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定淮南——从周世宗第一次亲征南唐简析宋太祖的定策之功

影子:

北宋曾有一书生名叫魏泰,是一个顽皮小子,他家权势滔天,因为他姐夫是著名宰相曾布,所以他横行乡里,谁也看不起。但是他却对一位英雄莫名的崇拜:

太祖皇帝得天下,破上党,取李筠,征维扬,诛李重进,皆一举荡灭,知兵力可用,僭伪可平矣

也许他和这位英雄一样,拥有傲骨。也许他也曾经梦回那淮南之地,与太祖赵匡胤一起平策天下,挥斥方遒!

策定淮南——从周世宗第一次亲征南唐简析宋太祖的定策之功


策定淮南——从周世宗第一次亲征南唐简析宋太祖的定策之功


涡口之战与滁州之战

周世宗柴荣第一次征伐南唐主要战略目标是在寿州,为了使后防稳固,他罢免了原先因惧怕刘彦贞拆毁渡河浮桥而败走正阳的李谷部,改用李重进并将浮桥转至下蔡。可是就在此时有上万南唐军队在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的带领下在淮河上游五河与浮山一带游走,并最后驻扎在了涂山脚下。

有很多史书在这里强调了赵匡胤的勇敢,只带五千人便敢去迎战。并且完成了以下壮举:

《宋史》:三年春,从征淮南,首败万众于涡口,斩兵马都监何延锡等

用兵神速,阵斩兵马都监,俘虏五十艘战船。涡口之战作为赵匡胤继高平之战后的单人指挥处女作,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故事当然还没有结束,在当月八天后(后周显德三年三月二十五),周世宗命令赵匡胤加速行军,直接攻打清流关。南唐奉化军节度使归化将领皇甫晖在很早之前就驻扎在此,等候时机变化,进可攻寿州,退可守长江,但是赵匡胤行动迅速,打乱了他的部署。皇甫晖等率部在山下列阵,刚刚和后周军的前锋交战,赵匡胤就带着部队绕过山后,从后面偷袭南唐军。皇甫晖大惊,率领部队进入滁州城,准备断掉桥梁守城。赵匡胤率部直接渡河,来到滁州城下。

策定淮南——从周世宗第一次亲征南唐简析宋太祖的定策之功

周世宗攻南唐图(来源网络)

《宋史》: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追至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祖拥马项直入,手刃晖中脑,并姚凤禽之。

可惜皇甫晖一世英雄,却败在了赵匡胤的手下。赵匡胤诈开城门,率军攻入城中,迅速的结束了这场战斗。周世宗与前来参战的其余将军都被震惊了,自此南唐援救寿州变的越来越难甚至可以说是不现实了。

策定淮南——从周世宗第一次亲征南唐简析宋太祖的定策之功

定策扬州

后周显德三年5月20日,柴荣认为拿下寿州已经指日可待,随即决定迅速扫平江北,迫使南唐求和。李重进被任命为庐州、寿州等州的招讨使,武宁节度使武行德被任命为濠州城下都部署。南唐右卫将军陆孟俊从常州带兵上万人赶往泰州,后周军见状立刻撤退,陆孟俊重新占领泰州,并派陈德诚在此驻守。陆孟俊随即率军转攻扬州,在蜀冈安营,双方兵力悬殊,韩令坤在此前带兵前来扬州驻扎,并顺利拿下扬州,但此时韩令坤随决定带兵撤退。周世宗立刻派遣张永德前往援助,有了张永德的援助,韩令坤随即返回扬州。

《宋史》:韩令坤平扬州,南唐来援,令坤议退,世宗命太祖率兵二千趋六合。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柴荣将在滁州的赵匡胤连夜调往六合,一是为了应援扬州,再者也是为了最坏做打算,倘若南唐军攻下扬州,挥师北进,淮南的局势很可能就此变得被动。于是赵匡胤放出狠话,赵匡胤说:“哪个后周的士兵要是敢从六合逃过去,我就砍掉他的腿!”扬州城里的韩令坤才开始打算用心守城。

《宋史》:太祖下令曰:“扬州兵敢有过六合者,断其足!”令坤始固守。太祖寻败齐王景达于六合东,斩首万余级。还,拜殿前都指挥使,寻拜定国军节度使。

后来韩令坤在扬州城城东击败了南唐军队,自此南唐军队只剩齐王李景达一支,他们准备在六合以南的瓜布渡过长江。毫无疑问,赵匡胤在此又一次展现了他的神武。南唐齐王王景达率领两万兵力从瓜步渡过长江,在距离六合二十多里地的位置扎营,不再继续前进。各位将领都准备出击迎战,赵匡胤制止他们,说这时敌方惧怕我们,想要快速北上,还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这时候出击会很被动,要等他们打过来再说,这样我们处于主动。几天后,南唐出兵进攻六合,赵匡胤率军反击,阵斩南唐军五千余人,其余上万人的部队想要逃过长江,为了争抢一条渡船而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南唐军主力自此所剩无几。


策定淮南——从周世宗第一次亲征南唐简析宋太祖的定策之功

总结

无论是涡口之战滁州之战还是扬州之战,赵匡胤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周世宗第一次亲征时,他的军功之大是毋庸置疑的。自此而始,到后来周世宗二征南唐,再到瓦桥关之战,赵匡胤的军功是有目共睹并非所谓借机上位,毫无寸功。最后用吕思勉的话作为结语:

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还要稳健些。

这里是平興论史,我们下期再会!

《宋史》

《吕思勉读史札记》

《续资治通鉴长编》

注:本文只赘述赵匡胤的军功主要以战役还原为主,故此省略赵弘殷与赵匡胤父子相见片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