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知道哪些在近代史上聲名不顯卻對歷史有重要作用的人?

黃潔儀


我要說近代聲名不顯卻對歷史有重要作用的人之一——粟裕大將





粟裕:十大將之一

粟裕大將雖是中國的十大將之一,但長期以來,卻是籍籍無名,我也是在上大學之後,不經意才發現粟裕大將的存在。為什麼粟裕大將長期以來一直籍籍無名呢,我覺得應該有下面幾個原因:

1.十大元帥的存在:

長期以來,國人只知道十大元帥,位顯者榮,位尊者能,既然排不上10大元帥,那麼也就是平庸之輩了。君不看,經常有人說,既然這麼牛逼,為什麼評不上元帥呢,元帥和將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2.36六軍事家,排名太靠後:

經過22年的革命戰爭,中國產生了太多的軍事家,剛好是36天罡!但是,粟裕大將的排名挺靠後的,已經排到下捲了,排在楊尚昆、李先念之後。按照天罡數算起來,已經是比較平庸之輩了,誰能記得水滸中排在20名的天罡星。可能大家會覺得,這是拿來充數的吧。



3.外在條件:

把粟裕大將放在人堆了,絕對是找不著的那個,與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元帥們比起來,實在是太普通了。再加上性格內斂低調,士兵見了都不知道這位就是司令員。

4.長期作為副手:

長期作為副手存在,對不瞭解情況的人來說,理所當然的地被忽視,我覺得,這也是蔣介石在華東戰場上屢次失敗的原因。可能蔣介石一直在研究陳毅兵法了吧。

5.影視作品淡化:

長期以來,影視作品中對粟裕大將的描述不多,或者用了化名,或者代號,比如華野首長等等。那麼對我們這些遠離那個時代的人來說,不知道也很正常了。

但是,粟裕大將,名聲不顯,但歷史功績不小。

1.華東野戰軍的強勢表現,一直是國民黨重點進攻的對象,一直是主要戰場,把蔣本來要調到東北的軍隊,調到了華東,為東北大練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多次改變中央的戰略決定。為中央戰略決策提供了事實依據;

3.把毛主席預計要5年才能解放全中國的目標,大大提前了。


彈史遇見你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的志願軍在裝備或物資方面,都無法與美軍相提並論,但就是這種先天不足的條件,中國志願軍還能取得勝利,靠的一定是我國將士過人的謀略。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曾有一個軍官,僅憑一句英語,就俘獲了敵軍王牌部隊63名士兵。

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志願軍前往朝鮮與美軍作戰,英軍中有個叫“格格斯特營”的王牌部隊,與中國志願軍在雪馬裡展開生死較量。

這個王牌部隊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 戰績輝煌,曾受到過英國皇家的褒獎,在面對這麼一直軍事力量強大的隊伍,中國志願軍正面攻擊的話一定會吃虧。

在這種情況下,一名志願軍戰士憑著一句英語,就使得敵方王牌部隊投降。

這名戰士叫劉光子,當時在後備力量不充足的情況下,三個人分為一個小組,劉光子任戰鬥小組組長。

在劉光子的指揮下,三人向敵軍陣地衝去,在佔據最高點時,劉光子看到下方竟有100多名敵軍。

於是他讓另外兩名戰士掩護,而自己一人朝著敵軍衝去一邊跑一邊喊,“一營在左二營在右,給我衝”。

英軍被他這麼一喊立即慌亂起來,一時間分不清到底有多少中國兵,趁著英軍恐慌之際他用英文說了一句“繳槍不殺”。

一聽此言,這個王牌部隊立馬舉手投降,後來劉光子的英勇事蹟,成為了抗美援朝中的俘敵奇蹟。


大國曆史記


有一人最符合這個定義,他是我軍近代名將,號稱“旋風司令”的韓先楚。

在不熟悉軍史的人看來,韓先楚的名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十大元帥、十大大將暫且不說,就是和諸多上將如蕭克、王震、許世友、張愛萍、楊成武、宋任窮、劉亞樓、陳錫聯等相比,韓先楚也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論起戰略能力,韓先楚毫不遜色。

一般來講,開國將帥中授予上將軍銜的大多是兵團司令級別,這個級別的將領主要衡量指標是戰役指揮能力和戰術運用能力,對戰略能力要求不高,但韓先楚最突出的便是戰略能力。

韓先楚是湖北紅安人,他出身貧寒,生活艱辛,沒讀過書,14歲就參加革命,後來加入紅25軍,參加萬里長征,又在八路軍115師任職,一直以作戰勇猛著稱。

韓先楚有資歷,有能力,晉升卻很慢。1945年抗戰勝利時,他也不過是個旅長,在當時八路軍著名將領中,掰著手指頭數上好幾輪,也排不到他韓先楚。但後來的解放戰爭給了他充分發揮軍事才華和戰略能力的舞臺。

韓先楚沒讀過軍事院校,甚至沒讀過書,但他有勇有謀,善於動腦子,打仗不蠻幹,而且戰略眼光獨到,對形勢分析十分透徹,敢於堅持己見,這在當時我軍將領中尤其難得。

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在東北戰場多次對形勢作出正確判斷,指揮取得鞍海戰役、新開嶺等一系列戰役勝利,創下我軍多個“第一”記錄,升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

在東北將近4年時間裡,韓先楚率領的3縱進軍迅猛,作戰勇敢,打的敵軍狼狽不堪,坐鎮東北指揮的幾任國軍指揮官都稱韓先楚是“旋風司令”,把3縱稱為最難對付的“旋風部隊”。

韓先楚的戰略眼和統帥之才,尤其體現在解放海南戰役中。

國軍在海南島佈置重兵,由號稱消滅日軍最多的國軍名將“戰神”薛嶽統領。薛嶽組織打造了一道號稱連一隻鳥、一隻老鼠都偷渡不過來的“伯陵防線”,而我軍沒有海軍艦艇,缺乏渡海作戰經驗,從上到下都決定推遲進攻時間。

但韓先楚經過深入當地群眾走訪,逐漸掌握海南島附近的地形、海情和敵情,並對當時形勢進行深刻分析後認為上級決定不妥,他的意見是:

“如果在穀雨前的5天內即4月20日前,不發動攻打海南島的戰役,就要往後再拖整整一年。因為解放軍的渡海工具基本上是風帆船,非得依靠穀雨前的季風過海不可。”

韓先楚多次向前敵指揮部、向四野司令部和林彪、向中央軍委和毛主席越級報告,強烈要求提前發動渡海作戰,並親自組織部隊訓練渡海作戰本領,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在韓先楚的堅決主張和不懈努力下,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終於決定提前發動海南渡江登陸作戰,這是一個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決定。

1950年4月16日19時30分,韓先楚身先士卒,隨第一梯隊登上戰船(唯一一個第一批登陸的兵團級司令員),指揮大軍浩蕩起渡,跨海進擊,一舉突破伯陵防線,解放海南島!

1950年7月,美國第七艦隊開進灣臺海峽。若非韓先楚的堅持和果決,海南後果不堪設想。

談及此戰,羅榮桓曾說過,“海南戰役不大好打,但我們打得很好。使用的部隊是12兵團、15兵團各一個軍,由15兵團統一指揮,但在戰役指揮上韓先楚同志起了主導作用。”

解放海南島戰役標誌著韓先楚已經從一名出色的戰役指揮員,轉變為一名高瞻遠矚的軍事戰略家,這種戰略眼光和亮劍精神是很多著名將領都不具備的。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我軍猛將如雲,最不缺的便是能打敢拼的猛將,但具有戰略眼光的將領任何時候都是稀缺品。對韓先楚的能力和才華,我們完全可以用“上將之名、大將之能、元帥之才”來形容。壯哉韓先楚,偉哉旋風司令!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落後捱打到虐心的中國近代史上,“低調卻強大”的風雲人物很多。但下面這兩位,卻是特殊的一類:看似聲名不顯,至今知名度無比低調,卻都幾乎以生命為代價,扛起近代中國的悲壯自強路。

第一位這樣的特殊人物,就是晚清軍工強人徐建寅。

(左一徐建寅)

一場鴉片戰爭,沉浸在“天朝”優越感裡的大清鼻青臉腫,一批中國年輕人也被打醒。無錫破落地主徐壽就是其中之一。這位被李鴻章用八臺大轎請進江南製造局的奇才,完成了近代中國第一艘自造蒸汽船,翻譯了《化學鑑原》等著作,甚至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捐出家產,建立了晚清第一所科技教育學校——格致書院。而在他溘然長逝後,繼續撐起他未完成夢想的,就是他的次子徐建寅。

如果說徐壽為近代中國工業撒下了種子,那麼作為兒子的徐建寅,更是一位專注的播種者。他除了繼續父親的翻譯事業,陸續翻譯了十五部西方物理化學典籍,更親自操刀上陣,為晚清近代軍工業艱難拓荒——江南製造局的槍械火炮研發,幾乎由他一把抓,核心的技術人員全出自他門下。天津機器局山東機器局等近代知名企業,更是他一手創建。

而比起交遊甚廣的父親來,徐建寅是個簡單的“工作狂”,每一個重大的研發項目,從前期設計到最後施工,他都是親力親為,每一個細節都“親操矩尺”,效率卻“一人足以抵洋匠數名”。那個洋務運動紅紅火火的十年裡,初起步的晚清軍工,就這樣高速飛跑起來。到19世紀80年代末,大清已可以製造重機槍後膛炮等世界先進武器,且“技藝不亞於一切歐洲工人”。一切,都是徐建寅親身扛起來的。

甚至,就是這極其忙碌的年月裡,徐建寅還忙裡偷閒,做了不少“閒事”。比如跑到大冶胡家灣溜了一圈,就探出了著名的大冶煤礦。又跑到歐洲溜了好幾圈,為北洋水師選中了“定遠艦”和“鎮遠艦”。為近代中國自強,能扛的,他都親自扛。

可當甲午慘敗的消息傳來,多少近代有識之士悲愴痛呼時,徐建寅卻默默開始了新的努力:甲午慘敗的一大原因,就是中國火藥技術的落後,要一雪前恥,就必須有自己的無煙炸藥。他受命主持漢陽兵工廠,扛起無煙火藥的研發,終於在1902年二月初六,取得了關鍵的突破。誰知十二天後,一場意外廠房事故,導致車間發生爆炸,正在拌藥房監工的徐建寅,就這樣不幸殉難——中國的無煙炸藥,他用生命換來了。

而比起把一生拼在軍工業上的徐建寅來,另一個多年遠離故國的青年,卻在世界航天史上,寫下了中國人的璀璨一筆:馮如。

1898年,作為清末諸多“闖美國”的青年中的一員,十四歲的馮如抵達了舊金山。當時他身無分文,連船票都是靠在船上洗盤子“抵”來的。接下來的七年裡,他做過多個工種的學徒,卻在機械行業裡無師自通,二十一歲就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工程師,他的“小型發電機”“抽水機”等作品,件件驚豔了美國人。美國的報紙稱他為“奧克蘭市的天才發明家”。重金邀他合作的老闆們,一撥撥揮著美鈔找來。如果沒什麼意外,苦盡甘來的他,至少能過上中產的生活,渡過舒適的一生。

但“意外”偏偏發生了:1905年日俄戰爭,兩支強盜在中國東北大打出手,戰戰兢兢的清政府卻只敢宣佈“中立”。面對奇恥大辱,悲痛萬分的馮如終於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抉擇:國家落後捱打,我賺再多的錢又有何用?萊特兄弟的飛機已經上天了,航空工業將是國防安全的關鍵。中國要自強,就必須有自己的飛機。傾家蕩產,我也要做到。

從此以後,馮如變成了一個瘋狂的人,多年的血汗錢拿了出來,更不遺餘力的找華僑募捐,終於籌足了一千美元啟動資金,在奧克蘭的一所廠房苦幹起來。當時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封鎖壟斷了一切技術資料。從頭開始摸索的馮如,經歷了一次次試飛失敗,甚至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幾乎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自願放棄好日子的懵懂青年,選擇了一條自討苦吃的路。

1911年1月18日晚,歷經多次失敗與嘲諷後,馮如親自設計並駕駛的“馮如二號”飛機,瞬間震驚了全世界:他在舊金山艾勞赫斯特廣場公開試飛,繞廣場飛行1600米,四分鐘後緩緩降落在奧克蘭郊區的田野上。這個今天看似不起眼的數據,卻是當時世界航天史的新紀錄。馮如走出機艙時,現場所有的中國人都上前擁住他,忘情的歡呼起來。“馮如”這個名字,更佔據了幾天後美國各大報紙頭版。美國《三藩市呼聲報》用整版標題表達驚歎:“他(馮如)為中國龍插上了翅膀”。

(右一馮如)

一飛沖天的馮如,當時也得到了歐美各國政府的邀請。但他卻不管不顧,帶著兩架飛機踏上了歸國的路程。他所掛懷的,依然是“航天強國”的夢想。可這一腔熱血,卻被焦頭爛額的清政府拒之門外。直到辛亥革命勝利後,在民國政府支持下,馮如終於在廣州建起了“廣東飛行器公司”。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家飛機制造廠。

1912年8月25日,滿懷報國夢的馮如,終於駕起飛機,在廣州舉行了飛行表演。那一刻廣州城歡聲雷動。但萬沒想到,飛機卻突發故障,機身驟然失去平衡。馮如本人也被拋出了機艙。是日下午五點,這位世界航天史上的先驅人物傷重不治,於廣州北校場陸軍醫院逝世,年僅二十八歲。

比起當年《三藩市呼聲報》那句驚歎“他為中國龍插上了翅膀”,馮如的悲壯殉難,好似雄鷹折翅於長天。也有很多人,為他的抉擇連聲嘆息,甚至連呼“不值”。但是,與殉難於烈火中的徐建寅一樣,在那個落後捱打到絕望的近代史上,正是多少如他們一般的人,哪怕功敗垂成,哪怕獻出生命,卻終未放棄,一生艱難負重前行。黑暗裡的中國,能夠終於走出陰霾,浴火重生。就是多少看似“名聲不顯”的他們,一步步扛過來的。

他們,正如當年馮如選擇航天事業時,那聲鏗鏘的誓言:“苟無成,毋寧死”。百折不撓終不悔的他們,縱是歷經百年,縱是“名聲不顯”。卻依然,當得我們超越時代的懷念。

參考資料:《清史稿》、季鴻崑,王治浩《我國清末愛國科學家徐建寅》、文亭《中國航空第一人馮如的國家夢想》


我們愛歷史


近代低調卻又對歷史影響重大的當屬“郭汝槐”,我一說郭汝槐,很多人是不是沒有聽說過他?他是毛安插在蔣的最大特務。毛對郭汝槐有一句評價,就是:假如有百萬雄師,郭汝槐一人就抵50萬!

(老年郭汝槐)


郭汝槐,四川人,畢業於黃埔軍校。 1928年5月,郭汝槐在四川秘密加入我黨,隨後赴日本留學。學業所成回國後,由於個人原因,他又跟隨蔣去抗日。


1937年,作為蔣的第42代旅長,他參加了著名的淞滬會戰,他在這場戰爭戰鬥神勇,得到了蔣的大力提拔。蔣認為他是“軍事精英”。


抗日戰爭勝利後,郭汝槐此時已經晉升為蔣GMD的中將,職務非常之大,不僅是掌管了全國各軍師編制、裝備的軍務署署長,而且更是以軍政部代表的身份,隨同何應欽一同前往了南京,參加了接受侵華日軍投降的儀式。


毛最擅長攻心戰,看到了蔣有這樣一位英明神勇的將帥,千方百計想把郭汝槐挖過來,更何況他曾經參加過我黨。


最後,郭汝槐選擇背叛信任他的蔣,又秘密重新加入了我黨,成為了我黨安插在GMD的高級間諜。他除了多次與董必武見面外,還秘密接受了我黨單線聯繫的諸多作戰任務。

郭汝槐除了揭示GMD軍情外,還故意對GMD發佈大量的虛假信息,例如,1947年3月,當時郭汝槐協同顧祝同指揮中原與山東等地的作戰;他一直暗中左右蔣的戰略意圖,“劉鄧大軍“要向南進發,正是由於郭汝槐暗中摻和,最終導致蔣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使得劉鄧大軍突出黃泛區直達沙河!郭汝槐功不可沒。


有一次,杜聿明當面斥責郭汝槐:“你小子肯定是特務,要不然,你每次發出的作戰命令,怎麼都是將我們引入對方的陷阱裡?!”郭汝槐對於杜聿明的當面懷疑,面不改色。(芷江受降儀式上的杜聿明)


此外,郭汝槐還企圖在GMD軍隊內部製造混亂,擾亂軍心。1947年3月19日,400名GMD軍官因為整編,而被強行退役,被迫另謀生計,從而引發“哭陵事件”,從而達到動搖GMD軍心的目的。這件事的幕後主使,就是郭汝槐。



蔣得知郭汝槐是我黨的間諜後,悲憤地說:“真沒想到郭汝槐,他竟然是毛安插在我身邊的最大的特務!”


1997年,郭汝槐死於車禍。他的孩子們後來每次談到他們的父親時,說:父親在軍事上是一位出色的軍人,但他卻一點也不懂政治。”



搞史人


毫無疑問是粟裕將軍,一些人認為評不上元帥就不怎麼樣,其實不然,解放戰爭初期粟裕就指揮華中野戰軍取得蘇中七戰七捷,後來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會合,毛澤東明確指出戰役指揮由粟裕負責,華東戰場毗鄰國民黨統治中心,面對的國軍最精銳,數量最多,但粟裕指揮所部取得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的勝利,加速瞭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


江山歸一統


說起林育英,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提起林彪,那一定是大名鼎鼎,人人皆知。杯育英與堂兄林育南、林育蓉(林彪)並稱為“林氏三兄弟”。他生命雖然短暫,但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1942年3月他逝世後,毛澤東、朱德、任弼時、楊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領導人親自為他抬棺,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惟一一次執紼抬棺。

林育英(1897.2.25-1942.3.6),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林家大壪村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著名工人運動領袖之一,曾參與組織“二、七”大罷工。留學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曾任全國總工會駐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和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

紅軍自長征起,就失去了和共產國際的聯繫,長征剛剛到達陝北,共產國際派林育英回國,傳達共產國際七次會議精神,聯絡中國工農紅軍。林育英化名張浩,由外蒙入境,扮成商人,帶著密電碼,牽著駱駝,跋山涉水,一路艱辛,穿過茫茫無際的沙漠,來到了陝北,傳達了共產國際指示,促成瓦窯堡會議的召開。

當時張國燾分裂紅軍,成立“第二中央”,為了團結四方面軍,林育英利用自己共產國際代表的特殊身份,多次致電張國燾,說明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一、四方面軍的問題”,“我已帶有密碼與國際通電,兄如有電交國際,弟可代轉”,促使他儘快率部北上。張國燾對共產國際的指示“極為看重”,他是聽共產國際的,後來,張國燾取消了“第二中央”,紅軍勝利實現了三大會師。

抗戰中,林育英曾任129師政委,是鄧小平的前任,可見他的地位有多高。可惜,由於積勞成疾,1942年3月6日,林育英在延安中央醫院逝世。


zj史海拾貝


如果要說到在近代史中名聲並不是特別大、但是對歷史卻有著重要作用的人,我首先想到了民國時期的兩位情報人員,他們一個在抗戰期間破譯了日本人準備襲擊珍珠港的情報、一個破譯山本五十六的行動信息最終導致了山本五十六的被殺。

破譯珍珠港機密的姜毅英

姜毅英是浙江江山縣人,是戴笠的老鄉,也是軍統唯一的女將軍。

我們都知道戴笠這個人的用人習慣,除了最早跟隨他打拼江山的元老之外,戴笠最喜歡用的人就是他浙江江山老家的人。

正因為在戴笠的重用下,從江山縣走出來的毛人鳳、毛森以及其他軍統的大佬才開始擁有了出頭之路,開始掌握起了巨大的權勢。

姜毅英就是在戴笠的這種老鄉情懷下,在軍統中發展起來的女將。

姜毅英在從中學畢業後,她就進入了戴笠開展的學校中學習,在學習到各種情報技能後,她加入了軍統的情報部門中,為正在浩浩蕩蕩展開的抗戰事業貢獻出了她的一份力量。


在日本海軍即將發動對珍珠港的襲擊之前,正在對日本機密情報進行破譯的姜毅英突然破譯到了這個極其重要的情報。

在她破譯到這個石破天驚的情報後,她當即珍而重之地把這個情報呈報給了戴笠,然後在戴笠的轉交下,這個情報又從蔣介石的手中直接傳達到了美國國防部的手中。

原本這個重要的情報是應該給美國人一個重要警醒的,但是因為美國人當時非常看不起我國的情報部門、覺得我們這麼落後的國家所破譯出的情報肯定不怎麼準確的原因,所以他們就沒怎麼搭理這個情報,然後接下來就發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珍珠港慘案。

雖然美國在珍珠港事變之前非常不重視我國的情報部門,但是在珍珠港事變爆發之後,他們卻突然意識到了我國情報部門能力的強大。

於是在他們即將對日本宣戰的時候,他們派出了很多人員來到了我國,和戴笠的軍統展開了緊密的合作。

在從我國獲得不少日本情報的同時,他們也給我國提供了不少武器以及先進的情報機器,由此推動了我國抗戰中情報部門的發展。

因為在這件事情中貢獻重大的原因,所以姜毅英後來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成為了軍統中唯一的女將軍。

要知道,戴笠在生前最高的軍銜也僅僅只是少將而已。

間接導致山本五十六死亡的池步洲

池步洲是福建閩清縣人,他年輕的時候曾在日本在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留過學。

池步洲在日本留學期間認識到了自己的日本妻子,並在日本期間和自己的妻子結了婚、生下了三名孩子。

池步洲原本在日本的生活是非常完滿的,但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因為無法坐視自己的祖國受到侵略,所以他就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從日本回到了國內,然後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中統,在中統憑藉著自己的情報技術為抗戰貢獻出了很多的力量。


池步洲在最開始的時候對日本人的情報破譯是非常不熟悉的,但是隨著他一步步的鑽研,他成功地找到了破譯日本人情報的訣竅,於是才得以破譯出了後來許多重大的軍事情報。


在1943年的時候,池步洲就成功地破譯出了山本五十六的行動信息,在這個信息被蔣介石轉交給美國軍隊之後,美國的空軍部隊出動了攻擊山本五十六座架的戰機。

然後在空中經過一番搏鬥後,美國空軍部隊成功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駕、成功地使山本五十六隨同他的飛機一同墜亡了。

當然還有一種傳聞,那就是說珍珠港事變的情報也是由池步洲破譯的,不過因為臺灣方面並沒有承認這件事情的原因,所以這個說法的爭議非常大。

在抗戰結束後,池步洲不想把自己的能力放在對付國人的事情上,所以在內戰爆發後,他就退出了中統,開始帶著家人回到福建過起隱居生活。

所以說這就是近代史中名氣不大但是對歷史有著重要作用的兩個人物,他們都是抗戰時期重要的情報破譯人員,在戰爭期間,曾經破譯出了很多重要的機密,給戰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是真正的抗戰功臣。


孤客生


龔楚這個人聽過嗎?井岡山會師,他是發揮過重要作用的。

龔楚是廣東樂昌人,是早期非常活躍的革命者。南昌起義時,龔楚就是營指導員。當時,林彪是連長,粟裕是班長。

此後,他又準備去參加秋收起義,結果走到半路,被國民黨軍隊進攻,只好回了老家。這個時候,朱德率領南昌起義的餘部來到粵北,人生地不熟,非常困難。而龔楚被派去接應朱德,龔楚起了很大的作用,給部隊當嚮導,帶著部隊突圍。

朱德回憶道,“我們從韶關北上,計劃去湘南找一塊根據地,這時龔楚已來到我們的部隊,便由他引路帶我們到了宜章縣的楊家寨子。”

(電視劇裡的龔楚)
可以說,龔楚如一顆指路燈一樣來到了處於最低谷的革命部隊中。

後來部隊上了井岡山,龔楚的地位就很高了,大家知道林彪升得很快,但其實龔楚升得更快,1927年,朱德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成立了紅四軍,軍長是朱德,黨代表是毛澤東,參謀長是王爾琢,陳毅任軍委書記。龔楚是紅四軍前委委員兼29團團長。當時,中央給蘇區寫信,都是稱“朱毛龔”。可見其地位之高。

後來,龔楚又參加了百色起義,起義後成立了紅七軍,軍長是張雲逸,政委是鄧小平,而參謀長就是龔楚。這個起步非常的高,如果正常發展下去,至少是開國大將級的人物。

此後,紅軍長征,留了一部分人打游擊,龔楚就是其一,他是中央軍區參謀長。我們知道南方打游擊的最高領導是陳毅,其實一開始不是,陳毅是生病了,沒趕上長征。中央說你就留在南方,先管著這一塊吧。一開始的領導人是龔楚。

正當中央對龔楚寄以厚望的時候,龔楚叛變了。

龔楚為什麼叛變?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一個原因是紅軍的整改。龔楚也被整頓過,開除過黨籍一年,被下放為團長。這在紅軍不是個例,毛主席都被選下去過。

此外,看龔楚的簡歷,這位仁兄經常離開部隊回老家,革命的意志不是很堅定。到了紅軍最困難的時期,他就叛變了。

龔楚叛變過去了,受不受重視?不太受重視,為什麼呢?因為紅軍都已經轉移了嘛。國民黨軍隊認為都打得差不多了,主要方向也是追擊戰略轉移的主力。所以龔楚叛變過去,沒受到什麼重視,給他四十個兵,封個剿總遊擊司令的官。這可能也跟他路子比較野有關係。他不是黃埔出來的,像黃埔出來的,如果投降,那就完全不同了。比如一期畢業生劉疇西,當時被俘之後,說客如過江之鯽,劉疇西毫不理會,英勇就業。

再比如陳賡大將,蔣介石親自上門說:“你是我的學生,我是你的校長,我肯定要愛護你的,你過來吧。我關心你。”陳賡一句話:我不需要你關心。

龔楚過去之後,看反響不大,很著急,立功心切,帶著手下就準備去立個投名狀,什麼投名狀呢?重要領導都長征去了,留在南方的只有項英,陳毅這兩位重量級的,而且還很不好找。龔楚決定讓項英他們主動找上門。

龔楚帶著手下裝成游擊隊,又讓國軍配合了一下,打了數場勝仗。國民黨宣傳說龔匪活動猖獗等等。這一下大家都知道了,很高興,說老首長還在,而且拉出了一支部隊。當時,賀子珍的哥哥賀敏學主動聯繫上了龔楚。

龔楚就問賀敏學,知不知道怎麼聯繫項英、陳毅他們。我們要請他們來我們湘南領導大家打游擊。正好賀敏學有渠道可以聯繫到項英他們,就寫了一封信,送到了項英的手上。

項英看了很高興。當時的革命形勢很嚴峻,到處都是國軍取得什麼勝利了。現在突然聽說龔楚又拉起了一面大旗,恨不得馬上就去匯合。這就是南方的小井岡會師啊。

關鍵時刻,還是陳毅發現了問題。他說不要急於會面,等等看。

為什麼呢?

龔楚露馬腳了,原來,龔楚為了忽悠項英他們來,信寫得很誠懇,很謙虛。可是,他不是一個謙虛的人啊。陳毅特別清楚這一點,他跟龔楚從廣東一起到的井岡山,對龔楚門清。這位老龔仗著資歷老,對紅軍有大貢獻,在蘇區只服一個人,就是毛澤東。

這一下,怎麼突然客氣起來了,還要請項英、陳毅他們過去指導工作。在他的眼裡,這兩位可都是俯視的啊。

項英恍然大悟,也就沒有急於去見龔楚。

信發去之後,龔楚就等著項英了,可左等右等都沒來。這下龔楚著急了,接下來,他幹了一件很壞的事情。在一個叫北山的地方,他召集當地的游擊隊召開會議,在會議上誘殺了六十多名游擊隊員,逮捕了三十多名。這就是北山事件。此後,還帶著部隊去抄項英的營地,碰上了偵察員吳少華。吳少華識破了龔楚的陰謀,到了駐地,搶先登山,鳴槍示警。項英才及時轉移。

當然,龔楚後來說,是自己放的槍,給項英示警,這個可信度不高。

這樣一來,龔楚就死心塌地跟著國民黨幹了。不過,可惜啊,不受什麼重用啊,最大的官就是當過徐州市市長,1949年,當廣州行轅少將高參,給人家打下手。再看看,當年跟他平級的陳毅,已經是華東野戰軍司令。

到了10月,龔楚逃到老家,手下只有一個保安團。當時龔楚要投降,他想跟誰投降呢?林彪,因為四野已經打到了樂昌嘛。可是,對不起。林彪一來沒空,二來你一個保安團的團長,想向林彪投降?彪哥現在是什麼級別?你是什麼級別?太天真了吧。

唉,其實當年龔楚上井岡山的時候,職別比林彪還要高二級。

最後龔楚投降過來,葉劍英給了他一個立功的機會,就是去海南島勸降國民黨的名將薛嶽。薛嶽也比他牛多了,是抗日名將,也是他老鄉。當時,龔楚經香港轉船。但到了香港,龔楚又不走了,留在香港,大概也是想清楚了,自己沒什麼價值了,當年又有血債在身上。

此後,龔楚就在香港做生意,呆了四十多年。到了1990年時候,他準備回老家。為什麼呢?因為鄧小平主政了嘛,他跟鄧小平一起發動百色起義,都是老朋友。而且當時也頒佈了一個法令,不追究內戰時期的軍政人員。

最後,龔楚回到了樂昌老家,當時已經失明,政府拔了三萬給他修了二層小樓,鄧小平還給他打了電話。

穿越時空,當年一起起義的夥伴,一位已經是執掌中國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一個垂垂老矣,毫無作為。

五年後,龔楚在樂昌老家去世,也算是葉落歸根吧。


腦洞歷史觀



冀朝鼎,他是真正的無名英雄,他對於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貢獻不亞於任何一場“三大戰役”。


今天的人對冀朝鼎可能不熟悉,但是在民國時期冀朝鼎是極少數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紅色人士”。


他的作用也主要發生在美國。他先是通過自己學術背景認識了美國財政部貨幣研究室的柯弗蘭,而且還把柯弗蘭發展成了美共成員,並且他通過柯弗蘭介紹,和當時華盛頓政界一大批左翼人士以及“紅色人士”建立起了聯繫,這其中就有羅斯福總統的助手居里和美國財政副部長懷特等人,而冀朝鼎又用過居里和懷特等華盛頓政界高層,讓華盛頓上上下下對重慶以及蔣介石政府有了深刻的認識,後來史迪威和馬歇爾將軍對重慶和蔣介石充滿厭惡情緒,不得不說這裡面有冀朝鼎的功勞。


但是冀朝鼎最大的功勞則是他粉碎了蔣介石以及重慶在抗戰末期試圖依靠美國黃金穩定自己腐朽統治的計劃。


這是這麼回事呢?


抗戰時期,冀朝鼎逐漸回國發展,打入國民黨內部,因為他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以及和華盛頓高官有良好的關係,使得孔祥熙和宋子文都對冀朝鼎非常信任,陳立夫後來在回憶錄就指出,因為宋子文中文不太好,所以他對精通英文,又有美國學術背景的冀朝鼎非常信任,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而當時正好是抗戰末期,蔣介石面臨的情況是由於八年抗戰,法幣超發,所以隨著抗戰勝利的到來,蔣介石面臨著一場全國性的通貨膨脹;而要解決這個超級通貨膨脹,最好,也是最符合經濟學理論的辦法就是通過出售黃金回籠大量的法幣,做到穩定法幣幣值。


宋子文這一計劃如果成功,那麼也就很可能不太可能有後面的金圓券計劃,國民黨也不會因為通過發行金圓券而人心喪盡,也不會因為因為通貨膨脹導致蔣介石的軍隊人心惶惶,軍無鬥志了。(大家可以合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國民黨營長的月薪還不夠買一個蘋果,連家都養不活,他還有心思為蔣介石賣命?)



可以說,如果宋子文穩定法幣幣值計劃成功,那麼很有可能解放時間會往後延續好多年。


而破壞這個計劃的就是冀朝鼎。


宋子文這個“拋售黃金回收法幣”的計劃,最關鍵一點在於美國的支持,如果美國能保證黃金的數量,那麼宋子文就敢敞開了用黃金回收法幣,而宋子文這麼做,就會使得民眾對法幣有信心,從而達到穩定幣值的作用。


事實上抗戰後期,蔣介石確實和美國達成了一筆5億美元的借款協議,而宋子文提出用這筆借款在美國購買黃金運回中國的計劃,羅斯福也點頭了,因此在宋子文思想裡就沒有想過這個計劃會失敗。


然而冀朝鼎就讓宋子文這個“萬無一失”變成了“一無所得”。


首先,他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也是蘇聯情報人員的懷特緊密合作,以重慶腐敗為藉口儘量拖延黃金運抵的速度,懷特於1944年12月書面向自己上級,美國財政部部長摩根索承認:“我們盡膽量所及而對此(運黃金)之事多方延宕。……我們認為此時再以大量黃金運華,將是嚴重的錯誤。”1945年5月,懷特再度向上司說:“

我們扣留黃金,絕對沒有法律的根據。……我們是在薄薄的冰之上溜冰,而一再用種種藉口搪塞,而盡力拖延時間,拖到不能再拖為止……”


另一方面,冀朝鼎也讓宋子文相信,美國會源源不斷的運來黃金,用黃金換法幣,最終穩定法幣幣值的計劃萬無一失。


結果,由於美方的刻意拖延,截止到抗戰勝利,總共也只有2900萬美元的黃金運抵,這一點其實是遠遠不夠穩定法幣幣值的。


更別說在這過程裡,重慶還爆發了“黃金舞弊案”,幾個重慶高官和銀行高管利用內幕消息搶先收購黃金。



而冀朝鼎也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通知了華盛頓政界,尤其是財政部的“紅色夥伴”們。這就直接造成華盛頓上下對重慶和蔣介石印象大壞,美國財政部更是直接拒絕再運黃金給蔣介石,用宋子文發給蔣介石電報講“最大限度只能交我已經出售之期貨,未出售者恐不能續交


美國財政部部長摩根索直接在備忘錄裡寫到“所銷售的黃金落入了少數人的手中,使個人發了財,而對中國經濟卻沒有真正幫助。”


而在面見宋子文時,摩根索藉口運輸困難,只答應數月後會把“有限的黃金”運往中國,又推託說:“在海口未通,物資不能大量運華前,通貨膨脹無法抑止。”


這使得宋子文大為不滿,指責摩根索所作所為是“任憑中國金融崩潰。”


最後,在冀朝鼎的努力下,蔣介石和宋子文企圖穩定法幣幣值的計劃徹底失敗了,不但失敗了,還直接導致法幣信用的進一步下挫,還惡化了蔣介石與美國的關係,為後來美國對蔣介石實行為期一年的武器禁運打下了基礎。


古人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我想說的就是冀朝鼎這樣的人。他一個人的貢獻,不亞於一支野戰軍(一野、二野、四野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