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抖窮,女抖賤”,這句老話,有沒有根據?

導讀:這個抖,是指人坐下來以後抖腿的動作,和某軟件無關,各位老爺太太請知悉!


民間有很多老話,其中有這麼一句:“男抖窮,女抖賤”,就是老人告誡後輩,坐下來以後,不可以抖腿。

按理說,民間老話都是自古相傳,都是一些簡樸的大道理,可抖腿和窮賤扯上關係,好像有點不靠譜吧?

一般人稍微坐久一點,受到腿部血流不暢的緣故,就需要活動一下,或踮著腳尖抖一抖,或翹個二郎腿抖一抖,不是很舒服嗎?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老話,有沒有根據?

其實這些老話,不是某一個人心血來潮說出來的,都是一些古老智慧的總結,東臺今天就憑自己的淺薄見解,和各位朋友聊聊這“抖窮”和“抖賤”。

先來聊“男抖窮”,在中國傳統思想裡,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賺錢養家是不可推卸的義務,而且整個家庭的社會交往,都是以男性為主,待人接物,迎來送往,人情南北,都是男人的責任。

中國是個講人情、講人脈的社會,個人與個人,家庭與家庭,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往往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受鄉鄰尊重,除了勤勞打拼,也需要“貴人”的提攜和幫襯!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老話,有沒有根據?

“貴人”想要提攜和幫助一個人,通常第一步就是“察其言,觀其行”,從言行中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幫助,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禮”!

中國人講究“站如松,坐如鐘”,就是站立的時候身姿提拔,坐著的時候四平八穩,這不僅是個人精神面貌的體現,也是身體狀態的體現,如果站立時聳肩搭背,坐著歪斜張胯,就會有幾種判斷。

第一是失禮,第二是精氣神欠佳,第三是家庭教育欠缺,第四是為人可能浮誇輕佻,從而生出非常不好的印象,覺得很重要的事情不可託付,自然也會打消提攜和幫助的想法。

這就是說“男抖窮”的原因,而並不是真的抖腿就把家業給抖沒了。

“男抖窮,女抖賤”,這句老話,有沒有根據?

“女抖賤”就更容易理解,古人對於女子的要求,要端莊賢淑,溫良靜慧,一個女子出生在古代的中國,坐下之後一抖腿,就會讓大家覺得,這肯定不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也缺少“女德”方面的教育。

在大家的眼裡,只有粗鄙不堪的三姑六婆,才能夠毫無顧忌地在大庭廣眾之下,讓自己的腿抖個不停,這是對他人的很不尊重的行為。

到了現代社會,這些世俗的老套的理論,雖然遠去,但傳統文化的影響,卻沒有消散掉,關於“禮”的這麼一些講究,還是大家待人接物中,很重要的一個參考判斷的影響因素。

以東臺的愚見,“男抖窮,女抖賤”這個說法雖然不可全信,但對於和人交往時的禮節和尊重來說,能不抖腿,就不要抖,實在想活動活動,就走兩步嘛。

你喜歡抖腿嗎? (單選)
0人
0%
抖,不是很舒服嗎
0人
0%
不抖,沒這個習慣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