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不願"喊人"的孩子,不全是害羞、不禮貌,這種情況要多留意

見面不願"喊人"的孩子,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著,而拒絕和陌生人打招呼的孩子,通常都被眾人貼上害羞和不禮貌的標籤。實際上,見面不願"喊人"的孩子,不僅僅是害羞和不禮貌的原因,還有一種不願意"喊人"孩子叫做"陌生人焦慮症"。

見面不願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天生就比較敏感,在語言表達方面一般都會有潛意識裡的觀察期,先觀察對方再決定要不要和對方打招呼,其實這種情況正是典型的"陌生人焦慮症"。因為孩子不瞭解陌生人的脾性,不敢隨隨便便去打招呼,更害怕說錯話惹得對方不開心,所以才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陌生人焦慮症"。

見面不願

"陌生人焦慮症"通常愛發生在3歲以下的幼童

3歲以下的幼童正是處於依賴父母的階段,在家裡面都可以上房揭瓦了,在外邊乖巧得跟只小白兔一樣可愛,這樣的反差難免會讓家長們大跌眼鏡。但是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見到陌生人的時候總是不喜歡主動打咋呼,這樣不打招呼的行為會讓父母非常尷尬,也很容易讓對方誤認為孩子不禮貌。

見面不願

實際上,在孩子的潛意識裡,打招呼要取決於心情更多一些,因為陌生人不同形式的出現,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表現形式,孩子有害怕、也有投眼緣的表現,遇到投眼緣之人孩子自然會主動打招呼,但如果陌生人給孩子帶來的表現方式是害怕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有躲避、和拒絕打招呼等行為。

當孩子出現"陌生人焦慮症"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1、不要逼迫孩子打招呼

"陌生人焦慮症"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就連很多大人也會因為陌生人的出現,有時候會有躲閃和逃避的方式來拒絕打招呼,只不過大人不能通過過激的行為來丟失修養。推己及人,孩子的"陌生人焦慮症"也是難免的發生,當孩子有"陌生人焦慮症"的時候,父母切忌逼迫孩子打招呼。

見面不願

有些父母,害怕別人議論孩子沒教養、不懂禮貌,在出門的時候總是"逼迫"孩子去打招呼,比如說"不打招呼的孩子,媽媽再也不喜歡了",這類媽媽是在拿孩子對自己的感情去逼迫,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對待。逼迫性的打招呼還會給孩子帶來比較大的心理陰影,更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2、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當孩子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很多父母特別喜歡給孩子"貼標籤",比如說不打招呼就是"不禮貌"、"膽小"、"懦弱"的孩子,不打招呼別人都不會喜歡等等,這些標籤對孩子的心理都有著很大的傷害。有些標籤一旦貼上了便很難再撕下來,這些標籤也會讓孩子變成父母口中,那些"不禮貌"、"膽小"、"懦弱"。

見面不願

3、不要當眾去批評孩子

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拒絕和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都習慣性地當眾去批評孩子。比如說"你這孩子怎麼這樣沒禮貌,見了人都不知道打招呼",其實父母的批評無非是讓自己好看一些,讓別人知道自己不是嬌慣孩子的家長。

見面不願

如果父母當眾去批評孩子,當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說孩子沒有禮貌的時候,就會讓孩子充滿自卑和罪惡感,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一無是處的無能,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同時,還會讓孩子在以後做事情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陌生人焦慮症"的時候,要注意好孩子的心理健康維護,不要做一些傷害孩子心理健康的事情。


我們是2歲孩子的爸爸媽媽,孩子的成長,爸爸絕不能缺席,每天需要爸爸抽出時間一定陪著孩子,爸媽和孩子一起成長。每天都感受著孩子成長的快樂,有著很多的快樂、經驗特別想分享給您......


同時也歡迎同為爸媽的您,一塊來分享養娃的點點滴滴。養娃,其實等於我們重新過了一個童年,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