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抗“疫”最好的老师

陕西省三维发展实验学校语文高级教师 韩新剑

家长是孩子抗“疫”最好的老师

今年的春节因疫情的出现而不同于往常,今年的寒假也因防疫抗疫的需要而延长,虽然上级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停课不停学,不但推出了网上微课堂,而且各校都积极组织教师线上授课,丰富孩子居家生活。但我认为家长还是孩子延迟开学最好的老师。

在防疫抗疫期间,家长和孩子共同呆在家中,疫情没有解除就不能自由外出,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你给孩子传递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孩子就会变得自信、坚强、乐观,遇事毫不畏惧勇敢向前;如果你给孩子传递的是负能量,孩子就会变得消极、懦弱、悲观,在处理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时,就会变得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自觉成为孩子积极向上,正确对待疫情,积极做好防护的榜样。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们因年龄小而从未遇到过如此严重的病毒疫情,更没有长时间因不能外出玩耍而感到枯燥乏味,好奇心极强的他们此时会变得十分敏感,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他们对疫情的判断和了解,父母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孩子努力捕捉的信号,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及今后的发展。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诠释什么是做人的责任和良知,让孩子知道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是为了不被病毒感染,不给他人和社会添乱,也是最好的自律能力,主动服务社区或逆行去一线支援武汉抗疫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自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每当打开电视看疫情播报,应该给孩子讲一讲抗疫中的医生、护士、科技工作者及奋战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筑工地的工人师傅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勇敢和大无畏精神,让孩子的爱囯热情与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英雄事迹产生共鸣。指导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言论和不正之风,不信谣,不传谣,远离负面消极言论,使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对人们的危害,掌握科学的防疫知识,从而产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身处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面对扑面而来各种信息,往往大人纠结孩子们可能会更纠结,你迷惘孩子们可能会更迷惘。你的消极、自私心理或错误的言论往往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影响,你的抱怨和担忧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害怕,因为他们是正在成长的孩子。

人们常说,家是什么?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家是孩子人生路上避风挡雨的港湾,是孩子生活中的加油站。无论外面多么风吹浪涌,家永远是孩子最安全的人生驿站,人生的启蒙教育就是从家开始的,兴趣爱好和良好习惯也是从家庭教育中开始。在居家生活延迟开学的这些天里,作为家长不应一味的玩手机、看电视、睡觉、吃饭,而应该担负起自己是孩子人生启蒙教育的责任。早晨起来和孩子一起整理铺床、洗漱、打扫屋子,指导孩子晨读背诵,居家室内做操晨练;上午指导孩子听网课完成作业;还可以利用闲暇和孩子一起洗衣、摘菜、做饭,培养孩子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下午指导孩子办防疫抗疫手抄报、绘画、手工制作等;也可指导孩子写防疫抗疫作文及诗歌投到相应刊物或微信平台,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傍晚和孩子一起分享电视新闻中感动人心的场景及画面等。同时,要主动及时的通过微信平台告诉老师孩子的居家健康情况,及时和老师交流孩子居家学习中的问题,不要无端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师或应付老师,更不要让老师三番五次地打电话询问孩子体温及居家学习情况,毕竟老师关心的是几十孩子,而你操心的只是你家孩子。要尊重老师疫情期间对孩子的关心和付出,不要在孩子面前无端指责老师,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误解或怨恨情绪。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缺有钱人,不缺有文化的人,而缺的正是那些有正义感、有责任心、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人。愿在家长朋友的教育和引导下,使我们的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有正义感、有事业心并勇于向困难挑战,争做敢于担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