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做领导像诸葛亮那样把自己累死?

王玲我爱你


作为单门或部门领导来说,发挥带头作用,鼓励部属人员勤奋工作、努力工作是应该的,但一定要加强分工、各负其责、团结一心、合力共计来积极推动本单位、部门的工作,而不是事必亲躬,把自己累死在前沿阵地上。

把部属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作为一个管理者,平时要加强与部属交流,掌握员工各路情况,设身处地了解职员的需求,真正地为员工解决好自己、家人等方面的问题,即使不能全部解决,但也要象朋友一样关心、关爱,在同事遇到问题时共同想办法分忧,让员工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在工作时全力付出。只有把部属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部属才会把领导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知人善任,量才分工。

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在考虑工作的推进时,一定要首先考虑部属的承受能力,特别是部属个从个利益、私事都要全面考虑,只有把部属的事提前考虑好了,部属都会全心全意地为领导分忧,为部门出力。这些虽然说起来很好说,但是做起来都不容易。作为领导首先要对所有人的情况、性格、特点、家庭情况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安排工作时,一定要发挥个人的特长,让其开心、愉快地工作。

工作有分工,利益与责任共担。

部门的工作职责一定要清晰,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来负责,对工作的结果各自负责。工作职责与利益相互联系起来,日常的工作与工资收益相挂钩,出现问题不但自己要承担责任,部门整体利益要受到损失,而且直接影响自己的工资收入。同时在做好分工的情况下,相互要有一定的互补,在平时有人出差或不在时,工作有人分担,不至于出现工作遗漏,作为一个管理者,也可少分担一些工作中出现缺失时再次安排的思考。

带头而不是代替。

在工作中要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引领全部员工为部门工作积极出力,让员工感觉到领导的带头作用,而不是代替员工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完。菜根谭有言:国有大任,焉能专之?且侵官,冒也。古人也提倡权责分配,所有工作要分配到每一个人来实施,不能代替下属而一个人来完成。

每一项工作都在自己的综合调配下推进、实施完毕,参与在全体员工的共同行动中,集合所有人的智力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体现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这才体现一个领导者的作用。

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关心下属、加强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将工作向前推进,在发挥团队的作用下体现自己的能力。


微醺看花


当领导最重要的,是领导能力,而不是动手能力,虽然过硬的业务素质必不可少。但也不必事必躬亲,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好!

首先,要相信下属敢于放权。

诸葛亮之所以累,就是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但对下属却极不信任,所以事必躬亲,生怕下属出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下属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凡事都按照指示行事,畏手畏脚。敢于放权,并不是每个领导都能做到的,但如果真的放权恰当,其实领导当的就非常轻松了!

其次,要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领导也不是全能,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最擅长的人放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体现的是一个领导的用人水平和驭人能力。而员工在自己最擅长的岗位上工作,自然是如鱼得水,工作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反之,有些领导小家子气,害怕下属干出成绩威胁到自己,故意把下属放到那些他们并不熟悉的岗位上,不到下属干不好工作,其实自己这个领导也会坐的很累!

第三,要多些指导少些指手画脚。

当领导虽没必要事必躬亲,但也不能事事远程遥控,让下属干工作放不开手脚。真正体现领导的能力树立领导的威望,不是靠对下属的指手画脚,而是对下属工作的及时纠错和帮助指导,让下属明确工作的方法和标准。

最后,要善于把握下属的心理。

领导不一定天天坐办公室,也不一定天天下一线,但一定要时时刻刻揣摩下属的心理,知道下属在想什么、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够很好的驾驭每个下属,让他们为你拼命,这样你就可以在并不累的情况下坐收成绩的到来了!

以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职场卡哇伊


很多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人,都会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避免当一个自己累死,下属闲死的领导人”。

企业无论大小,都有各种不同的管理岗位。如何管理团队,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如何当一个合适的领导都是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一般来说,做领导有两种典型的风格。

一种:事必躬亲、举轻若重。

这种领导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企业小的时候还好说,一旦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种管理风格领导肯定会非常辛苦。

这种领导用规则管理团队,建立制度体系,授权同时追责。用团队的力量去管理公司,这样的管理风格,工作起来张弛有度,不会太累。

如何能成为一个不太累又能管理好团队的领导。

一、打造合理的团队运作体系

1、树立权威

在职场,想要管理好团队,让别人听你指挥,就必须要树立权威。如果你不树立权威,那么你说出的话,就没有公信力,你的命令别人会选择不听,甚至对你产生质疑。

因此、首先就是要树立权威。而权威的树立,在职场上,要么是业绩,要么是权力。

当你业绩能量强,大家也就无可置疑,当然要听你的。业绩不行的时候,就是靠权力,权力就是:说的话听了,能得到奖赏;说的话不听,就会得到处罚。这样权力就产生了。

2、责任到人

如果安排工作不具体到人,那么就会出现扯皮推诿现象,大家都不愿意多干,完不成任务。

必须责任到人,做事情前可以先开会,每个人在自己任务前签字确认,完不成就要受处罚。那么这样做,下面员工,是自己的任务就必须要完成,不然就一定会被处罚。这一招高明的领导都在用。

3、培养嫡系

在职场,没有自己的嫡系,那么干什么都不能干的好。不是你嫡系的员工,是不可能给你卖命的只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在关键时刻才能拿出来用。

因为嫡系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和自己利益一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有了嫡系,很多情况下他们能主动解决很多困难,而不需要自己再费精力去解决。

二、建立正确的工作管理风格

如果不放权,不但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忙碌中,而且剥夺了员工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

2、多想多看,少说少干

对于刚刚从基层提拔上来的管理者来说,这一原则尤其要注意。很多因业务能力出色而升职的管理者,往往会亲自冲锋陷阵,在一线拼搏,这是不够妥当的。

对管理者来说,旁观者清,在旁边多看多想,才能更客观高效地判断事情是否正确。

3、分清能做的事和该做的事

身为管理者,能做的事并不代表你就要亲自去做。

你应该考虑的两件事是:自己应该做什么,别人能够为自己做什么。确定了这两点,你可以确定事情的优先级别,很多事情放权让员工去做。

4、不要过于追求尽善尽美

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自己所管理的组织一切都非常完美。

但是完美是相对的,凡事都由自己来做也未必就会不出一点儿问题。允许员工在实践中犯错,这样他们才能成长。


没有完美的领导方式,也没有完全正确的管理风格,很多时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合自己的,适合目前公司发展的管理方式,就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浩哥论道


“诸葛亮”代表的是“能力型领导”的典型代表,另一个能人的代表就是——秦始皇,这两个超级能人都不长寿,而且在离开他们之后,再无能人可以把控局面。能人因为自身能力强,所以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大包大揽,最后自己累得不行,下面员工完全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我建议这样做:

1. 树立“管理精力投资回报率“观念。

也就是说要把管理精力当成资金来看待,把工作中投入的管理精力都当作一笔笔的投资,既然是投资那么就要建立投资回报率的概念,想要提高管理精力投资回报率的最关键点就是,做领导层级对应的事,要懂得委派,把精力放在选择合适的人上,然后让专业的人取做专业的事;

2. 建立“例外管理“思想。”

能力型领导”喜欢打包大揽干活主要原因就是,有这样的想法“别人没我干的好,认为你做的不好还要返工太浪费时间,不如我直接做“。但是”例外管理“思想,要求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流程,让每一个人都能轻松的胜任工作,领导只需要对”例外“也就是说第一次遇到的新情况进行管理就行,然后把遇到”例外“再此便准话,流程化管理。如此循环往复,这样可以极大的简约管理者有限的精力。

3. “打好太极“。

”XXX领导,我这有个XXXX事情和您汇报下,您给看下怎么办?“这个场景熟悉么?我相信很多当过领导的朋友都熟悉。而且大概率的很多人都这么说过:“好,先放这吧,我看过后给你答复。“

其实你这么一答,下属就把球传到你手里了,你不仅要花精力,而且还要替他承责任,就算在你没拍板之前出了什么事,责任同样是你的,因为下属可以说:“我早就已经和XXX领导汇报了,他让我先放着,还没给我回复“,然后一脸无辜的看着你。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就要“打好太极“,当然我这说的是积极意义上的”打太极”。比如当你的员工本该他做的决定,推给你,让你替他做决定担责时,你可以这么回答:

——这个问题目你的想法是什么?

——目前有什么困难么?

——有什么需要我支持的么?

这样你可以引导下属说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帮他们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你给与必要的支持。这样做能保证“球“始终在员工手里,球在谁手里谁就着急,就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不会懈怠。


思维游牧


「可知在线」有幸回答「如何避免做领导像诸葛亮那样被累死?」

司马懿问蜀国使者:你家丞相每天都做什么啊?

使者答:我家丞相独揽军中大小事务,责罚20杖以上的军务都需经过丞相过问。

司马懿说:你家丞相命不久矣。

为什么呢?

这就是说明诸葛亮从不授权,下属没有成长,全部依赖他的“锦囊妙计”,而最后只能被累死。

那么,要想避免像诸葛亮一样,就必须学会合理授权。

做到合理授权,就是要理解“合理”二字。

什么是合理?就是合乎道理和事理。那么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要有一个底线

我们授权前,一定要坚持一个底线: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要弄明白有些权力是不能放的。

1、人事的任免权。

人事权是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权力之一。这关乎到团队稳定性和可控性。

也是我们调节团队的杠杆之一。

不管到任何时候,人事权不能放。

2、招聘权

马云曾公开宣称,招聘权是管理者必须牢牢把握住的。

管理者需要用什么人得要自己招聘。如果下放到其他人手里,无论从格局、眼界和判断上都有可能出现偏差。

3、培养权

自己的直属下属培养,一定是要自己亲力亲为,避免出现因为其他因素而造成培养偏差。

4、财务审批

关系成本开支,这个不能流于形式。

应当充分的信任下属,给下属以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允许一定的试错机会。

对于公司员工,他的原则是给予信任、充分授权,即使他们工作做得慢、与自己方式不同,也绝不插手。

施振荣说:“要忍受过错,把它看作成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只要他犯的是无心之过,只要最终他赚的钱多于学费,你就没有理由吝于为他缴学费,你一插手,他失去机会和舞台,怎么成长呢?”

建立边界

授权时要进行有效倾听,有效管控其目标和对方预期的工作计划方法。

同时,要与团队成员明确的指示,事情在什么情况下是需要确认的。

也就是说要想授权能够有效,最关键的在于平时对员工的训练和培养。这就是有些管理者很骄傲的说,长期离开公司,公司也一样运营的道理。

看一个公司执行力,看管理者管理能力。去其公司办公室坐一会就能发现了,看其员工是如何汇报工作的,就基本看得出,他是不是授权风格。

要有制衡

风筝之所以飞的高,是因为有线可以牵着它,太紧不行,松了也不行。

所以对于授权,我们要有一根“线”,这个就是要有监督制衡机制,不能任由被授权者发挥。

同时,也要收放自如,松紧结合。

要监控追踪进度情况:

  • 定时的关注工作进展情况,有没有出现问题;
  • 正确提出反馈意见,避免员工误认为不被信任;
  • 避免员工反向授权,又将皮球踢回给管理者,让管理者决策和帮助执行。
  • 兑现奖励,减少批评。

总结

避免领导像诸葛亮一样被累死,需要如何有效授权。授权方式应注意如下方式:

1、注意底线和边际;

2、建立信任关系;

4、注意制衡手段;


可知大叔聊职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个忠臣的真实写照。在这里,之所以说忠臣两个字,除了说诸葛亮本身的气节,更主要的一点,也是跟他最后的累死。有着很大的关系。及时,说实在的,在三国演义里面,最有领导天份的要算是刘备,和曹操。对于曹操我们先不说,刘备是诸葛亮的直属上司。我们就先说一下刘备。桃园三结义,二名虎将就到了自己的手下。三顾茅庐,诸葛亮这样的名士,又到了他的手下。可以说,刘备简直就是看透了诸葛亮。在他病危时。所定下的谋略。先看文中所说。

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看看。以退为进,以义为先,牢牢的锁定了诸葛亮这位忠臣的心。

这足以见到刘备这高明的领导手段。

后来就有了,诸葛亮精心辅佐刘禅,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到了此时,诸葛亮成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但这个领导者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却制约了他的发展。那就是:事必躬亲。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每天连轴转地劳作,而且要求完美,对细节也要求很严格,因此,经常累的出现吐血。当然,到了这里还不够。

为了完成心中的夙愿,他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接二连三发动了对魏国的征伐。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在损耗蜀国的国力的同时,也消耗掉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滴心血。最后一次伐魏时,诸葛亮真正的倒下了。他可真的是累死了。

从这里,我们看出来,及时,做为一个领导者,不必事必躬亲。就要学一学,刘备那样的领导手段。察人善用。大胆放心让手下因材施用。


都市孤狼


管理也是门学问,从华为管理学看非常有学问:请看华为管理的三把刀

第一把刀:砍掉高层的手和脚

任正非强调高级干部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只留下脑袋用来仰望星空、洞察市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高层干部不能习惯性地扎到事务性的工作中去,关键是要指挥好团队作战,而不是自己卷着袖子和裤脚,下地埋头干活。任正非要砍掉他们的手和脚,就是要他们头脑勤快,而不要用手脚的勤快掩盖思想上懒惰。

第二把刀:砍掉中层的屁股

华为公司中层干部承上启下,至关重要。任正非曾经大声疾呼,华为公司要强大,必须要强腰壮腿。中层就是“腰”,基层就是腿,腰是中枢。砍掉中层干部的屁股,在华为有三层含义:

首先,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打破部门本位主义,不能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中层干部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开展工作。坚决反对不考虑全局利益的局部优化,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持工作。

其次,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走出办公室。下现场和市场,实行走动管理,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中层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面打打电话,听听汇报,看看“奏折”,而要将指挥所建在听得见炮声的地方,要亲赴一线指挥作战。任正非本人也经常下一线体察民情,巡回督战。

最后,砍掉中层干部屁股,就是要让干部的眼睛盯着客户和市场。屁股对着老板,而不是眼睛盯着老板,揣摩“圣意”,屁股对着客户,不理不睬。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相应客户需求。凡是屁股对着客户的干部,要坚决砍掉他的屁股,让他下台。

第三把刀:砍掉基层员工脑袋

华为公司的员工都是高级秀才,如何把这些清高的“秀才”改造成能征善战的“兵”。任正非可是煞费苦心,在各种场合强调要服从组织纪律,建设流程化组织,建立业务规则。基层员工,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必须遵守公司的流程制度和规则。

用时建议学习樊登读书《可复制领导力》,包括《高绩效教练》都在讲怎么提升领导力,做好团队能力提升。共勉加油💪


娜么阳光


管理者的使命是培养员工,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而不是将员工的工作都加在自己身上,越俎代庖,事事参与。衡量一个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就是看他能培养多少能干的人才。

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

说起管理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真正的定义其实很简单,说出来可能会嘘声一片:通过别人完成任务。这里面有两个点:一是完成任务,二是通过别人。一个人只要符合这两点,他的角色就是一个管理者。即使一个普通的放羊人,只要有办法让别人帮他放羊,他就是一个管理者。

在这两个要点之中,哪一点更难做到呢?

通过别人。很多人不会“通过别人”,其实是他不放心“通过别人”,还有一些人过分看重“通过别人”。

让别人帮自己做事,在很多人看来是“升官”了。于是官僚气附身,对员工颐指气使。这种管理者不在少数。新时代了,员工挣钱不一定靠上班,勉强上班还遇到这样的管理者,不马上离开反倒让人感觉奇怪。

时代变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与传统概念中的官僚和干部有本质的区别。大家都在一起工作,除了上下属的关系,还有同事的关系;除了管理职能,还有互相帮助和共同进步的情谊。

也有一些受到员工爱戴的管理者,但是他们感觉非常累。为什么呢?他们妄图以一己之力完成所有任务,不借助团队成员的力量,始终忙忙碌碌,员工反倒非常清闲。

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在员工中口碑还不错的管理者其实是这样的:白手起家,以敬业、勤奋著称,公司运营了很多年,开始步入正轨,随着业务不断扩大,发现忙不过来了,那就招聘员工吧,让他们分担自己的工作。但员工行不行呢?得盯着点儿,小心他们犯错,于是大小事务都要过问,整日里忙忙碌碌,员工却备感压力。老板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少雇员工、节省成本、保证做事质量,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给员工足够的信任,他们必然不会经过磨炼,不能独立承担重要任务,一直在等待老板的指令,而老板却疲于奔命,到头来,双方都得不到成长。

将军应该站在指挥部,而不是冲上前线。道理很简单,相信大多数管理者也都明白,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乐此不疲”?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管理者不允许事情出差错。身为团队的管理者,需要对事情发展过程有强大的掌控感,需要每件事情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与员工相比,管理者显然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将事情做得更好。于是他们怀疑员工的能力,认为员工做事情拖沓,不合自己心意,与其到后来还要自己修补,不如一开始自己就接手。

员工遇到这样的管理者,会感觉没有得到足够的信任,工作积极性受挫。长此以往,员工主动工作的热情就会消失,对工作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相反,管理者每天被琐碎的工作支配得团团转,根本无暇做出一些战略性的全局规划。这种情况对于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非常不利。不幸的是,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往往还拥有不错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

优秀管理者都是营造氛围的高手

我们身为管理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在升任管理者的时候,就已经自动成为整个团队的主心骨。作为代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员工无限放大,对员工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什么有的人成为管理者之后,反而跟团队的关系不好了?因为他们当上管理者之后,行为细节被放大了。原来作为普通员工能够被理解的错误,变身为管理者之后就会产生很坏的影响。

比如,管理者规定员工不许迟到,但是自己总是迟到,那么这种规定就没有说服力。领导总迟到,会让员工感觉管理者的规定不必遵守。一旦形成这样的印象,管理者在员工心中的权威性就会降低。再有其他工作,员工执行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

营造团队氛围的核心原理在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意愿,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使企业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中国企业中,“海底捞”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它的案例被人们反复研究学习,人们都在关注它是如何挣钱的,即所谓经营秘诀。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团队管理的部分。

海底捞营造团队氛围的手段堪称史无前例。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海底捞的员工服务顾客的时候很积极,很阳光,完全不同于普通餐馆服务员常见的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虽然工资相差不多,但海底捞员工的离职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餐饮行业36%的平均水平,这也是团队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一个重要体现。

海底捞团队管理的精髓,在于千方百计营造独特的家庭氛围,为这些背井离乡的员工提供各种关怀和帮助,让他们积极投入工作中。我们从海底捞的案例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那就是管理者营造氛围时,应当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内心需求,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真正打动员工,让他们真正融入团队。如果仅仅是片面追求利润,不是真心对待员工,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柯赧


说到诸葛亮,就会让人想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禁感伤,可是站在管理学的角度看,诸葛丞相事事亲历亲为,事必躬亲,累死太不值当。古话有云“得人力者无敌于天下也,得人智者天畏于圣人也。”意思是作为一名领导,事实上就有了相对多的人力资源,好么就要善加使用这些“力”和“智”,反之,有可能自己活活累死。

《韩非子·难三》中有:“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白话意思是:做领导的不能禁止属下而只能约束自己的,叫做灾难;不能整治属下而只是检点自己的,叫做混乱;不能节制属下而只是节制自己的,叫做犯贱。

刚升为领导时,遇事总是保持谨慎的态度,担心部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心理状态,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不必事必躬亲。部门内部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非你不可,既然你不在,该进行的也还是会进行,大可不必因为没有亲自处理就感到不放心。作为领导,如何分解工作给属下去做才是你的工作,凡事亲力亲为,若因此累死,还让人嘲笑不会做管理。我的建议是:

少做事,多观察。

一些朋友,从基层升上来,由于是初次当领导,往往急于表现,一遇到事多半就会跑到一线,冲锋陷阵,这是不妥的。这时候要做的是态度要积极,行动上多看多想,只有理清思路,才能客观判断,高效指挥。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领导,要考虑的只有两件事:自己要做什么和属下要做什么。一定要将自己要做的事与自己能做的事区分开来,确定工作事项的轻重缓急。

不要觉得自己是领导,就一定要比属下高明,什么事都要自己相对策,也不要遇事来者不拒,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忙碌。要学会授权给属下,给属下锻炼成长的机会,自己只在宏观方面拿主意,定策略。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有些工作可能自己做省时省心,交由属下做时,需要不断的请示,甚至还要不断的返工修改。其实凡事由领导自己来做也不能保证不会出问题,允许员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犯错,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

可以走上领导岗位,一般能力都会强一些,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有限,为了不让自己累死,一定要学会培养与授权。

与你同战职场


职行人


诸葛亮可谓是一代英杰,虽然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却最先灭亡。其实,为帅者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他却事事躬亲,终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留人遗憾!那么如何规避这种悲剧,做到授权有方、放权有度呢?

问题与表现

一切权利集中在老板手中,各级有责无权、有名无实。

授放界定不清,员工处于模糊工作状态。

虽授权,但并未匹配相应的资源,导致工作推进受限。

今天授权,明天干预,后天收回权利,政策制度“朝令夕改”,下属无所适从。

放权又不能放手,时时处处事事不敢放权、不能放心、不予信任,实际工作中干预插手,程序越乱。

没有考量标准,仅凭印象,感情,亲疏远近来授权/放权。

根源与危害

没有胸怀与志向;

没有责、权、利相统一的观念和标准;

老板个人素质能力欠缺;

危害:挫伤部署积极性,影响创造性发挥,使下属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工作不能落地、职责不能履行!

“正常管控”思路与对策

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以及被授权人的能力素质,做好对应匹配、知人善用。

首先弄清授权与放权的内涵。授权是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阶段性地授给部属人员,代替履行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放权是在员工完全能够胜任工作的基础之上,赋予其权责利。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了解任务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根据员工的胜任能力,进行阶段性的授权或者一定范围内的放权,最主要的是明确责、权、利,工作要求、工期、验收时间,关键环节的信息反馈,进行任务进度跟踪、判断、平衡用权的情况,解决了不识人、不了解事、没数据导致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难题,实现了老板的收放自如。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适当原则:通过一定程序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阶段性的托付或授权,放权要胸怀,授权是技巧;

责任原则:授权的同时要明确下属的责任,也就是带责授权;

可控原则:授权在先,放权在后;即授权不仅要适当,还要可控,在胜任的基础上再放权,要收放自如,好比放风筝;

信任原则:领导者对将要被授权的下属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考查,一旦授权就要对下属给予充分信任。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避免认为下手只能打60分,自己才能做100分(授权不放心,自找累的现象;员工60分×100人=6000分,不但远大于自己的100分,关键是培养了团队)。

考绩原则:领导者授权后,就要定期对下属进行考核,对下属的用权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及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并与下属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