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自信的根源是什麼?

鍾勇180607335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個好孩子,是後天父母的教育以及家庭環境的影響,給孩子的人生引導在不同的軌跡上。所謂的壞孩子,也僅僅是大人給他們的一個標籤。心理學家認為,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通常都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孩子厭學,是對於學習產生了一種恐懼,本質上是對於自己缺乏自信心,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一個壞孩子,並主觀意識上對自己的判定形成了錯誤的偏差,也就是產生了自卑的心理。自卑感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若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個自卑感就會放大,形成自卑情結。更多的是來自於父母的影響,孩子自卑感的產生,沒有自信心,可能有幾下幾點原因:

需要沒有被滿足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大的需求就是有價值感和歸屬感,這兩個需求的給予對象,應該是父母。若家長一味的忽略孩子的感受,或者一味的去進行打壓,孩子就體會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歸屬,從潛意識裡對自己形成批判,因此總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他們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父母的愛,可能會產生取悅等錯誤的行為。

批評等錯誤的教育模式

批判和打罵是在教育中是可以短期見效的方式,孩子淘氣父母一噸打罵之後,可能當時變乖了,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的行為並不會因為這樣而變好,他可能會變得反叛想要報復,或者變得卑微懦弱,沒有自信心。

縱容嬌慣

在教育上中國的父母是很難有邊界意識的,有時候過於的去嬌慣孩子,任何事情都會幫著孩子做,孩子無法獨立去思考和行為。很多時候會造成孩子停滯不前,更加的在意自己的感受,遇到問題更多的是會去逃避,會造成形成嚴重的自卑,最後形成扭曲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