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關氏家族年三十祭祖燒香習俗

正紅旗關氏家族年三十祭祖燒香習俗

作者 | 常維範

選自《哈達山口述文化》

  後葦子溝西山老關家,歸屬正紅旗,本姓關。辦譜在烏拉街南四間房。

  後葦子溝正紅旗關氏族人,以前過年時都要到西山老關家去祭祖燒香。當時的西山主事人是現在關世清和關世孝的爺爺關英武,屯裡人都稱他為西山關鷹。

  四十年前,西山老關家是屯中的大戶,十多口人,最多時十七口人吧。

  當時的關英武是後葦子溝的名人,威望很高,是當時後葦子溝官學的校董。

  在關英武家的西牆的高處兩個木粧之上橫放一長條板,上面擺放著譜書、香匣、香爐(香碟)、蠟臺(銅質的)等,香匣內放有磨成粉狀的香末。

  到了年三十晚上,便將蠟臺拿下來,放在祖宗板下邊的條琴上(也叫炕琴)。安放好帶有雙喜字的大紅蠟燭(當時叫洋蠟)然後點燃。再把香匣、香爐也放在炕琴之上,打開香匣後,先在香爐內放一層草木灰並壓實,然後用一截秫秸挖去內瓤做個小撮子,將匣內香末撮起,在香爐小灰上擺成“一”字形或“卍”字形。再將一塊兒紅彤彤的火炭兒放到香末的一頭,將香末點燃。

  等到接完神後,本族各支的人等便前來給祖宗磕頭,燒香祭祖。

  香匣內的香末是在九九重陽節到哈達山上摘取年祭香(也叫達子香)的葉片陰乾或烘乾後用碾子壓碎,並用細籮篩好的粉末。

  磕頭時,要按輩分,自長而幼,分批進入。同輩的人一起進,按年庚大小順序排列,磕完後,再輪下一輩。以此類推。

  住得離這兒較遠的或年三十來不了的族人,要在初一至初五陸續到齊。本族中的男子,不論年歲大小都要去祭祖磕頭。

  到正月十五,本家負責燒香,正月十五燒完香,正月十六便撤供、撤香了。

  燒香時的供品是三摞饅頭,每摞五個饅頭。滿族人上供不供菜。

  (正紅旗族人關世清口述 常維範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