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君子却是个吝啬鬼

说起吝啬鬼,人们首先会想到国外的夏洛克、葛朗台、阿巴贡、泼留希金,或是《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些人要么凶狠迂腐、要么狡黠多疑,而且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历史上却有一位名士,他在史书中有传,官至尚书令(文官之首),偏偏吝啬的清新脱俗,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人便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


翩翩君子却是个吝啬鬼


魏晋时代因时局动荡,士大夫阶层处境险恶,所以他们有些人彻底放飞自我,自信潇洒,或论道高堂、或采菊东篱之下,大袖飘飘,纵情山水,风流自赏,超然物外。“竹林七贤”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时尚界的流行风向标,是当时最著名的男子天团。与其他六位名士相比,王戎唯一的拉分项便是其刻在骨子里的吝啬。


翩翩君子却是个吝啬鬼


与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不同,王戎出生在豪门琅琊王氏,父祖皆为高官,他自幼聪颖、风度翩翩,《晋书》称他“神采秀彻”。在我们小时候时,听到的一个故事便跟他有关。王戎年幼时,跟小伙伴在路边玩耍,路边有颗李子树硕果累累,其他人都争相去采摘,唯独王戎不去。有人看着奇怪,便问王戎原因,王戎说:“这棵树就长在路边,而且结了很多果实,这条路人来人往,却不见果子稀少,可见果实必然很苦涩。”果然,其他小孩摘了吃后,验证了王戎的说法。


翩翩君子却是个吝啬鬼


王戎的家乡一定盛产李子,这让他与李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后,王戎家有颗李子树,结的果子品相十分好,王戎就准备将李子拿去卖钱。但又怕别人得到种子,于是不辞辛苦的将李子核一个个钻毁。“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世说新语》中这短短十六个字将王戎的吝啬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后来,王戎的女儿嫁到了裴家,有次从娘家借了一些钱,一直没还。每次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就黑着个脸,上面写满了“快还钱”。直到女儿把钱还清,他这才多云转晴,高兴起来。还有一次,王戎的侄子要结婚,作为长辈,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而且依然心疼得不得了,在侄子完婚后又厚着脸皮要了回来。


翩翩君子却是个吝啬鬼


王戎经常拿着牙筹(相当于低配版算盘),夜以继日的算着自己的财产,乐此不疲,集吝啬贪婪于一生。但王戎的夫人却对他十分满意,常常深情款款的称呼王戎为“卿”。在古代,“卿”往往是丈夫对妻子的尊称,王戎身为一个大老爷们,见媳妇这样叫自己,立马不高兴了,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他老婆却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这也是成语“卿卿我我”的出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大概便是爱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