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战死还是出家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入北京城,迫使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结束了大明王朝数百年的统治,但是李自成部下在京城胡作非为,将吴府劫掠,还将他的爱妾陈圆圆抢走,最终"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明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并随清军征讨大顺军,李自成兵败,不得已转战河南、陕西、湖北等地。1645年在湖北九宫山神秘消失,不知所终。

李自成战死还是出家

有人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难。《明史》结论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据说,当时追击李自成的清朝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给朝廷的报告说,李自成的军队伤亡惨重,他只带了二十多个亲信逃入九宫山中,被当地村民以为强盗,围困之,最终自杀。阿济格派人去验尸,但已无法辨认。还有一个说法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说,他的部下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不小心丢失了首级。

但是这种说法疑点重重,因为李自成是南明王朝和清朝的心腹大患,对其应该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岂能这样含糊其辞。而且李自成手下几十万人马,如若他死了,他的部下绝不会善罢甘休,可事实是九宫山却异常安静。有人推测说,李自成诈死是缓兵之计,既能让清廷以为他死了,也可以消除南明敌意,进而联手抗清。

也有人认为李自成在陕西夹山寺隐居。1981年,在夹山寺发现了奉天玉大和尚墓,遗骨与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也与李自成家乡米脂县的习俗相同。有人说李自成"陕北口音,四十岁多一点,一只眼睛瞎了。“这和奉天玉和尚不符。也有人说李自成在陕西青城隐居,有人在青城镇李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的《李氏家谱》。经研究认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他在青城的叔父李斌,死后被葬于龙头山下。还有说法是李自成是被九宫山的村民认为是土匪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