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華麗的小丑


我是小學究,我來回答。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張良之所以不阻止,是因為他實在找不到救韓信的理由。

跟他真的不熟

張良世代為韓人,家世顯赫,而韓信卻是淮陰人,家境一貧如洗。兩人生活的區域和階層註定了他們之前幾乎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張良在投奔景駒的路上,與劉邦在留縣相遇後,開始幫助劉邦一路破關入秦的時候,韓信卻一直身在楚國軍營中。 後來劉邦被封為漢王前往封地時,張良送至褒中便返回了韓國。

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

而韓信是在劉邦前往蜀地的時候從楚軍逃往漢營。

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其名,為連敖。

韓王被殺,張良再次回到漢營後,就被封為成信侯,跟著去攻打楚地。而韓信又被劉邦派去北上攻打趙國代國。 所以韓信和張良並沒有深入的接觸,兩人自然不會有很深的感情。


到了韓信自立為齊王的時候,劉邦大怒,張良卻勸劉邦“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注意這裡張良安撫劉邦的出發點是為了劉邦的大業,而不是對韓信的維護。

劉邦醒悟後,派張良前去封韓信為齊王。 這也是韓信與張良唯一一次明確記載的見面。既然二人不是很熟,張良又有什麼理由阻止劉邦呢?

求情不會有一點好處

張良為韓國官宦世家,祖父和父親曾經輔佐過五代韓王,因此韓國滅亡後,他的人生目標便是復國。此後的襲擊秦王,投奔景駒,說服項梁立韓成為韓王,無一不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

韓王被項羽殺害後,張良便再次選擇輔佐劉邦打敗殺害韓王的兇手——項羽。 因此在劉邦打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後,張良的目的已經達成。所以此後他便慢慢歸隱,選擇消失在政治舞臺上。

良從入關,性多疾,即道引不食谷,閉門不出歲餘。

而此時的韓信作為功高震主的典型,成為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先是被奪軍權,從齊地遷到楚地為王,後又藉口有人告發謀反,將他軟禁在長安。



而作為謀臣的張良不可能看不出劉邦對於異姓王的忌憚,但是他選擇視而不見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如果一旦開口求情,依劉邦的猜疑,絕對會懷疑他是否和諸侯王有勾結。

所以,對於這種交情不深,幫忙又會引火燒身的事,張良於情於理都不會幹的。


小學究


張良的個人志願和自我定位決定了他行事的選擇,他沒有任何救韓信的理由。

第一階段:起義前。

個人志願:復仇。

張良家世代都是韓國的相,而韓國在秦始皇統一的戰略中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消滅。復仇的火焰在年輕的張良心中燃燒,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散盡家財,在博浪沙賭博似的希望一椎擊殺始皇帝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大約擊殺仇人是他最大的心願。除此之外,天下經已一統,復興韓國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許他根本沒有抱此希望。也或許,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第二階段:起義之初。

個人志願:復國,成為韓相。

等到陳勝吳廣振臂一呼,項羽、劉邦等豪傑應聲而起,六國舊地紛紛響應起義,張良也終於看到了復興韓國的可能。

所以張良向項梁提議:找到韓國的公子成,立他為韓王,這樣可以為秦國四面樹敵。項梁同意了。張良終於和祖父、父親一樣,成為國相,協助公子成收復韓國故地,可以說完成了畢生最大的心願。

第三階段:楚漢相爭。

個人志願: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很快,韓王成被項羽殺死。雖然劉邦派張良帶出來的小弟韓王信重新奪回韓國,立為新的韓王。但聰明的張良從戰爭的形勢看出,復興韓國再也不可能成為現實。天下已經不可能再成為群雄並立的天下了,遲早會被項羽和劉邦中的一方統一。而這對立的雙方,一方對他、對韓都有恩,一方則殺死韓王,算是有新仇,顯然,他最好的選擇是幫助劉邦擊敗項羽。

所以這時,酈食其勸說劉邦多立六國後人為王,為項羽四面樹敵時。同樣的計策,以前張良也為項梁出過,這時卻站出來堅決反對。這是因為目的和形勢完全不同了,過去他是要復興韓國,現在卻要助劉邦一統天下,雖然多立王可以多樹敵,但同時也會分了劉邦自己的權勢。

唯一的例外是,韓信想要做齊王,張良卻勸劉邦同意了,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正如張良所說:韓信已經據有齊地,握有重兵,憑你現在的實力,韓信如果自稱王,你禁止得了嗎,不如做這個順水人情,以免生變。

從這裡看出,韓信雖然稱臣於劉邦,卻其實始終是作為一個隱患,一個對立面而存在的。這也為將來他被誅殺埋下了伏筆。而張良作為劉邦的謀士,卻是俱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張良和韓信之間,非但沒有特別的交情,反而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立的。

第四階段:天下一統。

個人志願:卸任保身。

劉邦即皇帝位,西入長安後。張良就稱病,藉口修道,幾乎諸事不理。這時他已經五十歲左右,而畢生的志願幾乎都已實現。聰明的他選擇卸任保身,如他自己所言:願棄人間事!除了給呂后出了一計保全太子以外,他從不參與任何政治鬥爭。

這麼聰明的他,也自然知道天子要剿滅異姓王來鞏固劉氏子孫的地位是大勢所趨,又怎會為了一個沒有特殊交情的韓信,把自己置身漩渦呢。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劉邦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採用陳平計策騙韓信同遊雲夢澤。韓信殺了鍾離昧,去見劉邦後被俘。回到洛陽後削去楚王封號,改為淮陰侯,並將其拘禁在身邊。

公元前197年,韓信舊部陳豨反叛,劉邦親征。

公元前196年,劉邦在外平叛,卻有人向呂后舉報韓信是陳豨的內應,呂后便與蕭何商議除掉韓信。蕭何出面將韓信騙於長樂宮鍾室殺死。

其實分析韓信被殺應該不是劉邦的意思,因為劉邦拘禁韓信已有五年。而劉邦對於韓信還是很有自信心的,因為抓住韓信幾乎沒費一兵一卒,輕鬆就能實現。如果劉邦要殺掉韓信,那麼拘禁他五年的時間,還不好找個藉口?所以個人認為要麼劉邦沒有想著殺韓信,要麼殺他的原因並非是嫉妒害怕韓信的才能。

那麼誰最害怕韓信呢?應該是呂后!漢初三傑中,蕭何是劉邦的發小,肯定和呂后很熟。張良雖然深的劉邦信任,但張良和樊噲關係好。而張良又數次幫過呂后。而韓信是呂后最不能掌控的人物。

這裡要清楚一件事,公元前197年還發生了一件事――劉邦的易太子事件。劉邦這年要廢掉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為什麼劉邦要做這件事?因為劉邦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行了,改立太子可以保護戚夫人母子。而呂后也知道劉邦的意圖。

這時候張良又起到了關鍵作用,他幫助呂后度過難關,讓劉邦放棄了易太子的想法。這也證明,張良是站在呂后這邊的。

這件事還可以證明想要除掉韓信的人,其實就是呂后。劉邦晚年不停的平叛,幾乎殺掉了所有最能打仗的舊部。只留下了樊噲和韓信。對於呂后,韓信死了,自己還有樊噲能用。如果韓信不死,而劉邦死了,那麼韓信加上蕭何,呂后就根本無法掌控局面。同樣對於劉邦,如果韓信還在,對呂后和樊噲就是一種制約。如果韓信死了,就必須殺掉樊噲。後來劉邦真就派陳平去殺樊噲。韓信的死,對於劉邦益處不大,而對於呂后關係重大!而張良又和呂后是同一陣營,怎麼可能幫助韓信呢?

而且蕭何和韓信的關係比較近,蕭何殺了韓信,就失去了武將們的支持,也揹負了沉重的道義負擔。如果是劉邦的意圖,那麼讓蕭何殺韓信是為了壓制蕭何,而不是為了除掉韓信!


王曉強30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因為張良十分了解劉邦的為人。作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謀聖”,張良對人性的解剖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無論敵方友方,他都看的清清楚楚,更何況是對他的主公劉邦。


很多實例可以證明張良懂得劉邦欲除韓信而後快,比如在韓信打下關中後,韓信的威望在眾諸侯中非常高,劉邦為證明自己軍事能力也很強,在彭城之戰中他罷免韓信軍權。在韓信求封“假齊王”時,劉邦非常生氣,當時張良就在劉邦身邊,他自然能感受到劉邦的情緒。

除非被現實左右,否則劉邦絕不允許手下的威望和實力超過他。張良勸不了劉邦,劉邦是個何等精明之人,怎能輕易被他人的話語動搖意志。張良對這一點看得很透徹,他知道在劉邦身上下功夫徒勞無益。



張良清楚自己勸不了劉邦去殺韓信,於是他勸過韓信退隱。他跟韓信說過歷史上許多兔死狗烹的例子,可是韓信居功自傲,不肯退去。所以說關於韓信的死,張良是做過工作的,只是當事人聽不進去。


如史如畫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想當年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啊,到最後呢韓信被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劉邦一開始是多麼的器重韓信,拜為大將軍,手握劉邦的三軍將士。封齊王,還有生死特權。但是最後還是免不了身首異處的結局。

蕭何月下追韓信,都知道蕭何一開始發現了韓信的才能,成就了韓信,但是最後也是蕭何把韓信坑死了。張良呢,先不說他們兩個的關係怎麼樣,但是當時作為劉邦最倚重的幾個人,韓信和張良又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說以說兩者的關係應該還是不錯的。但是到最後為什麼沒有勸劉邦不要殺韓信呢?

到這個時候韓信之死已經是必然的了。韓信到底有沒有造反其實誰都說不清楚了,韓信的能力太強了,想當年一年之內帶領漢軍滅四國,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背水一戰更是讓所有人都覺得害怕。劉邦建立大漢之後,也是覺得韓信的能力太強了,所以一直在奪韓信的權利,最後被降為淮陰侯。但是劉邦還是不放心,因為他覺得只要韓信在這個世上就是一種威脅。

作為很早就開始追隨劉邦的謀士張良來說,能不知道劉邦的心思嘛,張良是何等的聰明之人,自然知道劉邦,呂雉都是想要韓信死的。

那麼這個時候張良跳出來阻止的話,張良的解決只有一個和韓信一起死。張良是非常聰明的,懂得功成身退,所以他會為了一個韓信丟掉自己的性命嘛,很顯然是不可能的。

張良即使勸了也是阻止不了的,劉邦殺韓信之心早已有之,從被韓信逼劉邦封自己為齊王的時候就想殺了韓信了,但是迫於形勢不敢殺。到這個時候,天下一統了,韓信還有什麼價值呢?劉邦是必須要殺韓信的,一個張良肯定是無法阻止的。

韓信之死只能說怪自己,一是能力太強,二是不懂得收斂,太自負。三,不懂得揣測人心。


中國歷史研究所


在事和勢上聽張良的,在人和權上未必聽張良的。

可以說,劉邦最信任的是盧綰,其次是沛豐將領,也就是那些屠狗輩。

而張良、陳平以及韓信等沛豐之外的平民精英,劉邦都是將信將疑。

甚至,如果不是張良身體不好只能做個畫策陳,劉邦估計都得猜疑到他身上。

張良也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不要齊地三萬戶但求留地封邑,也不要朝堂三公但求寄身學道。不為別的,這樣最安全。

就題幹問題而言,大體可以有三種解釋:

一是張良對韓信,未必有好感。

張良和韓信,起碼得先有交情才有求情吧。

那麼,他倆有交情嗎?

可能性不大,原因就是張良一直都是畫策臣,他一直都在參謀部、一直都在機關。

這個處境就決定了:張良跟決策高層的關係很好,而跟封疆大吏和地方基層的關係一般。

所以,在取捨上來說,張良肯定是站在劉邦一面的,劉邦才是他的真正老闆。而至於其他韓信、彭越、黥布、曹參等,對張良而言,不過爾爾。

沒有交情,也就不會求情,所以韓信死與不死,跟張良沒關係。

二是張良對劉邦,必是真心擁護。

既然劉邦是張良的真命天子,張良就得事事為劉邦著想。

他關心的是劉邦能否爭得天下、關心的是漢室能否坐穩江山。

這是個立場問題。

可以說,剿滅異姓諸侯王,對於漢室的穩定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決策。

劉邦應該是起義集團中歲數最大的,其他是個人都比他活得長。

所以,劉邦必須考慮自己死後,劉氏還能否穩坐天下。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而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異姓諸侯王。

事實也證明,這些人也著實不牢靠。

劉邦河北平陳豨,唯一能打援手的就自己的發小盧綰,結果還中途勾結匈奴、作壁上觀了。而其他諸侯,倒是非常乾脆,我有病、就不來、你能怎麼地。

所以,站在劉邦的角度想問題,張良也得收拾韓信,他當真不會求情。

三是張良對自己,也要明哲保身。

在明哲保身的問題上,其他人都不及張良。

即便是曹參,也因爭功蕭何而有罅隙,於是被派到齊國為相。

即便是蕭何,也要自汙清白讓劉邦放心,被下過獄、被劉邦折辱過。

唯有張良,這個不算核心關係圈的人,反倒是一直得享富貴,即便呂后當政,也是對他極好的。

原因就是張良張子房已經未雨綢繆了,他就是不能讓劉邦猜疑,不能讓高層不滿,不能陷身於政治鬥爭。

所以,封地,他要與劉邦最初相遇的留地。

這多好啊,一想到張良,劉邦就能想到在留地與張良相遇,喚起了曾經的記憶,就是想整張良也得留一分薄面。

而封官呢?張良之才,拿個九卿就太低了,至少得三公起步。

但這就擋了別人的路,所以張良張子房啥也不要、都給你們,自己去修道了。

所以,對於韓信,張良即便知道韓信是被冤死的,他也不會出手。

而且一旦出手,韓信勾結朝臣的嫌疑就更大,引起的猜疑也就更重,到時候死得會更早更慘,張良也會牽涉其中。


減水書生


這個問題有一個明顯的錯誤,殺韓信的是呂后,而不是劉邦。韓信被殺時,劉邦還在前線征討陳豨呢。那麼,張良為什麼不阻止呂后殺韓信呢?

第一,楚漢戰爭結束後,張良急流勇退,不問政事

大漢開國後,張良選擇急流勇退。晚年的張良行事十分低調,不願意捲入過多的政治旋渦中,他自己說:“我家歷代為韓國丞相,韓國滅亡後,我蕩盡萬金家產,就是想為亡韓報仇雪恨,誅殺強秦。如今我受封為萬戶侯,作為一介布衣,到今天能位極人臣,我已經滿足了。”

退休後的張良身體虛弱,熱衷於道家仙學,學習避谷術、引導術,杜門不出。他是個很明智的人,知道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因此他學道學仙,未必不是一個障眼法,表明自己超然於權力鬥爭之外,無慾無求。在劉邦消滅諸侯王的時程中,我們從未看到張良有過表示反對。

第二,韓信被殺是突發事件,張良未必知曉

殺韓信是突發事件,是呂后的主意。

據史書所載,韓信被殺的起因是這樣的。當時陳豨叛亂,劉邦親自率兵去征討,韓信沒有去,而是留在長安城。韓信的一名隨從犯了事,被關於牢裡準備處決,他的弟弟為了救老兄,寫信給呂后,告密說韓信要謀反。

韓信是不是真的要謀反,我想可能性應該不大。鐵娘子呂后對韓信一向憚忌,謀反這種事,與其信其無,不如信其有,於是便佈局要除掉韓信。這件事一定要做得秘密,不能洩露風聲,於是呂后只通知一個人,這個人便是蕭何。為什麼是蕭何呢?因為韓信能出人頭地,靠的就是蕭何慧眼識英雄。要把韓信騙入宮中,只能是他最信任的人,這個人非蕭何莫屬。

我們從史書記載裡,沒發現張良預先知道這件事。韓信被騙入宮中殺死,是絕密的,而且是突發事件,張良毫不知情,又怎麼阻止呢?

第三,即便張良是知情的,也不會阻止

退一步說,就算張良知道呂后的陰謀,他也不會阻止的。

理由有三:

其一,張良與韓信既非知己,亦非好友,兩人交集甚少,他為什麼要出手相救呢?我查了史書,沒發現張良與韓信有什麼交情。在楚漢戰爭中,張良基本上跟隨劉邦,出謀劃策;而韓信則獨當一面,帶兵開闢第二戰場。

其二,楚漢戰爭結束後,張良就退休了,淡出政壇,不問政事,也不跟政界人士往來。這是他晚年做事的原則,就是不捲進政治漩渦,因此,他斷然不會去阻止呂后殺韓信。

其三,韓信被殺,並非無辜。我想韓信的結局,張良一定是預見到的。韓信曾經兩度要脅劉邦,而且都是在劉邦十分狼狽、急需外援時。為了打敗項羽、扭轉戰局,劉邦曾兩度要求韓信出兵,但韓信落井下石,乘機要脅。第一次是要當齊王,第二次是要確立齊國的地盤。這兩次要脅,張良都在現場,肯定知道劉邦窩了一肚子火,也肯定會預料到韓信日後必定會倒黴。從韓信的表現看,他對劉邦並不忠誠,這也為他後來被殺埋下伏筆。


君山話史


漢朝有兩個韓信。

一個是齊王,楚王,淮陰侯韓信;另一個是韓王信。

這文章的主角應該是淮陰侯韓信。張良要不要保全的應該就是他了。可問題偏偏出在韓王信身上。讓張良這段時間成了泥菩薩過河,自身不保,他還有心思去保全一條凳子上坐的韓信麼?

韓信的性格,功勞等等就不用說了,厲害角色一個,要不當不上"漢初三傑",只說一下張良和韓王信的相互關係。

張良窮其一生都在立志復韓,為什麼?為報張家五世相韓的恩情。博浪沙刺秦,立韓王成,逃離彭城回關中,又把韓太尉信立為韓王信。這都是一個目的,恢復韓國。可謂不遺餘力。可偏是,項羽完結後,劉邦要搞家天下,要收回落在異姓王侯手中的權利和封地。張良深刻領會了上級的意圖,想攔也攔不了,就抱病不出,由劉邦自己去折騰。

韓王信的封地在大漢的中心地帶,也就是在穎川,宛,葉這地區。劉邦以為應該騰出這地盤來,就下令韓王信舉國遷到北方寒涼荒漠的馬邑重建韓國,韓王信胳膊擰不過大腿,就去了。張良可是心頭明白劉邦的心思,但他阻止不了,因為張良就是個鐵桿擁韓粉絲。不敢表示任何意見。所以,躲著點好。

不料,韓王信的新都馬邑還沒建好,匈奴就來侵犯,雙方惡戰幾場。沒個高下,這時,漢朝陳稀反叛漢朝後的殘餘王黃等人,就來聯絡韓壬信,誘惑韓壬信與匈奴達成交易,不打仗了,做生意交換物品。韓王信就同意了。漢朝廷一聽諸侯國揹著中央與敵人達成協議,不是叛國是什麼?就派兵討伐。並把韓國從大漢地圖上一筆抹去。韓王信走投無路投降匈奴。這事若追究起來,牽連到的大員必定不少。所以,張良非萬不得已,不出房門。這是韓王信給累及的,再出面,惹翻上級,有好果子吃?

淮陰侯韓信犯事,是遲早的事,張良不想惹火燒身,一個韓王信讓他處境狼狽,再給韓信出主意,去保全他去救他,不是飛蛾撲火麼。所以,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的閒事。少去招惹為好。要不,咋死的都弄不明白!





劉一千五


謝悟空!劉邦一向很尊重張良,他一直把張良當先生看,對張良的意見和建議基本上言聽計從,這一點可以從劉邦對漢初三傑的評價中就能完全感受到,劉邦把其他兩個人直呼其名,而唯獨稱張良為子房,可見,劉邦對張良的感情要比蕭何和韓信深。



張良主要是從戰略層面為劉邦和漢軍思考問題,往往深謀遠慮,深得劉邦尊重和佩服,火燒棧道、還軍灞上、定都長安等,充分展示了張良的遠見卓識,正如劉邦所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子房。



張良出謀劃策,往來著眼於長遠,這就決定了他思考問題的高度和深度,事實上,張良不僅僅思考國家和軍隊大事善於從大處著想,他對待功名利祿和個人進退也比其他人有智慧,當韓信向劉邦討封假齊王時,張良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隱退,他放棄了劉邦對他的高官厚祿,志願到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去,臨走之時,不忘旁敲側擊和提醒前來送他的韓信,可惜韓信卻不以為然,仍然還要當他的楚王。



韓信如果是一個有政治遠見的人,一定會從劉邦把他從齊王轉封為楚王這件事情中,感受到劉邦對他的擔心與猜忌,也應該從張良的隱退和提醒中為個人的前途與命運感到擔憂,但韓信畢竟是韓信,他沒有任何感覺和防備。

並不是張良替韓信不求情,因為張良自己都選擇了隱退;也不是張良不相信劉邦,因為此時的劉邦已不是從前的那個劉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驕兵悍將歷來是封建帝王加強統治的扯肘,自古同艱苦共患難易,享富貴同榮華難。劉邦雖然沒有親手殺韓信,但韓信被劉邦去王封侯軟禁在長安,就是要殺韓信的前兆,只是韓信死在了呂后和蕭何之手,而此時的張良卻選擇了遠走高飛,既是他有心救韓信,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知未是也


說實話,我也很想讓張良救韓信一命,留下一段千古佳話,也為後世小說家增添一個寫作的題材,寫出來絕對精彩!

可是,歷史就是歷史,張良是救不了韓信的!因為韓信的死,這裡邊水太深了!

首先,確切地說,韓信並不是劉邦殺的。

劉邦當時在外平陳豨之叛,韓信是被呂后下令殺的,幫兇是蕭何,時間是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此時距韓信官拜大將軍整整十年,距垓下一戰滅項羽六年,距被貶淮陰侯閒居長安五年。

韓信在長安的這五年裡,無兵無權,劉邦要殺他恐怕早殺了,但劉邦不但沒殺他,兩人可能還常見面聊天,那番“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著名談話,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不過韓信這幾年心裡不痛快是肯定的,因為他幫了劉邦天大的忙,而劉邦卻負了他,之前承諾他的全沒兌現,還把他從齊王遷為楚王,又貶為淮陰侯,擱長安像寵物一樣養著。

對於政治城府並不深的韓信來說,他有怨氣是肯定的,發牢騷也是肯定的,有沒有反叛的心思和動作,恐怕也是有的,這就給了呂后殺他的藉口。

呂后為什麼要殺韓信?史書記載,是她得到韓信要謀反的消息,先下手為強!這恐怕只是表象。更深層的原因是:呂后要在朝臣中“立威”,以實現其政治野心——老孃那麼多年的苦,可不是白吃的!

所以,呂后把劉邦想幹而遲遲沒幹的事辦了,殺了韓信,夷三族。同年,她又一手製造了彭越被夷三族的冤案——這個女人太可怕了!

問題是,劉邦對韓信有沒有殺心?恐怕也是有的。否則,他就不會在得知韓信被殺後,“且喜且憐之”(《史記·淮陰侯列傳》)。劉邦的心情是很矛盾的,對於呂后的做法,他默認了。後世習慣把殺韓信的罪責加他頭上,其實不冤!

說到這裡,張良為什麼不救韓信?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那麼張良當時在幹什麼呢?史書記載得很清楚,張良在劉邦稱帝后,就沒怎麼摻和朝堂的事,他在家裡修道,練辟穀術,其實是為了躲開朝堂紛爭。

韓信被呂后、蕭何聯合誘殺,事發突然,張良未必知道。即便張良知道,他要救韓信,勢必得罪呂后、蕭何,乃至劉邦。更重要的是,韓信“謀反”的證據就握在呂后手裡,他若去救,豈不成了“附逆”大罪?韓信沒救成,倒把自己搭進去了,張良何許人,這種傻事他能幹嗎?

張良和韓信的私人關係如何?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不過戰時張良幾次勸劉邦重用韓信,可見他對韓信是欣賞的,漢朝建立後,他又和韓信在一起修過兵書,感情自然也是有的。再加上同為漢臣,“兔死狐悲”,張良當然不希望韓信死,可即便他是“謀聖”,也真的改變不了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