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內向,不會說話,不受歡迎,該怎麼辦?

薛程峰


我們很容易透過外在的肢體和表達對一些外向性格的人,產生一定的羨慕,特別是在一些心情低落期,很容易引發對性格延伸的一系列自卑情緒。這是很正常的,我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接納自己。

但光接納也不行,還需要我們認清自己,有些時候,我們不說,不代表我們沒有思路;我們不表達,不代表我們對某件事情沒有看法,對嗎?

但我們仍然在交談上是有自己優勢的,我來舉一個例子:

有些人很容易在社交場合,侃侃而談,但說的越多,表達的越多,他始終是在表演是在SHOW自己,如果表達的觀點越犀利越不容易被對方所接受,還可能導致說多錯多的問題發生。

如果,我們本身很有想法,在傾聽他人表述之後,延伸對方的思考方向做一些開放性的追問,這樣既沒有打壓對方,又沒有再沉默中避諱的意思,反而讓別人對咱們刮目相看,畢竟沉默是金,這樣的道理是一點都沒有錯的。

畢竟原生家庭的狀況是過去,我們更改不了,只能慢慢改變自己的思維,和接納事物的看法。無論是否討厭自己,這其實對我們的成長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

既然是內向,那我們就把它發揮到極致,透過更多的話題、知識結構,讓我們在表達中先受人關注,在學會讓別人迎合你,這需要在社交場合一步步去試煉。

你看那些很多說出隻言片語,但可信力度特別高的人,往往都是內向,甚至是不苟言笑的。

希望這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吧,如果對內向性格的調整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有很多內容也是偏於性格塑造的。


霖士心理


不敢表達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有三種:

1.自卑

每次想表達什麼觀點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自信心,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所以還不如不說。

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有想法也要爛在肚子裡”的習慣。

2.迴避

不想過於麻煩別人,也不想別人來麻煩自己。

有的人會覺得:人際關係都是非常複雜的,所以,他們寧願跟事物打交道、而不願意跟人打交道。

3.膽怯

小時候有被拒絕過的經歷,從此以後,就變得小心翼翼的、不敢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

以上是“不敢表達自己觀點”的三類原因。看題主的描述,你可能更偏向於第三類原因。

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是有解決方案的——對於幼年經常被否定的人來說,他們更加敏感、更加懂得察言觀色,所以天生就有一個溝通上的優勢: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

你可能會覺得:考慮別人的感受,跟表達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關係特別大。

因為,真正有效的溝通,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的觀點、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對方的感受,用對方喜歡接受的方式來溝通。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是:從細節上,一點點培養和重塑自己的信心,以及學習如何去表達、學習如何佔據主動權。這些都可以通過經驗來獲得。你失敗過幾次,這沒關係,不要自暴自棄;當你失敗超過20次,你就擁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

這些經驗,至少可以給你帶來三大好處:

1.自信心

當你鼓起勇氣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可能會被別人拒絕或者嘲笑;當你嘗試過很多次,就會發現:不是每次都會拒絕你的,也有不少人會對你的觀點表示贊同。

你每成功一次,你的自信心就會增加一點點。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去嘗試吧!你可以無視那些嘲笑你的人。

2.自嗨&自嘲

咱們退一步說,就算沒有人搭理你,你也完全可以自娛自樂啊!拿別人開玩笑不太好,你可以拿自己開玩笑啊!

當然,玩笑話,點到為止就好。

3.免疫力

對別人的拒絕有了免疫力。

有時候我們不敢表達,是因為害怕被別人拒絕。但你想一想:當你被別人連續拒絕過20次之後,你還會怕別人拒絕你嗎?

就算別人再拒絕你一次,兩次,三次,也不過是增加一次失敗的記錄罷了,反正都是20幾次,多一次也無妨,對吧?

而如果別人沒有拒絕你,你是不是就有了一次成功經驗了呢?

對了,前面我們聊到的三個原因,都沒有提到“內向”這個詞,因為我不認為內向跟表達能力有直接的關係。

我自己也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但這並不影響我在公共場合發表意見。內向,只是我們的性格特點而已;不敢當眾發言,那是因為害羞,因為缺乏練習。

最後再說個糗事——

昨天我跟公司兩位實習生出去吃飯。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聊到一部電影的劇情,當時我特別興奮,還模仿裡面的一個角色、大聲的說了一句話。

本來我模仿得比較誇張,隔壁座位上一個小姐姐嚇了一跳。當時整個氛圍非常尷尬,我看見兩位實習生都在笑我了。

然後我就若無其事的告訴她們:你們要培養一種能力,當你們走到一個陌生場所的時候,要想辦法成為焦點。

這句話當然是我胡掐的,但用來化解尷尬的氣氛還是挺有效果。

然後她們就非常開心的跟我開玩笑。

所以,自嗨和自嘲都是一種化解尷尬的能力。

不要管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至少,我們在表達這件事上,佔到了主動權。

————————

以上純屬個人建議,還有未盡之處,可以參考其他朋友的回答、綜合判斷。


5分鐘讀書


沉默內向孤陋寡言,這是一種心情,從小害怕交流,不會主動打招呼,時有怕見人怕說話。這樣的人不大受人喜歡,久而久至容易產生抑鬱症,因此要糾正這種思維方式,放開心胸大膽說話,可以在鏡子前多練習說話,自說自話哈哈也不錯。

沉默內向孤陋寡言的原因在那裡?

1.小時父母不在身邊交流少,長時不同人交流說話,見人不習慣打招呼,經常孤獨一人。

2.碰到失敗事情怕被人知道,實在難見人或者怕沒面子,所以避開眾人獨處。

3.周圍人層次不同,說不上話,也懶得說“話不投機半句多”。另一種人不會說話低俗,開口讓人煩得罪人,因此也怕說。

4.死要面子活受罪,這種太看重面子,怕被人嘲笑,怕自己不好看不自信。

等等所有這些心情都會造成害怕面對現實,面對大眾(明星演員),這種內向其實是一種心病,而且這種病只有自己才能治理,別人很難幫助到。



誠念育兒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沉默,是一個人最大的哭聲。”

意思是說,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稜角,是對世界的一種妥協,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我卻覺得,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這不是懦弱,不是妥協,而是意味著,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輕了很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

明亮而不刺眼,柔軟卻很有力量。

把人看清,不如把人看輕

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與人爭辯,特別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遇到點芝麻大的事情也喜歡找人訴苦。

後來,慢慢長大,發現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

不再急著與人辯駁自己的看法,逐漸明白,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經歷不同,三觀不同,對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會有所不同。

道同則同行一段,道不同則不相為謀。

不再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寄託在別人的身上。覺得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覺得累了,選擇沉默,慢慢遠離便是。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沒必要強求自己去取悅誰,迎合誰。

生活裡有了苦,也不再急哄哄地找人訴苦。因為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懂。說得多了,別人只會覺得你矯情,不如找一個安靜的角落,找一件令自己開心的事情,獨自療傷,寂靜歡喜。

人這一生,終究會遇見許多人,而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義。

愛你的人,給你溫暖與勇氣;你愛的人,讓你學會如何愛與分享;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如何寬容和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學會自省和成長。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有的人在這一站下車,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車,能同行一程,已是莫大的緣分。

當陪你的人要離開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學著看輕,然後揮手道別。

我們都是天地間的過客,世上很多人和事,我們都做不了主。

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紅塵陌上,我們終要獨自行走,看輕了,人才會更快樂。

把事看透,不如把事看淡

半生已過,你越來越沉默,不過是明白了,很多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重要,想一想,就算了,於是選擇了沉默。

很久以前,一位國王想找一句話,這句話要讓高興的人聽了難過,難過的人聽了高興。

但他花了很多時間問了很多人,都沒有找到。

直到有一天夜裡,在夢中一位智者對他說了一句話:“這一切都會過去的!”

世事如煙,滄海桑田,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一件事是永恆不變的。

對於那些看不透的,難以放下的事情,沉默是最好的武器,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會讓一切過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瘋狂地喜歡上了這句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它幾乎成了我的人生箴言。每當我傷心難過、被人誤解、工作不順的時候,我就會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人生數十載,我們現在所在意的、計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過是生命長河裡非常短暫的一瞬,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完全不值得我們耿耿於懷。

往後餘生,告訴自己,得也開心,失也淡定,看淡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沉默安靜,淺笑安然。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很喜歡在QQ空間裡發表說說,或者發朋友圈,用簡單的幾句話,表達一些自己當時的所見所感,或者一些別人不易察覺的小心思。

等到多年之後,再去翻曾經發的說說、朋友圈,會覺得自己曾經的言論很矯情,恨不得全部刪除。

其實,這就是生活的本質,不管當初多麼歡喜、在意,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慢慢變淡,成了你生命裡一段縹緲的記憶。

所以,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越來越深刻地明白:

愛過恨過,皆成經過,好事壞事,終成往事。

把心放寬,把事看淡,在沉默中獨享自己的小心事,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喜歡沉默,不過是因為越來越成熟

看過這麼一句話:

沒人在乎你怎樣在深夜痛哭,也沒人在乎你要輾轉反側的要熬幾個秋,外人只看結果,自己獨撐過程。等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便不會在人前矯情,四處訴說以求寬慰。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應該是你越來越成熟,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輕了。

所以,當想爭辯的時候,想一想,就算了,於是選擇了沉默。

也不再像年少的時候那樣,時時想著如何融入別人的世界。年歲漸長,慢慢喜歡上安靜和獨處。


閒來無事,給自己和家人準備一頓精緻的餐點;打掃屋子,擺上自己買來的好看的小物件;戴著耳機,聽著喜歡的音樂在公園裡散步;捧一本書,安靜地待一個下午......

如果你遠遠地看見一個人,端坐一隅,淺笑安然,不喧囂,不張揚,他並沒有不開心,只是覺得,沉默的狀態,更舒服。

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個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往後餘生,願你不爭不搶,不鬧不惱,不卑不亢,沉默以對,寂靜歡喜。


十點讀書


在這個世界上,會有很多不一樣的人,沉默內向,不愛說話,不受歡迎,甚至不受他人的待見。



這樣的人,生活在這個世上是非常艱難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交與人相處。曾經在我身邊就有個例子,上初中時候,我一室友,他平常就跟上面描述這個差不多,總是沉默著,感覺天塌下來了,都跟他沒什麼關係,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的,平常他有啥事,也不會告訴你,也不會請你幫忙。

時間久了,大家都習慣了吧,也就沒多在意,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得以發展下去,所以我們不管以前怎樣的沉默內向,都應該放開自我,多與人交流,多交幾個知心的朋友,有什麼事多跟大家分享,別一個人藏著,這樣只會更加煩惱。

即使自己不受別人待見,也不要因此而惱怒他人,這樣只會讓別人更加不待見你。人與人之間本就應該要相互理解,相互幫助,這樣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更好。


風鈴君


分析原因

目前你的狀態是,表達方面不夠自信和清晰、心理感受性很敏感,內向少語,自我認同感差,而在這些問題當中,自我認同感差正是核心問題,這是很多自卑心理的人都會存在的,想要改變絕非易事,但是也絕對不是心理“癌症”。希望可以首先通過心理學的理論讓你清楚這種自我不認同的來源到底是怎樣產生的。

對於孩童時期的我們來說,我們逐漸開始了對自我意識的清晰和加強,在這個階段,我們的自我認同更多來源於外界,而父母的支持和讚揚則是我們自我認同的起源。所以,當你的父母不斷責罵你時,其實也就是在不斷給你暗示,“你不行,你很差”,所以,潛意識當中,我們就失去了一部分自我,就是那個積極地我們。

所以,想要改變這一切,我們首先就是要脫離過去,重塑自我意識。

開始學會脫離固有環境,控制人生

在中國家庭當中最常發生的就是孩子無論是心理還是物質上都很難去脫離原生家庭,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縛住了,一旦進入這種情況,我們無論是好是壞都很難去真正做到心理化的自由。

雖然不清楚題主你的年齡,如果你已經成年,我想除了家庭,社會更是你需要更多接觸的地方,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社交,多進入你這個年齡應該進入的角色會對你的自我意識有更多的提高。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計劃好自己的時間,即使剛開始很混亂,但是也要去不斷地嘗試。這就是從心理和物質上脫離的必須條件。

其次,我們要逐步建立一個正確、良好、積極的思維方式。

例如:你認為自己不會說話,這個問題當中,包含幾層意思,1、表達能力沒問題但是你不敢說話;2、你的表達能力較差,所以不敢多說話;

你認為自己不受歡迎,其實在很多自卑心理的人當中,不受歡迎並不意味著他受到了外界的抵制,而是其潛意識當中對自我缺乏認同感,所以思維表現出來的便是我很差,所以沒有人願意和我接觸等等負面思維。

這兩點問題你首先要搞清楚,你認為的狀態和處境,是不是真實發生的!?

父母從小對你進行的是負面暗示,那麼,我們反向進行,對自己進行正面暗示,這是建立良好思維的一個過程。並且,也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自我安慰,單純地自我安慰是沒有用的。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自身的所長和所短,這個過程你需要進行自我分析,再差勁的人總有一些優點,無論是善良,積極,友善都是優點!我相信你也有!

然後,找到那些可能是你的優點,但是被你忽略了的,例如:你其實表達能力挺好,你的思維比較活躍,但是,因為你自身的負面心理而被屏蔽了,但是仔細思考,我們還是可以發現的。

然後,分析缺點,這些缺點是不是你所能改變的,例如:表達能力差(那麼,這是可以後天重塑的),長相一般(這是先天決定的,無法改變的,並且,也並不是你個體所存在的),然後,針對這三個問題進行積極地暗示。

這個暗示過程不復雜,其實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出現了負面思維並且開始逃避時,那麼,你就暫時不去想,然後轉換思維方式,對自己進行積極地暗示(這個過程不容易形容,如果沒有引導,自我引導需要花一段時間去感受)。

十幾年的生活經驗和思維方式不容易改變,我說的這些是你前期必須做到的,然後,你就會收到積極地心理反饋的,加油吧!


心理博學社


其實這種在心理學上叫創傷性應激障礙,就是一個人受過創傷後表現的一些特徵,如果小時候被父母責罵,表現的應激特徵就是自卑敏感、討厭自己等。

如果非常嚴重,甚至有自殘傾向的話,建議可以找相關的心理醫生協助康復,如果不是很嚴重,只是自卑內向的話,可以自己嘗試改變。

首先,要先接納自己。

因為父母從小灌輸的思想就是你很沒用,做啥都是錯的,所以導致心理上也認為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所以才會討厭自己。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納自己。首先找一張紙,羅列出自己的十個優點。不管是多小的優點,哪怕是會做飯這樣的都可以。發現自己的優點,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一無是處,把優點打印出來貼在門後面,每天出門的時候看一遍,告訴自己其實也很棒。自卑的原因一樣也是不能認識到自己優點,所以這一步既是接納自己,也是克服自卑。

其次,發現世界的美好。

每天晚上回來,在一張紙上列出今天讓自己開心的五件事,或者五個瞬間,哪怕是微笑的今天吃的晚飯很好吃、今天沒加班提前下班了都可以,每天列五個。慢慢的你會發現其實生活每天都有值得開心的事情。

最後,關於不受歡迎,看輕它。

其實,一個人活在世上,總會有人不喜歡我們的, 因為即使是人民幣,都有人不喜歡,何況我們普通的人呢,所以不用刻意去討好任何人,也不用太在意他們的眼光。

然後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健身、學習、看書等,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當你優秀了,自然也會吸引同樣優秀的人。

內向沉默,可以嘗試著去跟人交流,以平等的身份去交朋友,剛開始的話可以先跟親密的朋友交流,或者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發言,一些公開場合進行發言,慢慢的找回自信。

內向沉默,其實也還是自卑,因為怕說錯,怕說的話別人不喜歡聽,讓別人討厭自己。其實如果一個朋友,要你跟他說話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那這個人不交也罷。

慢慢敞開心扉,多健身,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養一個貓貓狗狗,真的很治癒,會讓你慢慢找到自己被需要的感覺,慢慢的就會變得喜歡自己,變得自信。


雲間雜貨鋪


我們在日常溝通中,說話不好聽,到底傷害了誰?當然是傷害了我們自己。當你傷害的人太多了,就會讓自己走上絕路。反之,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做的越好,受益越大,而受益最大的當然是我們自己。比如你買菜,說賣菜阿姨真好看,人真好。阿姨更有可能優惠,或者多送你一些東西。那如果你溝通讓人很討厭,可能賣菜阿姨就會加價,或者缺斤少兩。這樣的案例,無處不在。

溝通法寶:自嘲。

溝通真的有太多技巧,而且不同的情況用法不同。有點類似於“武功”,招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管遇到什麼對手,你都打直拳,非常有可能會“失去雙手”。很多時候,看似情況相同,非常可能不盡相同。這就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那子桓會盡量和大家分享一些運用更廣泛,更實用的知識,比如自嘲。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僅不喜歡自嘲,更多的喜歡自誇。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希望得到對方的肯定,但往往你越是希望對方肯定,越得不到肯定。

自嘲其實更多的是自信的標誌,也往往是厲害人士的法寶。

比如成功的企業家可能會嘲笑自己的長相,馬雲因為非常自信,受到非常多人的認可和肯定,所以嘲笑自己的長相也無所謂。這樣做不僅不會傷害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印象,反而會獲得更多認可,甚至有很多人還會說“我看馬雲長的好像還挺好看的”。這就是自嘲的力量!

反之,如果馬雲說自己長的很好看,很受美女喜歡。可能網民就要說了,“你不就是有錢,長的和外星人一樣……”諸如此類。

但切記,自嘲也不要濫用。比如時時刻刻,無處不在的自嘲。不僅不會起到讓大家認可的作用,還會讓人覺得你油嘴滑舌,油腔滑調,非常虛偽等不好的印象。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這個世界唯一不會變化的就是一直在變,我們要學會變通。

拒絕要有技巧。

很多人覺得溝通很簡單,就是一味的說好,什麼都答應。當你都答應,而且也都完成的時候,無疑你就是個“爛好人”。肯定會讓自己累死,而且別人開心了,你未必能開心。比如朋友和你說:“你能不能借我10萬塊?”當然,你可以答應。假如朋友沒有還錢,下回又和你借錢呢?“最近手頭緊,借我10萬塊吧!”你可能會覺得上次借錢沒還,還能開口嗎?那我和你分享一個數據,今年列入無誠信名單,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老賴,已經超過了1400萬人次,而且還不包括民間很多朋友和親戚間的。

很顯然,你一味的答應是不可能的。一味的答應裡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答應著但是不給做。這樣的人也很多,什麼都敢答應,但就是不做。時間長了就會失去信用,失去誠信。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會發現“誠信”的重要性,什麼叫人無信則不立。

那不一味的答應,拒絕就是了。沒錯,但拒絕不得法,往往也會非常惹人厭。

比如朋友和你說,“你能不能借我10萬塊?”你回答說“不借”。那這樣,你可能就會失去這個朋友,因為太沒有人情味了,太“就事論事”了,在人情社會的中國,你肯定“走不遠”。

子桓先和你分享下我的做法。生活中有些人借錢,我們當然可以直接拒絕,因為不害怕失去這個關係。當還有很多關係不能失去,或者沒法失去。那怎麼辦呢?子桓早期也借過很多錢出去,都是一去不復返。讓我聯想到了一個段子:借錢和騙錢有什麼區別?借錢就是騙朋友的錢,騙錢就是騙陌生人的錢。

如果你能把借的錢給對方,那你就借。其實這其中已經表明了態度,就是很多時候借出去的錢,潑出去的水。

子桓面對拒絕不了的人,是這樣做的。對方和我借5萬塊,子桓表達由於自己的水平有限,能力有限等,過的也很拮据。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錢借,但是可以給5000塊表達心意。

其實在拒絕對方的時候,要先怪自己可能更讓人容易接受。如果你說“就知道和我借錢,自己為什麼不努力,都是你自己的問題……”如果你都怪對方,都歸結到對方的問題,那你可能非常傷害對方自尊,並且永遠失去這個關係。

不僅是在借錢方面,在各個方面你如果想拒絕的時候,不妨試試先怪自己,再拒絕。對方更容易接受,於情於理也還會過得去。

不打斷對方說話就是禮貌?

由於工作原因,子桓多年來管理團隊,要給大家講話,也遇到了很多情況。比如有些人在聽的時候,就和睡著了差不多。我開始也一直反思,內容為什麼這麼差,別人不願意聽。後來我發現這些人,除了自己的愛好,比如吃的時候不睡覺,剩下的時候基本都無精打采。

其實溝通是雙向,是需要參與的。這種會議怎麼參與?就是認真聽,加以思考,有問題記錄,後面一般都有時間提問和互動。我們更多遇到的場景是幾個人,或者就兩個人。這個時候就不僅是聽和記錄了,因為我相信沒有人喜歡和一個“木頭”說話。

民間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比如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這個是很奇怪的事情,如果是開大會還可以理解。就兩個人聊天,你如果還秉持這個原則肯定是有問題的。

比如對方說:“我去美國旅遊的時候,感覺洛杉磯的風景真的很好……”你如果聽10分鐘不說話,其實和木頭真的是沒什麼差別。該打斷的時候就打斷,比如說“是科比所在洛杉磯球隊的那個洛杉磯嗎?你去看過嗎?”子桓所說的打斷不是不聽對方說話,粗魯的打斷。而是在感興趣的地方,可以提出問題。當你問的有技巧的時候,可能不僅對方不反感,還會“正中下懷”。“對啊,就是那個洛杉磯,我還去看了比賽,真是太棒了……”這樣的溝通,會讓對方覺得你在認真聽,並且感興趣。

有人說,我為什麼要這麼認真聽,還要表示出興趣?因為如果你敷衍對方,當你想說話,想要表達的時候,不會換來好的反饋。與人方便,自己才能方便。

不要急於解釋。

生活中,工作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不好搞定的事情,或者難度很高的事情。

比如:“明天晚上,將你們團隊每個人的工作總結,以郵件方式發給我。”你如果回答:“我們團隊的阿東生病請假了,阿麗剛入職還不太瞭解工作……”相信你的領導內心會非常不耐煩,因為感覺你全是藉口。遇到急性子領導可能直接就打斷你,問你做的到還是做不到。你如果說做不到,很顯然是能力有問題。你如果說做得到,領導可能會說那說那麼多借口做什麼。

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子桓給兩個解決方案你們參考:

  • 1是“好的,領導。但有些情況您需要了解一下,阿東請病假了,我晚上會電話聯繫或者去醫院,幫助阿東完成。阿麗剛入職,我會給與框架,幫助她完成。時間有可能會晚些,但一定會在明天晚上完成。”這樣表達,是先讓領導知道答案,再說明客觀困難。

  • 但子桓最推薦另一種,“沒問題,領導”。簡單明瞭,不找藉口其實還是最厲害的。但的確有很多困難和委屈呢?找個合適的機會,日後再說。

很多時候,不要急於解釋,可能你說了個痛快,但你的領導可能想給你個“痛快”。

把結論直接告訴對方。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對方總是說話說一半,或者雲裡霧裡的,溝通了半天不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很多時候是因為對方沒有說結論,像一篇沒有標題的文章一樣。但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對方說了結論,但我們沒有注意到。

子桓平時語速是非常快的,而且信息量很大,當對方的“道行”不夠腦袋就會炸掉。那怎麼辦?我一般會多重複幾遍。其實從溝通的角度是不好的,因為表達的太多了,但很多時候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子桓一般表達很多的,往往是“道”。和子桓一起論道的,當然是高手中的高手。雖然是“論道”,其實更多的是子桓在請教對方。這個情況已經超出了職場溝通或者生活溝通,可以忽略不計。

當我們在溝通工作的時候,要儘量簡潔,儘量把結論直接告訴對方。

比如“這個產品主要有4個優勢,一是商品多,二是物流快,三是質量好,四是購物省錢。商品多是相對於商場……”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中間解釋完為什麼有優勢,最後可以重複一次結論。但如果你說“這個產品有很多優勢,比如商品很多,比商場什麼的多很多。還有物流也是採取自己配送,很專業……”一頓狂轟亂炸之後,對方可能覺得講的很有道理,但真的記不住。

學會感謝對方,更要說出理由。

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人給我們幫點小忙,這個時候我們要學會說謝謝。

比如當你進小區門的時候,有保安給你開門,你要說謝謝。比如你在同事後面走,他幫你把門推著,你也要說謝謝。比如在公司裡,保潔阿姨給你倒紙簍,同樣要說謝謝。可能有人覺得這些都是小事,甚至別人都是給了工資的,與人為善總是好事,說聲謝謝不難。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你會遇到非常客氣的人。總是謝謝,總是一頓誇,值得誇的誇,不值得誇的也誇,總之他就是誇所有人。雖說千錯萬錯,馬屁沒錯。但有時候還是會讓人感到虛假,厭煩。客氣的你都害怕!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呢?感謝是一定要的,但一定要說理由。

比如“感謝你,要不是你幫我這個忙,我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呢”。這樣別人感覺你還是知道別人的付出,別人的好。但也不要太過分。比如“謝謝你幫我倒了一杯水,要不然我就渴死了”。這樣不僅感覺不到任何真誠,還會覺得你太“嚇人”了。

總之要常說謝謝,“情節嚴重”的要道明原因。

很多時候,不要太好強,要會示弱。

子桓年輕的時候是非常年輕氣盛的,什麼都要爭,什麼都要想贏。但很多時候,“輸就是贏,贏就是輸”。有時你越想贏,就越達不到效果。

比如領導說:“你這個工作怎麼做成了這樣,效果太差了!”如果你太好強:“這個不是我的問題,我已經做到了最好……”如果這樣,不要說你的領導會理解你,可能直接“炸”了。但如果你說:“這個我沒有做好,現在能力還不夠,希望您幫忙指正問題,我一定會做好的。”儘管領導可能很生氣,但是你認識到問題,有學習的態度,有進步的思想,估計也能饒了你。

其實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柔弱勝剛強”。太好強有時候會傷了自己,但是會示弱不能代表你弱。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李嘉誠,馬雲,比爾蓋茨說:“我真的沒有什麼能力,全是運氣。”你會覺得他就是靠運氣嗎?但如果你真的相信都是運氣,那真的要檢討下自己的理解和認知了。

最近子桓在忙一些私人的事情,也在看一些創業項目。雖然很忙,但依然希望最大程度的幫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繼續私信,把你的困惑留下來。

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投資我們的大腦!


子桓私塾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特別是父輩或者爺爺那輩的人,會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女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家庭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成長的環境不算很愉快,會對年幼時的我們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過沒有關係,在這裡微小憩給各位遇到這種情況的小夥伴做一個詳細的分析,然後再給各位小夥伴一些改變行為的建議,讓大家以後變得更好。

性格是什麼

根據問題的描述,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受到父母的責罵,從而變得對事物比較敏感,變得比較內向。這是一個給自己貼標籤的行為了,給自己貼了一個內向的標籤。

我們要知道一點,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任何類型的性格都會存在優勢和風險。在我的悟空問答中也曾回答過內向性格該如何去改變的方法,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瞭解下,當我們知道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以年,我們也就沒有必要給自己貼標籤。

3歲看大,7歲看老,當我們在25歲之後,性格會趨於穩定不變。困擾各位小夥伴的不是性格,而是我們我們平時的行為所帶來的困擾,所以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行為!

以上面的冰山模型以例,性格是屬於冰山以下的部分,在物質/個性那裡,是很難去改變的,唯有改變的是我們的行為,我們要把“對於我來說這樣做太難”更改成“對於我來說這樣做很容易”,那麼我們可以使用哪些方法來改變呢?


行為上的改變

相信各位小夥伴如果看懂了上面的那個部分,對性格有一定的瞭解以後,我們自己內心的想法肯定會跟著改變,我們可以變得更優秀,這是一個心態上的轉變。

前面說了內向的性格並不是不好,只是外向的性格會給人們帶來對我們的誤解,內向人的這種特點有時會被人誤認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實一旦和他接觸你經常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我們只需要對我們平時的一些行為做出改變,就能夠消除這些不必要的誤會。

① 改變溝通的方式

內向性格的人有一個表現就是不大喜歡說話,比較沉默,或者說是不善於表達,但我們的內心想法還是不少的,只是我們表達出來的話比較少。

通宵別人跟我們溝通時,我們回答得會比較少,比如“是”“不是”“嗯”“好”,如果我們這樣回答會給別人造成一種不友好,很傲慢的現象。那麼我們如何來改變呢?

舉個例子,你的朋友問你:“今天中午的飯好吃嗎?”相信我們習慣性的回答是“好吃”或者是“不好吃”如果我們每次都這樣回答,就會把天聊死,因為對方沒並有真正得到我們的回應,雖然我們回答的是我們實實在在的感受。

那咱們如何來換種方式回答,讓話題持續地往下聊呢?我們可以這樣子回答:“今天中午的飯菜不錯哦,特別是那個XX菜,我覺得炒得特別好,下次我還想吃,你覺得呢?”

看吧,這樣回答我們回答了對方的問題,也把我們內心的想法說出來,並且給到對方一個反饋,這樣就能夠讓我們繼續把天聊下去,最關鍵的就是不會讓對方覺得我們在應付他們,也就改變了他們內心對你的看法。

生活中也好,工作中也好,當我們做了這些方面的改變,你慢慢會發現,我們的話題會越來越多,你的朋友也會慢慢地變多,人自然也就開朗起來。


② 從被動變成主動

為什麼我們會不受歡迎,因為我們不懂得表達自己的同時,我們也不願意讓自己主動走出去跟別人溝通。前面溝通我們是處在被動狀態的,雖然對我們來說有一定的幫助,但想要完全改變自己的行為是不夠的,我們必須主動出擊,主動去跟人接觸,我們需要做到主動出擊。

我們主動去找別人聊天,要跟別人聊得愉快,就需要找到共同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話題。先想想你身邊的朋友喜歡做什麼,比如和喜歡看電影的朋友聊天時,我們可以先自己整理下電影相關的知識,比如最近上了哪些新電影,電影的內容大概是什麼,主要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這些電影是哪些名星演的。

再舉個例子,我需要跟一個喜歡看電影的朋友聊天,我會去看近期上映了哪些好看的電影,比如《紅海》,《祖宗19代》等等,這些都是聊天話題,如果自己有看過,就可以聊聊裡面好看的一些情節,如果沒有看就可以多問對方知道的,問的時候要問開方式的問題。聊完這些話題以後,可以邀約下朋友,近期要不要一塊約起去看電影,比如近期上映的《黑豹》。

看吧,這裡面的套路就是主動尋找話題與朋友聊天,並在聊天中邀約朋友一塊去做其他事情,這就是在改變我們的行為。


③堅持

其實大家都知道,想要改變最缺的並不是方法,而是堅持。我們都知道改變自己一直以來舒服的狀態是很難的,改變就會讓自己不舒服。這個不舒服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自己本身行為習慣的牴觸;二是我們開始改變時會有很大的困難,比如會遇到表達不順,找不到話題點等等問題的存在。

這些都是阻礙我們改變的因素,所以我們需要的堅持去做。表達不夠清楚,我們可以從簡單的表達到複雜點;沒有話題可以多去積累自己的知識點,多看書,多跟朋友聊,多傾聽他們的想法等等。

從積累到運用再到改變,給自己一個改變的週期,堅持地做,只要每天都能夠進步一點慢慢地就會讓自己的行來改變,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收穫。

微憩,讓你職場升職加薪更容易。

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留言討論,讓你我相互進步;關注我,讓你我不斷成長!

微憩,讓你靈魂不再荒蕪!


微憩


做自己就好了,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沉默內向,不愛說話,這並非是一件錯事,這也並不是你不受人歡迎的原因。如果你待人真誠,樂於助人,即使不愛說話,又怎會不受人歡迎呢?

也許你只是孤獨罷了,所以才拼命的想著改變自己,來獲取別人的歡迎,以滿足你空虛寂寞的心靈罷了。但是,你是否問過自己,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孤獨也許是一件悲傷的事情,但是人的一生註定要與孤獨為伴,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即便你有再多的朋友,那又能怎樣呢?你就不會孤獨了嗎?人生在世,值得交往的朋友能有幾個呢?

敏感而脆弱的心,會因別人一句微不足道的話,而使自己的內心波瀾起伏,宛如經歷了一場狂風暴雨。你很想改變,變得堅強。可是,你知道嗎?這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內心都是敏感脆弱的。成長中會經歷很多事情,在多年以後你再回頭看曾經的那個自己,也許就會放下了。

為什麼要討厭自己呢?那個你討厭的自己是做了什麼錯事嗎?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為什麼就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呢!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追求,要有一顆朝著目標奮鬥的心。有了這些,就不會因為迷茫空虛而尋求外界的認同和歡迎。有了這些,就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困難而被打倒。

人總要經歷些事情,才會長大。也許長大就意味著要你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