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一味的講道理是沒用的,雖然打罵教育是不可取的,但有些時候“該打就得打”,要讓孩子感受到敬畏,這樣孩子才不敢再犯錯。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為什麼李玫瑾會說孩子該打就得打呢?

如果你去小學你肯定會發現,很多孩子表情呆滯的聽課,貌似很認真聽講,但是成績卻一直上不去,父母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老師給出了很好的解釋:這樣的孩子多半是沒捱過打的孩子。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因為經常捱打的孩子會變得警覺,父母說什麼都會豎起耳朵聽,仔細的觀察父母的臉色,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察言觀色,這樣的孩子是絕對不會上課表情呆滯的看黑板的,因為他知道一旦走神老師可能會打他。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沒捱過打的孩子,只是對他講道理,很多時候孩子會故意走神,甚至屏蔽父母的聲音,慢慢的就容易養成心不在焉的壞習慣,就像是太平日子過久了人就變得渙散了。這個道理雖然不被人完全認同,但卻有一定的說服性。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當然父母絕對不能故意打孩子,只有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才能施以教訓,為什麼以前的私塾先生上課時會帶著戒尺?那是因為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要懲罰孩子,以保證孩子存在敬畏之心,這樣孩子才能有好成績。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打孩子不一定就是壞父母

有不少父母打孩子是為了出氣,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導致“打孩子”這個詞成了貶義詞,給人一種打孩子就不是好父母的感覺,其實並不是這樣。

老一輩的人就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才有了懲罰教育,李玫瑾就曾提到過關於懲罰的問題。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李玫瑾表示:人的成長過程當中,他要形成一種東西,就是除了愛之外,還有一個敬和畏,我們有時候在講,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讓他真的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懲罰教育很有必要

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都特別弱,從小就被泡在蜜罐中,一大家子人都是繞著孩子打轉的,這種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孩子,打一下就受不了了,我建議父母從小教育孩子就選擇懲罰教育,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說不聽就打。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過去孩子捱打絕對是長見的事,這樣的孩子從小抗壓能力就特別強,並且很少犯錯誤,還很聽父母的話,因為他們的心中有敬和畏,敬重父母畏懼懲罰。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體罰也要講究方法,掌握分寸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哈佛大學博士王濤告訴大家,打孩子可以,但是不能用手打,要用杖打。體罰孩子應該掌握四個基本原則分別是:不佔有原則,愛和規矩的原則,情商先於智商原則,共同成長原則,否則打孩子就會產生負面效果。

其實我們打孩子的主要目的不是渲洩,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很多孩子之所以無法無天,就是以為小時候父母捨不得打孩子,這樣的孩子眼中沒有父母也沒有規則。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想給孩子樹立規矩很簡單,這套《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通過有趣的通話故事,幫助孩子從小樹立規矩,培養孩子情商,讓你家的寶寶更出色。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全書6冊僅需29.8元)

《寶寶好品格培養童話》通過有趣的故事,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從小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品格好的孩子長大後更加孝順。

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一味講道理沒用,要讓孩子感受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