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君子卻是個吝嗇鬼

說起吝嗇鬼,人們首先會想到國外的夏洛克、葛朗臺、阿巴貢、潑留希金,或是《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這些人要麼兇狠迂腐、要麼狡黠多疑,而且都是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歷史上卻有一位名士,他在史書中有傳,官至尚書令(文官之首),偏偏吝嗇的清新脫俗,令人難以置信。這個人便是“竹林七賢”中的王戎。


翩翩君子卻是個吝嗇鬼


魏晉時代因時局動盪,士大夫階層處境險惡,所以他們有些人徹底放飛自我,自信瀟灑,或論道高堂、或採菊東籬之下,大袖飄飄,縱情山水,風流自賞,超然物外。“竹林七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時尚界的流行風向標,是當時最著名的男子天團。與其他六位名士相比,王戎唯一的拉分項便是其刻在骨子裡的吝嗇。


翩翩君子卻是個吝嗇鬼


與文學作品中的吝嗇鬼不同,王戎出生在豪門琅琊王氏,父祖皆為高官,他自幼聰穎、風度翩翩,《晉書》稱他“神采秀徹”。在我們小時候時,聽到的一個故事便跟他有關。王戎年幼時,跟小夥伴在路邊玩耍,路邊有顆李子樹碩果累累,其他人都爭相去採摘,唯獨王戎不去。有人看著奇怪,便問王戎原因,王戎說:“這棵樹就長在路邊,而且結了很多果實,這條路人來人往,卻不見果子稀少,可見果實必然很苦澀。”果然,其他小孩摘了吃後,驗證了王戎的說法。


翩翩君子卻是個吝嗇鬼


王戎的家鄉一定盛產李子,這讓他與李子結下了不解之緣。長大後,王戎家有顆李子樹,結的果子品相十分好,王戎就準備將李子拿去賣錢。但又怕別人得到種子,於是不辭辛苦的將李子核一個個鑽毀。“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世說新語》中這短短十六個字將王戎的吝嗇形象描繪得活靈活現,躍然紙上。

後來,王戎的女兒嫁到了裴家,有次從孃家借了一些錢,一直沒還。每次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就黑著個臉,上面寫滿了“快還錢”。直到女兒把錢還清,他這才多雲轉晴,高興起來。還有一次,王戎的侄子要結婚,作為長輩,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而且依然心疼得不得了,在侄子完婚後又厚著臉皮要了回來。


翩翩君子卻是個吝嗇鬼


王戎經常拿著牙籌(相當於低配版算盤),夜以繼日的算著自己的財產,樂此不疲,集吝嗇貪婪於一生。但王戎的夫人卻對他十分滿意,常常深情款款的稱呼王戎為“卿”。在古代,“卿”往往是丈夫對妻子的尊稱,王戎身為一個大老爺們,見媳婦這樣叫自己,立馬不高興了,說:“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他老婆卻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這也是成語“卿卿我我”的出處。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大概便是愛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