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弄斧”还需到“班门”

萧军:“弄斧”还需到“班门”

可能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班门弄斧”是一个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多形容不自量力,在高手、专家、学者、权威面前显摆自己的才能与本领。

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参见欧阳修的《与梅圣俞书》:“一樵夫耍斧于班府前,班,即鲁班,名匠也。所以而有一班门弄斧。”樵夫耍斧于班府前,明知班之深资却执意前行,且不知其寒单身耍其刀,证明樵夫心之深与志之高,敢于并勇于试与班,虽知是碰壁,却硬以脆壳之蛋击于鹅卵之石。就此气量,谁与争锋?


显而易见,反对唯唯诺诺、固步自封、鼠目寸光,主张班门弄斧的文章可谓车载斗量、浩如星海,且观点相近,大多都认为班门弄斧不但有利于发觉差距,而且有利激发努力,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今天,我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班门弄斧。我以为,班门弄斧一不简单,二不容易。

班门弄斧需要相信自我的底气。“毛遂自荐”这个成语虽然古老,但永远有着与时俱进的意义。它的价值就在于启示人们,当具备实力的时候,不要过分虚伪地谦让,而应该据理力争,抢抓机遇。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毛遂。机遇也是挑战,战胜要靠实力,有实力才有底气,最终会让拭目以待者刮目相待。

萧军:“弄斧”还需到“班门”

班门弄斧需要挑战权威的勇气。如果没有班门弄斧,“日心说”代替不了“地心说”;如果没有班门弄斧,斜塔上的试验就不会震撼人们的眼睛与心灵;如果没有班门弄斧,何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何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如果没有班门弄斧,一代代儿子不如老子、孙子不如儿子,人类又怎么向前发展?

班门弄斧需要知耻后勇的志气。如果不曾击石,鸡蛋不会明白自己到底有多软;如果不曾效颦,东施不会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丑;如果不曾撼树,蚂蚁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弱;如果不曾自大,夜郎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狂。这一切一切,都是因为一直没有勇敢地去班门弄斧,才酿成大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有一些班门弄斧的经历,才算真正的成长,才算真正的幸运。


班门弄斧需要改进完善的灵气。之所以要“弄斧”到“班门”,不是要不知天高地厚地挑战权威,也不是撞了南墙不回头、见了棺材不落泪、被人耻笑后依旧我行我素,而是为了抛砖引玉、学习借鉴、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若一次次的班门弄斧没有获得经验或教训,只是“前赴后继”地自取其辱、贻笑大方,那么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班门”的不尊重。相反,如果能和“班门”对比反思,发现自己所不具备的闪光点,并努力地移植到自己的身上,那才是真正的“名师出高徒”,这样的“高徒”注定在不断“班门弄斧”中历经岁月的磨砺和阅历的积淀,最终成为一定范围內、一定程度上的“名师”。

萧军:“弄斧”还需到“班门”

榜样是用来激励的,目标是用来超越的,梦想是用来实现的。虽然李白死后,来往的文人墨客总爱在采石江畔他的墓前题诗,文人梅之涣路过,见此情景愤然在写下:“采石江畔一抔土,李白诗名传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但我对梅之涣这种“贼喊捉贼”的做法不敢恭维,他在讽刺别人不自量力的同时,恰恰正以不自量力的方式班门弄斧。试问,没有这次班门弄斧,世人谁知道梅之涣?其所作所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猪笑乌鸦黑”。

所以,我以为,班门弄斧前,应该鼓足勇气莫泄气;班门弄斧时,最好凝聚灵气,学习借鉴莫白去;班门弄斧后,务必融会贯通,长善救失不放弃。尊重权威,反思自己,珍惜机遇,让每一次班门弄斧都有价值,让每一个平凡生命都有意义,这才是班门弄斧的真谛。

萧军:“弄斧”还需到“班门”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昵称云蒙山人。中学教师,文史专员,洛南爱故乡文学小组顾问。愿结识更多崇真、尚善、向美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