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听听大同这两位专家咋说

呼吸中心执行主任张萍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天都有发热患者到各发热门诊就诊。市民的防病意识大多比较强,很多从武汉回来的市民会主动到医院就诊或电话咨询,医院在人员配备上也很充足,我为坚持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感到骄傲,也为他们点赞。”张萍如是说。


张萍说,/<font>市三医院的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工作量很大,大夫们有时候一上午要接诊40多个发热患者,他们在工作中要全副武装,穿上不透气的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再戴上胶皮手套,“医护人员整个防护下来呼吸是很憋气的,护目镜是全密封的,经常会有呵气,但是他们一直在坚持,有的鼻梁被护目镜卡破,有的穿防护服全身起痱子,还有的耳朵被护目镜卡破。穿上防护服的他们不敢喝水、一天只吃两顿饭……但是我们的医生一直在坚持,没有一个人后退,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就诊、咨询的发热患者。”张萍在接受采访时眼中泛着泪花,几度哽咽。


在抗击疫情的近10天里,有病人会恐惧、害怕隔离,我们医生护士会不断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尽可能地减轻其心理压力,安心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医院从上到下也一条心,共同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医护人员生活保障和防护保障方面做得都非常到位,完全按国家要求,把最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在一线上。/<font>


张萍同时向市民呼吁,/<font>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在没有任何症状时,最好居家自我隔离,这样相对安全,如果有症状,千万不要耽搁,一定要及时就诊。她提醒市民要正确佩戴合格医用口罩,一个就能达到防护效果。在摘掉口罩时,要尽量避免触碰口罩的外表面,摘除口罩后要立即洗手,不能及时进行洗手的可用免洗手消毒液代替洗手。同时,口罩不可多次使用,因为呼气会将口罩打湿,长时间佩戴会增加通气阻力,空气会从侧面进入,降低防护效果。建议每隔4小时或发现口罩潮湿后及时更换。


——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医疗救治市级专家组成员伊雅丽


3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市级专家组成员伊雅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疫情面前市民不要恐慌,目前疫情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且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是易感人群,且感染后病情较重,应特别注意,要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font>


伊雅丽介绍说,/<font>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都不一样,尽管有同源性,却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一个病毒。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无发热。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为2到14天,平均为一周左右。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


伊雅丽说,/<font>市委、市政府现已把市中医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发热病区,市卫健委抽调市三医院、市五医院感染科和呼吸科的精干技术团队入驻。目前所采用的控制传染源、加强防控措施(勤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不聚集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手段。


伊雅丽提醒市民,/<font>近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近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都应居家隔离,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要及早就医。普通市民的基础防护是出门要戴口罩,呼吸卫生方面也要注意,打喷嚏要用肘部来遮挡,不要用手捂。勤洗手且洗手时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要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不要聚会,注意休息,多吃水果蔬菜。居家隔离期间不要外出,如果接触过发病患者的人需要单间隔离,家属送饭时候需要戴口罩。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出现症状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