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企業疫後如何抓住“報復性消費”紅利?

新冠肺炎傳播速度之快,覆蓋範圍之廣,不免弄得人心惶惶。全民隔離,企業延長復工時間,消費市場萎縮, 行業損失嚴重。根據恆大研究院此前發佈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今年餐飲行業零售額僅在春節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

地板企業疫後如何抓住“報復性消費”紅利?

國家和地方出臺了相應政策緩解企業的疫情壓力;萬達、保利、大悅城控股、華潤置地、紅星美凱龍等商家,通過減免租金政策,累計為中小商戶減輕近100億租金壓力;釘釘、騰訊會議、石墨文檔、幕布、Zoom等在線辦公軟件,也陸續推出遠程辦公、在線學習、電子合同等免費業務,為全國超過10萬家企業解決遠程辦公和延遲辦公難題。

但抗壓還需自身硬,我們結合CMO訓練營首席專家、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客席副教授方世偉的觀點,為企業提供一些重點建議。

竭力補上現金缺口

清華和北大的兩位教授聯合發佈了一份調研報告,其中數據讓人憂心:34%的中小企業只能維持一個月,85%的中小企業只能撐三個月。

由於中小企業缺乏健全的現金內部控制制度,流失、浪費嚴重,存貨積壓,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加之外部融資難度大以及運營成本、投資拓展業務等支出,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較大。

在衡量收緊成本的措施利於應對短期還是中期的景氣回暖之後,企業要做的是保護現金: 包括停止差旅、暫停非必要性開銷、減少營銷費用、處理庫存、凍結人員招聘、資遣效率低下或非核心業務崗位員工、崗位竟聘、叫停項目、剝離不賺錢業務或是停關等等。

同時讓現金快速回籠:包括應收帳款、向供應鏈上游申請延長帳期、向多方金融機構申請更多融資資金、甚至有些現金更緊張的企業需要考慮是否向員工提出減薪、或薪資延發等各種方案來幫企業度過難關。

重製全年產品SKU規劃

大部分企業第一季度營收縮水,尤其是旅遊、零售、電商等行業,更是掉失春節、元宵節、情人節等節日消費熱潮。產能過剩、資源閒置,一、二季度庫存量攀升, 現金回籠困難,企業一方面要減少支出,回籠資金,同時可以在三、四季度專注處理庫存, 讓現金快速回流。但企業的產業競爭格局不做出及時變化, 不太可能享受到疫情結束後消費反彈帶來的“報復性消費” 紅利。

如果企業的產品沒有季節性、同時2020年設定了一個相對大的業績增長目標, 那麼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讓產品部門重新檢視年度產品規劃, 果斷降低三、四季度的產品sku數量以及二、三、四季度訂單生產數量。

若前面條件不變, 企業的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 如服裝行業, 也建議應該減少sku數量, 因為行業中大家的庫存都很大, 同時各家企業又希望在三、四季度衝出業績 (不論消費信心是否回升), 因此促銷會是主旋律, 而網上的折扣促銷會是主戰場, 甚至形成反季銷售讓消費者撿便宜, 企業套回現金, 如果有太多當季貨品壓在手上, 都是很有風險的作法。

把握“後疫情時代”的機會成本

但要是因為看壞後市發展而過於保守,結果是錯判形勢, 喪失銷售機會, 這是機會成本的風險。因此企業評估市場的角度還需要結合機會成本和競爭格局來考慮。

在 “後疫情時代”,我們熟悉的旅遊、交通、住宿、餐飲、娛樂……等行業大概率會迎來傳說中的 “報復性消費”,所以企業要避免過激的緊縮手段,以免景氣回升時錯失機會。

將互聯網轉型提上日程

許多企業在互聯網轉型上是滯後的, 這一次的危機讓實體企業親身見證了互聯網轉型可以提供更好的抗風險擊打能力, 因為只有轉到線上, 才有客流, 才有活路。

企業有了黏性高的用戶群, 才能維繫品牌人氣與知名度不墜, 並從中探索到生意的機會。

而這次的危機會使企業在內部推動互聯網轉型的阻力最小, 也最容易獲得產品、營銷與銷售部門的支持, 這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 請務必把缺的課補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