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師紅利已取代人口紅利 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力量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工程院、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3月4日聯合發表文章稱,當前中國每年工學類普通本科畢業生超過140萬人,工程師紅利已取代人口紅利,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天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全球首個“促進可持續發展世界工程日”,中國三家機構聯合發表的《工程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慶祝首個世界工程日》文章中作上述表示,並認為回顧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科學探索世界、工程造福人類,小到電腦芯片、大到探索宇宙,都需要工程技術和工程師。設立世界工程日,最重要的是為更好發揮工程和工程師在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該文章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工程和工程能力發展舉世矚目,產業技術升級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穩增長的動力源之一,中國工程師作為擔此重任的主力軍,將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助力建設製造強國,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工程走向世界,為沿線國家帶來越來越多民生項目,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實踐證明,中國有能力成為世界工程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這得益於中國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和工程師人才隊伍建設:當前中國每年工學類普通本科畢業生超過140萬人,工程師紅利已取代人口紅利,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科協2016年代表中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標誌著中國工程類專業本科教育質量標準得到國際認可,未來,中國科協將繼續幫助中國工程師“走出去”在海外執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同時,中國工程院作為工程領域的國家高端智庫,著力推進戰略諮詢、學術引領、科技服務、人才培養工作,廣大院士遍佈全國各地各條戰線,攻克諸多工程科技難題,在推動國家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防安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該文章表示,以首個世界工程日為契機,中國將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方式,繼續加強與國際工程界的有效溝通,更加重視培養工程人才,共同致力於提升工程師能力,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工程能力建設之中,促進工程師自由流動,為實現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倡議將每年3月4日設為“促進可持續發展世界工程日”,這一倡議得到包括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在內的80餘家工程組織的支持,並由中國和納米比亞等40餘個國家正式提案,在2019年11月舉行的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體大會上獲得一致通過。(記者 孫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