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兵仙韩信大将军究竟有多厉害?

松青追梦人


韩信号称“兵仙”,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

韩信的厉害之处在于其军事才能当世无人能及,戎马一生几乎没有败绩,其赫赫战功铸就了韩信“国士无双”的威名。

一、暗度陈仓,平定关中


韩信辉煌的军事生涯从被刘邦拜为大将开始,当时刘邦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从汉中出兵。在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为了打消项羽的戒心,刘邦主动烧毁秦岭栈道,以表示自己没有扩张的野心。

韩信为刘邦制定了东进争夺天下的军事战略,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关中三秦之地。韩信使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一方面安排樊哙等人大张旗鼓地修复栈道,另一方面自己带领部队从小道翻越秦岭山脉,拿下陈仓。等到章邯发现时,为时已晚,韩信击败三秦,迅速平定关中之地,为刘邦打下一块稳固的大本营。

二、第二战场,击破魏代


韩信的战略规划中,由刘邦率领主力东出函谷关,在中原与项羽主力对战。而韩信自己则绕到北方开辟第二战场,顺着魏、赵、燕、齐这一线路,对项羽形成战略包围。

韩信首选的目标就是黄河东岸的魏国,他故布疑阵,在黄河临晋关造船,吸引魏国的注意。而实际大军却从夏阳港出发,用木盆、木桶渡过黄河,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俘虏魏王豹,魏国平定。接着又北上击破代国,俘虏代国相国。自此,太行山以西全部平定。

三、背水一战,韩信灭赵


下一步韩信率领大军东出太行山,进攻赵国。赵国谋士李左车建议派奇兵截断韩信的粮道,这样汉军必然大乱,可惜没有被采纳。韩信出乎意料地背靠河水,列阵与赵军决战,赵军倾巢而出。由于汉军没有退路,个个拼死作战,以一当十,与赵军僵持。而韩信另派两千人的小股部队,偷袭赵军大营。由于老巢被端,赵军一下子崩溃了,被韩信杀得大败,赵王歇也被俘虏,赵国平定。

四、收复燕齐,垓下决战


之后韩信一路势如破竹,接受燕国的投降,又向东攻打齐国。项羽派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来抵挡韩信,韩信用计截断河水,龙且轻敌大意率军渡河,结果韩信水淹楚军,龙且阵亡。龙且是什么人?可以说是项羽麾下头号大将,他的阵亡让项羽非常恐慌。

平定北方之后,韩信南下与刘邦汇合,与项羽决战。垓下之战中,韩信统率三十万汉军主力,将十万楚军重重包围。韩信通过“四面楚歌”,让楚军误以为汉军已经攻占了楚国,士气全无。项羽看大势已去,率亲卫突围,最终在乌江自刎。

因此,韩信在秦末楚汉争霸的时代几乎是没有对手的,无论是西楚霸王项羽,还是复国的六国贵族,都无法阻挡韩信的兵锋,“兵仙”二字实至名归。


历史步行街


韩信是历史上罕见的常胜将军,被誉为兵仙。

韩信创造了大量经典战例,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

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韩信的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没有之一。

韩信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不拘泥于成例,不拘一格,善于转不利为有利,转弱小为强大,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

韩信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先后平定魏,代,灭掉赵,燕,东击强齐,南灭项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所以后人称韩信为兵仙,神帅。厉害到了这个程度。



知无为而有益


我看秦末和楚汉这段历史,人物是根据个人能力水平依次出场的。

自从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王翦将军逝世以后,天下也算是太平了一阵。除了北方蒙恬跟匈奴的战事,南方赵佗跟百越的战事,其他基本上一片太平的景象。而太平,也就造就不出赫赫有名的兵仙。

于是,始皇帝驾崩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带起义了。

如果我们按照段位来给楚汉时代的英雄们排位的话,陈胜吴广算是黄金级别的吧。

但是陈胜派出去的将军——周文,算是有一些本事的人物。他率领一支义军直插函谷关并迅速攻下了函谷关,向咸阳进发。这个周文的段位应该在铂金水平。同时代的铂金水平的将军,最有希望的算是楚国的项梁将军。

秦朝这边眼看着敌人都打进函谷关了,这种情况从秦惠文王以后就没有发生过。于是钻石段位的章邯出场了。当周文打进函谷关的时候,章邯还在骊山修建陵墓。他的军队便由数万骊山刑徒临时组建而成,按道理来说战斗力应该不是很强。可是章邯就是带领这样一支部队,先是击败了来犯的周文,紧接着收复了函谷关,并且出关,追着一众义军,各个击破。而黄金级别的陈胜最终也被章邯灭掉了。项梁也在跟章邯的战斗中,阵亡了。至于其他各地复国的反王,明显水平都在青铜白银段位,自然也都等着被章邯所灭。

此时,章邯貌似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了,眼看义军就要被章邯平定了。星耀段位的项羽出场了。项羽诛杀了踟蹰不前的宋义,夺取了楚军的指挥权,紧接着在巨鹿城下,破釜沉舟,率领先锋队直接冲击章邯和王离互相联通运粮得甬道,并最终打乱了王离的节奏,一波带走了王离军团。章邯眼看着队友被打的尸横遍野,只得向项羽投降。

下面的事情大家都熟悉了。司马迁写的项羽坑杀了20万降卒。但其实应该是收编了他们。因为巨鹿之战之前,项羽仅有数万军队。而这之后,项羽的军队已经增加到20多万的规模了。

刘邦趁着项羽在巨鹿打团的时候,偷偷发育了一波,并且轻松取得了关中。等到项羽来到关中,请刘邦去鸿门赴了宴,然后主持分封了十九路诸侯。其中刘邦被封到了汉中巴蜀之地。并且,将关中之地分封了三个诸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这样封很明显,就是让这三人互相牵制,并且还能帮忙抵御汉中的刘邦。

以上部分为故事的大背景。这时候,我们故事的主角才开始正式登场。

韩信最初投奔项羽,可是项羽没有重视。因为项羽的个人段位太高,一般也不会去注意比自己段位低太多的人。而韩信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他的表现实在是太不像一个王者级别的人了。反倒像一个青铜白银。

幸得萧何慧眼识英才,发掘了韩信并且推荐给了刘邦,要知道,萧何推荐韩信的时候对刘邦说:”如果大王只想安心做汉王,那你不需要韩信,如果大王想得天下,就一定需要韩信。“这可以说是很高的评价了。接下来,就是王者级别得韩信虐菜的时刻了。

首先,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派出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并且从陈仓迅速击败章邯,另外两个黄金白银级别的角色更是不在话下。一举夺得了关中的大部土地。要知道,诸葛亮六次北伐,姜维九伐中原,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韩信其实在400多年前就给他们打了样。

刘邦领汉军主力号称六十万人在彭城被项羽的三万楚军打得落花流水。退回到荥阳一线。

然后韩信领一支汉军,在平定了魏王豹的叛乱之后,与刘邦分道扬镳,北上去平定代地、赵地。背水一战就是在跟赵国交手的时候做出的战术。很快又平定了燕国、齐国的叛乱。并且顺手灭了项羽手下第一猛将的龙且。等于是砍断了项羽的一只右臂。其实龙且的段位也不低,至少是钻石级别,但是谁让他遇到了王者韩信呢?

这些战事其实很激烈,只不过被我们简单一说就显得故事很单薄。但是就当时的环境来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胜利,确实是前无古人的。

最后终于迎来了王者之间的巅峰对决。不过,即使手握六十万汉军的韩信,在面对只有十万楚军的项羽时,也是不敢掉以轻心的。最终,凭借人数上的巨大优势,并且使出了四面楚歌的计谋,韩信完胜了项羽。

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这样一位王者兵仙,他不荣耀谁能荣耀呢?


历史U意思


自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后,汉朝国土三分之二是韩信独立平定的,在这期间刘邦两次突然夺走兵符印信,带走主力部队,只给韩信留下一两千人马,还要求他继续攻城略地。即便是在这种情况,韩信仍然能击溃对手,招募新兵,快速发展新的力量,兵仙的战略战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主导的战争几乎每一场都是给敌人以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垓下之战的谢幕之作,更是无懈可击,十面埋伏的排兵布阵,再加上四面楚歌的心理摧残,让项羽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了


下面大略说一下韩信自出任大将军以后的征战过程。他首先拜见刘邦,透彻的分析了楚汉双方的优势劣势,未来走向,然后制定了刘邦领军抗击项羽,韩信分兵先去北伐,最后合击项羽的长期计划。

而后,韩信先是大败楚军,从讨伐魏国,代国,开始推进,平定魏代之后,刘邦大败,几乎打光了家底,就来把韩信的主力精锐全部拉走,仅留下一小部分人马,让韩信继续攻打赵国,韩信四处招募新兵,越过井陉口,以胡乱拼凑的三万乌合之众战胜赵国二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平定赵国以后派人去燕国陈述厉害,燕国惧怕投降韩信,不战而屈人之兵。接着韩信帅军突袭齐国,平定齐国以后,一举掌控了天下局势,而后韩信为主帅,在垓下消灭项羽,为刘邦建立汉朝扫清障碍。


非想


导言

能够被列入武庙十哲中,足以说明韩信的强悍。刘邦对韩信的评价是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韩信在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所立下的功劳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或许无法战胜项羽。

分析

  • “稳重”是韩信的第一大用兵特点

“稳”是一个杰出军事家需要具备的第一品质。出奇制胜固然精彩,但那也并非常态。

《孙子兵法》中曾提到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可见,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军事理论的开创者孙武,他是十分重视兵力问题的。他并不主张以少胜多这种打法,以少胜多固然是能够证明统兵将领的强悍。但打仗不是过家家,没有任何一个统帅在明明兵力充沛的情况下会选择以少对多这种方式。韩信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才会有我们所熟知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成语。而最能体现韩信打仗稳重特点的,就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韩信以三倍的兵力围困项羽,如此优势兵力之下韩信都不急于进攻。要先想办法消磨楚军的意志后在进行作战,这一战把他“稳”这个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 “纪律”是韩信得以取胜的必要保障

在古代,军队纪律并不被所有统帅注意。所以只要是能够注意军队纪律的统帅,他所领导的部队就是战无不胜的。

一场战争的胜利需要的是将士一心。军队统帅的指挥能力,士兵的综合素质都是胜利的必要保障。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就有记载,孙子为了证明自己的十三篇可行,而训练女兵,因女兵队长不服从而以军法从事:

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这足见兵圣孙子对纪律的重视。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军事家,自然也不能忽略纪律的重要性。据说在他所著的兵书中就有过对练兵的详细记载,只可惜已经失传。

  • “灵活”是韩信用兵的信条

戏法谁都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古往今来所有的军事大家之所以能够在作战中取胜,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灵活。

韩信绝对可以说是灵活作战的典范。韩信的灵活体现在他兵力的配比上,也体现在他对部队心理素质的把控上。韩信作为一个军事大家,最为擅长的就是以“奇”取胜。《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以正合,以奇胜,在韩信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作战,韩信都会准备出一支“奇”兵。这里要跟大家解释一些,这里的“奇”是“多余、多出”的意思。通过韩信所指挥的作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永远要准备出一支“奇”兵。被后人一直传颂的“背水一战”,大家都把这一战的重点放在了“背水”上,而忽略了取得这次作战胜利的另一重要安排,也就是韩信提前布置好的“奇”兵。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者,候赵空壁逐利,即驰入赵壁,皆拔赵旗帜,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耳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大惊,以汉为皆已破赵王将矣,遂乱,遁走。

这是背水一战中的重要环节。韩信所安排的两千奇兵在赵兵空虚的情况下突然出击,把赵旗更换为了汉旗,正是这一更换,让赵兵以为赵王被破,都逃走了。这才有了“背水一战”的最终胜利。

  • “因地制宜”是韩信的一个重要特点

对韩信而言,什么样的环境打什么仗,没有环境创造环境也要取胜。

那个时候的战术战法相对比较单一。在一般人指挥作战的时候,还是习惯于面对面的直接较量,往往会忽略战术战法,更不要说利用地理环境了。可韩信毕竟是韩信,这些教条主义的打法对他毫无约束力。在于龙且的作战中,他就开创性的通过利用地势条件,制造作战机会而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 “谦虚”是韩信胜利的一大助力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虽然说韩信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师。在楚汉争霸的年代里,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但再强大的人都会有考虑不周到的时候。韩信能够做到常胜不败就是因为他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遇见厉害的军事将领,他都是非常尊敬的。

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

这一番话是韩信对李左车说的。之所以说这一番话的原因就是因为在韩信对赵国作战的时候,赵国的成安君陈余因为没有听取李左车的建议而导致赵国的失败。作为对手,赵国失败就意味着韩信的胜利,但是因为李左车的意见是一个合理的军事意见,如果听了这个意见这次作战的结果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韩信非常的尊重李左车,而且在之后也多次听取李左车的军事意见。

结语:

用萧何的话来说,韩信是国士无双。在刘邦统一天下后,他也曾评价过韩信是战必胜,攻必取。可为了维系汉王朝的统治,韩信还是无法摆脱被杀的命运。韩信之死,让后人为他感叹。在我看来,韩信与刘邦就是历史的命运让他俩相互成就。没有刘邦,韩信不会受到重视,才华无处发挥;没有韩信,楚汉争霸最终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


再言春秋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军事家,他一生征战无数次,攻无不取,战无不胜,难求一败。且多次是在以少对多,以弱敌强的情况下取得大胜,是当之无愧的"兵圣"。

能取得如此的傲人战绩,韩信必定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过人之处。中国的成语有关韩信的就有三十几个,其中的″胯下之辱"就很有名。韩信面对无赖的极具侮辱性的挑衅,并未如常人一般暴跳如雷,前去拼命,也沒有去躲开,而是气定神闲的给无赖相了相面,从容的从胯下钻了过去。在″士可杀而不可辱"的中国古代,这可是比丢掉性命还要严重的事,但韩信爬起来,只是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便扬长而去。韩信得志后并沒报复无赖,还让他做了一个小官。

通过此事可以看出韩信的心胸之宽,格局之大。遇事能做到为常人之所不能为,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所以,韩信的成功绝非偶然。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给刘邦分析了天下大势,以及刘邦和项羽的优缺点,坚定了刘邦夺取天下的信心。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名将章邯,并很快就取得了平定了三秦的胜利。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又大败楚军于京县、索亭之间。

不久魏王豹叛汉,韩信率军讨伐。韩信在河边摆了一些船,设疑兵假意要在临晋渡河,主力却以木桶和木盆等物在夏阳偷渡成功,直扑魏都安邑,俘虏了魏豹,灭魏地设置河东郡。

刘邦又令张耳和韩信一道领兵攻击赵、代两国,并击破代国,俘虏了代相夏说。

韩信和张耳又率军攻赵,在井陉口背水一战,大败赵军,斩成安君陈余,俘赵王歇。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六月,被楚国打得狼狈逃窜的刘邦渡过了黄河,和夏侯婴一起来到张耳驻扎在修武的军中。张耳和韩信还在梦中便被刘邦收了印信兵符。刘邦夺了二人的军队,命张耳守赵,韩信为相国,令韩信集合其它地方赵兵去攻齐。

韩信袭击了齐国,齐王向楚求救。项羽听说韩信已经攻破临淄,便派大将龙且率二十万大军救援齐国迎战韩信。韩信设计全歼救援的楚军,击杀龙且。不久齐王田广也被杀死,齐地皆平。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韩信会合刘邦等各路汉军四十万人,将项羽率领的十万楚军包围在垓下,韩信指挥军队大举进攻,全歼楚军,项羽退至乌江边,自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羞愤自刎,从此天下大定。

天下平定后,刘邦收了韩信的兵权,并借故把韩信贬为淮阴侯。

有一天韩信路过樊哙的府邸,烦闷之下便走了进去,敢在项羽面前大块吃肉,大声谈笑的樊哙,此时却极为小心殷勤,行跪拜之礼迎接,并说"大王乃肯临臣",态度极为恭顺。能让樊哙如此敬重的人,全天下也只有韩信一人而已。





大河桥下流


首先我们要知道秦朝一统天下,把六国都全部打趴下了,秦朝的军事实力是很强的。然而秦二世让赵高祸害得厉害,最后还被赵高害死。虽然这段历史,秦朝内部毕竟动乱。但是秦朝军事实力还是不弱的,而秦朝当时的主力部队,都是是给项羽解决的,项羽一生也是有诸多经典载入史册的战例,素有有战神之称。

项羽一生中最著名的战役有3个: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

1、巨鹿之战:5万楚军秦军40万主力,以少胜多,一战成名。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 )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2、彭城之战:3万骑兵,半日之内,击败刘邦56万联军。

彭城之战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3、垓下之战:10万兵抵70万军。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垓下之战,汉军适时发起战略追击,积极调集援兵,一天不到的时间便全歼十万楚军,创造了中国古代大规模追击战的成功战例。

垓下之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它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就这样一位神一样的人物,最后还是在最后一场名站场上,被韩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毫无悬念的打的大败,可以说是在战略和作战外加计谋下,形成绝对优势下打败这样一位战神。另外刘邦得天下,可以说韩信居功至伟,在项羽当楚霸王分封下的情况下,六国贵族逐步复国,而这些六国贵族都是韩信一一剿灭的,最后剿灭项羽,所以兵仙当之无愧的军事奇才。


疗养师刘sir


韩信一生中打了许多的仗,背水一战是其中的经典战役。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听过,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大致就是说处于绝境,为求一条生路选择了决一死战。

韩信和张耳带了一万人马准备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对方得知后立即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的大军等着,根据后面的史书记载,韩信当时的真实兵力不到一万。

试问一下不到一万人打二十万,胜负几乎没有任何的悬念,可以这么说,正面战场毫无胜算。韩信这样的军神自然不是傻子,他非常的冷静,不停的打探情报。

敌方的策略是拦截韩信的武器和粮草,断了供给活捉韩信。这个消息被韩信得知后他非常的高兴,连夜让士兵吃了点饭,然后将士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准备打下赵军营地,一部分在河岸背水摆开阵势。

如果有人了解军事一定知道,背水向来是兵家大忌,一旦背水只有拼死一战,而且是九死一生。接下来对方看到韩信这样打,也是非常的高兴,赵军立即全部出击。

要说这赵军也是急于求成,直接进攻韩信,哪知道韩信在这种时候还敢分出一部分兵力去偷袭他们的老巢,韩信派出去的两千兵力直接拿下老巢将里面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旗,赵军因为一时无法取胜,决定先回军营,毕竟韩信在那里也跑不了。

哪知道回去之后看到军营里面插着汉旗,赵军瞬间没了军心,四散而逃,韩信趁胜追击取得胜利,还抓获了赵王。本来毫无胜算的战役却取得了胜利。

局外人看起来这个很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的,偷袭的人不说,背水一战的士兵能够全部选择拼死一战是非常不易的,一般这种战术一定要看情况的。

如果敌方统帅没有那么大意,没有直接倾巢而出,毫无疑问韩信必败无疑,在绝对的数量差异之下,慢慢耗都能将韩信给耗死。还有关键一点就是韩信能够激起士兵的斗志。

在韩信之后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将军敢再次使用这种战术,尤其是背水作战,不仅仅是没有和韩信相同的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领即使有这样的勇气,可他们无法做到让士兵也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只要一个士兵怂了,那这种战术必败。


古行生


仅举一个韩信打仗的例子,厉害不厉害*大家自己定。

韩信乃是汉初三杰之一,著名军事家,一生经历百战,可谓是“攻必克,战必胜”,因此有兵仙之称。在他的一生中,经典战例可谓数不胜数。作战中,韩信脑洞奇大,屡出奇谋,其智谋甚至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连续消灭代、赵、燕等国,率领数十万大军兵临齐国。其后,韩信出卖刘邦重臣郦食其,一举歼灭齐国。当时,楚霸王项羽正率领主力与刘邦在荥阳地区进行激烈的拉锯战,而他的老巢——彭城却直接暴露在韩信所率领的汉军面前。

由于自身被刘邦拖住,因此他不得不派自己的爱将——龙且率20万大军去阻止韩信。十一月,龙且与韩信在潍水对阵,史称潍水之战。战前,韩信命人紧急赶制一万多条沙袋,随后将之投入潍水之中,阻挡了一大半的流水。

随后,韩信派出一半的军队渡河袭击龙且,随后又命他们假装不敌,“仓皇”地逃过河对岸。看到此景,龙且高兴地说:“我和韩信是老同事,早就知道他不行,等我灭了韩信,连齐国都会是我们的!”

随后,龙且率全军渡河攻击韩信,谁知楚军刚刚渡过一半人,韩信便命军士在上游挖开由沙袋组成的临时堤坝,河水疾驰而下。潍水中的楚军被河水冲走,化为鱼鳖,而幸免于难的楚军却被分为两部分。尚未渡河的军队见情况不明,拔腿便逃;而渡河的楚军却遭汉军三面合围,最终全军覆没,而龙且也被灌婴的部下——丁复所斩杀。

此战之后,韩信全据齐地,刘邦三分天下已有其二,项羽的灭亡已呈不可避免之势。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潍水之战被视为韩信的典型战例,一直为后世所推崇,并被记载到司马迁的《史记》之中。

对于潍水之战,后世兵家一直深信不疑,并有不少人试图效仿。然而结果却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到了晚清,曾国藩在对阵太平军的作战中,也曾试图复制韩信的神迹,然而最终却输得灰头土脸。

痛定思痛,曾国藩逐渐认为,韩信的“潍水之谋”或许出于司马迁的杜撰。他在日记中写道:

“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

简单翻译来就是,沙袋塞堵不了大河的水流,因为下面会渗漏,旁边会横溢,除非是严格的堵河工程,否则根本堵不住河水。如果是小河流,堵住的可能性大,但又不可能对敌军形成杀伤力,连让人站不稳的力道都没有。

因此,曾国藩判定,韩信的“潍水之谋”不可信



一蓑烟雨任平生jkl


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韩信有多牛了。

韩信打仗前会充分考虑天时,地里,人和等因素。

最主要的是韩信打仗不怕对手的人多,即使对方的兵力是他的十倍

他也是丝毫不会含糊的,重点还在于只要他敢打,这个仗肯定就能赢。

韩信打了这么多仗,无一败绩。

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比的。

我们来重点讲解韩信打的人生第一战,

韩信是在项羽平定天下后,跟随刘邦到巴蜀,汉中一代去的。

那时候的韩信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路人甲,

刘邦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军中隐藏着这么一个大神级的人物。

后来,经过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才知道韩信有可能是个人物,当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的时候,

刘邦看在萧何的面子上让韩信当了个大将军。

韩信明白这时候的刘邦是看不起自己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

韩信和刘邦有一个著名的汉中对策。

就是在这一席谈话中,刘邦知道了韩信并非池中之物。

也是在这时候,他才相信韩信是难得的将才的。

若是没有韩信的话,刘邦是不敢出汉中去单挑项羽的。

要知道项羽平定天下后,刘邦的大军只有十万,

而项羽是四十万,而且整个天下的诸侯王都是项羽分封的。

刘邦也是其中一员,所以刘邦在项羽面前根本什么都不算。

这一点刘邦也是深知的。

就是因为刘邦得到了韩信,他才改变了项羽不可战胜的想法,

因为韩信给刘邦分析了天下大势。

韩信告诉刘邦,项羽这个人弱点太多了。

他不是你的对手,我们要尽快杀出去,到中原和他争夺天下。

刘邦听了韩信的建议,也就是仅仅到汉中才四个月的时间。

刘邦就在韩信的带领下杀出了汉中。

这一战也是韩信当将领后所打的第一仗,

这一经典战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战

当时,项羽特意在关中分封了三个王。

项羽封这三个王在这里,就是为了阻止刘邦出关的。

在这三个王中,最牛的一个就是秦末名将章邯了。

也就是说,刘邦想出汉中所面对的第一个人。

就是秦末名将章邯。

章邯是曾经横扫反秦起义军的第一牛人,他的大名天下人是皆知的。

刘邦和韩信都知道这个人物的厉害。

但是,他们也不怕。

因为韩信就没想和章邯发生直接的冲突过。

韩信是这样想的,当时想出汉中有两条路。

一条是捷径,那就是需要修栈道,

把栈道修好后可从汉中直达关中。

另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艰难,因为要翻越秦岭到达关中之地陈仓。

章邯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他对秦国的地里再熟悉不过了。

在他看来刘邦即使想出来,肯定是会选择修栈道的。

除非,是非正常人才会翻越秦岭,然后攻击附近的军队。

这要是做起来难度太大了,因为翻越秦岭是体力活,

即使军队能过来,到时候也是强弩之末了。

所以,章邯断定韩信不会走此路的。

当章邯看到刘邦集团派人修栈道的时候,他就确信自己断定的没错了。

于是,他就加派了人手,开始在栈道的这边等待刘邦大军的到来了。

他们以为刘邦集团要修个一年半载,才能把栈道修到他们脚跟底下。

谁知就在他们等待的过程中,却得到了刘邦,韩信已经杀出陈仓的消息。

这时候章邯才大呼上当,原来韩信小儿竟然使了一个障眼法。

他明着是修栈道,给别人一种错觉。

让别人以为他们会通过栈道到达关中,谁知道他们暗地里竟然翻越过了秦岭。

这时候章邯在调兵到陈仓去就为时已晚了,毕竟赛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这两个帮手是白痴。

他们根本不懂打仗,韩信的大军一杀出来,他们就望风归降了。

章邯独木难支,最终被韩信打败。

就是通过这一战役,刘邦才找回了信心。

这是的刘邦才明白原来项羽集团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项羽也是能战败的人。

这时候你可定会有个疑问,为什么项羽不来援助章邯呢?

因为此刻的项羽正陷入齐地不能自拔,他去齐国平叛了。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章邯吃败仗。

后来韩信接着又拿下了魏国,打了让他名动天下,而且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背水之战。

最后他又在潍河杀死了龙且,最终为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韩信排再第一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