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存款大增,“報復性”存款來了?

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一季度數據顯示,一季度存款大增。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

其中,企業和個人存款雙雙大幅上升。從企業部門來看,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增1.53萬億元;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同比多增4012億元。

一季度存款為何大增?真的是“報復性”存款嗎?存款大增之後,“報復性”消費會不會來?

企業賬上的錢多了

一季度末,企業賬上的存款明顯增加。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增1.53萬億元。

而在今年1月,企業存款一度大幅減少1.61萬億元。這是什麼原因?

今年前3月,企業存款波動較大。1月減少1.61萬億元后,企業存款在2月增加2840億元。3月,企業存款增長3.18萬億元。

一季度,企業存款的月度波動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1月由於春節前的季節性特徵,企業存款流向居民賬戶較多,1月企業存款減少1.61萬億元。而2月企業部門因疫情防控幾乎停擺,往年同期企業存款的節後反彈並未出現,企業存款僅增加2840億。當3月復工復產全面鋪開後,企業存款已明顯恢復,當月新增3.18萬億元。

對於一季度企業存款的大幅增加,中國人民銀行調統司司長阮健弘認為,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貨幣政策有效支持了金融機構增強存款派生能力,這段時間在貨幣政策方面出臺了很多措施,實體經濟的存款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是財政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財政存款向實體部門轉移較多。

新增貸款大增,到了企業賬戶上,也就轉換為了企業的存款。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從企業部門來看,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增1.53萬億元,企業存款增加比較多,為復產復工的順利推進儲備了資金。

從財政情況看,一季度財政存款減少3143億元,同比多減4795億元,另外,機關團體存款增加2034億元,同比少增4629億元。

再加上一季度,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從這些資金的落地的進度看,截至3月31日,9家全國性銀行和10省市地方法人銀行向5995家全國性和地方性重點企業累計發放優惠貸款2315億元;截至3月31日,地方法人銀行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含貼現)3042億元。

“報復性”儲蓄來了?

3月末,住戶存款餘額87.8萬億元,同比增長13%,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同比多增4012億元,說明老百姓保有的積蓄比較厚實。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認為,一季度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很多,銀行加大企業貸款投放,信貸投放創出歷史新高。企業獲取了資金後,用於向個人支付工資、貨款等,保障了大家的生活。於是這餘額跑到了個人存款賬戶上,體現為個人存款的增長。

實際上,每年一季度,個人存款都增加較多。

央行數據顯示,2019年1季度,個人存款大增超過6萬億元;2018年1季度,個人存款增加超過4萬億元;2017年1季度,個人存款增量也在4萬億元附近。

“第一季度個人存款大增,這現象本身其實是季節性規律。”王劍認為,按經濟習慣,在春節前後發放年終獎、結清貨款,然後歡度春節,這期間大家都持有存款,相互發紅包。

但在今年一季度,疫情限制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個人獲取資金後,存在銀行賬戶中,未動用出去。尤其是疫情期間,投資、消費等經濟活動受到限制,導致這部分活期存款沒有及時再次轉化為企業存款。因此,個人存款增加較多。

王劍認為,往年的第一季度也是如此,只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投資行為受限,所以個人存款囤積的程度明顯甚於往年。

還有專家認為,個人存款的變化,可能也與資本市場的走勢相關。今年2月,住戶存款一度減少1200億元。自2月3日開市以來,A股市場在震盪中保持基本平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2月個人存款減少其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較多的資金流向證券保證金賬戶,整個2月,創業板50指數由1500點附近漲到1850點附近,漲幅達23%,資本市場行情火爆可能吸引部分存款資金流向證券保證金賬戶。

而3月,市場走勢發生了變化。唐建偉分析,3月大量的股市資金從證券保證金賬戶回撤至居民賬戶,所以出現非銀金融機構存款減少1.43萬億元,而居民存款增加2.35萬億元,可能很大程度受3月國內A股較大幅度回落的影響。

從季節性規律來看,後續三個季度,隨著經濟活動活躍起來,企業存款的增量就會和個人存款基本相當,體現出企業經濟活動回升。

王劍預計,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民眾對經濟前景信心恢復,那麼民眾經濟活動逐步恢復正常,大家就會出來消費、投資。因此,我們預計後續企業存款增量會回升。

會不會轉化為“報復性”消費?

老百姓手裡的積蓄厚實的。那麼,存款會不會轉化為“報復性消費”?

“居民出現修復性消費反彈可期。”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作出修復性消費反彈的判斷,是因為國內就業市場基本穩定,居民儲蓄大幅攀升,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

從3月份的情況來看,消費已經有所改善,尤其是網絡消費和醫藥衛生類消費增長較快。雖然一季度消費受到疫情的衝擊較大,但2月消費的降幅比1至2月份已經收窄了4.7個百分點,說明消費正在改善。

唐建偉預計,3月份宏觀數據普遍比1、2月份明顯改善,這一勢頭有望延續下去。隨著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斷出臺,復工復產的推進和擴內需措施的落地,預計二季度生產、消費、投資都將延續回升態勢。

當前,各地正通過各種途徑來促消費。如武漢、南京、寧波、溫州、深圳、杭州等地均向居民發放了消費券。部分發放消費券的城市,效果已經顯現。如杭州自3月27日開始發放消費券,截至4月6日16時,杭州電子消費券已經帶動消費22.26億元。其中一期兌付政府補貼1.45億元,帶動杭州消費18.05億元,拉動效應超過12倍。又如部分地區出臺了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目前,已有佛山、廣州、長沙、重慶、珠海、寧波、南昌等地出臺了鼓勵汽車消費的措施。

在這些措施之外,唐建偉認為,實際收入與消費支出緊密相關,穩就業緊迫性突出。唐建偉建議,可借鑑歐美國家的做法,設立中小企業薪酬保護項目,鼓勵企業在疫情期間維持其僱員數量和薪酬不變,政府直接給與相關企業兩年以上的貸款用於支付員工薪酬、房租等,如果企業在疫情期間保持其僱員數量不變超過兩個月,則相關貸款可以免除歸還本息。通過類似這樣的措施來進一步穩定就業、保障收入,在此基礎上促消費才有可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