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孔子说人性本善。孟子说人性不善不恶。苟子说人性即恶。你们认为哪个说的准确?为什么?

踏剑寻雪


题主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先说一下答案,孔子并没有明确说人性是善的,孔子只是说有人性这个概念,他说人性都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不同,造成了人性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人性论在孔子之后,产生了多种关于人性的论述。包括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中国的人性论比较复杂,不像西方人性论那样来的简明扼要。西方是原罪论,人一下生下来,就带着七宗罪,为了赎罪,只能拜倒在上帝的脚下。所以西方有发达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为了遏制人性的恶。而中国的人性论,纷繁复杂,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共识。

中国的人性论大概分成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性善论。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性善论并加以详细论证的哲学家。孟子在是主张人要提升道德境界的。为了这个观点,他必须要解决道德从哪里来的问题。所以他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属性,是有四端,就是四种道德的萌芽。具体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这个论证是比较圆满的。

孟子看到,人类社会中很明显存在恶,那么既然人性本善,那么恶从何而来呢?孟子说人性并非本善,而是存在善的种子或者萌芽。你好好守护的话,就保留了善,相反,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丢失了善,就变成了恶了。所以孟子提倡,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保存善不断去恶的过程。性善论是孟子所有思想的基础。他的道德境界论、仁政理想和大丈夫人格,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他的性善论对后世影响极大,宋明理学和心学,就是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影响。



第二种性恶论。同为儒家弟子,荀子则对人性采取了与孟子截然不同的理论。荀子明确地说,人性是恶的。那么荀子怎么论证呢?荀子说我们必须先要明确一个前提,人性可以分为性与伪两个部分。性就是自然本能,还有一部分通过知识学习,可以改变的叫伪。荀子认为,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是伪。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也就是说,人性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道德教化和学习发生改变。从这理论基础出发,必然推导出荀子的其他思想:人必须要加强学习,所以荀子的第一章就是劝学,第二是必须加强法制规范,以遏制人性中的恶。这叫做礼法兼治。所以韩非子李斯,作为儒家大师荀子的弟子,却成为法家思想的代表,就是发展了荀子思想中的法的元素。

第三种是性无善恶论。这是战国告子的人性论观点。好玩的国学写了一本书叫《穿越历史趣读孟子》,有一章专门讲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辩论的,大家可以参考。简单来说,告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能,就像吃喝拉撒生殖冲动一样自然。他认为,根本没有孟子所说的道德意义,就是人的本能而已。那么善恶从哪里来,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后世的王安石,再到近代的康有为,基本上持这种观点。



第四种是性亦善亦恶论。这个观点,其实是一种调和主义。此观点始于战国时的儒家世硕,发展于汉儒董仲舒,西汉大思想家扬雄则提出,性善恶混的理论。这是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一种调和。他们认为,人性中有善也有恶,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而善人、恶人之分则决定于后天的修养;发扬善的因素则为善人,发扬恶的因素则为恶人。

第五种是韩非子的性自私论。韩非子认为人生来就要争夺资源,养活自己,是自私的。因此必须用严刑峻法来限制人的自私。

总之,好玩的国学认为,性有善有恶。就看外界环境的影响。


好玩的国学


所谓的人性善恶论,本是争论人之初是利己主义的,还是利他主义的。但是世人却糊里糊涂地把利己理解成利己主义,把利他理解成利他主义,这就使得人性善恶论的前提就错了,才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千百年来被争论不断的哲学问题。

首先利己和利己主义不是一回事。利己其实是每个人的生物本能,人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以让自己更开心、更舒适、感觉更好为动机的,比如喝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中国的古人之所以无数次辩论人之初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却无果,其实就是因为弄错了这个前提,那就是用一个社会人道德的概念去定义一个人类纯粹生物性的阶段是毫无意义的。

事实上,正是利己的生物性才保证了各种生物能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生存下来,绝对正确,无关道德。

记得当时很多人提出了很多反例,比如为何有人要选择最痛苦自杀?我的答案是因为生不如死,对他来说活着比死去更痛苦;再比如,为何人明知道吸毒是不好的,但还是要吸毒呢?我的答案是他认为吸毒不好不能吸的时候往往都是他吸完满足的时候。当毒瘾发作的时候,他的真实内心是先吸完这一口再说,所以他就去吸了,因为不吸还不如死了呢;再比如,为啥泰坦尼克号的男猪脚要无私地把生的机会给女猪脚呢?一样道理,因为男猪脚会觉得这样做才能对得起他伟大的爱,死了都比独活开心;再比如那个终极问题,父母对子女总是无私的吧。抱歉,本质上也是出于让自己感觉更好的动机。你看,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吃吧,看你吃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对不对?

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要以道德的名义来批判利己主义呢?大家都知道,从单个生物的角度来说,人是很脆弱的,即便将利己的本能发挥到极致也好不到哪里去。之所以能奇迹般的存活下来,还活的挺滋润,就是因为人发现了集体协作的好处,于是社会的概念也就出现了。那么社会中的人如何和谐相处,并且在和谐相处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利己效果的最大化呢?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你要帮助别人,别人才能来帮助你,每个人都为集体付出,集体中的每个人才能过的更好,于是道德出现了,而集体意识更是道德中最重要的根基。后来,以道德底线为根本的法律制度也出现了,于是,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在文明时代,人们都知道利己主义往往存在于道德缺失者身上,表现出来就是只为自己,不考虑他人和集体,最终集体的损害又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所以,利己没有错,但利己主义却是错误的,是应该被批判的。而很多人正是分不清这两者的界限,理所应当地做着利己主义的事情而不自知。

为啥要捋清利己与道德、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为了正三观呐!用大学生来举个栗子:让你去开会,你说NO,因为你觉得不开会更舒服;让你去开会,不去扣学分,你肯定会去,因为你觉得去的话会让你享受到不被扣学分的快乐,扣学分会比去开会更痛苦;让你去开会,去的人每人发一个大红包,你跑的比兔子还快地开心的去了。为啥你的想法会完全不同,就是因为你对开会这件事的认识变了,因此动机也就变了。

没明白?再举个口感更好的栗子:就像是捉对打牌,在自己的牌不好的时候,你宁愿把自己的牌给打烂都要送对门先走,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你俩是一个集体,他先把牌打完,你俩就都赢了,这个时候利他、利集体就是最大的利自己。而很多人正是意识不到他们对集体利益的破坏会对自己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所以最终变成了利己主义的簇拥。如果他们意识到道德滑坡的结果可能是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不会得到大家的帮助,或者当他们认识到利他、利集体才是真正的利己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三观才会发生变化,利己的动机也会发生变化,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那么为啥现在很多人三观不正呢?老张觉得这还是社会的责任,是教育的责任。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的教育总是太过于虚化、泛化和口号化,却很少跟学生解释为啥我们要有道德,为啥这样做是道德的,为啥道德是重要的,为啥个人和集体是一体的。我们教了太多的概念,却很少教他们知识;我们只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却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是对的。所以最后就是知道却不懂得,因为不懂所以怀疑,因为怀疑所以不相信,所以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私欲泛滥。这个时候仅仅去怪个体,其实对个体也是不公平的。

三观正了,利己也不怕,因为利己的行为即便不是以利他利集体为动机的,至少也不会伤他伤集体。就写这么多吧。时代会变,社会会变,道德的评判标准也会变,但是我坚信有一条永远都不会变,那就是做人做事都应该以不伤害他人为底线,否则就是错的,不商量!



炎师心语


人性是善是恶,或者无善无恶,其实是不重要的。古代圣贤提出这些观点,并不是基于对人的科学研究,而是为自己的理论(治国平天下方案)提供服务的。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都差不多,后天的习性却差距很大。为了统一,为了规范,为了社会长治久安,孔子提出了“仁”这一主张。不分三六九等,天下臣民,统一怀一颗“仁”心,统一向“仁”发展,那么天下归仁,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都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若想人心归附,一统天下,只须君主树立榜样,为万民之模范,引导人民向善。这样坚持下去,归附的人民越来越多,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长此以往,必然天下一统。

荀子说:“人之性恶也,其善者,伪也。”人性本身是恶的,不好的,那些善都是人为的。因为人性恶,所以人民需要教化,需要礼来规范,需要法来强制,如此人民自然向善,合乎规矩的为人做事,不敢做恶,天下人由此可以劲往一处使,由此可以无往而不胜,由此可以长治久安。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性的本体是天理,天理无善无恶,有善有恶是人脑瓜子转动的结果,这些善恶,人的良知都能分辨,都能知道,人只须照着自己的良知去做就行,坚持善的,去除恶的,这就是一切学问的根本。

所以,人性是善是恶,或者无善无恶,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够向善,做善事,这才是结果,是目标。

不管通过自我的意志力,还是教化和礼仪,或者法律强制规定,只要向善,那圣贤的话就没白说,圣贤的目的也便实现了。





龙易国学


孔子,孟子,苟子,都是文学方面的大家,说出来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各自对人类观察的角度不同,才有不同的结论,谈不上谁对谁错。

孔子说,人性本善,三字经里也有,人之初,性本善。

不难看出,他是从人之初的角度来看的。什么是人之初?个人认为就是从新生儿到在没有善恶之分的这个年龄段。

如果仅以此定性人性,那么人性本善,肯定是错不了的。

孟子说人性不善不恶,他应该是站在善恶两者的角度,来定性人类的善恶观的。

简单说,就是善有善的观点,恶有恶的理由。人的善恶由生活环境,国家形式,教育环境等等,才有后来的有人向善,有人向恶。

苟子说人性本恶,个人认为他的境界最高。是站在生物链上,或者说食物链上来定性人性的。

作为食物链,人类肯定是站在最顶端。什么都吃,什么都杀,人性本恶否?

反过来说,为了善恶,啥都不吃,人会活否?



用户4926524205


荀子说的人性即恶是准确客观的,但凡食肉动物、包括人类的本性都是即恶的。人性的善良是后天形成的,是必须从小接受主流道德的教化才能弃恶从善的。因此,荀子的观点应受到重视、它对国民道德观的树立、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金絲鸟










淘金谋士


本性这个东西大都来自本能。

动物的本能来自于求生存。双胞胎儿子为了争奶头互相又打又掐的举动,跟鸟类、兽类的两个雏鸟兽,力气大一点把弱一点的推出鸟兽窝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不用谁教,与生俱来。是纯粹的本能。不可以用来做人性善恶的判断。

说“人之初,性本善”是把人性拔高了,是想引导人向善,是教育人的需要。说“人之初性本恶”是把人性贬低了,是要人看人,要真实一些。也是教育人的需要。但是对人的向善引导起反作用。说“人之初不善不恶”等于什么也没说。

归根到底,对人性怎么看,要看对“善恶”怎样定标准。

然而,人类社会观念的不同,人的立场的不同,对善恶的标准,总是定义的不尽一致相同。

但是,人类需要合作,需要互相善待,谁也离不开谁,是对双胞胎儿子最好的教育,让他们尽快脱离动物的那种本性。是善的根基。对成年人也一样适用。


淡淡一掬水


我选孟子观点,但应说成是`有善也有恶,而不是不善也𣎴恶’。

说人性夲善,那么邪恶就都是后天学来的了,这岂不是让社会环境和人类教育背上了传播邪恶的黑鍋,社会教育倒成了使本来善良的人性变坏的主要因素了,这我不赞同。

说人性夲恶,那么人类的文明善良又从何而来,是基因变异?还是由非人类的其它物种教会的?神仙菩萨点化的?这岂不是近乎玄幻和荒诞了,所以我也不赞同。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只不过各人所具有的善与恶,成份比例有所不同,有些人的人性先天善多于恶,也有些人天生就是恶多于善,如是而已。。其实,人和其它动物一样,有一些夲能比如弱肉强食,争地盘争配偶,护犊护食等,你能说它们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只不过人类做为高智慧生物,能从社会大局来加以区分,加以自控,即提倡文明道义,惩恶扬善,当然,这是后天的事情,效果也是气象万千。虽然后天改造也可以属于人性的组成,但与人性的本质要区别开。以上就是我选择中性的原因和理由。





塞外失马翁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恶,

人之初,不善不恶。

三位古圣产生了不同的论言。

我通过一位伟人讲过的一段话悟出“人之初,性本空”。这位伟人开示的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些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佛曰:“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关于“善、恶”之论,是人在成長的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等方面的影响所导致。

萬物天性本为空,

后天名利造雌雄。


佛既是心心既是佛


善恶全凭这几个所谓的圣人凭口胡说,无根据,无辨証信口几句成了二千年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