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年羹尧担任的抚远大将军属于什么级别?当时地位如何?

可逆之内


抚远大将军,按照字面的理解,即安抚远方(边疆)的大将军。在清朝官制中,抚远大将军并不是一个常设官职,一般是皇帝为了应付临时的大型战事而特意任命,多为平定边疆叛乱。

由于是临时任命,所以抚远大将军并没有品级,也不在编制之内,且战事完毕以后通常要交还大将军印,这就就好像我们抗日战争时期各大战区司令一样,并不涉及官品,其职务本身更多是带有荣誉性质。

但问题是,抚远大将军通常所负责的是多是特别重大的战事,因而需要全权指挥和协调地方督抚及各将军。

所以在特定时刻,秉承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原则,抚远大将军往往可以节制战区内的所有督抚和将军等一二品大员。如有不听军令者,哪怕是总督,抚远大将军也可以先斩后奏。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抚远大将军要是真敢擅自将总督这种级别的官员斩杀,恐怕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但从权力上来说,抚远大将军却是可以名正言顺凌驾于驻防将军、提督、总督和巡抚这种一二品大员之上。

更重要的是,抚远大将军一般都是由皇帝的嫡系亲信、皇族子弟或者一品大员才能担任,所以他们管理起那些从一品的将军和都统,正二品的总督就更显得名正言顺。另外需要提一点的是,如果是皇族成员担任抚远大将军,一般会被称之为“大将军王”。

在清朝历史上,一共出过九位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是其中之一,另外八位分别是:信郡王爱新觉罗·鄂札、大学士马佳·图海、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领侍卫内大臣董鄂·费扬古、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辅国公爱新觉罗·延信;后两位为大学士马尔赛、康亲王爱新觉罗·崇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九位抚远大将军,有5位是皇族子弟,2位是正一品的大学士、还有2位是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

至于年羹尧,也是正一品的太保兼从一品的兵部尚书虚衔。所以从职位上来说,这些人即便没有抚远大将军这个职位,其职位也是远高于地方总督、巡抚、提督和驻防将军。



只不过,如果没有不挂上抚远大将军这个职位,他们就不好名正言顺指挥地方总督、巡抚、提督和驻防将军,因为他们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但一旦拥有抚远大将军这个职位,就相当于和地方总督、巡抚、提督和驻防将军有了从属关系,这样指挥和协调起来就名正言顺。

最后说一说年羹尧,在他之前的抚远大将军,是皇太极的曾孙爱新觉罗·延信,因为他和十四阿哥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在雍正继位后的第五个月,就特意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还是川陕总督年羹尧便由此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其权势地位实际上已在抚远大将军延信之上。

同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便正式任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云、贵、川各军及地方官员,此时年羹尧,其权势和地位,实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整个西部的军政大事基本由他一个人说了算。


我是赵帅锅


相当于甘肃、青海、四川、陕西四省的军区司令员,武警部队司令员;兼四省省委书记;兼四省纪委书记;兼四省高级检察院院长和高等法院院长;兼四省财政厅厅长。

当时全国很多省份的官员都是年羹尧推荐上任的,当时称:年选。这个不好评估属于现在对应的哪一级高官了。


温荣KM


抚远大将军是清朝级别最高的将军!必须有亲王爵才能兼领。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只有年羹尧是以汉人身份担当的这个职位,其他时候只能由大将军王兼任,至少也得是满族旗人才能担任,比如乾隆时期的阿桂。

我们看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时候是已经官降三级了,可是杭州将军在朝廷武官里是排第一品的,手下可以节制五旗兵马共44000多人,属于军区司令级别。

康熙死后十四爷奔丧时曾说过大将军王的级别,只有皇上跟太后才可以管大将军王,其他王妃王后则是比大将军王还低的,因此可以得知抚远将军的层次是在全朝廷排第三的。

抚远将军从名字上看就与其他将军不同,抚是安抚,远是远方,意思就是安抚远方的将军,属于君命可以不受的那种级别层次,这足以说明其地位之高了。

抚远大将军还有地方行政权。由于抚远将军统领部队在远离中央的地方作战,这使得他们的粮草往往要就近解决,像年羹尧当时是节制四省陕西甘肃四川青海的总督,这四省全部由年羹尧说了算,所有财政粮饷全部不需要上交国库。所以呢,雍正就说了一句话,年羹尧就是西北王!只是差一个朝廷的明确册封而已。


优己


清朝的抚远大将军不是常设职位,也没有固定品级,而是因战而设的临时编制。

抚远大将军都有谁

整个清朝二百余年,一共有九人曾被授予抚远大将军之职,分别是:

信郡王爱新觉罗·鄂札,豫通亲王多铎之孙,康熙十四年(1675年),授予抚远大将军,征讨察哈尔。死后被追封为豫亲王。

大学士马佳·图海,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抚远大将军同周昌降服王辅臣,征讨吴三桂,封三等公。(也就是《康熙王朝》中和周培公征讨王辅臣的那个)

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顺治帝次子,康熙异母兄,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噶尔丹。

领侍卫内大臣董鄂·费扬古,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为抚远大将军,征讨噶尔丹。

康熙帝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他的知名度高,康熙十四子,雍正亲弟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侄子,曾和朝廷共同夹击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首领后也叛乱了),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

辅国公爱新觉罗·延信,肃武亲王豪格之孙,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随抚远大将军、康熙十四子允禵征讨侵入西藏的准噶尔部,胜利后代行允禵的抚远大将军职务而留守西藏。

川陕总督年羹尧,这个也不用多介绍,脸太熟了。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大学士、领侍内大臣马尔赛,图海之孙,雍正九年(1731年)授抚远大将军,征讨准噶尔部。但马尔赛虽有抚远大将军之名,但无大将军之权,

康亲王爱新觉罗·崇安,雍正九年(1731年),代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

抚远大将军权力有多大

担任抚远大将军的人选,不是皇帝宗室就是心腹中的心腹,可想而知这个位置多么重要。

康熙十四子胤禵被授予抚远大将军的时候,人人都以为他就是储君,将来的皇上。人们这么想也情有可原,抚远大将军节制辖区内所有人口钱粮。别管你是总督还是巡抚,是将军还是都统总兵,抚远大将军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正因为抚远大将军的权力如此之大,所以战事结束后必须立马上交大将军印,不然就该吃不了兜着走了。就如年羹尧,已经卸任大将军之职,在皇帝面前还如此嚣张,不办你办谁?


别酒流年


雍正准备拿下年羹尧的时候,年羹尧是抚远大将军。在我们的印象中,“抚远大将军”是非常厉害的。可是为什么,雍正扳倒年羹尧的时候,年羹尧却毫无还手之力,轻轻松松就被雍正拿下了呢?这个抚远大将军,究竟厉害,还是不厉害呢?

因为这个“抚远大将军”并不是一个常设将军,在清朝的历史上,也只有福全、胤禵、年羹尧三个人担任过。因此,要判断“抚远大将军”究竟厉不厉害,先得看看这三个人担任抚远大将军的情况。(福全剧照)

第一个担任抚远大将军的是福全。

福全是康熙皇帝的兄长。当时新疆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叛乱,于是康熙就让福全担任抚远大将军,让他的另一个异母弟常宁担任安北大将军,出征讨伐噶尔丹。

但是在这场讨伐战中,康熙对福全的行动极为不满意,认为福全贻误了战机。没有对噶尔丹进行更大的打击。福全班师回去后,议政王大臣们讨论,认为应该削去福全的爵位。不过最终,康熙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罚俸三年,撤去他的三个佐领,同时,还取消了他的议政大权。

福全在整个过程上,表现得逆来顺受,不但表示全部领受处罚,而且还多次流着泪说:“我复何言!”

后世一些学者认为,福全之所以要逆来顺受,并且说出“我复何言”这样的话,是因为福全认为,康熙这是有意要整治他。毕竟他是康熙的哥哥,在继承皇位顺序上,本来应该是他过了才该康熙。因此康熙继承皇位后,对福全相当忌惮,才找他的茬子,处罚并打击他。

从这里可以看出,“抚远大将军”这个职位,实际上并没有给福全增加重量,并没有让他更具有威慑力。康熙想整治福全,轻轻松松就让他服服帖帖,让他连反驳的话都没有。

(胤禵剧照)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担任“抚远大将军”的胤禵。

当时又遇到了新疆蒙古的策妄阿拉布坦的反叛。那时候已经处在康熙王朝的晚期。康熙不但需要尽快解决边境稳定的问题,而且需要解决继承人的问题。所以这时候,我们看见康熙把胤禵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让他带兵出征,平定策妄阿拉布坦之乱。

至于康熙派胤禵出征,是不是想锻炼他,从而把皇位传给他?由于康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一点,显然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康熙给予了胤禵很大的权力,不但特别叮嘱青海、西藏,包括一些归附的新疆首领,让他们要绝对服从胤禵。而且后来,当胤禵认为适合缓一下再打的时候,康熙也极为支持。要知道,当年福全也提出了缓一步再打,可康熙给予了他严厉的处罚。这一次胤禵提出同样的建议,康熙对他言听计从。可见,康熙给予作为“抚远大将军”的胤禵,有多么大的权力!

(康熙剧照)

但就算康熙给予了胤禵很大的权力,康熙去世,雍正上台继位以后,命令胤禵把军队丢在那里,赤手空拳回来,他也只能回来,不敢有半分的迟疑。而且胤禵在回来的时候,肯定明白,回去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但是他依然和福全一样,选择了逆来顺受。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说康熙给予胤禵“抚远大将军”这个职位,看起来很厉害,但是,在新皇帝雍正的面前,依然是什么也不能做的。

再说说年羹尧这个“抚远大将军”。

年羹尧当抚远大将军,就完全接班胤禵的结果。当年,也正是年羹尧作为胤禵的后勤保障,扼守在川陕一带,胤禵才就算想造反,也没有那个能力。因为只要他造反,年羹尧把他的后勤保障给他断了,他也基本上无所作为。

只需要把后勤保障断了,胤禵就无可奈何。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抚远大将军”,其实实在算不得什么。

(年羹尧剧照)

当雍正准备制裁年羹尧的时候,情况也是一样的。当时雍正先把年羹尧的手下给他撤换了,接着,又把年羹尧调开,让他担任杭州将军。然后暗示手下,让他们揭发年羹尧。也因此,雍正给年羹尧定了九十二项大罪,最后逼迫他在狱中自杀。而年羹尧也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乖乖地自杀。

从这里可以看出,清朝的这个“抚远大将军”,虽然听起来名字很厉害,但不过也就是一个名字而已。“抚远大将军”的所有权利都是皇帝给的,皇帝想要把权力收回去,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张生全精彩历史


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年羹尧,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一生跌宕起伏,曾位高权重,红极一时,最后却身败名裂,死在狱中,实在令人唏嘘。 年羹尧是因为战功走向仕途高峰的,但其实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和大多数梦想入仕的人一样,自幼苦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幸运的是他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得以入仕,且被康熙看重,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官至巡抚。 康熙赏识提拔的知遇之恩,年羹尧十分感激,并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担任巡抚期间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施恩一方,因此康熙对他更加另眼相待、寄予厚望。 准噶尔入侵时,还不是将领的年羹尧,负责后勤工作,不能上阵杀敌就尽己所能保证军队的衣食住行,年羹尧再一次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后来年羹尧入京觐见皇帝,皇帝以弓箭相赠,以示嘉奖,恰逢此时有地方叛乱爆发,年羹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平定了这场叛乱。

抚远大将军不是清朝的常设官职,而是清朝每遇大规模战事,为方便协调战区内各省工作临时设立的。也就是说抚远大将军没有级别,也没有固定的任期、辖区和兵员,哪里打仗他就管那里,仗打完了,这个职位就撤了。清朝一共有九人担任过这个职位,年羹尧和雍正帝的十四弟都担任过这个职位,可见能担任此职的都是皇帝最为信赖之人。那么年羹尧这个抚远大将军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

抚远大将军没有级别一说。年羹尧的级别是随着他有级别的官职而定的,也就是川陕总督、兵部尚书、太保。其中川陕总督是实职,但级别是正二品,后来雍正赐予他兵部尚书(从一品)、太保(正一品)。年羹尧是正一品大员。从权力上来说,川陕总督这个实职按理说只管四川、陕西、甘肃(兼)三省的军民政务。但雍正帝又下诏让他这个川陕总督参与云南军政事务,分了云贵总督的权力。而他驻军西宁,青海这边也是他管。所以年羹尧可以说一人独揽清朝西部数省的军政大权,之内大小官员的任免基本都是他说了算,只要是他推荐的人选,吏部不敢怠慢,直接走绿色通道办理,时人称之为“年选”,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年羹尧当年的抚远大将军,在当时属于一个非常高的级别。即使放到现在,能与之相匹配的职位也都不低,至少在军区司令之上。


1722年康熙去世,即位的雍正召回了戍边的抚远大将军允禵,年羹尧执掌正一品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宁,总揽西北一切事务,因为当时清朝军事重心主要放在西北,重兵集结,而年羹尧是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这个官职是和总督一职配合使用,以年羹尧为例,他在担任抚远大将军的时候,还一并负责几个省份的总督之职。总督是各省最高长官,是真正手握实权的人物,属于从一品官衔。而年羹尧是陕甘总督,多地官员都要受到他的节制,可以随意处决官员,有先斩后奏之权。本身他的这个抚远大将军就是超级大员,再加上总督一职,寻常的官员体制里面,已经找不到他的级别了,至于他的地位,可想而知。

年羹尧不止在外有统兵的权利,最主要的是也参与议政,并且他不是一般的参与朝廷的政治。而是皇上很多难以决断的问题都和年羹尧商议,正是因为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特殊关照,让朝廷上下大臣人人自危,见到年羹尧老远就得磕头行李。权利荣耀大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因年羹尧越来越目中无人,导致惹毛雍正,平步青云的年羹尧最终还是不得善终。


大老二爷


抚远大将军是清朝特有的军事职衔设置,清代268年中,一共册封了9位抚远大将军,他们分别是:

信郡王鄂札、大学士图海、裕亲王福全、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康熙帝十四子胤禵、辅国公延信、川陕总督年羹尧、大学士马尔赛、康亲王崇安。

其实,能够大致看出来,除了清代初年开国将领和王公贵族之处,朝廷当时还比较信任并赋予将领战场临机专断权,在清代中后期基本已经废除了抚远大将军的设置。抚远大将军的权力非常大,除了有便宜行事权之外,还可以有将领的临时任免权,赋税专有权和仅次于皇帝亲征的其他部队配合权,具有显著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地位。

康熙皇帝晚年派出十四皇子用兵西北,亲自赐宝剑发文书,甚至可以挂天子旗号,称抚远大将军王,可见这一职务的险要性。

年羹尧在康熙晚年和雍正初年,深得朝廷信任。况且,西北行军布阵,情况复杂,需要一个意志力坚定和有较大权力的将帅,故而年羹尧就代替了老十四,担任抚远大将军,平定边疆秩序,权势极大。后来朝廷宣布年羹尧的罪状,有所谓年选和奢侈云云,其实都是抚远大将军权力下的必然,而并非年羹尧如何跋扈专权所导致。抚远大将军的级别,很难用品职来界定,它是一个战时体制的产物,如同方面军总司令或者大军团元帅,具有很明显的临时性。代表朝廷军政,无疑超一品,具有实权。但是,用兵结束,抚远大将军这个职务也就宣告结束,而非长期统兵,显示了制度设计的灵活性和制衡性。

年羹尧曾是雍正的门人,加上家族世代效忠清廷,本人也军中行走多年,有才干能力,也杀伐果断,可谓抚远大将军不二人选,至于最后的结局不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秦右史


抚远大将军不是清朝的常设官职,而是清朝每遇大规模战事,为方便协调战区内各省工作临时设立的。也就是说抚远大将军没有级别,也没有固定的任期、辖区和兵员,哪里打仗他就管那里,仗打完了,这个职位就撤了。

清朝一共有九人担任过这个职位,年羹尧和雍正帝的十四弟都担任过这个职位,可见能担任此职的都是皇帝最为信赖之人。那么年羹尧这个抚远大将军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

抚远大将军没有级别一说。年羹尧的级别是随着他有级别的官职而定的,也就是川陕总督、兵部尚书、太保。其中川陕总督是实职,但级别是正二品,后来雍正赐予他兵部尚书(从一品)、太保(正一品)。年羹尧是正一品大员。

从权力上来说,川陕总督这个实职按理说只管四川、陕西、甘肃(兼)三省的军民政务。但雍正帝又下诏让他这个川陕总督参与云南军政事务,分了云贵总督的权力。而他驻军西宁,青海这边也是他管。所以年羹尧可以说一人独揽清朝西部数省的军政大权,之内大小官员的任免基本都是他说了算,只要是他推荐的人选,吏部不敢怠慢,直接走绿色通道办理,时人称之为“年选”,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年羹尧也是因此而败亡的。如此高的地位,让年羹尧宛如“土皇帝”一般,言辞举止上多有“僭越”。而他也以职权“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大发横财,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石头说历史


年羹尧,赫赫有名的清朝大将军,一生跌宕起伏,曾位高权重,红极一时,最后却身败名裂,死在狱中,实在令人唏嘘。

年羹尧是因为战功走向仕途高峰的,但其实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和大多数梦想入仕的人一样,自幼苦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幸运的是他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得以入仕,且被康熙看重,三十岁之前就已经官至巡抚。

康熙赏识提拔的知遇之恩,年羹尧十分感激,并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担任巡抚期间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施恩一方,因此康熙对他更加另眼相待、寄予厚望。

准噶尔入侵时,还不是将领的年羹尧,负责后勤工作,不能上阵杀敌就尽己所能保证军队的衣食住行,年羹尧再一次表现出了过人的才能,后来年羹尧入京觐见皇帝,皇帝以弓箭相赠,以示嘉奖,恰逢此时有地方叛乱爆发,年羹尧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平定了这场叛乱。

康熙看到了年羹尧的能力,也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任命和当时的抚远大将军一起执掌军务,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年羹尧还没有被任命为将军。

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将军是在雍正继位之后的事情,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看中年羹尧的能力,有意拉他入伙,而年羹尧也很看好雍正,两人一拍即合,雍正还纳了年羹尧的妹妹为侧福晋以稳固联盟,自此年羹尧鞍前马后,成了四爷党的核心人员,雍正对他是也是非常信任倚重的。

雍正继位后不久,青海发生叛乱,雍正便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平定叛乱,年羹尧不负所托,出色地完成了平叛任务、大胜而归,得到了雍正的嘉奖,年羹尧抚远大将军的名号也自此响彻九州大地。

那么,风光一时的抚远大将军到底是什么段位的军官,在清朝的地位如何呢?

抚远大将军,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安抚远方百姓的将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叛乱,那么抚远大将军就要前往此地平定叛乱,而在这个平叛的地方,抚远大将军是拥有最高权力的政治军事长官,雍正让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足可以证明雍正对他的绝对信任乃至军事能力的高度认可。

清朝的抚远大将军,先后一共有九个人担任过,年羹尧是抚远大将军中出身最低的一位,其他的八位抚远大将军中,有六位都是清朝的皇室成员,即使不是皇室嫡系,也是皇室宗亲,属于爱新觉罗家族;另外两个都大学士出身。

大多有皇室宗亲担任的职位,可见抚远大将军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也印证了当时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与倚重,年羹尧也靠着抚远大将军的职位混得风生水起。

需要注意的是,抚远大将军是清朝特有的武将职位,是皇帝在战事中为了平定叛乱临时任命的一个职位,因为这个职位是临时任命的,所以抚远大将军没有品级。但在当时来说,抚远大将军的权力非常大,这个职位掌管着所辖地方的全部军政大权,且有独自处理军中事务的权利,年羹尧执掌抚远大将军时是在西宁,所以他掌管西北边的一切事务。

清朝的军事重心在西北,西北常年重兵集结,年羹尧则是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当时有些大将军只是虚设的职位没有真正的兵权,而年羹尧绝对是掌握军政实权的大将军。

年羹尧从担任抚远大将军起,事业逐步攀升,获得了雍正的信任和倚重,平定了西北之乱之后,更是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光,人啊在顺势得意的时候难免会头脑发昏,年羹尧仗着功高开始得意忘形、贪赃受贿、结党营私、草菅人命,最要命的是雍正觉得他藐视皇权、功高震主,综合了大臣们弹劾年羹尧的几十条罪状,将其下狱,最后在狱中悄然的结束了这位权臣的生命!


史论纵横


抚远大将军这一职位,并不是多么的显贵,即相当于现在的一省之长吧。但是,年羹尧的担任的这个抚远大将军可就不一样了。为何呢?且听我慢慢来说。年羹尧这个人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有名的封疆大吏,康熙对其非常赏识,对此提拔年,当然,年羹尧也确实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到了雍正年间,年羹尧的地位更是愈来愈尊崇,这一切都得益于雍正的完全信任以及对其能力的认可。他的地位到达什么地步呢,年羹尧平定青海后,驻扎在外,雍正专门常常是给连日敢天的送去鲜美的荔枝,这种情谊可见不菲。

另外,雍正还命令云贵,浙江等地方听命于年羹尧。年羹尧不止在外有统兵的权利,最主要的是也参与议政,并且他不是一般的参与朝廷的政治。而是皇上很多难以决断的问题都和年羹尧商议,更不要提一般的人事任免的问题了。正是因为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特殊关照,让朝廷上下大臣人人自危,见到年羹尧老远就得磕头行李。权利荣耀大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后来因为年羹尧越来越目中无人,专横跋扈,导致惹毛雍正,平步青云的年羹尧最终还是不得善终。总得来说,年羹尧在惹怒雍正之前,权利之大,荣耀之盛,地位之高,是朝廷中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匹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