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蔡培忠:《文昭關》唱腔伴奏藝術談

蔡培忠:《文昭關》唱腔伴奏藝術談

《文昭關》是一出京劇傳統戲,講的是春秋時期伍子胥因全家被楚平王殺害,往吳國借兵報仇,因昭關難過而一夜白頭的故事。劇中伍子胥由老生扮演,是“大老闆”程長庚的代表劇目,程的傳人汪桂芬、孫菊仙、譚鑫培均演此劇,其中汪更是以此劇享名。汪桂芬以力能扛鼎之氣勢,歌響遏行雲之元音,沉著醇厚,實大聲宏,表現伍子胥的悲憤和焦灼,後學者王鳳卿、郭仲衡等人皆遵“汪派”。後“四大鬚生”之一的楊寶森先生習得自劇之後,根據自身條件,改高亢為低徊,在唱腔中使感情深化了、複雜了,體現出劇中人物的複雜情緒,使人感動、震撼,成為“楊派”的代表劇目。

作為楊寶森先生多年藝術夥伴的楊寶忠先生,在這出戏的京胡伴奏中,充分地發揮了京胡的演奏藝術手法和技巧。通過精心的加工和創造,將自己的審美意識動態物化為精湛的藝術作品。該劇伍子胥的[二黃慢板]、[二黃原板]成套唱腔,集中表達了他被迫逃到昭關時愁苦煩悶的心情。


京胡是京劇文場的首席,是領銜樂器。京胡與京二胡、月琴、三絃及中阮、大阮等六大件樂器是一個互相補充、互相制約的整體,是京劇唱腔音樂塑造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的主要體現者和設計者。京胡琴師在繼承前輩藝術的同時,自己都在此基礎上有新的創造。包括旋律、節奏、力度、速度和月琴、三絃、中阮、大阮的演奏起伏跌宕的伴奏旋律;長短、快、慢、急、徐的節奏變化;不同力度變化和節奏變化等方面,都不會一成不變地模仿抄襲前人的成果,他們總是根據時代的前進、觀眾審美情趣的變化進行一番新的創造。

第一部分的[二黃慢板]主要突出伍子胥的愁思、感慨和強烈的痛苦心情。因此,在伴奏上以抒發人物的內在情感為主。在弓法的處理上,哪一音用拉弓,哪一音用推弓、連弓、頓弓、半弓、抖弓等,都細緻地加以區別。京胡作為一種絃樂器,運弓是很重要的環節。它是京劇京胡發音的基礎。京胡音色的變化,音色的動聽與否和運弓有著密切的聯繫。

[二黃慢板]的首起過門,前三小節的旋律要以滿弓為主,加強弓子的力度,使聲音飽滿、結實、挺拔,從第三小節後的第四小節開始,旋律以十六分音符為主,運用短弓,併兼以連弓穿插其內。整個過門的運弓做到平、直、穩,使弓子與琴絃的摩擦始終保持垂直角度,保持住弓子內在的韌勁,以便更好地體現京胡特有的神韻。

[二黃慢板]從第一句“一輪明月照窗前”至最後一句“今夜晚怎能夠盼到明天”的這十六句唱腔中,主要描寫伍子胥在一片寂靜的夜晚環境裡,內心起伏跌宕的情境。演奏者須對唱詞和唱腔的細節都要心中有數,有一個完整的佈局,明確的構思,具有較強的感受力、想像力、使自己和主人公一起哀傷、一起痛苦,準確而深刻地表現唱腔的內容。才能把人物內的情感異常具體地展現出來。

彈撥樂月琴、三絃、中阮和大阮,在演奏中必須要與京胡高度的集中,不容忽視而又常常為人們忽略的各自彈撥樂件內部的各種手段的特殊要求。這些彈撥樂均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性,因此,全盤統一設計具有明確追求和精細的藝術處理。這些處理是由琴師全盤構思,整體把握又是十分明確和明顯的,絕不是各種樂件的演奏拼合,而是以技巧上對人物情感的表現統一貫串。使整個文場各個樂器在伴奏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演奏水平,做到風格統一,才能更強烈、更鮮明、更有藝術感染力地去表現人物的內心狀態。

月琴在演奏上對每一撥、每一音都要把伍子胥內心的情感精確地體現出來,右手有張有馳,使支點和指力、腕力、臂力三部分的力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左手按弦的力度、彈性、裝飾等方面,都能精確地表現出來,使月琴的演奏能與人物內心複雜細微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準確地表現人物唱腔的主題思想。

三絃音色的感覺與發力的動作中,為了獲得良好的觸弦感,將作為直接作用於手指的感覺信息,迅速而準確地化為指感,使意識感覺中的音樂“潛能”轉化為彈撥表現中的技能。右手指甲的運用,左手按弦的“音”、“情”的感覺與技巧組合中不斷地調整與完善,使演奏更富有動感和活力。這種演奏的情感細膩變化,與劇中人伍子胥的人物性格、戲劇情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自始至終做到神形統一,置身於戲劇的意境之中,使三絃的演奏流露出真實的情感,與京胡、月琴、中阮、大阮等樂器一起,將伍子胥愁思、感慨和強烈的痛苦之情推向了抒發人物思想、感情的高潮。

中阮與大阮現在已成為京劇文場“六大件”中的主要彈撥樂,解決了京劇文場中音部和低音部缺乏的現象,樂隊高、中、低各聲部樂器的加入,既增強了京劇樂隊的色彩和厚度,又增強了樂隊的藝術表現力。

京劇《文昭關》經典唱段 張克飾伍員


中阮發音柔美、豐厚,是一件良好的中音樂器,它的加入使京劇文場中音部得到了加強,尤其是老生、老旦和淨行唱腔(沒有京二胡)更是如虎添翼。在伍子胥的[二黃慢板]唱段中,中阮常被用來演奏中聲部的和絃、節奏音型,在唱腔的長音中,經常用三音和絃,加強唱腔色彩和厚度。大阮在唱腔中,多采用減字的彈奏方法。尤其中強拍節奏性,同中阮一樣適合演奏和絃。例如,在[二黃慢板]的唱腔拖腔和長音處,多運用“三音和絃”,有層次、有對比,合乎伍子胥人物內心的情感起伏,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兩件樂器的加入不僅使京劇文場演奏藝術水準提高,其相互間默契、協調的程度也獲得了不斷提高,故使京劇文場伴奏藝術,呈現出高度綜合的風貌。

在藝術音樂上,力度不僅僅含有物理因素,也含有心理因素。有時候聲音的音量不大,但力度感很強;有時候聲音的音量頗大,可是力度並不強。作為京劇“五大件”的演奏者,要清楚地瞭解並掌握戲曲音樂美學上的這種關係,因為它乃是京劇音樂表演藝術方面的一個重要環節。

演奏者要正確處理好“詞情、曲情、聲情”的演奏情感創造的承遞關係與體現,充分運用“五大件”的情感、色調與技巧的有機結合,使之達到均衡、協調、貫穿、照應,從而構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

第二部分 [二黃快原板] “心中有事難閤眼”,主要突出伍子胥夜不能寐、淒涼悱惻的情感。[二黃快原板]唱腔高亢激昂,悲壯沉雄。在京劇的同類板式中堪稱快速之最,唱腔伴奏多由十六分音符的旋律音型組成,顆粒性要強,每個音要乾淨、利落。要求演奏者的左手觸弦力度、面積、深度都相應保持一定的強度,右手要強而鬆弛,要靈活,重而不僵,快而不亂。聲音具有清脆、顆粒狀強的聽覺效果。左手在上下運動過程中,要保持既鬆弛而又要有力度。觸弦時每個音都要準確、結實、清晰,如珠落玉盤。

唱腔第一部分“心中有事難閤眼”每分鐘84拍,在傳統戲的[二黃原板]唱腔中,也屬很快的典型之一。將伍子胥“翻來覆去睡不安”的跌宕起伏的哀傷、痛苦情感準確而深刻地表現出來。

[二黃原板]第二段“雞鳴犬吠五更天”是這個唱段的高潮,唱腔速度要達到每分鐘98拍。尤其是“雞鳴犬吠五更天”的“天”字拖腔後的落“3”過門,由十六分音符組成, “五大件”的每件樂器在橫向上以強化力度,縱向上加重渾厚的烘托,使唱腔的效果強烈、悲壯,將伍子胥鮮明、生動的內心激奮之情加以展開,製造出全段唱腔的最高潮。“五大件”演奏繁密多變的旋律濃烈渲染,盡情發揮。快速的旋律音型體現出節奏重音和力度加強,使整個“五大件”伴奏感覺如同肌體內部的脈搏跳動一樣,體現出唱腔旋律動感和激情。

《文昭關》的唱腔伴奏從楊寶忠先生創造起,至今已經半個多世紀了。一些著名的京胡及月琴、三絃演奏家們,在繼承的基礎上,又加以豐富、發展、完善,廣泛地吸收各著名演奏家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借鑑其它民族樂器的技能之長來充實自己,使這個經典之作的演奏技術不斷提高、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