成功有着异常的渴求。

在战国的乱世中,两个人相继凭借纵横捭阖的能力,抓住了机遇,成为政坛红人。

根据《史记》记载,苏秦在燕国发迹,经过多番游说,促成了六国之间的合纵,先后担任六国的国相;张仪则是从秦国起家,以“连横”为主要策略,拆散了六国的联盟,两度出任秦相。

虽然后世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中对苏秦张仪的影响力有所夸大,但两个人的确是在提及战国历史时绕不过的名字。

除了有对成功的极度渴求以及与之匹配的超强能力外,恩怨分明,也是苏秦和张仪的重要特点。

虽然斡旋在六国之间,但为燕国谋求福利,一直是苏秦坚持的原则;而张仪为了感谢苏秦的知遇之恩,在苏秦的有生之年,也一直没有对苏秦效力的赵国发起攻击。

当然,对于曾经嘲讽和羞辱过他们的人,苏秦和张仪也不会向传统儒家道德所倡导的谦谦君子一样,秉承忠恕之道,而是以牙还牙。毫不含糊。

张仪在秦国得势后,给曾经羞辱过他的楚相写了充满复仇意味的一封书信;

大意是,当年我追随你的时候,我明明没有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今天你好好守住你的国家吧,我要来夺取你的城池了。

所谓大仇得报,说的大概就是张仪此刻的心境吧。

05

鬼谷子的纵横学说,为苏秦张仪这样的寒门子弟,提供了在乱世中逆袭的机会。当然,围绕着师徒几人的争议与毁谤,在两千多年来也从未消失。

历代人物在谈及鬼谷子时,往往会形成抨击和赞扬的两种极端态度,当然,抨击的人要远远多于赞同的人。

比如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和欧阳修,对鬼谷子的思想和著作就有截然相反的态度。

柳宗元认为:鬼谷子一书“险戾峭薄,恐为妄言,乱世难信,学者不宜道之。” ,他甚至认为“鬼谷子”只是一部欺世盗名的伪书;

欧阳修对鬼谷子有很高的评价。在他的眼中,鬼谷子“因时适变,权事制宜“。颇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

鬼谷子及其思想在古代贬损多于赞誉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从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出发,《鬼谷子》中充斥着太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内容,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另一方面,《鬼谷子》中纵横捭阖的策略,更类似于“帝王之学”,如果被普罗大众所关注和掌握,容易造成社会的动荡。

有趣的是, 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后,西方世界出现了不少推崇鬼谷子的人, 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影响至深的人物——斯宾格勒。

在斯宾格勒眼中,鬼谷子因对历史可能性的敏锐观察及对外交技巧的掌握而成为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一位渊博的怀疑论者,而这种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基辛格。

有人甚至还戏称,斯宾格勒是现代的鬼谷子,而基辛格则是当代的苏秦张仪。

时至今日,各种经世致用的学科纷纷涌现,我们再读到鬼谷子的时候已经不会再如古人一样,对其极度致用的内容感到惊诧。

虽然其中的内容见仁见智。但纵横学派这一在庙堂上被常年雪藏,却在江湖中拥趸众多的另类理念,仍是我们在理解中国教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应忽略的重要线索。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感谢大家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文章转自“师之”app中的《教林广记》栏目,欢迎前往下载注册并订阅查看最新内容!

鬼谷子,大宗师界的一股泥石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