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特寫:“紅區”兒科醫生王培文

新華社石家莊3月8日電(記者馮維健、王民)3月1日,河北滄州最後3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全市確診病例“清零”。直到今天,42歲的兒科醫生王培文,仍在滄州市人民醫院忙碌著,整理病患資料,對病房進行全面消殺。

王培文所在的醫院是該市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隔離病房只有他一名兒科醫生。

首批報名參加新冠肺炎病患救治後,他趕在春節前回了趟老家。當時,父親猜到他過年不會回來了,問他是不是要去“紅區”。臨走前,父親拉著他的手說:“把孩子治好,別惦記家裡。”

2月9日深夜,王培文接到醫院電話,首例疑似患兒在發熱門診留觀,他立刻上了一線。4天后,經過精心治療,患兒排除新冠肺炎可能,轉往相應科室治療。王培文剛想鬆口氣,2月14日,滄州發現首例確診患兒,他隨車去接。

對王培文來說,真正意義上的戰“疫”來了。

進入“紅區”前,他給家裡打了個電話。父親是老黨員,雖然擔心,但還是告訴他“要好好救人,把孩子治好,別惦記我和你娘。”

“孩子的免疫系統與成人有差別,加上孩子又不善於表達,需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輕症病房二組組長李絢梅說,因為專業不同,對患兒的治療和護理,必須有兒科醫生參與,王培文的責任很重。

治療期間,需要提取咽拭子,進行各項檢查,患兒很難配合,其他醫生一籌莫展。

“孩子來到陌生環境,滿眼都是穿著防護服的‘怪叔叔’‘怪阿姨’,難免感到恐慌,陪護家長的焦慮也會影響孩子,這時需要醫生用心,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王培文說。

每次查房,王培文手裡都會有小禮物,或是小零食,或是小玩具。他充分和孩子交流,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不時摸摸頭、拉拉小手,用肢體語言安撫他。每次他這樣做,孩子的情緒就會慢慢平復下來。

“把患兒當成自己的孩子,就能做好。”王培文和孩子親,孩子也和王培文親。一位6歲患兒為王培文畫了一幅畫,一位“口罩叔叔”拉著一個“口罩娃娃”。

一位7歲患兒出院時,捨不得王培文,抱著他不鬆手,哭著喊著要把王叔叔帶回家。平常的治療、檢查、餵飯、洗澡都是王培文親自做,兩人慢慢培養出了感情。

在兒科隔離病房,住著一位6歲患兒的母親,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那天,她讓孩子把醫院送的鮮花留給王培文,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這些醫生,他們都是“超人”。

“現在所有確診患兒都治癒了,但我還要留在醫院,一刻也不能放鬆。”王培文說,目前對於新冠肺炎兒童患者的治療經驗並不充分,他想把自己的方法總結出來,供其他兒科醫生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