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看了標題,你們可能會以為小編“標題黨”,歷史上的吝嗇鬼都是窮鬼,怎麼可能左右中國歷史?別急,往下看。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1


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改革家很多,說到王安石的“維新變法”無人不知。就是這樣一位宰相,在個人生活上,卻非常“吝嗇”。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王安石


王安石貴為宰相,但生活簡約,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破衣舊裳。曾有人到王家送信,見他的衣著,竟把他誤認作家僕。

某日,王安石“幅巾杖履,獨遊山寺”,聽到有人談論文史,就駐足聆聽。有人見他穿著寒酸,說:“你也聽得懂?”王安石說略知一點。那人又問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規規矩矩地回答說:“我姓王,名安石。”那群人聽了很慚愧,個個俯首散去。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王安石


親家的兒子到京師辦事,順便拜訪王安石。王安石請他吃飯,桌上只有一些燒餅和蔬菜。這位親戚只吃餅的中間部分,把四周留著。王安石神情自若地將他吃剩下的燒餅的四周吃了,此人感到非常地慚愧。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曾經有人講王安石喜歡吃鹿肉乾,夫人聽說後就很困惑,說相公平日對飲食從來不挑揀,就問負責飲食起居的隨從怎麼回事,隨從回答說相公每次吃飯不吃別的東西,只吃鹿肉乾。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夫人就說:明天吃飯時,你們把別的食物放在靠近他筷子的地方試試。果然,靠近筷子的食物吃完了,鹿肉乾卻剩下了。大家這才明白,王安石對食物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什麼東西放在他跟前他就吃什麼。

2


要說清廉的官,以明朝的海瑞絕對是數一數二。

海瑞是自號剛峰,人稱剛峰先生,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海瑞最著名的舉動,是上《治安疏》批評嘉靖皇帝迷信巫術,不理朝政,生活奢靡等問題。雖然海瑞因此入獄,但嘉靖皇帝深知海瑞說得對,並沒有動殺他的心思。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海瑞


任淳安縣令時,海瑞穿布袍,吃糙米,自己種菜,只有在母親生日的時候才破例買了兩斤肉。屠夫非常激動地告訴所有人:“我這輩子終於有機會做海大人的生意了!”

總督胡宗憲聽說此事後也廣為宣揚,認為這是浙江官場的一大新聞。海瑞為官多年,只用積蓄的俸祿二百二十兩銀予買了一處住宅。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臨終前不久,上級發下的柴火銀子多算了2錢,他特地叫人送交回去。戶部官員清點了他的遺物,只有俸銀八兩,布一段,舊衣服幾件而已,喪事的開銷還是同事籌集的。

在傳統文化中,有“功德成神”的說法,凡有功於國家者,有功於百姓者,死後被尊為神。海瑞死後,南京人紛紛傳說,海瑞已被玉帝封為主管南京的城隍神。一時間,南京百姓請道士唸經修醮,準備迎接城隍上任。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南京海公祠


但海瑞曾經任職過的蘇州也不甘落後,為他蓋起了城隍廟。為了平息兩地紛爭,朝廷封海瑞為“天下都城隍”,以他為所有城市的保護神。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蘇州海瑞像

3


老人家曾經說,中國近代工業不能忘記4個人,其中之一是清末狀元張謇。

張謇“父實業而母教育”,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和370多所學校,對民族工業和地方文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張謇

他曾有詩云“老夫五十稱嗇翁”,“嗇翁”是張謇的自號,有兩層含義。其一,“嗇”同“穡”,即“稼穡”,收割莊稼的意思,“嗇翁”就是老農。其二、嗇翁的另一層意思,是取“吝嗇”之義,意指節儉。

張謇獨子張孝若在《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中寫到,家父常說:“應該用的,為人用的,一千一萬都得不眨眼順手就用;自用的,消耗的,連一個錢都得想想,都得節約。”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張謇創立的大有晉公司 1915年

張謇所立的《家誡》中,運用古人教子格言,再三強調“勤儉”二字,要求後代過普通人的生活,永遠不要忘記勤儉美德。


左右過中國歷史的三個“吝嗇鬼”


圖丨張謇


上述諸人的節儉,到了吝嗇的程度,對家人吝嗇,對自己更吝嗇。唯獨對家國事業的貢獻不吝嗇。

追求過於奢華的生活,追求的不過是空虛的滿足罷了。而節儉既是對於自然資源的愛惜,也是對於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更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為實現民族復興,應該遵守的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