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世俗,不落俗套

  • 關於理想—關於現實


落世俗,不落俗套

北島在他的散文集《波蘭來客》中寫到: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字,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畢業多年,早就忘了最開始的初心,那時我們有夢。心的炙熱早已落入俗套。

昨天跟一位老友暢聊,聊到了關於當年在學校期間一些事情的做法。

一位70後,教我們畢業設計的老師,說實話,一直以來對一件事,始終心懷愧疚。

70後,80後,是一群追求著自己想要的那一代人,海子,竇唯,崔健,一個敢想敢做的一代,而90後,是追求現實主義的一代人,一個束縛的一代。

因為眼界的不同,當時並不能理解他的教學方式,在他的課堂上,紀律永遠都是鬆散的氛圍,當時的想法是總感覺學不到什麼實際的技能跟方向。

在課堂上,他也一直在輸出著他的價值觀,讓我們的設計必須要敢嘗試,敢想,敢做。

你想做什麼設計?想追求什麼樣的設計?”

只是當時我還是學生,我的思考只是“我適合做什麼?我需要什麼掌握技能”,我能看到的,只是我畢業後,我能幹什麼,內心對未知現實而充滿恐懼。

道與術的碰撞,最終因為不能理解而破滅。

老師教的是道,而我卻只追求術。老師教的是心法,而我們卻只想追求華麗的招式。也許是追求不同,價值觀不等同,最終班裡同學聯名請求替換掉這位老師。

最終學校也辭退了這位老師,後來就沒有再遇見這位老師了。

如今畢業也有五六年了,我也重新理解這位老師當時的教學方法。

落世俗,不落俗套


  • 有術無道,止於術。

招式外面大把地方都可以再學,他這個階段的人,其實已經不是特別重視招式的了,更希望我們的精神,可以從日常焦慮之中,放鬆下來,設計是需要打破的。

只可惜,當時眼界太低。“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過河,不過滿腹”。實在慚愧。

  • 理解別人,永遠比審批別人,更快樂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著,要守規矩,不能胡鬧,要聽話,要懂事,耳邊還不斷圍繞著別人家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

而70後,是處於一個改革開放,創新的一代,一個有勇氣的一代,一個不破不立,破而後立的時代。

落世俗,不落俗套


  • 俗套的本質是不談夢想,只謀生計。

與之對比的是另一位青年老師,那位老師的課堂,永遠只是照本宣科,在他看來,不需要昂貴的夢想,只想踏實生活,何必執著。

他也同時接了多份兼職,生活著柴米油鹽醬醋茶。他也有他生活的藝術。

俗套即是世俗的習慣和禮節。

在俗套裡面,安寧沒挑戰,平穩沒有激情。

在俗套裡面行走的人,四平八穩,但是眼裡的光芒,卻會逐漸暗淡。

其實我自我感覺也是,工作多年後的虛與委蛇都是無師自通,個人身上的戾氣越來越重。

有時也會仰望天空,想著不要被世俗所同化,保留著自身固有的天性,不要被別人的眼光打倒,做真實的自己。

落世俗,不落俗套
  • 落世俗,不落俗套

我們生活在世俗之中,無法免俗。

無法避免於房子,車子,票子,無法褪去人性的貪-嗔-痴,無法避免於攀比心,自尊心,無法避免世俗限定的規則。

嘗試著對世俗是包容,對俗套的看透。

世間俗套如同是遊戲,在遊戲裡,有條條框框的規則,有無法言明的人性原則。

有天堂,有地獄,就是遊戲規則,這個規則看似合理,假設跳出來思考,不過神與人的約定,善的去往天堂,惡的去往地獄。

建立人性一個生的希望。

如因果輪迴,也是如此。

人性本惡,需要宣揚善來規避。我們生活在這個遊戲規則之中,一旦你脫離了世俗,便會被抨擊,被孤立。

平凡的大多數,終其一生也都是一介俗人,我也一樣。

最後願你可以做到周雲蓬《綠皮火車》的一句: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不服輸。

落世俗,不落俗套

願你接受世俗,走出俗套,最後歸於人海,安然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