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香味浓郁的豆筋,热气腾腾的莜面鱼鱼,肉质肥美的猪蹄,酸甜可口的山楂片……这美味的食物各个地方都有,可是制作它们的过程却繁琐费力。想要成为食神,光有食材和厨艺可不够,还得有这些“秘密武器”来帮忙。

1

豆 筋

豆筋是重庆的一种著名小吃,通常以黄豆磨成的豆浆作为原料,再通过巧妙的降温处理进行提取,刚刚提取出来的豆筋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儿。

豆筋因其自身极高的营养配比和独特的口感,而被广泛用于大众饮食之中。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豆筋卷棒机

提取豆筋主要是利用豆浆自身的温度变化。首先,要将磨好的黄豆浆放到大锅里进行加热,当豆浆煮沸时,表面就会因其自身与附近环境的温度差,而结成一层薄膜。然后豆筋师傅会用一根棒状的金属钎巧妙的将豆筋膜给卷出来。卷好的豆筋经过逐步的静置,干燥,没过多久就会变得色泽黄白,油光透亮。

人工卷豆筋不仅效率有限,而且长期近距离的接触蒸汽,冷热的温差还会影响工人们的身体,时间长了极易患风湿病。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魏奎富是重庆人,虽然这里的豆筋风靡全国,但是其加工提取的方法主要还是依靠传统人工,而且劳动强度很大,效率却并不高。

2012年6月的一天,在外经商的魏奎富回家探亲,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豆筋的生产加工,也知道了制作豆筋的辛苦。当时他就想研制一台机器替代人工,从而缓解工人的辛苦。

想到就干,从事机械加工生意多年的魏奎富,对于机器的研发可以说是成竹在胸。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仔细研究豆浆的结膜原理,并通过观察人工卷豆筋的过程,掌握了几个关键性的动作,然后融合自己丰富的机械加工经验,将温控,上签,提签,卷棒等动作用机械代替并结合在一起。没过多久,一台专门卷豆筋的机器就诞生了。

豆筋卷棒机的锅体结构采用了类似于船体的异型锅;加热装置采用了锅底的异型气压包。异型气压包两边呈高低分布,蒸汽从高气压端进入,低气压端排出,加上电风扇的吹动,整个加热过程会使锅体两端产生10度的温度差,以达到豆浆快速成皮的要求。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究竟机器能不能达到魏奎富所设计的效果呢?我们准备进行一场人机大战。由16名专业的卷豆筋师傅比拼魏奎富的8台机器,而魏奎富的8台机器只用两个人操作。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人机大战,魏奎富的豆筋卷棒机展现出非凡的实力,无论是加工效率还是加工质量,相比人工都有着较大的优势,轻松赢得比赛胜利。

2

莜面鱼鱼

莜面鱼鱼是一种用莜面粉做成的特色美食,是山西、内蒙古等地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它外形细长,就像一条条可爱灵动的小鱼,当地人为它取了莜面鱼鱼这个生动的名字。莜面鱼鱼的原材料莜麦,是燕麦的一种,营养丰富,吃法颇多,深受大家的喜爱。因此,在当地,莜面饭馆开满了大街小巷,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莜面鱼鱼机

那么莜面鱼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做莜面鱼鱼要先用开水将莜面反复揉搓,做成面团后再用手掌搓成细条。搓鱼鱼对技巧的要求较高,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并施以适当的力度才行。如果掌握不好力度的话,搓出来的鱼鱼就会粗细不均。

刘玉龙是乌兰察布丰镇发电厂的一名工程师,他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从小就对莜面鱼鱼情有独钟。特别是工作以后住在厂里,时而会想念远方的家乡,想念母亲手里热腾腾的莜面鱼鱼。于是,他决定发明一个能够仿手工做出莜面鱼鱼的机器,力求做出来的鱼鱼原汁原味,既能够让母亲减轻劳力,又能够一解自己的思乡之情。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玉龙模仿母亲手搓鱼鱼的动作,经过反复尝试和研究,最终做出了一台仿手工的莜面鱼鱼机。

刘玉龙发明的莜面鱼鱼机由一个电动机带动两个变速箱来控制一组滚筒和搓板进行相对运动。使用时,需人工将莜面搓成粗条剂子,放至机器入口。剂子通过滚筒和搓板的相对运动后被搓成粗细均匀的细条鱼鱼。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那么这台机器效果究竟如何呢?

机器测试成功后,刘玉龙打算与人工进行一次比赛。于是,他找到了当地一家莜面主题的酒店,与这里的师傅们一较高下。

这是一家以做莜面为主题的酒店,店里的师傅们均是有多年经验的莜面高手,可谓是卧虎藏龙,想打败这里的师傅可不容易。

一番精心准备后,这场人机大战就要开始了。这次人工队派出5位熟练工迎战,5位大姐均是莜面高手,搓起鱼鱼来游刃有余,全部左右开弓,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也就是几秒钟的工夫,均匀细长的莜面鱼鱼就在她们的手掌下出现了,像一条条小鱼,随着手的动作,向前灵活地游动着。

而机器队这边也毫不逊色,20根粗莜面在机器上不断地运动着,机器下方的支架上也挂满了搓好的莜面鱼鱼。

这场比赛,大家各有所长。不过,在比赛快要进行到一半时人工队显出了一些疲惫,有的师傅甚至开始单手工作。而刘玉龙却始终淡定如初,一直保持着原有的速度。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经过酒店客人试吃,他们普遍认为机器搓出的鱼鱼,粗细更为匀称,并且也更劲道,甚至比人工搓出的在口感上更胜一筹。

成功后的刘玉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比赛一结束,他便与妻子将机器带回了老家。年迈的父母看着儿子发明的机器,乐得合不拢嘴。从今以后,老母亲便可以用机器搓莜面,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刘玉龙的梦想,到此,终于彻底实现了。

3

猪 蹄

猪蹄是口碑很好的食材之一,通常采用焖煮的方式,做成红烧口味或煲汤。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它能增强皮肤弹性和韧性,对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都具有特殊意义。所以,人们把猪蹄称为“美容食品” 和“健康佳肴”。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去除猪蹄壳的设备

但是由于猪蹄本身的食材特点,需要特别的加工,去掉蹄壳就是加工的第一步。但蹄壳和猪蹄紧密相连,想要去掉蹄壳可并不容易。

通常的去除蹄壳的设备就是在普通的钳子下面加上一个铁制的底座,这样在给猪蹄剥甲的时候,用上全身力气,减轻手部的负担。师傅用脚踩住底座,右手抓住猪蹄,左手握住钳子把儿,用力往下压,同时转动猪蹄,蹄壳就拽下来了。虽然有工具帮忙,过程也十分费劲,一个小时一位师傅差不多只能完成160只蹄子的剥甲工作。而对于剥甲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需要趁着猪刚刚宰杀完时进行。因为这时的猪蹄肉质相对松软,容易剥甲,一旦肉质僵硬,再剥甲就困难了。这就使得师傅们工作起来要马不停蹄,跟时间比赛。

李孟珠今年56岁,他在山西运城开了一个小型液压设备厂,销售和维修液压设备。一辈子跟机械打交道,让他累积了丰富的机械经验。他的生活跟猪蹄却没有多少交集,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附近菜市场做生意的肉贩梁师傅找到他,想让他帮助研制一种给猪蹄剥甲的工具。

李孟珠经过研究,设计出一台机器。这台机器主要用来加工的部分是两个滚轮,在电机的驱动下,上下两个滚轮能够相向转动,就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自动擦鞋机一样,如果把锥形的猪蹄放在滚轮之间,蹄壳就会被夹掉。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4

山 楂

山楂是一种我们经常食用的水果,它不但味道酸甜可口,而且具有活血化淤、降压降脂、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山楂切片去核机

但山楂不易保存,整果容易变质,所以通常需要切片晾晒。

天津市蓟县地处山区,一直以来就是山楂的主要种植区。每年山楂收获后,村民们就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因为要抓紧时间将山楂切片晾晒。

那么山楂片是怎么制作的呢? 其实说来也简单,切山楂片首先要去掉一头一尾,然后切成均匀的薄片,最后把中间的核抠掉。这件工作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在农忙季节,农民们每天要将这一简单的动作重复上十几个小时,当放下剪刀时身体的酸楚和劳累可想而知。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段亚宗是当地一位山楂种植户,他对切山楂的辛苦深有体会,于是他研制出一台山楂切片去核机。

这台山楂切片机 ,通过电机带动轮盘进行旋转,山楂在经过第一组刀片时,被切掉头尾部分;在经过第二组刀片时,被切割成三片;最后再通过捅核装置的时候,把核挤掉,这样就完成了山楂的切片去核。

完成机器的生产设计后,段亚宗对机器进行测试,结果机器屡屡被畸形果卡住,为此他对设备进行了改进。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改进后的山楂切片机,加入了一个弹簧装置,畸形果在通过的时候弹簧会自动打开,让畸形果通过机器,进入废物出口,这样就不会造成轮盘的卡死,机器被畸形果卡住的问题就解决了。除了解决畸形果的问题,段师傅还制作了一台超级山楂切片机,它将四台机器整合在一起,可以四人同时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爱发明|食神的秘密武器

拥有了超级山楂切片机这个秘密武器,段师傅打算跟人工比试一下。这一次的比赛场地选在一座大型山楂加工厂,人工队这次派出16位精兵强将,而机器队只派出一台机器和四位工作人员。

经过40分钟的比拼,机器队已经切完了自己手中的八箱山楂,而人工队每人还余有接近半框的数量,因此机器队可以说大获全胜。

我爱发明

5集《铁甲食神》系列

播出时间:5月29日—6月2日

18:58

监制/闫东 主编/刘铭 黄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