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最近,樓市傳聞不斷,真假莫辨,爆料後不斷被闢謠。特別是信貸政策上,市場最為敏感,如建行深圳剛闢謠重申“二套房首付比仍不低於7成”。


近期以來,樓市趨於相對寬鬆卻是一個大趨勢。外界認為,樓市從寒冬中復甦、提振需要一個過程,不宜過猛,否則易誤導市場預期。


土地市場的冷暖,當前依然是關乎地方“錢袋子”、開發商“糧草”乃至終端之購房者“買得起、買不起房”最直接的觀察窗口。


NO. 1|‍壹


以新一線成都為例,3天前二圈層雙流協和曾意外火爆成交1宗樓面地價13700元/㎡、溢價率48.6%的“新地王”。然而,升溫勢頭似乎才剛開始。


剛剛,成都龍泉驛大面板塊出讓一宗約31.8畝純住宅地塊,相對於起始樓面價5600元/㎡,最終成交價11000元/㎡,溢價率96.4%,“河北黑馬”隆基泰和競得


這個結果一出,成都地產圈似乎要炸開鍋,就連業內人士也感慨說:“太貴了,入駐成都的代價越來越高”!


2天前,北京樓市再次刷新了大家的市場認知,一宗位於海淀區西北旺鎮的不限價住宅用地,溢價率約25.95%,76輪爭奪,最終華潤+中交+北科建聯合體總斥資76億元競得。


春節後北京曾三次推地,每次三宗地,除了2宗地0溢價之外,其他7宗地均出現不低的溢價率。


最關鍵的是,

北京目前已成交的10宗宅地,一下子進賬430多億,有8宗地不限價,均為實力品牌房企,可謂是“清一色”的央企、國企。


要知道,上一輪熱點樓市高潮的推波助瀾者,就是央企、國企一度輪番捲入地王大戰,屢被社會詬病,後被明令制止。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同為一線的上海,2月22日一宗位於徐匯濱江西岸金融港的地塊成交總價高達310.5億元,時隔6年再度刷新“總價地王”記錄。此消息足以讓業內記住好幾年。


佛山、惠州、溫州、南京、鄭州、福州等新一線或二線城市推地後,不斷被品牌房企搶奪。


以頗具典型的福州為例,2月27日迎節後第一拍,推地11宗,起始總價約130億元,30多家房企參與競拍,成交總價143.92億元,平均溢價率15.19%,拿到地的涉及龍湖、旭輝、首開、中駿、大名城等,上市房企居多。


如果說當前京、滬拿地者頗為特殊的話,像上海總價“新地王”摘得者是香港置地,背後由香港怡和財團支持,那麼其他熱點城市的土地交易,儲糧收穫頗豐的如龍光、旭輝、龍湖等就是典型的大型地產民企。


實際上,這些房企對在熱點城市拿地“絲毫不手軟”,出手也闊卓。既然這麼有錢,還說他們很缺錢?


NO. 2|‍貳


2月13日,也就是節後不久,地產密探曾刊發《地產商危局:上半年5500億債到期,頂多苦撐3個月?》一文,核心數據來自全聯房地產商會,認為疫情之下,房企資金鍊正面臨一場生死考驗。


從全聯房地產商會官方微信2月11日發佈的《關於疫情後期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來看,呼籲從融資、資金監管、稅費交納、復工復產四個方面給予扶持,其實就是救市。


地產密探又詳細閱讀研究了一番,還是有必要將之專門貼出來,可以說許多地條款都是各地最近利好政策出爐的藍本。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商會建言後不久,卻遭到福耀玻璃老闆、“意見領袖”曹德旺的怒斥,“解決房地產資金問題很簡單,降價就行了”,“前幾年房地產處於‘極度繁榮’的狀態,而現在,他們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應該有自己的實力去應對這些問題了。”


怒斥歸怒斥,2月13日全聯房地產商會繼續撰文提到為何建言,“房地產行業體量大,上下游產業鏈長,若地產行業出現動盪,上下游產業鏈也勢必遭受不同程度的衝擊,並極易引發金融風險”。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這條理由一來,就像拿到了“尚方寶劍”,足以讓很多人閉嘴。實際上,過往每次救市背後,類似這個理由總是特管用。


目前,包括無錫十七條、西安十條以及蘇州、合肥等多地出臺樓市組合拳新政,其中都涉及到延長土地款交納期限等。這讓很多捏了一把汗的房企們鬆了一口氣。


站在另一個角度看,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張文撰文說,這背後是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的增長乏力。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站在房企的角度,到底缺不缺錢?實際上,房在任何時候,房企都感覺缺錢,錢不夠。


市場好的時候,房企大膽激進、敢於放大槓桿,甚至有些就像走鋼絲,幾乎玩到了極限,只要高週轉持續有效,能大把大把借到銀行的錢,那就是大本事。


但樓市一旦遇冷,房企又是最敏銳的群體,在城鎮化紅利依然還在、樓市剛性購房需求依然很強勁的情況下,個別激進型房企打折狠一點,賣幾個項目或地塊,現金流其實就又回來了,最近不少機構到處尋找併購,很能說明問題。


所以說,不能說樓市真的不行了,所有房企都活不下去了,困難只是暫時的。何況,利好政策又不斷給開發商們解圍,比如關鍵之關鍵的融資。


NO. 3|‍叄


最近,滬、深兩市的地產公司債發行越來越有些“飆”,不僅單筆融資規模大,超乎以往,而且期限也夠長,10年期的非常多,20年期的也不是沒有。


比如2月27日,綠地控股拋出180億元公司債“再融資”計劃,期限7年,用於還舊債,這些舊債期限普遍較短。正接受審核的陽光城80億元公司債、合景泰富125億元公司債及剛獲審核通過的首創置業60億元債券期限最長都是7年。


龍光最近拋出2筆合計70億元公司債期限10年,而龍湖去年底申請受理的180億元公司債期限最長15年,更厲害是金地剛申請的110億元公司債,期限最長20年,不少網友感慨“房企能否再活20年”。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據地產密探觀察:從以上現象看,房企境內債申請條件或趨於寬鬆,從以往多為3年期及以下,普遍在5年以上,尤其是7年以上已較為普遍。


境外美元債這塊,我們看到優質龍頭房企發債期限也有變長趨勢,如龍湖1月份曾發過12年期4億美元債、7年期2.5億美元,碧桂園2筆合計10億元(最低7年,最長10年),合景泰富7年期3億美元債,像恆大2筆合計20億美元債,最長一筆4年。


對於中大型房企而言,在負債結構上調整優化對了,長債佔比持續提高一些,負債率又能穩得住,暫時不用過分操心土地款問題,銷售上該打折就打折,依然會活得不錯。

土地款緩交,一二線頻現搶地,開發商喊缺錢是“哭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