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笑到最后的赢家,只因做到了这三点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群豪争霸,魏蜀吴龙争虎斗一场,最后却让司马懿坐收渔利。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熬死诸葛亮,颠覆曹魏取而代之,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只因为他做到了这三点: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司马懿:笑到最后的赢家,只因做到了这三点

一、沉得住气

《三国演义》中堪与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一较高下的人物屈指可数,其中能够让诸葛亮头疼不已的差不对也只有老对头司马懿了。但是司马懿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沉得住气的人内心坚定,情绪已经不能够左右他们的意志,这样的人自然有大成就。在充满诱惑陷阱的现实生活中,更要沉得住气。

沉不住气的人,很容易就会被激怒失去理智,甚至歇斯底里,自暴自弃,成为情绪的奴隶。沉得住气不仅是成熟的标志,更是冷静的彰显,理智的沉淀。

人生旅途,难免有低谷或高峰,有失意或得意,无论在什么境地,都一定要沉得住气。

司马懿:笑到最后的赢家,只因做到了这三点

二、弯得下腰

曹爽为了大权独揽逼郭太后迁宫,意图将年幼的皇帝变成自己的傀儡,完全不顾忌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通过明升暗降将司马懿从太尉变成太傅,夺了司马懿的实权,在权倾朝野的曹爽面前司马懿一再退让。

司马昭忿忿不平说,曹爽实在太过分了,这是在凌辱司马家,忍无可忍之时就无需再忍。

但司马懿听了儿子的一腔愤懑却非常平静,他问司马昭,"这曹爽比诸葛亮如何?"

司马昭回答道:"蝼蚁尔。"司马懿又进一步告诉儿子,与蝼蚁一般的人硬碰硬拼个头破血流,岂不是愚蠢?面对嚣张跋扈的曹爽,老成持重的司马懿选择避其锋芒,学会弯腰。弯下腰来是韬光养晦,为了等待时机,凝聚反击的力量。

次年,李胜到荆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更在他面前装出重病的样子,因此令曹爽对他更为松懈。

于此同时,司马懿却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以及太尉蒋济等人暗中筹谋。

适时的弯腰,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这是一种睿智的策略,是一种取舍的智慧。

面对锋芒毕露的人,没有必要与其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有时候一些迂回和退让,未尝不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司马懿:笑到最后的赢家,只因做到了这三点

三、抬得起头

一时的忍让是智慧,一辈子的卑躬屈膝便是懦弱,关键时刻一定要抬起头来敢于作为。正始十年正月,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蛰伏多年的司马懿终于等来了抬头挺胸的机会。曹爽随御驾出行,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导致城中戒备松弛,武力薄弱。

司马懿先是请来被幽居的郭太后的旨意,关闭城门,占领武库,率领3000死士便发动了影响历史走向的高平陵之变。对于时机把握的准确,出手时的雷厉风行,都可以看出司马懿的果敢狠辣。司马懿没有立刻去曹魏而代之,而是痛陈曹爽的种种罪行。

司马懿:笑到最后的赢家,只因做到了这三点

有魄力,敢于行动,在关键时刻抬得起头,才能有所作为。

抬得起头,不仅是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的自信。

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挫折,但一时的失意从来不能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有抬得起头的力量,就有仰望星空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