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軍:“弄斧”還需到“班門”

蕭軍:“弄斧”還需到“班門”

可能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班門弄斧”是一個含有貶義色彩的詞語,多形容不自量力,在高手、專家、學者、權威面前顯擺自己的才能與本領。

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參見歐陽修的《與梅聖俞書》:“一樵夫耍斧於班府前,班,即魯班,名匠也。所以而有一班門弄斧。”樵夫耍斧於班府前,明知班之深資卻執意前行,且不知其寒單身耍其刀,證明樵夫心之深與志之高,敢於並勇於試與班,雖知是碰壁,卻硬以脆殼之蛋擊於鵝卵之石。就此氣量,誰與爭鋒?


顯而易見,反對唯唯諾諾、固步自封、鼠目寸光,主張班門弄斧的文章可謂車載斗量、浩如星海,且觀點相近,大多都認為班門弄斧不但有利於發覺差距,而且有利激發努力,幹出一番不平凡的業績。今天,我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一說班門弄斧。我以為,班門弄斧一不簡單,二不容易。

班門弄斧需要相信自我的底氣。“毛遂自薦”這個成語雖然古老,但永遠有著與時俱進的意義。它的價值就在於啟示人們,當具備實力的時候,不要過分虛偽地謙讓,而應該據理力爭,搶抓機遇。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毛遂。機遇也是挑戰,戰勝要靠實力,有實力才有底氣,最終會讓拭目以待者刮目相待。

蕭軍:“弄斧”還需到“班門”

班門弄斧需要挑戰權威的勇氣。如果沒有班門弄斧,“日心說”代替不了“地心說”;如果沒有班門弄斧,斜塔上的試驗就不會震撼人們的眼睛與心靈;如果沒有班門弄斧,何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何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如果沒有班門弄斧,一代代兒子不如老子、孫子不如兒子,人類又怎麼向前發展?

班門弄斧需要知恥後勇的志氣。如果不曾擊石,雞蛋不會明白自己到底有多軟;如果不曾效顰,東施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醜;如果不曾撼樹,螞蟻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弱;如果不曾自大,夜郎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狂。這一切一切,都是因為一直沒有勇敢地去班門弄斧,才釀成大錯。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生有一些班門弄斧的經歷,才算真正的成長,才算真正的幸運。


班門弄斧需要改進完善的靈氣。之所以要“弄斧”到“班門”,不是要不知天高地厚地挑戰權威,也不是撞了南牆不回頭、見了棺材不落淚、被人恥笑後依舊我行我素,而是為了拋磚引玉、學習借鑑、認識自我、改進自我、完善自我。若一次次的班門弄斧沒有獲得經驗或教訓,只是“前赴後繼”地自取其辱、貽笑大方,那麼這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班門”的不尊重。相反,如果能和“班門”對比反思,發現自己所不具備的閃光點,並努力地移植到自己的身上,那才是真正的“名師出高徒”,這樣的“高徒”註定在不斷“班門弄斧”中歷經歲月的磨礪和閱歷的積澱,最終成為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的“名師”。

蕭軍:“弄斧”還需到“班門”

榜樣是用來激勵的,目標是用來超越的,夢想是用來實現的。雖然李白死後,來往的文人墨客總愛在採石江畔他的墓前題詩,文人梅之渙路過,見此情景憤然在寫下:“採石江畔一抔土,李白詩名傳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但我對梅之渙這種“賊喊捉賊”的做法不敢恭維,他在諷刺別人不自量力的同時,恰恰正以不自量力的方式班門弄斧。試問,沒有這次班門弄斧,世人誰知道梅之渙?其所作所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豬笑烏鴉黑”。

所以,我以為,班門弄斧前,應該鼓足勇氣莫洩氣;班門弄斧時,最好凝聚靈氣,學習借鑑莫白去;班門弄斧後,務必融會貫通,長善救失不放棄。尊重權威,反思自己,珍惜機遇,讓每一次班門弄斧都有價值,讓每一個平凡生命都有意義,這才是班門弄斧的真諦。

蕭軍:“弄斧”還需到“班門”

作者簡介:蕭軍,家居陝西洛南,暱稱雲蒙山人。中學教師,文史專員,洛南愛故鄉文學小組顧問。願結識更多崇真、尚善、向美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