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行走黃河":河套百姓,至今為這位奇人“放河燈”

古人有立德、立功“不朽”之謂。

立德者未必於世有功,立功者未必於人樹德。若能功德兼備,則必既有成績又廣惠眾人,其中最顯見者莫過修路、築橋、治水一類。

走進內蒙古河套地區巴彥淖爾,採訪組便聽聞這樣一位善於治水的“奇人”。

上圖者名王同春,俗名“瞎進財”。沒錯,他是位5歲時即左目失明的殘疾人。王同春字浚川,字面義即“疏通河道”。採訪組無從考證這字號的來歷,但見字識人,似已註定他一生因治水而留名。

王同春並非內蒙古人。1864年,12歲的他隨家人從河北邢臺老家“走西口”到河套謀生,幾十年經營發了家。同時期的晉商經營票號,留下了一幢幢大院,而在因黃河而興的內蒙古河套灌區,王同春留下的是密如血管的灌溉渠。

採訪組途經王同春參與開掘的永濟渠。“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峰攝

開渠灌溉,是門技術活兒,其要有三:渠口、渠道、渠深。雖有目疾,王同春卻以熟諳水情、善察地理聞名,創造了因地制宜的測渠開渠技術。

頭一個是選擇渠道開口。通過反覆觀察和測量,王同春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河套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準確特點的人,並且利用黃河水流的衝擊方向和衝擊力大小來選定渠口位置和退水路線。

其次是確定開渠路線。王同春的辦法很“接地氣”,他利用下雨天外出,通過觀察地表水流走向為渠道提供參考,還自創“夜間點燈法”,在開渠地界一帶點上數盞燈火,根據燈火的高低打樁標記,確定渠道。

再次是測定開渠坡度和渠道取土深度。在確定好開渠路線後,王同春把10個柳編水斗塗成白色,各釘在一丈多高的木杆上,從渠首開始,每隔十幾丈立一個白水斗,10個水斗立完後,就站在第一個水斗前,瞭望地形高低,測定開渠坡度和每一個木杆底下取土的深度,木杆向前依次推進,直至渠尾——這是一百多年前的土製“水平儀”。

幾十年經營河套,王同春獨立、與人合作、參與指導了總計10條幹渠的開掘疏浚,並挖掘了兩百餘條支渠,構成了河套灌區十大幹渠的基本骨架,開墾和灌溉農田近400萬畝,為近代河套水利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河套灌區。資料圖

這種貢獻在民國後得以放大。王同春受聘為政府水利顧問,先後參與導淮入海和海門圍海造田規劃,並應馮玉祥之請規劃引黃溉田,勾畫了《復興後套計劃渠圖》,提出了一定的河套治水方略。

1925年,年逾古稀的王同春赴黃河督修水利時染病,返回河套五原縣後,於農歷6月28日病逝。當地人感念他治套有功,不僅集資建祠,還奉他為“河神”,並且留下了每年七八月夏秋之交往河渠裡“放河燈”的民俗。

五原縣河燈節。資料圖

五原縣河燈節。資料圖

2009年,巴彥淖爾河套灌區水利部門首次組織“放河燈”活動,將河燈放入一百多年前王同春開挖的首條幹渠中以示紀念,今年五原縣的河燈節已辦到第六屆。河套治理代有“奇人”,渠溉沃野,滋潤於今,他們的功德猶在,他們的事蹟更應為後人傳揚。(“行走黃河”採訪組記者 姜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