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有人会问,司马懿是谁?

司马懿,魏国的权臣,辅佐曹丕,帮助曹丕一统天下。

前不久播出的《大军师司马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部剧主要是演绎了军师司马懿坎坷又不凡的一生。

而我想谈谈司马懿与杨修这一对冤家,是敌非友,却也惺惺相惜,各为其主,到底命运悬殊。

杨修,出身世代簪缨之家,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其人才华就连曹操亦曾自叹不如,而身为曹操下属的他却不知晓职场潜规则,最终枉送了性命。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图为杨修与司马懿)

你可能会问,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不留着,善加利用呢?

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曾仕强这样评价杨修:“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聪明到曹操想什么他都知道”。

正是因为杨修太能猜了,这自然让猛虎般的曹操很没有属于领导的安全感和神秘感,而坐拥大魏魏王的他岂能容忍一个始终能够揣测透他心思的人?

作为职场中的我们,身在低位,做好本分最重要。即使你有才华,也切不可为了脱颖而出四面树敌。

在崭露头角时应有底线,留有底牌,既要保证自己的价值不被他人取代,也需懂得审时度势地展示才华。

就像剧中杨修押赴刑场之前,对司马懿讲的:“你可知,你我有什么区别?”

“你能忍,我不能”。若你能忍到最后,回头告诉我,那时走和此时走有什么分别?

在此跟司马懿决别。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图为杨修砍头前,与司马懿诀别)

就如司马懿早期装病避锋芒,当你进阶到企业的中层,务必学会以退为进,切记一个“忍”字。

在职场比拼,除了才华,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心性,做事留一手,积蓄力量,以取得最终胜利为目标。

“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

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司马懿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对冤家,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有的人认为诸葛亮强于司马懿,主要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影响,我则认为司马懿更胜诸葛亮一筹。

有史记载,司马孚问司马懿军事方面的事,司马懿说,诸葛亮有志向没机遇,多谋少断,喜好用兵没权,他们已经进入我的陷阱,必败无疑。这是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

后来诸葛亮病死在了五丈原,在开仗前,司马懿就预测到了诸葛亮会选择占领五丈原这个地方。

司马懿知彼知己的本领,也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司马懿战胜诸葛亮就在于知人,如果说诸葛亮知司马懿九分,则司马懿知诸葛亮十分。

在职场中,你必须要学会知人,你要避免自己成为别人陷害的目标,也要去了解别人的心思,这样你就能与别人的利益达成一致。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在育儿上,司马懿也颇有一番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与诸葛亮对阵失败,被抢了陇上小麦后,魏军众将士都十分不满,明明魏军兵力是蜀军数倍,居然还输给了诸葛亮,连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也坐不住了,一起去司马懿帐内抱怨。

去了司马懿的大帐,却只见司马懿和管家侯吉居然优哉优哉地打着五禽戏,两个儿子顿时连连吐槽,司马懿倒是非常淡然,问儿子:

“你们是来打仗的,还是来斗气的?那些一心想赢的人,就能赢到最后吗?打仗,先要学的是善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才真的能笑到最后。”

以“失败学”教育儿子,和现代父母恨不得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做法截然不同。

谁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却很少有人能正确面对失败,司马懿就告诉我们,要对失败多一些耐心,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司马懿,一个烧脑的家伙

“败而不伤,败而不耻

先要学的是善败”

——司马懿

司马懿的一生可谓波涛汹涌,但是却活了下来,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